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同低声道:“官家,夜深了,是回移清殿中歇息还是……适才裴贵妃着人来请了……”
后半句话王玄同没说完,因为他已经注意到今上虽然没有直接说明心意,但心中显然已经有了想要去的地方,不是御驾起居的移清殿,亦不是裴贵妃的居所——今上驻足定神,看向的是灯火将息的昆玉殿方向。
那里是朝阳郡君与吴婕妤的居所。
王玄同何其聪明,立即改口,道:“官家,昆玉殿的内人来报,倒是郡君与吴婕妤相处得甚是融洽。郡君对小皇子的喜爱比之亲弟弟尤不及,除了在斋宫抄写经书,回到昆玉殿便是与小皇子玩耍……”
“这便是我没有让蘅儿与阿姊同居一殿,而让她与婕妤同居昆玉殿的原因。”今上闻言不由微笑,然后复又叹息,将王玄同的话打断,“蘅儿与颢,他们本来就是亲姐弟……那么便去昆玉殿看看吧。”
·
延福园虽是以园林为名,实则是一座宫殿群,内有宫殿近三十余座。它是为了明年的国朝庆典专门修建的,独立于在宫城之外,有点类似于圆明园之于紫禁城的意思。
皇宫禁中与延福园之间有丽泽门与直道相同,幽雅舒适。自建成以后,今上亦时常在其中休憩。
各宗室与命妇早在几天之前便进了延福园,白日便在园中的青城斋宫里为授衣节和太后生辰抄写佛经积功德,夜间便各自住在延福园各处。
这是宗室贵戚和一等命妇才有是殊荣,不过因为严格意义上算是在皇宫外了,因此大家也相对随意些。
苏蘅那日是跟着康阳长公主的车辇来的延福园,住进的是昆玉殿。
她觉得有些奇怪,明明康阳长公主和苏葵住在延福园中的拂云阁,皇城司的人怎么安排自己怎么跟素不相识的吴婕妤与小皇子一道住?
听闻吴婕妤是今上的宠妃,诞下小皇子后,虽然还未封妃,宫中人私下里便已经以“吴妃”来称呼她了。
苏蘅心里惴惴,上辈子宫斗剧看得多,心想宠妃都该是些副跋扈张扬、恃宠而骄的厉害角色。自己一个蹭长公主面子进宫的驸马庶女,还是少说点话好,别像成天在自己府里那般不着调的咋咋呼呼。
初次见到吴婕妤时,她穿了一身缃色旋裙,豆青襦袄,头上戴了只羊脂玉钗子,很是家常的打扮。
吴婕妤见了苏蘅进来,立即起身行礼迎接。这让苏蘅有点受宠若惊,连忙也对着吴婕妤还了个礼。
吴婕妤说话软软绵绵的,带着点越地的口音,不像什么宠妃,像是寻常大家中的娘子那般温良和善,叫苏蘅无端想起“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这样的淡雅诗句。
在斋宫,苏蘅和吴婕妤抄佛经都慢。偏生不知为何,她们俩人要抄的经比旁人更外多些。旁人早抄完了,她们俩还在勤勤恳恳地写着。
苏蘅无语望苍天,小学被老师留堂罚抄课本的噩梦怎么还延续到这辈子来了呢。
不过几天下来,苏蘅和吴婕妤倒似有了些共患难的革命友谊,相处也渐入佳境。
苏蘅上辈子就碰上过“共患难”的事儿。
那时候被爸妈送去打着“强健中国学生体魄”为口号的夏令营军训,和一帮不认识的小孩在烈日下盘山远足跑步,三个星期下来,大家都是互相匀藿香正气水喝的情分儿,革命友谊深刻,就算以后去了不同城市,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回这算什么呢?斋宫冬令营?苏蘅叹了口气,躺在昆玉殿的东阁,翻来覆去睡不着。
因为抄经抄得慢,今天她在斋宫里就吃了两块广寒糕当晡食。
两块小小的广寒糕,拼起来还没有巴掌那么大。苏蘅想起家里春娘做的翡翠烧卖、酱肉馒头、鸡丝粥、拨鱼儿、鸽松白菜包、糖酥月饼,咕咚咽了口口水。
没吃饱,地龙烧得再暖和,锦被下的手脚也是冰的。
苏蘅看着软烟罗帐外透进来的月色,叹了口气,睡不着啊睡不着。
笃笃笃。
苏蘅竖起耳朵,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笃笃笃。
侍奉苏蘅的宫女轻声问:“谁啊?”
“是我。”苏蘅听出这是吴婕妤身边夏嬷嬷的声音,“娘子问,郡君今日在斋宫中用得少。现下小厨房做了宵夜,郡君可想用些?”
苏蘅有点感动。
战友情就是感人,吴婕妤自己也没怎么吃,还留心关怀她饿不饿。
不愧是宠妃啊,这个眼力见,官家的宠爱她值得!
“要的要的。”苏蘅听到有吃的,一个骨碌在帐子里坐起来,披衣起身,跟着夏嬷嬷去了昆玉殿的小厨房。
今上走到昆玉殿中,与外间的寒凉不同,殿内地龙烧得温暖。但两座阁中虽有灯火,但却不见人影。
王玄同以目示意殿中的宫女上前,问道:“婕妤娘子和朝阳郡君呢?为何她们都不在自己的阁中?”
宫女看着昆玉殿中小厨房的方向,轻声道:“娘子与郡君在用宵夜。”
今上一怔,显然没有想到这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如今关系已经融洽到了可以一起吃宵夜了。
他想起苏璋曾经说过的话,“蘅儿天生就有讨人喜欢的本事。”果然,此言不虚。
今上旋即微笑,道:“是么?这样一说,我也正好有些饿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宋代只有太子才能称为殿下,剩下的皇子就称作某大王。
第50章 糁汤酥黄独
“郡君, 你且尝一尝,看看合不合你的胃口?”吴婕妤将食盘中的吃食推到苏蘅面前,素手指了指, 笑道:“这是糁汤,不过里面没有肉, 寒衣节得吃素的。你尝尝看,若是不喜欢这素糁汤, 厨下还备着赤豆粥,叫人给你换来。”
两人眼前各自摆着几样吃食,全是家常素食, 但是却飘来阵阵诱人香味:素糁汤、面筋炒双菇、蒸乳饼、酥黄独。
苏蘅见吴婕妤这么说, 也不客气了,道了声谢谢,便先端起软滑的素糁汤喝了一口。
瞬间脑海里就飘过三个大字:好舒服。
一股暖流顺着空空荡荡的喉咙和食道淌进胃里, 咕咕叫的胃肠好像突然被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慰, 不再发出抗议的声音。
食物与身体的互动让苏蘅想起高考前的日子, 那时候天天熬夜刷题,饿得难受的时候,老妈就会端一碗汤泡饭进来。剩米饭、粉条、肉丝、木耳、豆腐干,最后打个鸡蛋……冰箱里有什么就放什么, 再加一点酱油、鸡粉、盐、糖, 意外的好吃。
人饿的时候, 喝一点热热的东西下去,会有种近乎感动的感觉。吃完以后十分满足地去睡觉,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素糁就像当年的汤泡饭,是温暖人心的料理。
糁汤的底味原应该是羊骨和鸡肉茸吊出来的高汤,现下不能食荤, 汤底便特意用了菌菇熬的高汤为底。汤色醇厚又不失清澈,里面放了雪白·粉嫩的水豆腐薄片、切得很细的嫩嫩金针菜、爽脆滑口的木耳丁和软软弹弹的麦仁。
白胡椒粉和盐将几种食材里的素鲜味道彻底激发,加入绿豆淀粉勾芡,出锅前撒一把嫩绿的芹菜苗。白豆腐片、金黄花碎、黑木耳丁、绿芹菜苗,颜色很是好看,还能嚼到弹弹糯糯的麦仁,口感亦清淡鲜美。
苏蘅又喝了一大口,这糁汤健康好喝又低脂,想来在后世应该会是减肥人士的心头好才对。
苏蘅掰了小块乳饼吃着,又夹了一筷子油面筋炒双菇,“唔,这个小炒好吃!”
吴婕妤也慢慢吃着,见苏蘅喜欢,也笑,“这双菇油清炒面筋,我素日也喜欢吃。这是用素油炒的,郡君可吃得出是哪两种油?”
苏蘅又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尝,“这菜双菇鲜嫩柔脆,面筋腴美绵软,不同质地不同味道的食材很和谐,其间夹杂着淡淡的茶香和椒麻味,但是调味却很清淡。像是……用茶油炒的,然后用少量的椒油淋过。”
吴婕妤惊讶点点头,“郡君的舌头好灵!”她将一碟酥黄独推过来,“这个我也喜欢吃,你尝尝,趁热吃。”
吴婕妤这会子颇有点吃货界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思,对苏蘅的称呼已经从“郡君”变成“你”了。
前世读《玉食批》的时候苏蘅就发现了,民间对皇家吃食的揣测多基于夸张的想象,总以为官家圣人宠妃天天吃的是龙肝凤髓。
实际上,皇宫里也会吃各种家常小炒。其饮食的精细高级之处并不完全在于食材的种类,而更多的在乎于尚食局与御膳对食材的选择和调味层次的严格把控。
说俗点儿,就好比同样是白菜,就是普通人顶多做个下饭的醋溜白菜,而川菜大师却能做出国宴上的开水白菜。
这酥黄独就是金黄酥脆的香芋片。
淡紫的小香芋在锅中煮熟,捞起来后剥去皮,切成厚厚的片。将香榧子、甜杏仁捣成较粗的颗粒,混着飞面和水,搅成稀稀的酪状。熟香芋片在面糊里滚过,蘸上薄薄的面衣,煎成的金黄的硬壳子,顾名思义,很是酥脆。
旁边放了两碟不同口味的蘸料:香甜的黄糖和咸鲜的豆瓣酱。
“好香!”苏蘅使劲儿吸吸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