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先帝聊天群 完结+番外 (秋十八)


  何元菱的脸色阴了又晴,晴了又阴。秦栩君离得近,即便是幽暗中也能瞧得见她脸色的变化,非但没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异常好笑。
  这个凶巴巴的何总管,今天好像要闹笑话了。
  朕怎么还有点期待啊?
  至于朕的面子……朕无所谓啊,朕都是年年纳妃的“狗皇帝”了,不怕多一个何总管,朕还要什么面子啊。
  朕就想看何总管没面子。
  秦栩君那张幸灾乐祸的嘴脸,何元菱都看出来了。她瞪圆眼睛,比着嘴型,将皇帝大人痛骂了一顿。
  反正不出声,他也不敢回嘴,抓紧机会骂个够!
  正骂到通体舒泰之际,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仁秀的声音又响起:“把座榻搬起来,将地毯往外抽一些。”
  突然,光线一阵大亮。
  “皇上!”
  几张惊恐的脸,出现在座榻旁。
  “何宫……何总管!”
  仁秀立即冲过来扒开众人……天哪,这什么情况!皇帝和何总管紧挨着挤在坐榻后,一脸尴尬地望着他们。


第116章 险招
  准确地说,只有何总管一脸尴尬。
  皇帝的脸色非常自如,好像他坐在那华贵的波斯地毯上,是为了批阅奏折,透着一脸的理所当然。
  没人敢问他们在坐榻后干什么。
  可能是皇帝在给新上任的何总管布置工作吧?
  一切安置好,仁秀将一众太监又带了出去。在廊下,仁秀沉着脸,给他们狠狠训了一番话。告诉他们在长信宫当差,嘴巴一定要紧,若将皇上的事儿透露出去一丁半点,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拖到宫训司的下场。
  呵呵,仁秀公公这位内廷司务,以后可就管着宫训司呢。
  太监们都噤若寒蝉,哪敢说半个字。
  晚上,秦栩君静静地看着新换的《圣祖实录》,机枢处送了奏折过来,照例二十份,是挑选出来明日早朝上要议的二十件。
  秦栩君问:“只有折子,没别的?”
  那送奏折的行走微微一愣:“程太师怕皇帝新政,太过劳累。”
  秦栩君没有再追问,挥了挥手让他离去。等人走了,才对何元菱道:“你和仁秀的任职文书、以及腰牌手印,一样都没见着。”
  此时距离秦栩君下令拟旨已有好几个时辰,机枢处未拟公文、亦没有操办,显然是故意的。
  何元菱想了想,道:“总不至于故意给皇上难堪吧?”
  秦栩君道:“机枢处在拖延。”
  “应该也在皇上的意料之中,他们不会这么爽快交权。”
  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秦栩君摇摇头:“不落实,就是打算生变。拖延不会让朕难堪,但明日早朝,他们一定打算让朕难堪。”
  秦栩君拿起手边的《圣祖实录》:“圣祖这样的人才,果然是两百年都不见得出一个。多亏有圣祖这本实录,不然朕还真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些狡诈之徒。”
  何元菱虽然已从靖圣祖那里得益良多,却还没来得及细看《圣祖实灵》,便问:“圣祖皇帝可有什么奇招?”
  秦栩君道:“圣祖帝当年亦是少年登基,十六岁亲政,遭遇权臣当道。当年的大臣,与今日这几位不愿还政于朕的大臣同一个套路,阳奉阴违,处处设障。”
  “这个奴婢知道些。”何元菱道,“后来
  圣祖皇帝玩了一招杀鸡儆猴,拿下马首,联姻二号,墙角挖得也是很遛呢。”
  秦栩君将手中那册实录递给何元菱:“第三十六页,看幸园灯会。”
  幸园是京城一处著名的皇家园林,何元菱听说过,但并没有去过,偶尔太后会去小憩数日,在那里遍邀京城贵胄女眷,赏赏花、游游园。
  只是不知道,早在圣靖那一朝,幸园就已经如此有名有姓。
  依着秦栩君的指点,何元菱翻开实录,顺利找到第三十六页,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何元菱就笑了。
  原来靖圣祖的惊天雄才,在他还不满二十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
  那一年,靖圣祖名义上已经亲政三年,但实际的朝廷控制权却并不在自己手上,一帮重臣借着先帝托孤的名义,把持朝政,架空皇帝,也是玩得遛遛的。
  某日,圣祖皇帝在某事件上再次与内阁意见相左,他预感到朝中必定会有潮水般的弹劾奏折到来,便想了个主意,假称自己要与民同乐,开放幸园,挑选两百名京城百姓与自己一同赏灯。
  并指定京城衙门经办。
  内阁当即就有点晕。从来把持朝政者,就算党羽遍布朝纲,也难以面面俱到。更何况官员大多数是读书人出身,讲究个风骨。越是权臣势大,就越会有反骨之士。
  这些反骨之士,也是各有来历。
  有些是真的心怀拯救天下的梦想,后世称之“义士”;有些是天性逆反,后世称之“杠精”;还有些则是博个青史留名,后世称之“政治投机分子”。
  但不管这些反骨之士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他们的存在,权臣就无法做到一手遮天。
  恰好,京城衙门,就是圣祖朝权臣,遮得不太全面的地方。
  京城衙门有几位官职不大不小的官吏,早就看不惯权臣们安插党羽却不善待自己的行为。得了亏待的人,极容易反骨。他们在筹备灯会时,向皇帝发出了强烈的信号。
  选出来的两百位京城百姓,颇有几位京城衙门的暗探。
  灯会热闹非凡、很有皇家气派,但真正在历史上值得记上一笔的,却不是灯会本身。
  灯会结束后不久,京城突然出现坊间小报,痛诉权臣及其党羽十宗罪名。
  抖露不少阴私之事。
  此时正值权臣组织党羽们对皇帝轮番攻击、拼命扼制帝权之事,小报一出,顿时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毕竟这小报也实在太阴损了,写的那都叫个什么呀。
  某某官员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偷看皇帝起居、居心叵测;某某官员的小妾明明是青.楼女子,却摇身一变入了良籍,害死府中嫡女;某某官员私通敌国收取大量不义之财,在老家的宅子几乎占了半个镇;某某官员是京城最大赌博集团的幕后黑手……
  甚至还有某某官员表面一身正气,其实和京中某花魁颠鸾倒凤;某某官员靠自己的富商岳家一路打点才有今日地位,实属软饭硬吃;某某官员每天夜起十几次,肾虚得厉害。
  反正,半真半假、虚虚实实,内容极为劲爆,甚至略带猥琐。
  说实话,朝廷不是没有工作邸报,可谁看啊。太一本正经了。这种小报才极具流传性、才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啊。
  一时间京城传得沸沸扬扬,那位传言肾虚的官员最倒霉,他还是权臣集团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平常出街很有排场,加上中年英俊、一表人才,也很享受老百姓围观崇拜的氛围。
  但小报一出,情势立变。再出街,老百姓们都争相观看,还敲锣打鼓大喊:“肾虚大人来啦,肾虚大人好大的排场啊!”
  更过分的,“肾虚大人”的府上开始出现络绎不绝的自荐者,纷纷表示自己有祖传秘方,专治肾虚。
  “肾虚大人”百口莫辩,又面子丢尽。某一天情绪没控制好,气急败坏之下,对一位江湖游医一阵拳打脚踢,然后逐出门去。
  说来也算他倒霉,那江湖游医回到住处没几天,竟然死了。
  一调查,哎呀,是被“肾虚大人”打死了。
  得,当官,肾不肾虚其实影响不了前途,但打死良民、还是亲自动手,这搁谁身上都是很大的污点。
  最后,“肾虚大人”入了牢。牢里不见天日、阴湿寒冷,等他的同伙费尽心机将他救出来,“肾虚大人”真的肾虚了,虚到已经下不了床,别说政治生涯就此结束,和家中小妾女眷们的感情也就此到头。
  权臣集团忙于抓小报,自然就不能全力攻击皇帝,一个不留
  神,被皇帝挖了墙角。
  挖了墙角的集团,土崩瓦解的速度是灾难性的。
  没多久,首席辅政大臣出了一件天大的丑闻。喝醉之后轻薄良家妇女,被人家夫君抓了个现行,一口咬死,苦苦相告。花钱私了还不要,声称“哪里轻薄割哪里”。
  焦头烂额啊!
  尤其关键的,这位首辅向来德高望重的形象毁于一旦,朝中之人纷纷侧目。
  后来首辅被抄家,抄出远超国库的巨额家产,判斩立决,全家流放。行刑前夜,一女子声称是“旧识”,到狱中探望他。
  首辅一看,果然旧识,这不正是自己稀里糊涂“轻薄”了的那位良家妇女?
  呸,什么良家妇女,其实是赎了身的青.楼女。
  首辅这才清醒过来,一直以为自己将皇帝吃得死死的,却没想到,原来是皇帝将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
  总算,在见阎王前的最后一天,皇帝突发“善心”,将真相告诉他,让他在被砍头前,先怄死。
  这就是一场由灯会引发的夺权。最终迎来了大靖朝最繁盛的三十年。
  何元菱合上书册,百感交集。
  赞叹于靖圣祖的谋略,又感叹在这朝斗权谋中,少不得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没有哪个皇帝的江山,是在一派详和中、高尚地坐稳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