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泪终于滚落下来之前,苏蘅起身,敛起裙裾,对今上行子女之礼。然后她起身,注视着今上的眼睛,恳声唤道:“爹爹。”
今上眼中也有泪,这一刻期待得太久,真正来临的时候竟有些不知所措。眼泪自今上的眼角滑落,没入淡黄色团龙的红底常服之中,他只是不住颔首,以应和这句等了十七年的“爹爹”。
王玄同侧过身,悄悄瞬了瞬目。再转过身来,适时地上前,他对苏蘅的称谓已经改变,“官家与公主都未用晡食,适才公主似是因为饥痨之症才晕厥,官家和公主不如移步会宁殿,一同用膳时再说。”
官家这才恢复了寻常的温和神色,想起女儿的饥痨之症,不由担忧地皱起眉头,旋即顺着王玄同的话问道:“蘅儿,你可有什么想吃的?”
苏蘅有点不好意思,小声道:“爹爹,现下宫中不许吃荤食,我想吃点带荤味儿的菜可以么?”
不是她要顶风作案,实在是因为一旦低血糖犯了,胃里就觉得寡削,不吃点扎实的味道,难以抵挡那股难受劲儿。
她想起上次在琅嬛院晕倒后醒来,呼啦啦就着爽辣的雪里蕻吃了两大碗黄芽菜鸭汤泡饭,就是要那种顶饱又好吃的食物才好。
今上看了看太后暖阁的方向,淡淡冷笑。转过身,他慈爱温柔地摸了摸苏蘅的头,“傻孩子,你不必守斋,这授衣节本来就没有守斋的规矩。你想要吃些什么肉,叫御膳去做来便是,不要饿肚子。”
作者有话要说: 苏蘅的身世就到这里解开啦,之后是薛恪的身世~接下来的章节会有大量美食降落。
第53章 燠鸭芝麻饼
今上与薛恪去了会宁正殿, 只剩吴婕妤与司膳尚宫陪着苏蘅用膳。
苏蘅道是自己想吃鸭肉,御膳便做了几道鸭肉菜,并着面酱、芝麻烧饼、黄瓜、葱丝、蒜泥、白糖以及几道小菜一道送了来。
鸭肉入馔很是常见, 宫中的御膳亦是得心应手。黄瓜与羊角葱可以解腻,这个时节却少见, 是难得的洞子货,倒比鸭肉本身还名贵, 唯今只有宫中才能吃到。
见吴婕妤无比关切地盯着自己,苏蘅有些不好意思,学着贵女的样子, 吃得尽量慢而优雅。
虽则慢了下来, 但送进嘴里的份量一点也没少。
膳食也不知道用了什么保温的方法,燠鸭片送来时热腾腾的,托在手里还有点烫手。
这燠鸭①烤得好, 片得也好, 每一片上都有皮有油有肉。
一手托了个切开的芝麻烧饼, 烧饼精致,两层酥脆的皮儿往里一捏便分开了,成了个小口袋的样子。另一只手有条不紊地在饼皮的内侧涂上褐色面酱,放上一小把葱丝、几条黄瓜和油润不柴的燠鸭片。
小口袋装得满满当当, 然后嗷呜大口咬下去——
酥脆的薄薄鸭子皮连着肥嫩多汁的鸭肉, 同样脆但又柔韧微黄的芝麻小饼, 夹着黄瓜葱丝甜面酱在口中产生复杂和谐的美妙滋味。
首先是鸭肉中诱人的油脂香和冲鼻的葱香,就一小缕,一直从鼻腔钻到后脑勺。绵长的葱甜肉香之后是黄瓜丝的爽脆清香、面饼的软韧劲道,于唇齿间交相辉映,点出了鸭肉的油香, 又消解了鸭油的肥腻,最后的回味里还有点淡淡的芝麻香。
太幸福了!
苏蘅一句话没说,一口气连着吃了七八个小饼。
吴婕妤看着苏蘅,笑颜温婉,“郡君吃得可真香,看得我也饿了。”
论吃饭,苏蘅前世也算是半个专业的,这会子也不客气,将最后半个饼咽下去才缓缓道:“婕妤不妨也用一点。”
在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填补下,肚子里踏实的感觉这才逐渐回了来。于是苏蘅又有了心情慢慢品味别的吃食。
她夹了一块亮晶晶的金黄鸭皮,蘸上细细的白糖,送入口中。
又酥又脆又热的鸭皮略带炭火气,蘸上白糖后,热热的油脂将迅速将部分白糖融化,炭火气、焦糖味、脂油香、以及未融化白糖的甜润混合在一起,舌尖稍用力一抿,酥热的鸭皮便完全融化在嘴里,甜丝丝地流淌进喉咙,丝毫不腻。
“唔,太好吃了!”
何止是好吃,肉和糖的结合堪比魔法,简直是最让人上瘾的幸福味道之一。
糖醋烧排骨、酸甜的荔枝肉、红糖糯米做的甜烧白、烧鹅点梅子酱……即便是最最简单的烤鸭皮蘸白糖,什么都不加,就是令人无比快乐的存在。
一旁侍膳的司膳是今上身边的宫人,在宫中侍奉贵人饮食多年,却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吃法。
她见苏蘅吃得香,不由好奇,低声笑道:“郡君这吃法好奇怪,从前竟未见过呢。”
吴婕妤正喝着鸭子汤。她因为之前与苏蘅共吃过宵夜,知道苏蘅对饮食之道很有些研究,想必这样奇怪的吃法是有点门道的,便问道:“这鸭皮蘸白糖的吃法倒是新鲜有趣得紧,我也没见过,也不知是何味道呀?不腻么?”
苏蘅笑道:“娘子不若夹一块尝尝。”
吴婕妤果然十分相信苏蘅的品味,闻言没有犹豫,举箸一试。
一入口,惊喜点亮了吴妃的眼睛,点头道:“唔,果然香甜,这白糖竟然能解腻!”
苏蘅抿着嘴笑,这反应简直和前世第一次去北京吃到正宗烤鸭的自己一模一样。
苏蘅笑道:“娘子不知道,这燠鸭的吃法可多了,鸭皮蘸白糖只是其中一种。可惜现下没有荷叶薄饼,不然吃法更多。”
虽然知道荷叶饼和芝麻酥饼都是烤鸭的良配,但有一次苏蘅无意中在网上看了部老片子,除了剧情,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其中女演员就着荷叶饼吃烤鸭的片段。
电影里,对面的人一开始说话,女演员脸上强装的平静便开始如冰面破裂一般坍碎。
女演员也不搭腔,只不动声色地慢慢拿起一片荷叶饼,夹肉,放葱段,放黄瓜,蘸酱,包,吃。重复,吃。动作一气呵成,越来越快,从慢慢咀嚼到大口大口地吞咽,最后嚼也不嚼,几乎强迫着塞进自己的嘴里。她一句话没说,吃着,眼睛红了,泪珠子先是在眼睛里打转,转了两圈,一大颗一大颗地滚下来,最后一抬头,苍白的脸上已满是泪痕,撕心裂肺于无声。②
也许是那位女演员演得太好,情绪全在荷叶饼包烤鸭片里了,自从看了那部电影,在苏蘅心中,荷叶饼便超越了芝麻酥饼的地位,成了烤鸭的正宫夫人。
“这薄饼原先也是有的,便和春日吃的春盘小饼差不多。只是官家觉得薄饼太软,失于香酥,便命人换了。”吴婕妤又道,“你且尝尝这萝卜炖的鸭舌汤,这下雪天喝热汤,最舒服不过了。”
鸭汤里加了少许陈皮,炖得清腴醇厚,热腾腾的淡白色,一口喝进,很是浓鲜。经霜之后的白萝卜最好吃,削去外皮切块煮,水分多,沙脆,炖出的汤亦有淡淡的清甜味道。
苏蘅前世吃的鸭舌多是入锅用辣椒、八角、香叶、良姜等香料卤过再炸的,亦或是用柏枝、花生壳、核桃壳等熏腊的,失去水分后变得弹韧,滋味浓郁咸香。因为难嚼,所以下酒最好。
而这鸭汤里煮出来的鸭舌却是另一般味道,柔糯带弹,格外嫩滑。
从前苏蘅看书,看到张爱玲形容吃“汤里的鸭舌头”,很有些像“男女之间接吻的感觉”,实在没办法想象。
如今吃到这汤里炖煮的鸭舌头,忽而又不知怎么的想起中秋那晚的吻,唇齿柔软相触的瞬间,颇有销魂味道,登时便明了了。
苏蘅又喝了口汤,肚子里饱饱暖暖的,好不爽快。
人一吃饱,有了精神,兴致也就高了,就这鸭汤的吃法又和吴婕妤闲扯开了。
“其实荷叶饼也不是只能用来包鸭肉的,还能做烧鸭丝烩饼呢。”
苏蘅拈起一根水灵黄瓜条,咬一口,脆生生,接着说:“吃不完的荷叶饼切成细丝,放在笊篱上用滚开的鸭汤泡开,软透了以后放进碗中,兑入点鸭汤进去,再放些烧鸭子切成的细丝和葱花就成了。这荷叶饼丝比起水滑面和餺饦更清爽劲道,吸饱了汤,可好吃了。”
这做法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最爱,苏蘅前世试过几次,当真是好吃。
更多的时候馋了,也懒得做那么精细的饭食,便在下班路上路过烤鸭摊子时买一个剔了肉的烤鸭架子。回家锅里倒滚水,堪堪没过鸭架的水量,大火煮滚,也能煮出浓白色的汤,然后下白菜、豆腐、口蘑和泡过的粉丝。
煮好了,起锅。浓白的汤和粉丝豆腐蔬菜稀里哗啦全部装进大海碗里,撒点碧绿的葱花芹菜末,再放些白胡椒粉和红红的小米椒圈,再加一勺炸花椒油。
敞开肚皮,呼噜呼噜,喝下去,那味道和梅大师爱吃的烧鸭丝烩饼也有五六分相似。
·
尽管东阑宫人在王玄同的要求下守口如瓶,苏蘅被太后罚跪晕倒的事情,还是传到了拂云阁。
康阳歇息得早,宫人也不敢因为此事而惊醒她,只打算等明朝她醒了再禀告此事。苏葵在拂云阁中听闻此事,本就没有梳洗,此刻毫无睡意,干脆借着赏雪之名带上婢子去了会宁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