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父子相互猜疑相互提防之中,新的一年再次到来。
弘昭自从学会了走路,就不爱让人抱了,甚至还不好好走路,恨不得走着走着就跑起来,也就他的两个哥哥弘易和乌日宁贵在家的时候会老实一点。
说起来也是怪,这小家伙不怕胤禛不怕苏莹,偏偏对着弘易的时候乖巧的不行。
既然管不了,苏莹也就由着他野了,只要不靠近池塘,不靠近危险器具,他就是在泥窝里滚一天,苏莹也完全可以当没看到,反正洗一洗又是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新年过后,弘易的生辰就如约而至,一家人放下手中的工作聚在一起吃了弘易的长寿面,苏莹送了由贝壳制成的一套战船模型,胤禛送了一把刀,乌日宁贵送了他最喜欢的一套专门烧出来的骏马瓷器,就连弘昭都抱着弘易送出了带着奶香味的亲亲。
生日宴过后,弘易和乌日宁贵又开始了住校生活。
苏莹把弘昭扔给祖母,总算是有了几天自己的闲暇时光。
苏莹终于在胤禛的书房里见到了个生人,还是个挺年轻的男人,就是不像是个谋士,面目端正,看起来顺眼。
在苏莹仔细观察这个年轻人的时候,胤禛随意的指着男子对苏莹说,“福晋,这个是我找的文书李卫,以后京城之内的消息就由他负责,你想知道什么就问他。”
“李卫?”这个人她知道,拜那个火了一电视剧的所赐,李卫这个人可是让苏莹记忆深刻,不过,李卫不是个文盲吗?怎么就可以负责消息汇总了?
“小的李卫拜见福晋。”李卫早在苏莹不经通报进来的时候就恭谨的站了起来。
“哦,起吧!”苏莹移开目光,在书架上开始找书,找到一本后拿在手里不方便,就放到旁边的胤禛怀里。
胤禛对着李卫摆摆手,让他继续做自己的事,就在一边等着苏莹找书,找到一本就接到手里。
找了四五本,苏莹总算是觉得够了,转身要接的时候,胤禛就拿着书往外走。
胤禛挑眉往旁边一起出来的福晋,“福晋认识他?”
苏莹摇头,“就是看他不像学富五车的样子?爷你怎么看上他了?”
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什么人来投靠胤禛,不过,胤禛这人也不知道是怎么考校的,这么些年都没让他看上眼的,现在这突然出现个李卫——还是苏莹印象之中的文盲,也不怪她不解了。
第103章
“学富五车之人多恃才傲物, 还不如有自知之明的人能用、好用。”胤禛低头翻看手中的这几本书。
苏莹若有所思的看胤禛,“李卫很有自知之明吗?”
胤禛点头, 眼中露出少见的满意,“这个李卫是少有的有自知之明的, 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没上来就给我挥斥方遒指点天下, 而是老实的说他家里是做生意的, 小有资本, 看账本不错, 我想先留着看两年,如果得用,就让他捐个官。”
苏莹睁大了眼睛,“他家是做生意的?”
胤禛点头, “书读的不好,再没钱, 进得了咱们家的大门吗?”
——也是哦, 要是一个乞丐的话, 五百米开外就被赶走了吧!
莫名的心中有点失望,果然,还是一个文盲加乞丐的逆袭看起来更带感,想一想, 一个王爷赏识一个文盲加乞丐,然后加官升爵,走上人生巅峰, 和现在一个富家子弟被一个王爷赏识,考察之后,自己出钱捐官,最后走上人生巅峰。
果然读话本故事还是前面一个更具有可看性。
胤禛好笑的看着才想到这一点的福晋,“福晋,我觉得你真的变笨了!”
苏莹瞥了眼胤禛,“咱们应该善良一点!所以,我觉得四爷您不要把目光放在什么贪腐案上了,福建有灾荒的事情到现在都没人报给皇上,您不管一下?半个月前消息不是已经有消息来说了吗?”
胤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个,现在朝政复杂——”
“哼,你就找借口吧,为了这个饥荒,二船队都投进去五十万两了,那可是我本来修路的银子。”苏莹往前走了两步,又回来,“福建的事,再不管的话会出事的,前两年山西陕西的饥荒,你就说太子刚被废,皇上心情不好,听之任之底下官员的隐瞒,那次,饿死了多少人?多了多少流民?四阿哥,你争这个皇位就是想要看到这样的天下的吗?”
苏莹总算是借着这个机会一吐为快,心里爽多了,看了眼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胤禛,一把抢过他手中的书,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胤禛看着苏莹的背影好一会儿,才一步一步回了书房。
坐在书桌前良久,胤禛看向李卫,“李卫,你说对皇上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卫有点懵,但是答案还是脱口而出,“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哦,为何?”
对着雍亲王灼灼的目光,李卫紧张的回答,“这不是历代帝王的最大心愿吗?皇上应该也是这样——吧!?”
胤禛点点头,轻声喃喃道,“是啊,皇阿玛应该也是这样的。”
拿起笔,沉吟良久,胤禛一挥而就,苏培盛上前手脚利索的把折子封好。
“爷,这折子?”
胤禛食指敲了敲桌子,“准备一下,我这就进宫见皇上。”
舍弃轿子,胤禛骑马去了皇宫,在宫门口下了马,步行从宫门一路走到了乾清宫。
在梁九功通传他进去的时候,胤禛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了他自开始接触朝政之后的第一次——不是听皇上的令而行事。
康熙皇帝听梁九功禀报四儿子一串不对劲的行为的时候,就深觉奇怪,现在见了四儿子,看着他那严肃的好像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的脸,正准备询问,这孩子‘啪——’的一声就跪在了那里,双手举起递上一个折子。
康熙皇帝心中惊了一惊,赶紧让梁九功把折子递上来,亲自翻开看去。
胤禛看折子递了上去,开口道,“皇阿玛,这事,福建的官员并没有禀报,儿臣——”
康熙皇帝不动声色的把折子放下,“福建的官员并没有上报,你是怎么知道的?”
“启禀皇阿玛,福晋有船队在福建,这消息我已经接到半个月了。”胤禛低下头对着康熙皇帝叩首,“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皇帝一挥手,梁九功赶紧来扶胤禛,还找了个凳子让他坐下。
“这有什么可责罚的?该责罚的是那些知情不报的官员,”康熙皇帝和颜悦色的看着四儿子,“老四,下一次这种事不用拖延,官员办事不利,还意图隐瞒,罪大恶极,你不报给阿玛不就是帮着他们隐瞒朕吗?”
胤禛镇定的回到,“皇阿玛,这海边的事,福晋的船队在那里,我才会提前收到消息,其他地方的事您可别问我,您问我还不如问老十,他现在可是带着弟妹在外面逍遥自在,知道的不比儿子知道的多?”
康熙皇帝摇头,一脸愠怒,“别提老十那小子,让他回来,就说什么京城是个笼子,他过得不舒坦,还说给朕送特产,哼——,到现在就送回来个火腿,朕缺他那一个火腿吗?”
胤禛点头附和,“儿子也不缺啊,想当初我可是给了老十几大箱子的海产和水果。”
提起这个,康熙皇帝更怒了,“你就更不像话了,堂堂亲王,就给你阿玛几颗珊瑚树,连条鱼都没见着,水果你额娘那里成堆,你怎么没给朕这里送点过来?”
“您去额娘那里不就可以了?”胤禛在这一点上还是很理直气壮地,“再说了,那也不是我送的啊,是您儿媳孝敬额娘的,我可管不了额娘给谁,不给谁!”
康熙皇帝老脸一红,对着胤禛挥手,“滚滚滚,还你福晋送的,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福晋就喜欢给你额娘送珍珠粉啊!”
胤禛站起来对着康熙皇帝老老实实行了一礼,“那儿子退下了。”
“滚吧滚吧!”
胤禛走出乾清宫还感觉后背有点潮湿,暗暗叹息为人儿子不容易,转道去了承乾宫,在那里用了午饭,陪着皇后娘娘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后宫的娘娘们来一起打马吊才告退出来。
回了府,胤禛衣服也没换,走到福晋面前。
苏莹本没打算管他,不过一看他穿着一身亲王服,立马就知道他进宫去了,把手中的书本随手一丢,殷勤的上前给脱衣服换衣服,“怎么样怎么样?报上去了吗?”
胤禛扬着下巴让福晋给系扣子,“爷出马,有什么事办不成的?不过,先说好,下次再有这种事我可不能亲自出面了,咱们家老爷子真是龙威难测!我在乾清宫可是出了一背的冷汗,就是被老爷子吓的!”
本来就有点觉得自己欠考虑的苏莹麻利点头,“嗯,要是再有这种事,咱们就丢到御史台那里去,那群御史正事不干,整天盯着一堆莫名奇妙的事弹劾来弹劾去的,就该给他们找点事干!”
胤禛拉了拉经福晋的手变的乱糟糟衣服,“怎么了?御史台的御史惹你了?”
苏莹盘坐在窗边,继续翻书,“也没什么,就是这两天我来了兴趣把御史台弹劾的人给列了一下,真是不列不知道一列吓一跳,御史台可是目标明确的只弹劾汉人,暂且不说他们弹劾的人到底有没有问题,只说那些连我都知道的贪官,他们可是连吭都不吭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