“你们听着,我们何大将军又从后方前线传来指示,他说这个世界这么大,我们周朝向来热爱和平,不喜战争,连这草原我们都不想要,当然也不想去征战远方。”
“所以,他决定与你们谈个合作,只要你们愿意离开的远一些,将这片草原留给不舍离开故乡的部落,我们同样可以放回你们的妻子儿女,护送与资助你们去更远的地方征战,只要你们别再试图来挑衅,我们大周将作为你们永远的后盾!”
“看看,这可是我们大将军让人给你们准备的世界图,只要你们敢想,就有多大的地盘等着你们去征霸!”
周朝不仅海运业相当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发展起来的外贸也十分兴旺,周人足迹到过的地方极多。
何艾也曾让何家买船与人合伙组建船队出海,何家与书院作坊中生产生出来的产品,不仅供应给陆地走商,也都大量供应给那些出海的船队。
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何艾高价委托那些商队帮忙寻找一些域外粮种等特产,还请他们每到一处地方,都要帮忙搜集或绘制海图与地图时,当然不会被拒绝。
这十多年过去,搜集到的地图无数,何艾借机将脑海中的世界地图给绘制出来,哪怕并不算详细,在这个时代,也属于极其珍贵的战略资源。
何艾要求这些草原蛮族投降,才会释放他们的人与财产,让不少部落心动,但大多数纵然心动也心有不甘,还将某些野心勃勃的好战部族刺激得发狠要与周朝死磕到底。
可当这个新的方案被提出时,不仅绝大多数人都心动,就连那位大汗也很心动,对他来说,周朝所占据的中原繁华盛地虽好,但它不仅难对付,就如中原人不习惯草原生活般,他们草原人也同样不适合在中原长期生活。
“我们大汗说了,既然要谈合作,就让你们那位何大将军亲自来与我们大汗谈!”
“我何大将军说了,只要你们同意,他将在草原尽头的这处位置等你们!”
接过何艾的亲手递过来的地图,大汗以带着口音的大周官话说道。
“我可以相信你吗”
何艾朗声笑着,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当然,自打签下这份边界和约后,我们就是朋友,对于朋友,我们华夏人,向来都是非常诚恳的!”
“我的朋友,你要相信,我们比谁都希望你们能成功在远方安居立业,请您记住,我们都拥有着黄色皮肤,黑色的眼睛与头发,这意味着我们是同种人,理该相互合作,关系亲近才对,打打杀杀之类的,实在太伤感情了!”
不久之前,两支大军还在进行你死我活的交战,时隔不过一两个月,双方就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商谈和平约定,不得不说,战场上的事,还真是瞬息风云万变。
留下愿意归附周朝的草原部族,送走愿意远征域的部族后,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争,总算成功以最少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收获。
“将军,他们还真就这么走了?”
直到对手都已经拔营离开,全场只负责打酱油的张武泉看着对方浩浩荡荡背影,犹觉身在梦中,完全不敢置信。
“不走留在这里做什么被我们端了他们后方的老巢,到时候,前方爱阻,后方却无人给提供粮草,主力部队士气低迷的情况下,被我方给打残,他们可就想走都没机会走了,那位大汗不仅胸有大志,还精明果敢,当然知道做什么样的选择更好!”
仅花不到半年时间,就成功完成这次的增援任务后,何艾又花费半年多的时间,下令整顿边关驻军的同时,安排留下的草原各部,严令他们取消奴隶制,将草原划分为若干区域,定下税赋制度后,让他们在各自的草场中,分别负责养马、喂牛、养羊。
同时还在各部族中开设学堂,教授他们华夏民族的文字与历史,以及周朝的官话,让草原各部族的孩子们从小就要牢牢记住,他们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是周朝人,要爱国。
边关驻军不裁减,让他们在保持日常训练的同时,还分批轮流担任草原巡逻任务,制订下严苛的军令军纪,严禁他们侵害已卸甲的草原部族。
毕竟这些部落哪怕还能拥有一定数量的自卫队,被这样分而治之后,根本没有再与周军正式作战的能力,何艾希望能让这些英勇善战的草原人变得温驯,可不希望成功让他们归附后,又被给逼反。
安排好这边的事后,何艾并没有急着带兵还朝,而是向明景帝提出申请,打算一鼓作气,去会会其他目前看上去还算本分的邻居,最好是能送走的,都给送走,死赖着不愿走的,都给打服了。
第43章 第二集 21
景明二十五年, 何艾才彻底实现这个对历史影响甚大的坚壁清野项目,一改往日的被动防守的风格,奉行卧榻之侧, 岂容的他人酣睡的原则, 主动出击, 不论敌友,不归附大周,不愿接受华夏文明教化者, 一律将其逐离。
此举不仅将大周的疆域扩大近一倍,还杀出赫赫威名,令大周曾经的那些邻居们闻风丧胆, 何艾所率的万人铁骑兵团所到之处,令人根本提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在边疆每征下一片疆域,收复一些部族或王国, 便让明景帝派来的那些大多出自金兰书院的官员们,按照她留下的方案进行整顿后,何艾就会将目光放到下一处。
为大周规划好陆地的新边界后, 何艾又将目光放向大周海岸线, 以及她早在多年前, 就请明景帝派人组建的水师军团上,正待向明景帝请示, 却接到召她班师回朝的圣旨。
这份突如其来的圣旨, 让何艾的心情骤然变得沉重起来, 她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二十一年, 步入仕途则有十五年, 这十五年来, 她能有机会立下不世之功, 实现心中的雄图霸业,全仗着明景帝在背后给强有力支持与绝对的信任。
而她与明景帝也一直很有默契,对方在已经知道她下一步计划与打算的情况下,若非必要,断不会在这时突然急召她进京。
因此,何艾在接到圣旨后,就毫不犹豫的直接班师回朝,征战边关的六年里,何艾的大名不仅名震关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周朝的关内同样声名远扬,几乎到了能止小儿夜啼的地步。
在川蜀平乱后,又连续征战边关多年后,何艾本来的状元出身,已被许多人淡忘,都觉得她是个天生的杀才,是位百战百胜的战神。
十三年不见,再次见到明景帝时,仅是看到这位已经满头白发的帝王的第一眼,何艾心中就酸涩不已,她已经知道对方急着召自己回京的原因。
完成场面十分壮观的犒赏三军的仪式,又举行过盛大的庆祝宴会后,席终人散,两人终于有机会独处时,明景帝面带欣慰的看着何艾道。
“十多年不见,你一直征战在外,风餐露宿的在域外奔波操劳,朕本来还有些担心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现在看到你竟一如往昔,朕就放心多了!”
“可圣上这是怎么这么了?为何身体衰败得如厉害?”
原主的身体现年四十岁,受她自己的树灵天赋的影响,使得这具身体的生机浓郁,十分不显年龄,就连何艾想让自己看起来老成一些,都无法做到。
明景帝比她仅年长不到十岁,现在却如已到风烛残年般的苍老,生机所剩不多,实在很不正常。
明景帝长叹了一口气道。
“这正是朕召你回来的原因,一年前,朕的智儿残了腿,紧接着就是太后辞世,朕随后也跟着大病一场,身体自那时起,就不好了!”
何艾皱眉道,“圣上”
明景帝摆摆手道,“过去的事情,就不再多提,朕欲废太子,召你回来,是希望你能帮着稳定朝局的。”
废太子,是两人心中早有默契的事,何艾并不觉得意外,就是觉得有些突然。
“三皇子年仅三岁,不管您是不是现在就立他太子,恐怕对他来说,压力都太大啊!”
明景帝摇摇头道,“不立三皇子,他还这么小,将来长大后是个什么情况,现在还很难预料,朕肯定也等不到那一天,现在也没有精力再从头培养他,不立他,就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二皇子残了腿,在何艾看来,完全不影响他继位,但在当前这大环境下,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宗室,宁愿接受太子那个人品拙劣的继承人,也能同意让三皇子这个幼童承大统,却坚决不会接受一个身有残疾的人当皇帝。
听到明景帝的话,何艾十分意外的看向他,“你是打算立昭王做皇太弟?”
明景帝摇头道。
“朕不打算立皇太弟,朕准备直接禅位于他,本来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周,能有现在这局面,不仅是我这些年的苦心经营,更是靠你在外面出生入死,打下来的,是我们的心血,我绝不能将它交到一个无才无德的继承人手中!”
近两年,宫里发生许多变故,何艾纵为最受他偏重的大臣,有些事情,明景帝也不便多说,告诉何艾他的计划,让她做好配合准备后,就开始正式实施。
在接下来的一次由宗亲、勋贵,以及京中数得上号的官员全都参加的大朝会上,由身为御史的左昌明出面弹劾太子等人近些年来所行不法之事,证据确凿,令明景帝勃然大怒,当廷宣布废太子这一震惊世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