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嫁给一个和尚 (罗青梅)


  他看着她,眸子像蓄了一泓碧水,清冷又温和。
  虽然没有刻意安抚的意思,却能让人立刻心平气和。
  瑶英定定神,点了点头,走到小案几前,盘腿坐下,提笔开始默写。
  屋中静悄悄的,只有笔划过纸张的窸窸窣窣声。
  不一会儿,瑶英默写完了,递给缘觉,缘觉送到昙摩罗伽案前。
  昙摩罗伽一目十行,先扫视一遍,然后又从头看起,这回看得很仔细。
  看完后,他放下纸张。
  “公主可有《心经》的梵语本?”
  瑶英摇摇头,佛经典籍的原始版本大多是梵语,然后有不同译本,她的嫁妆里有很多梵语版本的佛典,但是没有《心经》的梵语版。
  几个僧人听到这里,窃窃私语起来,其中一人神情颇为激动。
  昙摩罗伽淡淡地瞥他一眼。
  僧人脸上通红,停下争论,低下了头。
  昙摩罗伽让缘觉取来纸张,提笔,对照着瑶英刚刚默写的汉文,开始书写。
  瑶英有些好奇,视线落在他笔下,发现他在写梵语,她看不懂。
  他这是在直接翻译她背诵的内容吗?
  她看了一会儿,还没看明白,昙摩罗伽忽然抬起头,视线和她的对上。
  瑶英一怔,朝他笑了笑,眉眼微弯,双眸乌黑发亮。
  像枝头的花,开得灿烂明艳,满是青春骄气,眼神充满信赖。
  现在不计较他吃肉么?
  昙摩罗伽垂眸,指着纸上的一句话,轻声询问瑶英默写的一句话。
  瑶英回过神,低声回答。
  昙摩罗伽嗯一声,提笔修改之前写下的字,不一会儿接着问,瑶英认真地答了。
  他们说的是汉语,戍守的近卫和僧人都听不懂,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观察他们的神情。
  瑶英坐在昙摩罗伽身边,他问一句,她答一句。
  她看一眼那几个神色紧绷、翘首以盼的僧人,老老实实地道:“法师,我也不是很明白其中经义,法师要不要再找几个人问问?”
  昙摩罗伽眉眼低垂,道:“无事,公主只需要复述原文就行了。”
  也不知道到底过了多久,他翻译完,另拿了一张纸誊抄,然后递给缘觉。
  缘觉把纸交给几个等待的僧人,僧人们争相传看,又叽里呱啦地吵了起来,最后朝昙摩罗伽敬礼,看样子是在等他评断。
  昙摩罗伽说了几句话。
  几个僧人愣了半天,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有的一脸顿悟,有的还有些茫然,半晌后,众人朝昙摩罗伽双手合十,退了出去。
  留下瑶英一个人茫然地坐在案前:发生了什么事?
  她看着昙摩罗伽,用汉文小声问:“法师,我没有给你添麻烦吧?他们为什么因为《心经》争吵?”
  昙摩罗伽微微摇头,示意无事,道:“他们没看过《心经》的梵语本,遍寻典籍也没找到记载,怀疑这是部伪经,所以争吵,与公主无干。”
  瑶英一脸讶异,想了想,果断地道:“那我以后不背了。”
  佛教宗派林立,西域这边的佛法教义受天竺影响更深,又和本地风俗传统融合,掺杂了很多她不懂的东西,她不想因为自己的无意之举冒犯其他人。
  昙摩罗伽低头看瑶英刚刚默写的心经,道:“公主不必介意,《心经》正伪与否,不在他们的承认,也不在有无梵文原本,在经文中的佛理。自佛陀灭度后,千余年来,各宗各派阐释经义,撰写的佛经典籍浩如烟海,他们没见过的都是伪经吗?”
  瑶英恍然大悟,刚才那些僧人因为心经的来源各执一词,请昙摩罗伽评断,这就是他给出的答案。
  难怪那些僧人都被说服了。


第59章 计划有变
  佛寺僧人关于《心经》是否是伪经的争论没有影响到瑶英, 不过她感觉仍有僧人私底下议论此事,只是不敢再当众争吵。
  般若和缘觉也被牵扯了进去, 瑶英好几次撞见两人气鼓鼓的, 像是和其他人起了争执。
  她是个外人,不好探问寺中寺务, 回到院子就埋头忙自己的事。
  老齐按照她的吩咐收留前来求助的胡女,改种从胡商康大那里买来的奇石蜜食和马乳,不过康大说他没有黑珍珠的葡萄种, 因为这种葡萄味酸,略有苦味,颗粒小,是被舍弃的品种,在西域不多见。
  瑶英让谢鹏给老齐传话, 要他想办法托胡商去高昌一带寻找黑珍珠, 这种品种的葡萄成熟时确实不如其他葡萄甜美饱满, 却很适合用来酿酒。
  天气越来越炎热,瓜果丰收,瑶英和亲兵每天能吃到各式各样的新鲜瓜果, 在中原只有皇家宫宴上才能看到的胡瓜在这里比比皆是,谢冲天天抱着吃, 闹了好几天的肚子。
  这天, 阿史那毕娑的亲兵骑快马回来报信,毕娑要耽搁几天才能回来,海都阿陵太狡猾了, 他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不甘心就这么回来。
  缘觉告诉瑶英,天气太热,现在不是赶路的好时节,等毕娑回来的时候正好天气转凉,那时候出使高昌,路上不必受太多罪。
  瑶英估算了一下日子,在行囊里多加了几件厚皮袄。白天虽然酷热,但是不像荆南那样闷热潮湿,只要躲到屋中或是树荫下就很凉爽,夜里则是真的寒凉,酷暑天她夜里入睡也要盖毛毯。
  现在她身边只有亲兵,这帮大男人大大咧咧,谢青又不是侍女,她得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把贴身用的东西准备好,免得出行的路上出岔子。
  一连忙了几天,瑶英想起一件事,这天上完早课后,打听到缘觉在主殿,过来寻他。
  近卫知道她的身份,指引她往里走,到了地方,矮墙后传来一片吵嚷声。
  瑶英探头往里看。
  般若立在庭院当中,正和几个僧人争吵,头顶日头毒辣,晃得人眼晕,几人站在烈日中,争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唾沫横飞,时不时还互相拉扯推搡对方。
  瑶英避到长廊里,踮脚张望。
  第一次看到寺中僧人争吵的时候她很诧异,因为在中原,僧人一般不会因为辩论如此激动粗鲁,在王庭就不一样了,僧人争辩起来非常强势,不仅能言语嘲笑奚落对方,撕扯推拉也是允许的。
  般若一张嘴难敌四口,吵了一会儿,败下阵来,按规矩应该认输,他梗着脖子不肯低头,急得眼睛都红了。
  长廊另一头脚步蹬蹬踏响,缘觉走了过来,看到院中情景,轻声呵斥般若,要他认输。
  般若闷不做声。
  尴尬的僵持中,瑶英咳嗽了两声,缓步踱出阴凉的长廊,含笑看向众人:“暑热难耐,难得清凉。”
  清凉二字大有深意,几名僧人怔了怔,朝她双手合十,径自走了。
  般若瞪着几名僧人的背影,一脸气愤。
  缘觉朝瑶英拱手,瑶英挥挥手示意无事,扫一眼般若:“你明知辩不赢他们,为什么不认输?”
  般若轻哼一声,挺起胸膛:“他们对王不敬,我绝不会向他们认输!”
  缘觉低声骂他:“你既然辩输了,就得认输!王的名声又不是你赢一场辩论得来的。”
  般若无言以对,满脸委屈。
  瑶英眉头轻蹙:“他们怎么对法师不敬?”
  她不提还好,一提,般若的眼睛更红了。
  “他们就是对王不敬!”
  他指着僧人离去的方向怒吼了一句,慢慢道出前因后果。
  这些天寺中僧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伪经的事,随即谈起昙摩罗伽翻译的梵语版本。
  瑶英问:“他们不认可他的翻译吗?”
  般若眼睛瞪大:“王精通梵语,他们怎么可能不认可王的译本!”
  瑶英嘴角抽了抽。
  般若瞪了她好几眼,接着说:“他们说王熟读经文,本来可以有更大的成就,或是著述,或是翻译,可王没有,他耽误了修行。”
  原来寺中僧人认为昙摩罗伽天资聪颖,博闻强识,曾有高僧预言他将成为释门一代伟器,可他却不能一心一意研究经义,不仅分心管理王庭世俗事务,有时候甚至率兵征战,还重用纵容残忍狠毒的摄政王,徒增杀孽,吃力不讨好,不能像弘扬佛法那样积累功德,带来福报,浪费了他的慧根。
  瑶英若有所思。
  这些僧人的话正好说中了萦绕在她心头的一个疑问。
  佛教宗派林立,不同地域的人对经义有不同的理解,或是出于宣扬自己思想的目的,依据佛教教义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随之产生不同的分支和宗派,比如中原的禅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等等。
  对一个以普渡众生为信仰的僧人来说,一定希望能将自己一生所悟所得写成经书,开宗立派,为世人指引方向,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昙摩罗伽早有盛名,又是贵族王子,这样的身份地位,为什么没有论议著述流传于世?
  他生前名震西域,死后,就如佛陀前的一缕青烟,了无痕迹。
  什么都没留下。
  那天瑶英坐在他身侧,看他当场翻译汉文经文,从其他僧人的反应来看,他不仅翻译得快,还译得很通畅,以至于僧人相信确实有原始的梵语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