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里又没声音了。
小宫女仍旧笑吟吟地,仿佛只听见那一声问话,便已心满意足。
她最后一次望向红药,以动作与表情加以威胁,随后便飞跑了出去。
周遭一下子变得极静。
没有风,连花香都闻不到一丝。
红药蹲了好一会儿,只觉脚底发麻,悄悄换了个姿势。
“姐姐……会说……故事么?”那个稚嫩的声音再度响起。
很慢的吐字,每个字的间隔至少比常人长了三息。
红药莫名有些伤感。
一刹儿的功夫,她眼前似是幻化现出一个很小的身影,坐在那满天满地的缟素间,圆鼓鼓的双髻垂下两根细麻绳,风一次,就轻轻晃荡一下。
很孤单。
红药鼻尖酸了酸。
三公主。
那个不怎么爱说话、总是沉默地坐在角落的小公主,前世时,死在了太后娘娘的灵堂。
太医说,三公主是因太过伤心,损及心脉而身故的。
世有“心碎欲绝”之说,而三公主,却是真正地命绝于斯。
第192章 故事
红药的眼睛有点发涩。
这个早早便离了人世的小女孩,如今正躲在她身边的山洞里,问她会不会讲故事。
真是孩子话。
或许,前世便是总也没人说故事给她听,所以,外头才来了个不认识的宫女,她开口便要听故事。
捺下万般思绪,红药放柔语声,问道:“殿下想听什么故事呢?”
没有回音。
像是那洞中的小女孩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红药却能想象出小姑娘支着下巴、皱着小眉头、苦苦思索的模样。
前世有限的几次,她亦曾见过三公主这个表情,就像一个满腹忧愁的小大人。
虽然她才只有八岁。
红药耐心地等着。
夏风拂来,轻而且静,似是生恐惊动了什么。
“那……姐姐会讲……什么故事呢?”许久之后,小女孩终是问出了想问之事。
用着比方才更慢的语速。
很显然,思索加上提问,让她的反应变得格外地迟缓。
红药无声一叹。
三公主原先是很活泼的,话也说得很好,不过,自前年她母妃病故之后,她就不怎么爱说话了,时常一个人发呆,只有在太后娘娘跟前时,她才会像个真正的小孩子。
可是,三位殿下功课很紧,即便她们就住在仁寿宫后头,每日里也就只能在晚饭后见上太后一面。
久而久之,三公主便越发地沉默,说话行事亦比常人慢了好几拍,功课也落下了。
她心里约莫也是急的,听人说,每天晚上,三公主寝宫里的灯,总是熄得最晚的。
然而,即便她花了成倍的时间与精力读书,那功课却还是越落越多,与两个姐姐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于是,她变得更加不爱说话了,有时候一整天也说不了一句,太后娘娘甚是着紧,请太医来瞧过好几次,而几位太医给出的诊断却是一致的:
三公主这是心病,而这世上,心病只能心药来医。
太后娘娘便给她换了活泼的小宫人服侍,又想停了她的功课,可太医又说,与两个姐姐时常在一起,于三公主的病情是有益的,若是落了单,病症只会更重。
看着一天天沉默下去的三公主,太后娘娘极心疼,好吃的、好玩的不知赏的多少,却鲜少换来她一个笑脸。
前世时,直到三公主身死,红药亦不曾见她笑过一次。
可怜的娃儿。
红药怜悯地想着,面上仍旧含笑,柔声道:“启禀殿下,奴婢会说的故事特别多来着,要不奴婢就先讲一个,殿下若是觉得好听,就听着,若是不好听呢,殿下就告诉奴婢一声,奴婢再换一个,好不好?”
回答她的,仍旧是如若无人的寂静。
小女孩定是又犯愁了,这会子没准儿连小手帕都要揪起来了。
直到又一阵微风拂来,六角亭下的马蹄铁发出一声清响,三公主才低低说了一个“好”字。
那声音险些便被盖了过去,所幸红药一直侧耳细听,才不曾错过。
她忙应是,张口便要开讲。
然而,再下一息,忽又踯躅。
说起来,这故事却也不好乱讲,得好生拣择一个。
说哪个好呢?
她摸了摸下巴。
前世时,她也是被三公主命讲故事,只彼时她腹内空空,绞尽脑汁才讲了个从于寿竹那里听来的狐仙的故事。
如今的红药自不可同日而语。
她可是有话本子打底的宫女,故事一大把,可是,这选择多了,却也犯难,不知讲什么才好。
要不……就讲《嫡女宅斗私人手札》?
红药想了想,又飞快将这念头按下。
不好,这书里见天儿地斗,一家子姐妹为块布料都能吵上好几章,一点都不友爱,会教坏三公主的。
那就换成……《重生之富贵大闺女》?
红药咂么了一会儿,又觉不妥。
书中最大的反派可也是个公主,这不正犯了三公主的忌讳么?
不成不成。
她连连摇头,又将这故事给否了,再忖片刻,最终决定,就讲农家女的故事。
一则这故事正新,她记得很清楚,二则这话本子不犯忌讳,那农户的日子三公主没见过,倒也算新鲜。
迅速做下决定,红药便清了清嗓子,娓娓开讲:
“奴婢要说的这个故事呢,是说的一个村姑,姓费名珠,生在水乡。这位费姑娘一大家十几口子住在一起,虽家中也有几亩薄田,只因年年灾荒,收成很不好,且这费珠又是个姑娘家,根本算不上壮劳力,在家里便很不受待见,她祖母时常使唤她不提,每天连口饱饭都不给吃,日子过得特别地苦。不过,费姑娘很聪明,有一极手精湛的箭术,她便自个儿想法子……”
“吭吭吭吭……”山洞中忽地响起一阵闷笑,打断了红药的讲述。
她愕然停声。
这说得好好儿地,三公主怎么笑起来了?
有什么好笑的?
然而,一息之后,红药忽又震惊。
天,三公主居然在笑?
她没听错吧?
红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想到,居然能亲耳听见三公主的笑声。
此时,那笑声已然越来越清晰,从开始的“吭吭吭”憋笑,到后来的“吃吃吃”偷笑,且笑声中还伴随着衣物摩擦之声,以及几声很慢、很慢的“唉哟”。
这是……笑得肚子疼了?
红药猜想。
于是,越发震惊,以及不解。
她就不明白了,这故事哪里好笑?
这么苦一村姑,饭都吃不饱,多可怜哪,红药最初看的时候还挺揪心的呢。
“肥……肥猪……嘎嘎嘎嘎……”偷笑终于变成了大笑,三公主直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而奇怪的是,这样笑着的她,居然语速变快,说话也变得连结了起来:“这村姑的名字怎么叫肥猪……好好笑……嘎嘎嘎嘎……”
清脆的笑声,小蹦豆儿似地一粒粒往外跳着,似能想见那张笑得发皱的小脸儿。
红药愣住了。
肥猪?
琢磨了一会儿,她蓦地恍然大悟。
费珠,可不就肥猪么?
原来是这么回事。
因红药是看的话本子,自难以瞧出端倪,而三公主却是“听”故事,这两个字字音相同,反倒比红药更早明白过来。
这一想,红药自个儿也绷不住乐。
这谁写的话本子啊?女主居然叫肥猪,这也太促狭了,赶明儿定要告诉徐玠。
于是,寂静的花园深处,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咭咭咯咯”笑个没完,红药最后脚都笑软了,一屁股便坐了下去。
“这是怎么回事儿?”蓦地,一道清冷的音线响起在身后。
洞内洞外,笑声俱皆一静。
红药虽早有预感,却还是微觉吃惊,忙息了笑转首望去,便见不远处站着个三十许的女子,著青衣、系黛裙,发髻梳得一丝不乱,丰润白晰的脸上,眉头夹得死紧。
在她的身后,方才那小宫女正束手立着,再不见之前凶巴巴的模样,要多老实有多老实。
红药忙向身上扑打几下,掸去浮灰,起身行礼:“红药见过吴嬷嬷。”
来人正是那小宫女所说的吴嬷嬷,亦是三公主的乳母。
“笑什么呢?”吴嬷嬷似极不虞,沉着脸走过来,看向红药的视线蕴着几分责备:“大呼小叫地,成何体统?以为这里是外头坊市么?”
说着又转向洞口,语声与神情同时变得柔和起来,屈膝道:“殿下,奴婢来了。”
洞中寂然。
方才还笑得喘不上气的三公主,此时又不出声了。
吴嬷嬷却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她款提裙摆,从容跽坐于地,腰背挺直、颈项微曲,姿态之优雅,仿佛她膝下并非泥地,而是华贵的锦毡。
她就这样安静地坐着,不出一声。
红药束手退至一旁,与那小宫女并立于侧,亦是沉默不语。
“嬷嬷……我……本宫想……踢毽子。”良久后,三公主终于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