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其乐融融,陆家却处在低气压之中——陆老太傅,撑不住了。
陆老太傅历经四朝,哪怕赋闲在家许久,也是傅家的定海神针。现如今一个不好,陆家上下都慌了神。
沈钰得了消息也焦急不已,老太傅对他多有照拂,平日里没少指点他。听了老太傅病重的消息,沈钰连口水都没喝,匆匆领着陆芜回了陆府。
陆芜已经微微显了身子,正是精神不济的时候,却坚持守在老太傅床边侍奉汤药,整个人都昏昏沉沉,一副遭受了重大打击的模样。
沈钰急得嘴上都冒了泡,差人给钱翠花他们递了个信儿,说是陪陆芜在陆家住几天。
陆芜还怀着孩子,沈钰不敢大意,时刻守着她,侍奉汤药这些根本不用她动手,沈钰全都一手操办,伺候老太傅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这等表现,让老太傅其他儿子对沈钰生出无限好感,认真说起来,就算是亲孙子,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沈钰一个孙女婿,做到这个份上,沈家无人不动容。
然而照料的再精细,也没人能跟阎王爷抢人。陆老太傅还是去了,在孝子贤孙的哭泣中含笑而终。
熙宁帝对这个先皇太傅很是敬重,一是看在元嘉帝的面子上,二则,当年还是皇子的熙宁帝骤然失势,失去母亲和外祖家的帮扶,是这位老太傅替他说了句公道话,这才让元嘉帝对他格外关注一分。熙宁帝脾气不好,却是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性子。也是因为如此,陆老太傅的后事办得极为风光,熙宁帝亲自前来吊唁,还带着太子,这是熙宁帝登基以来,最给臣子脸面的一次。
生前荣耀,死后哀荣。陆老太傅这一生,在许多人看来,足够惹人羡慕。
然而陆老太傅一过世,陆家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所有陆氏子孙都要守孝,三年的孝期,还不知回来时是何光景。
即便是孝期满了,也不能说官复原职就官复原职。人家已经顶了你的位置,坐得稳当当的,也没有让别人滚蛋的道理。
比如陆衍,他乃礼部尚书,还是阁老。现在他一走,三年后要是内阁满人了,他哪还能进得去?
这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陆衍不慌,是因为他在朝为官几十年,总有一些势力。然而其他陆氏子孙就慌了,心里也开始琢磨着后路来。
于是,沈钰就发现,不少之前与他不过是点头之交的陆氏子弟,突然就对他客气了几分。
原本沈钰还没反应过来,想通后却哭笑不得,抱着陆芜无奈道:“我还记得这几个族兄傲气得很,哪怕当年我连中六元,荣耀加身,在陆府碰见他们时,都能看到他们眼中深处的傲慢。倒是没想到,他们竟然还会放下身段来讨好我。”
陆芜听到沈钰这话,登时柳眉倒竖:“不过是旁支子弟,自身也没什么出息,竟然还敢看不起你!咱们不理他们!”
“对对对,都听你的,不理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沈钰赶紧给陆芜顺毛,“别气坏了身子,为了这几个人,多不值。他们就是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看看大舅兄,当初我刚来京城,他也不因我的出身而轻视我,这才是大家风范!”
陆芜握着沈钰的手,认真道:“你这么好,谁轻视你谁就是傻瓜。”
“那是,也不看现在京城多少人都暗恨自己下手慢,错过了我这个百年难得的好女婿!”
陆芜终于笑出声,白了沈钰一眼:“那你这个好女婿是否后悔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呢?”
沈钰立即摇头,爆发了强烈的求生欲,认真道:“最好的已经让我碰上了,其他的,就该错过!”
陆芜失笑,又忧虑:“也不知道爹娘和大哥他们在老家过得好不好?”
陆衍带着全家扶柩回乡守孝,陆芜心里哪有不惦记的。
沈钰也只能好好安慰她。
沈铁柱和钱翠花这段时间沉默了许多,似是有心事的样子,沈钰暗暗套了几次话,却一直没问出原因,只经常看到沈铁柱眉头紧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样持续了大半个月,就连小豆包都感觉到了曾祖心情不好,沈钰终于忍不住问沈铁柱:“爷爷,您这是有什么烦心事?这么闷着也不是个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才好。”
沈铁柱闷了许久,这才低头道:“没什么,就是想起来沈家村了。阿钰啊,要是有天爷爷没了,你就把爷爷葬在你曾爷爷旁边吧。风水先生说了,那是个好地方,福泽子孙,一定能好好保佑你和小豆包。”
沈钰心口一滞,生离死别总是让人痛苦。他爷爷这是让陆老太傅的死激起了乡愁了?这可咋办?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大家晚安
第131章 去与回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家乡的, 哪怕京中的生活比沈家村舒服无数倍,在沈铁柱心里,最记挂的还是沈家村的那个屋子, 那是他们沈家的根, 这段时间被陆老太傅的死讯刺激后, 就更惦记沈家村了, 虽然没明说, 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去了一半。
沈钰心里也不好受,然而这会儿又不像后世还能请个长假回乡啥的, 从京城到沈家村,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三个月,别说沈钰现在是三品大员, 哪怕是七品小官,也没这么个请假的啊,这假期长的, 四舍五入就约等于不干活了。
然而让两位老人家自己回乡, 沈钰又不放心。毕竟路途遥远,有个病痛啥的也让人忧心。
好在还有陆芜肚子里的孩子牵着几位长辈的心神, 最终,还是钱翠花拍板:“等到小曾孙满了百日, 我和你爷爷就回去住一段日子, 咱们出来这么多年,也不知道这次回去还能不能见着相熟的老姐妹们。”
沈钰赶紧哄他奶:“肯定能见着,到时候小豆包娶媳妇儿给您生重孙, 您还能跟大娘婶子们唠唠嗑呢!”
这话钱翠花爱听,想到白白嫩嫩的重孙,钱翠花乐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她一向是个爽利人,被沈钰这么一哄,心里仅有的一点忧伤的小情绪也没了影儿。倒是小豆包,本来被他爹拎过来当活宝逗他曾祖开心的,结果话题突然拐到了他媳妇儿上,虚岁七岁,实际年龄六岁的小豆包,顿时感受到了来自亲爹的恶意,大声嚷嚷道:“不要媳妇儿,要哥哥!”
沈钰:“……”你咋还没忘了要给你生个哥哥这事儿呢?
小豆包要哥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到了来年三月,陆芜用尽全力给小豆包生了个胖弟弟。头一回当哥哥的小豆包很兴奋,也不失望娘亲没能给他生个哥哥,好奇地瞅着被包得严严实实的胖弟弟,见他总黏着娘亲,离开娘亲的怀抱就哭,小豆包很有哥哥爱,大手一挥给胖弟弟起了个小名儿:小哭包。
然而小哭包用哭声嫌弃这个名字,在小哭包魔音穿脑的哭声抗议之下,小豆包终于屈服,给他换了个小名儿:小黏包。
旁观了整个事件经过的沈钰万分为以后的孙子孙女担忧,有了这么个取名废的爹,到时候得摊上个什么奇葩的名字啊?
作为一个很有兄弟爱的好哥哥,小豆包对小黏包还真没得说,他现在学了不少字,还跟着夫子学作画,能写能画,自告奋勇地将给小黏包画人像和写日记的活给揽了过去,每天下学回来,跑去房里戳戳小黏包的小胖脸,再把小黏包摆成各种姿势玩一遍后,便兴冲冲地开始写日记,自己一份,小黏包一份,可棒了。
沈钰心下好笑,想看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没成想小豆包还把他当贼防,嘴里还振振有词:“爹爹你说过的,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对的!”
沈钰是个尊重孩子的好家长,没去翻看小豆包的日记,不小心瞥到小豆包给小黏包画的像,又觉得,等小黏包长大后见了这些画像,怕是得跟小豆包打起来,那抽象派的画风,只能看出画的是个人,还是个比例极度不协调又辣眼睛的人。真是委屈小黏包了。
无良老父亲笑得非常欢快。
小黏包百日宴,陆意之孝期满了,带着儿子回了京,正好赶上小黏包的百日宴。
陆衍孝期还没满,礼部尚书已经由原先的礼部侍郎顶了上去,只不过新上任的礼部尚书还未入阁,瞧着熙宁帝的心思,应该是给陆衍留了个阁老的位置。陆意之一回来,便得了个翰林院掌院的差事,虽然是四品,却是顶顶清贵的位置,陆意之也就欢欢喜喜地上任了,就等着两年后陆衍孝满重新入阁,说不得他还能再往上走走。
陆家的事归于平静,沈家却迎来了进京以来第一件丧事。沈铁柱到底还是没能回乡再看一眼,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便再也没醒来。
沈钰一时间悲伤得无法思考,头脑一片空白。直到府上挂满白幡后,沈钰这才醒过神来,冷静地安排好府中事宜,又递了辞官折子,准备带着全家扶柩回乡。
由此,避开了接下来的一场惊天变动。
也是因此,后世提到沈钰,除却敬佩景仰之外,还不得不提一提他的运气。
而如今的沈钰,对此一概不知,只是神情哀伤地带着全家老小,送沈铁柱回乡。完全不知道,等到他再入官场时,已是另一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