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雅应着:“臣妾不怕,前朝波涛汹涌,后宫风波不断,您主外臣妾主内,历来如此。”
咸丰无力道:“你应该早告诉朕的,朕会帮你解决这一切,也是朕只顾自个的心情,忽略你们了。”看着如雅。
如雅靠着咸丰:“这算什么事,这都不是事,只不过是女人间的争风吃醋罢了。皇上您也明白,后宫之中,这种事情永远不会断绝。您听过就忘了它,皇后是后宫之主,一切由臣妾料理。”攥着咸丰的手:“臣妾只有一件事求皇上,臣妾立志当一个好皇后,请皇上永远相信臣妾,也永远放心臣妾。”
咸丰笑了:“头疼,朕听了只是一愣,和前朝事务比真没有感觉,也不知道怎么处置。你放心,朕选你当皇后就是信你,永远信你。”
如雅应着:“多谢皇上,臣妾给您添麻烦了。”
咸丰拍着如雅的手:“不怕,朕护着你,你一定会在宫斗中安然无恙的。”拿起如雅的手,按在脸上:“朕一个孩子都没有啊,你们曾经遇喜,朕觉得算是有了,谁知道这样。难道朕真的有问题?那些所谓的神医也都是饭桶,还得再找。”
如雅又想起假药方的事,想说却不能说。只得说道:“皇上不要担心,懿嫔说得对,她两次都没被砸中,指定是祖宗护着她呢,她一定会为皇上诞下孩子的!”
咸丰点着头:“对,不管什么天相了,为了莫名其妙的天相担忧来担忧去,糟蹋心神。兰儿很坚韧,且远远地高于朕,实在舍不得把她怎么样。”
第275章 第275 书生带兵打仗
如雅应着:“既如此,皇上传懿嫔说说话吧。”
咸丰答应着:“好,朕会安慰兰儿的。”
......
玉兰一直担心众人又拿螽斯门说事,也不是担心,她是怕烦。虽然大家还有点躲着她的意思,但没有人在言语上提起,果然堵住了妍嫔的嘴,比干什么都有用。
她一直再想那根绳子、那个太监,让周来宁带人去永寿宫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她只得放弃了。
放弃着无头案的隔天,她来如雅这里请早安,却又发现了一丝蛛丝马迹。因为众人都躲着她,她也不想让大家难堪,就最后过来,这天便遇上了好久没见的玫贵人。
这玫贵人便是从前的玫常在,因她是妤贵妃的人,咸丰也晋封了她。两人在钟粹宫门口遇上,玫贵人行着礼,玉兰随便应着,便进殿了。她忽地觉得玫贵人的孙来福好像那天的太监,她拍着青锦赶紧看看,小声道:“看看他的背影像不像?”
青锦摇摇头:“奴婢觉得不像。”
玉兰惊讶道:“不像吗?我觉得像。他跑得快,我看得比你清晰,你就看了一刹那。”
燕儿笑着:“主儿有点草木皆兵了。”
玉兰攥着拳头:“我是要复仇。”进殿了。
这两天,咸丰仍旧没有唤玉兰说说话,玉兰不着急,如雅有些着急。见玉兰进来了,便说道:“这两天的政务有些忙,等皇上得空了,一定传召你。”
玉兰点头应着:“不急,我觉得皇上不会这么把我丢了。”皱眉道:“我刚刚看到了孙来福,我觉得他的背影挺像那个太监的,青锦却觉得不像。”
如雅便说道:“既然觉得像,命他再跑一次,一看便知真假。”
玉兰摇着头:“不了,打草惊蛇。”又叹息着:“还有那根绳子,我真的看到了,很粗的一根麻绳,就是找不到。他跑出去的时候分明是空着手,能藏到那里呢?”
如雅便接话道:“这也算是一个大工程,指定不是一个人,其他的可能藏在宫里,当时搜宫就好了。”
玉兰恍然大悟:“是了,应该是这样,跑出来的一个是迷魂法,让我们以为只要他一人。”分析者:“假若真的是孙来福的话,那这事就是玫贵人做的,我跟她无冤无仇,她只能是奉命做的。”看着如雅。
如雅点着头:“妤贵妃啊?她不能也像妍嫔是似的,一点都不闲着吧?”
玉兰接话道:“她是操控者,只需要发命令指挥人,不需要动手的。”
如雅赶忙说道:“别说了,没有证据之前,就不要宣之于口了。”
玉兰点头应着,便要回去了。小铃子进来了,行着礼:“懿主儿,皇上请您过去养心殿。”
如雅高兴了:“去吧,快去吧。”
玉兰笑着:“我就说皇上不会就此丢了我吧。”跟着小铃子去了。
咸丰看了个有趣的奏折,是曾经说他刚愎自用、抗他圣旨三次的曾国藩的折子。曾国藩带着他的团练军队,开始攻打太平军了,并发表了一篇檄文叫《讨粤匪檄》,特意递来了皇上手中。
咸丰被曾国藩一再拒绝后,心里很气愤,随时可以杀了他。因曾国藩丁忧在家,没有实职实权,更可以随时要了他的命。但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他念着曾国藩的几千水勇,怎么舍得杀。况且曾国藩事事向他禀报,银子也不大向他要,重要的没有实权还如此忠心,他就听杜受田的建议,再等等曾国藩。
他被眼前的太平军烦死了,根本顾不上中原地区,更忘了曾国藩这个人。他这忽地收到曾国藩出兵攻打太平军的奏折,很是惊喜,而且曾国藩的水陆大军竟发展到一万七千多人,更令他惊喜。
咸丰读着这《讨粤匪檄》,写得慷概激昂,信心澎湃。他合上奏折,不禁笑着:“一个书生带兵打仗,朕倒要看你有几分能耐!”
咸丰很高兴,他把奏折放下,拿起来又读着。读着读着就哀伤了,不禁念叨着:“若师傅在就好了,朕定能跟他讨论讨论。”
他这时便想起了玉兰,只有玉兰能懂得他的感受了。他叹着气:“朕要好好安慰兰儿。”便让小铃子传玉兰了。
很快,玉兰过来了,怯懦地站着。咸丰招着手:“兰儿,到朕身边来。”
玉兰便应着:“皇上叫臣妾过来,有什么事吗?”
咸丰皱着眉:“没有事就不能叫你了?朕想你了,咱们生疏了。”
玉兰赶紧走到咸丰跟前,扯着他的胳膊:“没有,怎么会?臣妾不敢,也不舍得跟皇上生疏。只是觉得愧疚,也就没脸过来见皇上。”
咸丰的脸上浮现出了愧疚之意,指着脸给玉兰看:“看看,朕也愧疚。皇后前两天把什么都告诉朕了,都是朕不好。什么疑影,没有了,都没有了。再也不信什么天相了,都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再也不信了。”
玉兰应着:“多谢皇上相信臣妾,臣妾定要给皇上生下一位皇子。”
咸丰拍拍玉兰的手:“不急,咱们慢慢来。”便问道:“兰儿,有个人指责过朕刚愎自用,说朕不能知人善任,还前后三次抗旨不遵,你知道是谁吗?”
玉兰摇摇头:“臣妾不知。”
咸丰皱着眉:“你一定记得他,想一想嘛,朕曾经让你念过他的奏折。”
玉兰恍然大悟:“臣妾想起来了,丁忧侍郎曾国藩吧?”
咸丰笑了:“是他。朕问你,书生文臣带兵打仗,你觉得如何?”握着玉兰的手:“不要遮遮掩掩,畅所欲言。”
玉兰笑了:“战功赫赫地文人可多了去了,南宋的虞允文、北宋的范仲淹、还有什么辛弃疾、文天祥、王阳明......”想了想:“臣妾记得皇上说过,去年十二月自杀殉国的姜忠源就是举人出身,皇上诏令部院九卿举荐贤才的时候,曾国藩举荐了他,皇上还召见了他。”
咸丰一直微笑着,玉兰接着道:“他在二年四月的蓑衣渡大战中击败了太平军,并且伪南王冯云山在此战中身亡,因此护卫了长沙。他去年因兵败殉国,皇上赐了抚恤,比臣妾的阿玛强多了。”
第276章 这次说得是实话
玉兰皱皱眉,继续道:“臣妾想,书生出身的武官也有好处也有坏处吧。因为他们饱读诗书,所以有勇有谋,不会蛮干;但又怕他们眼高手低,喜欢纸上谈兵,因此贻误了战机。”
咸丰便问着:“那你觉得他们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
玉兰应着:“皇上,您觉得有完美的东西吗?”
咸丰摇摇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没有完美的东西。”
玉兰笑了:“对,人无完人,什么东西都有两面性。”接着道:“英雄不问出处,管他呢,臣妾觉得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你能打胜仗,关你什么文官、武官,打胜仗才是皇上的好官。”
玉兰继续道:“皇上是天子,一定要有常人不具有的气度,一定要有常人不能有的胆识。纠结出身什么的都是妇人之见,都是眼皮子浅,都是肤浅、愚蠢的人!您可以接受曾国藩的指责,就说明皇上高于一般人,那现在也应该放开手去用,行就行,不行的话就革了他的职,横竖对朝廷无害。”
咸丰搂着玉兰,轻轻地唤着:“兰儿,兰儿......”
玉兰赶忙问着:“皇上怎么了?”
咸丰应着:“朕好好的,你就是完美的,你在朕心目中就是完美的。”
玉兰甜蜜的笑着:“多谢皇上,皇上也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