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两匹料子,很有些份量,总不能一直就让玉竹这么抱着,肯定得先放到轿子里去。
苏婉容吩咐玉竹:“你去把料子放好,顺便把我带来的那几个食盒提进来。”
她只说食盒,并不提及带来的绸缎,玉竹立刻就懂她的意思了。
苏婉容又不是人傻钱多,像谢太太这样的刻薄嘴巴,还送绸缎给她?想得美呢!
收她两匹锦缎,只当是自己今天的精神补偿。
谢太太虽然送出去两匹好料子,有些心疼,但她觉得还是值得的,因为谢迁一直说要和叶少爷搞好关系。再者,她既得了个大方的名声,又稳稳压了苏婉容一头,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事啊。
片刻后,玉竹回来,手里提着四个食盒,苏婉容站起身,不好意思地对谢太太说:“我还是头一回出门作客,不太懂城里的礼数,不知带些什么才好,我家少爷又从来不理会这种琐事,一点薄礼,谢太太千万别嫌弃。”
谢太太示意芳姨娘去接了,对着苏婉容笑道:“只管来就是了,何必费心带礼。等将来叶夫人回了家,自然会指点你。”
芳姨娘接过东西,直接拿到隔壁屋子去,回来后同谢太太耳语了几句。
谢太太听见说有两盒点心,一盒整鹅,一盒整鸭,心里就有些高兴,待苏婉容的态度也比之前热情了一丢丢。
闲话间,谢太太见苏婉容年轻貌美,态度不卑不亢,整个人落落大方,她心里就酸溜溜的,越想越不甘心,抽疯般的又提起了乡下人如厕的问题。
她第一次问的时候,苏婉容假装没听见,故意略过了,就怕引起大家的不适,谁知这货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然又问,这可就别怪她了。
苏婉容微微一笑,答道:“其实在乡下挖个茅坑用不着花银子,只是出些力气罢了,家家户户都有的,因为这东西对地里的庄稼有好处,比牛粪还好使呢,哪能随随便便浪费到路边呢?你以为你们平时买来的蔬菜是怎么长大的?还不都是用那些养料浇灌出来的。”
陆太太赶忙喝茶压惊,谢太太听得脸色发白,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干呕两声,匆忙告声罪,由芳姨娘服侍着去更衣。
苏婉容笑而不语,自在喝茶。
来吧,看谁恶心得过谁。
此时屋里没了旁人,两个谢家的丫头还是站在门外的,陆太太用手帕擦擦嘴,趁机劝苏婉容:“谢太太向来能说会道,你只别往心里去就是了。”
显然,在长久的相处中,陆太太已经琢磨出如何与谢太太相处的法子了。
左耳进,右耳出,不计较才能保持自己的好心情。
苏婉容朝她一笑,眨着眼道:“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说话太直,我婆婆劝过我一回,说城里人都不兴这样讲话,要我改一改。唉……你也知道,这一时三刻的哪里改得过来?只好请你们多多担待了。”
陆太太笑道:“什么城里人乡下人,往祖上数一数,连……”她指了指头顶,“也未必是什么富贵人家。”
虽然苏婉容和这两位太太都只是初次见面,显然,陆太太比谢太太要好相处一些,最起码不会当面给人难堪。
哪怕只是点头之交的情份,像谢太太这样夹枪带棒的口气,能和她坐在同一间屋子里,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以及很多的忍让的。
苏婉容:“你别怕,乡下浇菜也只浇根部,菜杆菜叶都是干干净净的呢。”
陆太太抿嘴笑,她家在乡下也有田地,见过庄户怎么种菜,自然是清楚的。
苏婉容和陆太太说了一会儿话,谢太太总算出来了,脸上重新抹了一层粉,她再也不敢问苏婉容乡下的问题,生怕又听见什么惊悚回答。
女人聊天,除了衣裳首饰就是家长里短,苏婉容比较少开口,主要是听那两位讲,等到了饭点,谢太太请大家入席。
饭间,苏婉容观察到谢太太胃口不佳,对任何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有了心理阴影,专挑荤菜或豆腐之类的来吃。
苏婉容心里暗笑,等用过饭就起身告辞,和叶锦鸿一起回了家。
叶锦鸿在席上喝了几酒杯,再加上被谢迁和陆松好一顿奉承,轮番夸赞他新娶的妻子是个美人,叶锦鸿就有些飘飘然,回了家,他也不去书房了,跟在苏婉容身后直接回到正屋。
两人洗漱换衣,然后坐下来慢慢喝茶。
叶锦鸿意犹未尽,含笑问她:“今天玩得开心吧?过两天我还带你去。”
苏婉容意兴阑珊,抿了抿嘴:“我是不会去的了,有那功夫不如在家做针线活儿。”
她不喜欢和谢太太聊天,谢迁看上去又是个色鬼,一有机会就把眼神往她身上瞟,这对夫妻简直让人讨厌。
叶锦鸿的虚荣心刚刚得到满足,这会儿灌了一杯茶下去,他开始冷静下来。
毕竟是自己的妻子,让朋友们认识一下也就够了,免得在大街上见了面还不认识她是叶家少奶奶。可要是日日带出去给别的男人看,他肯定不干的。
因此,他也不强求苏婉容,只道:“那你就在家呆着,下回他们再请,我一个人去就行。”
“呵呵。”苏婉容凉凉一笑,“你不看书了?要记得一旬才能休息一日呢。”
叶锦鸿紧紧抿着唇,显示他的不乐意,可他又斗不过苏婉容,只好站起身:“我累了,先去里边睡个午觉。”
“不许去,一身酒臭,回你的书房去睡。”
苏婉容冷酷又无情,叶锦鸿也想好好琢磨一下,到底怎么样才能把房给圆了,于是也不挣扎,乖乖地去了书房。
出门作客其实是一件有些累人的事情,不比在家轻松自在,苏婉容觉得累了,倒在大床上美美地睡了个午觉,醒来后小桃伺候她洗脸,顺便禀报事情。
“少奶奶,上午邓嬷嬷拿着一封信出去了一趟。”
“邓嬷嬷?”苏婉容有些惊讶。
叶府的这些下人中,邓嬷嬷虽然年老却极有眼色,对苏婉容很恭敬,平时也不仗着自己是伺候太太的老人而指手画脚。
这么识趣的一个人,竟然也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苏婉容沉思一阵,让小桃去请邓嬷嬷过来。
邓嬷嬷很快来了,苏婉容请她坐着说话,又叫玉竹给她倒茶,还准备了几样点心。
邓嬷嬷心里打鼓,面上还是撑得住,笑着问:“不知少奶奶要问什么?”
苏婉容含笑问她:“正院的活儿多不多?你顾不顾得过来?要不要再派个丫头过去帮你?”
“多谢少奶奶关心。”邓嬷嬷也笑,“有莲心就够了,老爷和太太不在,也没多少活儿,每隔几日把家具擦一擦就行了。”
“嗯。”苏婉容点点头,“不知嬷嬷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原来,邓嬷嬷已经没有了亲人,孑然一身,因此只要她不犯下大错,不被叶府撵出去,将来她的养老都要靠着叶府了。
太太年纪渐大,又有心交权,这一份家业迟早都要交到少爷和少奶奶手里,邓嬷嬷的脑子可比王大娘清醒多了。
苏婉容对老人还是很优容的,立刻表态:“嬷嬷只管放心,将来你想在府里或庄子上养老都随你挑——虽然家里现下还没有庄子,但迟早都会买的——我这里还派个小丫头去照顾你。”
邓嬷嬷得了少奶奶的保证,顿时笑眯了眼,喜滋滋道:“多谢少奶奶,还没到时候呢,迟几年再说罢。”
此时气氛正好,苏婉容便顺势问她了:“既然嬷嬷无亲无故,我怎么听见说嬷嬷上午寄了封信出去?”
总不会是寄给佛祖的许愿信吧?那么,收信人是谁呢?
邓嬷嬷的神情有一瞬间的不自然,随即就镇定下来,下了很大的决心一般,坦诚道:“是写给太太的。原本家信应该由少爷来写,可是少爷性子懒散,不喜欢后院的琐碎事情,所以太太临走前交待我,每隔十天就给她发一封信过去。”
叶锦鸿收到家信连看都懒得看,指望他回信?怕是得等到明年。
这么看来,叶太太也不是全然放心自己,苏婉容心想,太太是想让邓嬷嬷做个耳报神呢。
苏婉容脸上含笑,和气地说:“这也没什么,太太这是挂念家里呢。我也知道,自己是个新媳妇,从前也没管过家,太太怕我出了什么岔子,不得已才这样的,这也怨不着嬷嬷你。”
邓嬷嬷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忙道:“少奶奶能体恤就最好了,虽说少奶奶您是我的主子,可太太也是主子,我夹在中间,有时候真是恨不能把自己劈成两半,只盼着将来太太不要怨我,少奶奶您也不要怪我。”
“嬷嬷喝茶。”苏婉容劝了一回茶,又轻声问她,“不知信里头写了些什么,嬷嬷方不方便告诉我一声?回头若是太太写信来责骂我,我也好有个应对。”
邓嬷嬷想也不想就笑着回答:“少奶奶管家管得好,原先王大娘做的那些事我也曾听人说过,只是太太不追究,我也不便多嘴,如今把她赶走了,府里清静多了。不是我倚老卖老,有她在这里,不知会带坏多少下人呢。另外……”
苏婉容微笑着给她鼓励:“你只管说,我不会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