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香酥栗)


  雪林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他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这个时候的录取通知书,跟许多年后截然不同。但是,激动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大概不管经历多少次,喜悦都是控制不住的。
  他说:“谢谢你们。”
  他对着老校长和老师们鞠躬:“谢谢你们对我的教导。”
  虽然他一直都是聪明人,但是如果说全靠自己,也并不是。毕竟时代不同,有些东西还是不同的,所以许雪林是很感谢高中两年的基础。
  他鞠躬之后含笑上前,抱了抱老校长:“谢谢您一直都很看好我。”
  随即又抱住了班主任:“老班,您是最好的老师。”
  那些年大家都不重视教育,大学老师高中老师更是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很多老师都离开了学校。像是他们学校的老师,都是身兼数职,几乎每隔老师都分散开教他们很多科目。
  像是,高一的主科老师是高二的副科老师,高二的主科老师是高一的副科老师。这样穿插着来。所以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教过他们的,许雪林逐一抱过去,笑着说:“真的谢谢你们。”
  大家都没想到许雪林会上前抱他们,但是还是激动的红了眼,有什么比被一个出色的学生肯定更令人高兴的事儿呢!
  一旁的记者也激动的很,他说:“你好你好,我是省城日报的记者,我姓高,这次是专门来采访你这个高考状元的,真的很高兴能看到这样一幕。”
  许雪林:“那我们……”
  他四周看了看,老校长说:“这样,大家都去教室,那边比较宽敞。”
  这么多人,办公室是绝对坐不下的,他们学校也没什么会客室,所以老校长直接将大家领到了高一,现在高一已经期末考结束放假了,倒是也方便。
  许雪林:“这是我父母,这是我双胞胎姐姐许柔柔,她也是今年参加高考,不过成绩还没有出来。这个小姑娘是我妹妹,现在念高二,明年也要面临高考了。”
  记者一听,睁大了眼,倒是没想到这一家子竟然都读了高中。
  他看向了许老三夫妻,就见男人倒是斯斯文文白净样儿,不过眼下有些青色,胡子拉碴,一身棉袄也有些的邋遢。倒是他媳妇儿看来干干净净的,长得不错,但是皮肤有点黑。
  这夫妻俩倒是跟一般的夫妻正好相反。
  “不如大家坐在一起,我给你们拍个大合照吧?”高记者主动开口,他身边的助手立刻就摆弄起相机。
  许老三憨笑:“早知道要拍照,我收拾一下再过来,我这刚下火车。”
  高记者:“咦?许同志是从外地回来?”
  许老三是健谈的,他说:“我刚从省城回来,这回家还没坐稳就冲过来了。我们大队的造纸厂和农民合作社都跟省城有业务来往,每年的年底,我都要代表大队部过去陇一次的。”
  高记者恍然大悟,他就说许雪林同学他爸看着就不像是普通农民。
  他是省城来的,自然知道火车是什么时间,他早到了两天,就等录取通知书到了好采访呢。
  他说:“那您要收拾一下吗?”
  许老三:“不用,反正不咋能看出来,再说,他们也不会嫌弃我。”
  高记者含笑点头:“那倒是,听说二位是农民,没想到就能教育出三个高中生。真的是很令人敬佩。”
  许老三竟然难得的很谦虚,他说:“其实不是我教育的。”
  他真诚的笑,说:“其实他们三个孩子,都是我儿子雪林带着学习的。我们这对当爸妈的,真没怎么没管。我当年虽然读了初中,但是成绩很一般。其实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挺聪明的,但是环境造就吧,那个时候就不是很重视读书,我自己自己也很迷茫,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直到下了学,来队里干活儿,我才知道,读书和不读书,真的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我的孩子能好好读书。所以打小儿我也教他们一些,不过我撂下来太多年了,要说深奥的内容,真是不记得太多。好在我们家雪林是打小儿就聪明,简单教一教就能举一反三,学的很快。再大一些,就有老师了。”
  这话说的很实在,也是说到了诸位的心坎里,大家以前,可不是都不在意学习吗?就像许老三说的,他们太迷茫了,自己都不知道读书干什么。
  “我看许雪林的档案,他只念了四年书,小学一年,初中一年,高中两年。仅仅读了四年书就这么厉害,真是令人崇拜。”高记者之所以代表省报来采访,一来是因为许雪林是高考状元,二来就是因为他的经历,一个只读了四年书的人,虽然他不是孩子,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句神童了。
  许老三谦虚:“说是四年,其实哪儿啊,他打小儿就学习了。没上学不代表没学习吧?我觉得不管是在家学了还是上学学习,只要学了,就不能仅仅算是四年。早些年家里不太富裕,雪林觉得自己聪明,所以把学习的机会先让给了我大闺女和小闺女。小学知识浅,他看书就能会,我们就没浪费这个学费。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打算一直不读书的。说起这个,还有个乐呵,因为雪林聪明,我们大队好多人都不相信我们夫妻的话,觉得我们是不让雪林念书,一直劝我们把他送去学校。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真的早有规划。”他笑了出来:“我闺女都送上学了,咋可能不让儿子上学呢?”
  “那这么看,许同学其实虽然只有四年的求学经历,但其实学的年限不断。”
  许老三看了雪林一眼,父子俩对视一下,许老三笑:“是啊,学的不少,他姐姐和妹妹,三个人一起学习。反正我是觉得,再聪明的人,都不能不勤奋。多学一点就多了一点底气,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话说的好,可不能仗着聪明不学习。我们班许雪林都算是聪明的学生了,可一样是努力的。你说聪明的孩子都勤奋努力,那不聪明的还有什么理由偷懒?”
  虽然开始是闲话家常,但是高记者已经飞快的开始记录了。
  他说:“那家里供了三个高中生,日子很苦吧?”
  一般上有老下有下的家庭,三个娃都念高中,这城里双职工的日子都是苦的。如果说农民,八成就更不容易了。
  许老三又和雪林对视了一眼。
  许桃桃在一旁,跟在妈妈和姐姐身边,微微垂着头,瞄到他们的视线交会,眼睛眨了眨。
  果然,就提她爸说:“我们日子还是挺轻松的。”
  高记者:“……?”
  这咋不走正常路线呢?
  许老三:“我们家雪林还有我小闺女桃子学习都很好,有奖学金的。我儿子还有我闺女考高中的时候,都是拿到了县第一名的成绩。县第一名是有奖金的,就说去年夏天中考,我小闺女当时奖金啊书啊笔记本啊钢笔啊,这些奖励折合现金都一百多了。我们家雪林考高中那年也是一样。”
  高记者:“……”
  这相当于他两个月的工资了,要知道,他可是有出差补贴的人。要是搁了一般工人,这三个月的工资了。
  许老三:“再说,我儿子因为自己在家就能学会,好多年没上学,一共才读了四年书,学费没花太多钱。就相当于就俩学生而已。再说,这不是他前一段小半年还义务帮许多同学补课吗?大家为了感谢他,少不得送我们家一些鱼啊肉啊菜啊什么的,不要都要生气的。这搞了半天家里开销也没花几个钱。”
  高记者:“……”
  许老三还在说:“我们大队有自己的造纸厂,大队为了孩子们的教育,那是鞠躬尽瘁的,一点都不抠门。我们大队的孩子,通过学校订练习本,是成本价拿的。毕竟,穷啥也不能穷教育。这些开支也少了。”
  高记者:“……”还有这好事儿!
  他深吸一口气,说:“那你们大队的收成怎么样?”
  许老三:“咱们大队土地不算肥沃,不过一来怄农家肥,二来咱们大队化肥已经用上了,所以收成不比别的大队差。而除了地里收成,咱们大队还有造纸厂,虽然不是像你们城里工人一样发工资,咱们是领工分。但是造纸厂效益挺好的,我们大队的工分很值钱的。再一个,咱们还有农民合作社呢!这个也是和你们省城合作的。总的来说,还不错的。”
  高记者:“………………………………”
  他本来以为自己要听到一个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抚养孩子的农村家庭的辛酸史,讲述这一家如何靠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然后,一个大学生变成了两个高考生,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
  再然后,好像一点也不苦。
  不过,听到过的好,虽然这张力没有那么强,但是他也是由衷高兴。日子好,总是比不好强的。他说:“这倒是大好事儿,没想到你们大队已经用上化肥了。”
  他从省城过来的,又是省报的记者,自然走南闯北,接触的人多。不得不说,在他看来,大部分农村是不舍得用化肥的,大家都觉得有农家肥就没有必要花那个钱,但是事实上,在这个产粮不高的时候,化肥是很重要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