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的这些动作都没有刻意张扬,也么没有刻意隐瞒,很快地,郑海就开始对她旁敲侧击起来。他比以前更加地体贴了,结婚纪念日还搞了个大派对,请了很多麦秋的同事同学,关系好的朋友,所有人都见证着他有多爱她。比起麦秋平静中多了一丝令人不明所以的笑意,郑海的完美看起来更虚假了。
在麦秋即将完成正在写的稿子时,她接到了自己在银行的老同学的电话,郑海在偷偷地转移资金。她不太晓得他是有事还是有什么要帮忙的,不过看在老同学的份上来提醒一声,不要跟别人说,这不符合规定,被人知道了她不但要被开除,还可能要吃官司的。麦秋很淡然地说没事,不用担心。
下一秒,麦秋就跟郑海说,她想给儿子成立一个基金,不放在国内,放在国外,由专业人士看管。这样无论是他们夫妻谁都没办法动用这笔钱,同样的,在儿子成年后,会逐渐发放给儿子。
郑海同意了,不过他更加敏感了,为什么忽然想做这个?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要解决吗?
麦秋摇摇头,只是想给儿子一点保障而已。作为一个称职的父亲,你不这么认为吗?
“当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郑海不无心虚的说,这是第二次了,麦秋在气势上压倒他。
这事的光是傍晚的光,麦秋正对着窗台,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而郑海则站在屋子里的阴影处。
两人的站位和行为举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假的终究是假的。
麦秋的稿子被发表,同时她又一次拿了奖,引起了社会,起码是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你真行。”总编发给她报社的奖金。
“我当然很行,”麦秋笑着说,不过她把奖金推回去,又递上一封辞职信:“以后就是对手了。”
在总编的错愕和同事们的惊讶中,麦秋抱着自己的箱子,逐一收好放在报社的奖杯,踌躇满志地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迎接她的是另一间报社的总编,而她的职位则是主编。
第一天下班,本该跟同事们一起吃顿饭,但麦秋一下楼就看到了自己老公的车子。
她跟同事们打好了招呼,看着天空由原本的放晴变得下起了小雨。
郑海撑着伞来到她面前,语气还是那样温柔:“我们谈谈吧。”
两个人此时就站在马路边上,天上的小雨逐渐变得大了起来,但麦秋没有动。
郑海在说了句“怎么跳槽都不跟我说”却没有得到回应之后,也不再说话了。
面对着面,两个人彼此看着对方,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雨点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噼里啪啦的。
明明一句台词都没有,但就是能让人感受到,彼此情绪的紧绷,郑海知道她知道了,也知道她似乎要摊牌了。而麦秋,也同样如此。她已经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她是个不断挖掘真相的记者……
也是个心中充满正义感的记者,她或许清高,或许幼稚,或许理想主义。
但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正因为有了她这样的人,才变得更加的清明。
雨渐渐地大了起来,从天空中流下,经过建筑物,经过雨伞,落在行人的身上,落在地上,流进下水道口,如同在洗刷着这个世界。这是一组空镜头,显得有种自然而缓慢的美感。
“所以……你承认了?”麦秋的台词很轻,如果不是话筒,很难听得清她说什么。
郑海的回答很光棍:“承不承认,有意义吗?”他还是不肯正面回答问题。
“你大爷!”麦秋像是突然爆发的猛兽,把从头到尾压抑的情绪全部爆发了出来。
她两手一推,郑海直接被她推得往后退了几步,手里的雨伞也掉在了地上。
不过两人这时候都没有时间去管。
镜头切换着麦秋曾经的采访,女方父母的强行失忆,记者的叹息,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从楼上跳下来的场景,不断加速的节奏让人心跳加快忍不住跟着紧张的氛围憋住一口气。
“啪”的一声清脆的巴掌声,连带一只手打到郑海脸上的画面,让所有的情绪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你王八蛋!”第一巴掌的慢镜头过后,就是麦秋接连不断地拍打,她声嘶力竭,像是要把所有的愤怒、委屈、痛苦统统打出来:“那是两条人命!你怎么能?!你怎么好意思?!你怎么好意思……”
这一刻,她不是精英,不是记者,不是妻子,不是母亲,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跟郑海生活了多年的人,为他的所作所为哭泣不已。她扒着郑海的膝盖,什么形象都没有地跪在地上,哭得像个小孩。
那是曾经是两个活生生的人。
一个还没有见过多少这世上的美好,一个却已经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郑海站在那里,闭上眼,脸上满是不忍的神情,既像是难过,又像是悔恨。
这一刻他的表情是真的。
下一刻却又变的虚假了起来。
郑海跟麦秋打算协议离婚,镜头播放了一段他们的过去,结婚时麦秋提出要签协议,郑海答应了,不仅如此,他还是那样给了麦秋一段美好的恋爱,一个盛大而浪漫的求婚。
而离婚时,双方的律师只说了句按照协议双方不属于出轨,麦秋提出离婚则按照法律规定,财产只能带走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部分。跟郑海的身家比起来,这样跟净身出户好像也没什么区别了。
郑海说他想送她一栋房子,麦秋拒绝了。
孩子归郑海。
麦秋离开时,郑海再次与她对视,眼神里充满了疑惑,他不明白她为什么就这样简单的离婚了。
尽管他们相处了这么多年,他居然也不明白她是什么样的人。
在她重新回归报社后,社会上对于郑海这个钻石王老五又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每次他有什么异动,都能等上头版头条。而麦秋看着杂志封面,嘲讽一笑。
观众们都知道她在笑什么,要是他们知道这个看来光鲜亮丽的人其实是个猥·琐男,一定很有趣。
时间不过一月过去,郑海看到麦秋的确没有异动,他放松了警惕,开始安排相亲起来。
这件事,是儿子告诉麦秋的。
很有意思的是,儿子说完后,很多她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也都来告诉她这事。
生怕她不闹吗?
麦秋没有闹,而是去见了那位现任女友,她发现对方像她一样,对郑海一无所知。
麦秋忽然就露出一个像是电影开头的相亲时,那样似笑非笑的表情。
“没什么,就是我打算写本书,希望到时多多支持。”
那位未婚妻不明所以,麦秋也没说什么,但很快的,麦秋在网上开始公开发表文章。
这次写的是个连载故事。
故事的开头——
“你小时候有喜欢过人吗?”
作者有话要说:过点了,还好,只过了几分钟。
晚安。
第87章 谁?
伴随着演员表字幕滚动播出, 影片结束,影院的灯光亮了起来, 与之同步的是从开始的稀稀落落到逐渐热烈的掌声。麦秋也随着观众们一起礼貌地鼓掌, 但事实上她还有些恍惚,还有一些沉浸在电影中。——她从没想过魏永宁会把故事剪辑成这个样子, 他们演的时候没有背景音乐,没有镜头的转换和剪切, 麦秋就算会看监控器却也不会精细到每一场都看。
坦白说,现在这样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当然魏永宁也剪掉了很多麦秋以为会用的戏份。
作为整部电影的参与者,这是麦秋第一次感受到, 电影这个产业是如此的神奇。
像是魔术一样, 会给人带来难以言喻的享受和震撼。
造梦行业, 此言不虚。
“感觉怎么样?”魏永宁矜持中带着“放开你的怀抱随便夸我吧”的骄傲,他也值得骄傲。
“感觉……”尚在回味的麦秋在这个疑问中找回了娱记的尊严:“还可以再好一点。”
魏永宁眯起眼睛, 他平时的脾气非常好, 脸皮厚的不行,但是在电影上,他的脾气就显现出来了。他气势有些发沉地问麦秋:“如果是你, 你会打几分?”
“实话实说,七分多一点,不到八分。”麦秋如此说道。
闻言,魏永宁的气势瞬间矮了下来:“还挺有眼光的嘛,在我心里也差不多是这个分数, 可能比这个再高一点点吧。”说着,他拇指和食指一捏,捏出“一点点”的大小。
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广泛的故事,就环境上来说,更偏向于亚洲地区,乃至华夏,才会有这样的故事发生。魏永宁从头到尾都没有讲爱情,他讲的是社会问题,以小见大。
而就社会问题来说,他的描绘又过于狭窄了,结尾也有一点讨好观众的意思。
如果电影里的麦秋没有写稿子得奖的能力,故事里的一切就像是坍塌的房子,彻底看不见希望。
如果是麦秋自己,她会更狠一点,后半段没有反转,就这样滑坡更好,也更发人深省。
就是这世界上没有如果。
不过魏永宁这样也并不算错,艺术领域从来就没什么对错,本身就是个虚构的故事,只是用了一点原本的背景。现实当中不会有郑海这样的人,就算有多数也没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