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歹命的,没有兄弟姐妹的缘份,看看,我亲哥这德性,你几个兄弟更不是东西。”关金玉满含怒火道:“我只问你,铺面再贵,能有那个事的利大?!你自己算算账面?!最近也有去县里买肥皂的人,我也打听了,一个月卖了多少货?!那如山如海的人进货到外地卖的,这里面有多少利润,别看是四文一块的卖,你算算卖一万块,是多少钱,而这只留谷县的人会这个,只一个方子……若是做的好,多少钱赚不来。这还是易耗品,人家用了还得再买来用的……”
关金玉将从别人手里高价买来的肥皂拿过来道:“就这么个东西,你看看,像个金山似的,守着它,十辈子都赚不完的钱……”
刘长胜也很沮丧,“你哥又不接招,能怎么办?!”
“我哥?!我呸!”关金玉冷笑一声,含着怒气道:“他心里根本不当我是亲人了,心里都没我这个妹子了,我图的事,肯定难。他是宁愿照顾那孙氏兄妹两个,都不乐意提携提携我们……”
刘长胜听的心里极烦,但是又不能与她反驳,自个的婆娘是什么性格,他是一清二楚的,她抱怨的时候,他就只要尽量不去怼,真怼了,那怒火基本也就引到他身上来了。那基本上就是没完没了了。
所以刘长胜就沉默。
这样子,反而关金玉抱怨完了也就结束了。
不过今天也很古怪,因为关金玉说完了,又来回徘徊着,计上心来了。
“上一代死了,你的兄弟们可以反过来咬你,扯皮说这铺子的事,我也是关兴的亲妹妹,为什么我就不能咬死了方子我也有份?!”关金玉道:“索性老人已经死了,死无对证,有的扯皮!”
刘长胜一惊,也是福灵心至的刷的抬头看着她,心中一动,道:“你是说……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你聪明!”
关金玉得意起来。
“可是,你是外嫁女,便是咬口,也没人承认,外嫁女回娘家争方子争产,不会获得支持的。”刘长胜道。
“你那几个兄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遗嘱,我就不能也弄一个?只说当年在我嫁前,家里也是交代方子我也有份的!”关金玉道:“我家是亲人少,父母也不过生我和关兴二人,若是在旁人家,一伙子兄弟姐妹早奔上去把他撕了,轮得到这么快活?我如今不过是想占点份额,他就这样,我要是吃不到这蛋羹,我就把饭碗也给砸了。叫他也得不着好。这方子就是有争议的……”
刘长胜道:“闹是能闹,只是如今这形势复杂,连县爷也是向着他的,我们争不赢……”
“赢不赢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闹……”关金玉道:“这个方子肯定不复杂,闹着闹着,我想法子把这方子弄到手,到那个时候还在乎要不要与他要份额?!我们自己拿方子做了卖货就是!不光卖我们本地,外地不照样能卖?!只准他关兴卖货与外地人,就不准我也卖了,我也姓关!是关家人!便是县里追究,也不能拿我怎么?!不然我就告上面欺压良民……”
刘长胜听着也心动了,只是还是觉得有风险,道:“民不与官斗,金玉,这个事……要不还是再商量商量,好好与你哥说……我寻思着,你哥这人,吃软不吃硬,你看上次与他一说凤儿的事,他虽啥话都没提,但这,人都不来了?!凤儿婚礼也不来,送年礼就漏了咱家,在镇上丢人丢大发了……你哥这人记仇的很。你们兄妹斗起来,也不是事啊……与其把饭碗砸了,还不如与他商量商量呢。先敬酒,真不行,再罚酒,才是正理。这样直接来,你哥他,也是特别横,特别刚的人,与你性格一样,这要是真把饭碗砸了,岂不可惜?!”
关金玉却不怕,道:“一笔写不出两个关字,我不怕他。我就不信了,他还能狠心弄死我!”
不过想了想,还是冷静了一下,道:“行!过年我就去县里一趟,看看他是怎么说再说。我这个哥,太过份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利益,竟能将亲妹妹给单独撇开,反倒把什么亲家,娘舅都都给带着……”
关金玉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
眼瞅着就过年了,隔两天,东西就已经送到了关开兰手上,关开兰极高兴,最近家里也备办了不少酒水,过年用的东西之类的储存着。还有菜,油,米啊啥的。为的就是盼着爹和五弟能来住上几天。
过年期间,府城有连续好些天不能买到菜的,一般都是过了正月十五,才会有菜农再进城卖菜。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储存粮草的习惯。
这也不止是为了年节,而是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多少都有饿过人的先例,所以不管是城里的,乡下的百姓,家里都有地窖,哪怕没这个地窖的,也有专门储粮的粮仓那种屋子。一般都要储存点稻米,小麦,要吃的时候就用磨子磨出来吃。
防的就是灾荒。
更何况是过年过节的,哪家不多存一些?!腊月里早早的家家户户都开始晒腊肉,腊肠了,还有糯米啥的,在过年前可以炸点圆子,蒸点糕饼,什么绿豆,红豆啥的,糖食之类的,都有,还有菜蔬,古代没有大棚,冬天囤的也都是萝卜青菜,然后就是大蒜叶,菠菜香菜这一种了……
还有些酸菜。
再有便是酒,还有过年的礼盒。
关开兰收到东西,满心满意的只盼着过年的时候能见到爹和五弟。她没有亲戚可走动,可以拜年,也没有祖辈需要祭扫做羹饭,因此一心一意的只盼着这一项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还怕菜啊酒啊准备的不够,所以多叫多买了多备些,红纸封之类的,针线,也都准备了些,为的就是可以写个对联,她如今也是有门户的人了……
而关开涵在年前把礼给送到恩师家去了。
年前胡山长家客人是真不多,一般都是年后送,因此关开涵这反而不扎眼。
胡山长叫他在书房坐了,听他说了原委,道:“今年这样子,你们父子出去避避也好。只是利这个事,是回避不掉的,只怕回来,该来的还是来。”
“年里不好将人往外挡,所以才避一避。”关开涵道。
其实怕是真的,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关开兰。若不是为了她,其实再麻烦,也不想要出门了!
不过这正好是个说辞。
胡山长还笑道:“你父亲他果然是个怕麻烦的人。瞅瞅他,没事也不爱出门,有人上门吧,他还躲了,请他他也不乐意出来……”
关开涵笑着,听胡山长考校了几句他的功课。关开涵都毫无隐瞒的答了。
胡山长心中叹息了一声,这孩子功底完全扎实了,可惜要避风头,不然今秋里,就能应试了,从童生到秀才,只是秋里的事,到了明年春,就可以应举,以他的功力,完全足够了……
胡山长心中有数,这孩子是个有分寸的人,对他自个儿的功底是心里有数的,却偏偏不焦不躁,半点不急。稳的住的性格,太讨人喜欢了。
胡山长特别欣赏这孩子心性。
若是还有点外露性情的,也许胡山长还会多提点不要太招摇,可是这性子,他都不用叮嘱,只叫坐了说闲话。
留他吃了中饭,关开涵才从胡山长家出来。
胡山长亲自送到了门前,关开涵道:“家父在礼书中夹了一个方子,此方在我们关家手中,不过是卖几个像豆腐一样的钱,但在不同的人手上,它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利国利民之方,还望恩师,善加用之!”
胡山长倒是有点好奇了,点点头,看关开涵走了,便急奔回书房,忙不迭的打开了礼书,先看了方子,只觉得有点云里雾里,然后再看了信,信前段是些客套话,都是信件的谢语啥的,然后信后面才是主题,写的是使用的场景,胡山长越看越是瞪大了眼睛,手都微微抖了起来,喃喃道:“……这,这……”
然后又忙回首去看方子,发现做成此物成本极低,也就是说,它的造价不高……那么,它就可以成为日用品,像肥皂一类的,成为可以民用之物。
这关兴,是真的不民生的方子不做啊,这个人,也是真的那种心系平民之人了。
他小心的将方子放进怀中,马上出门去寻县太爷了。
第119章 水泥与玻璃
县太爷闭门谢客呢,本想过年是回乡一趟的, 但是一来今年县里不是往年, 他怕出事, 他还是得人在, 压着方好的。若是往年,也可以快去快回, 县里也没啥大事,交给吴仁他们就行了。虽说县官不可离任,但是一般稍微离开一两个月其实也不会有大事。因为治下都是吏治的,吏在, 只要不是天塌了的大事, 是真不会有问题。
二来则是家里写了信来, 让他烦心。
见到胡山长来, 便道:“你来的正好,陪我下盘棋, 我这心里正烦着呢……”
“怎么了?!”胡山长道。
“还不是本家的人, 贪心不足,来信斥责我, ”县太爷冷笑了一声,道:“还给我摆上本家的谱了。我是七品小官不假, 但我也不求着本家的人, 反倒是他们求着我。我一不求利, 二不求升迁, 我能这么轻易就被他们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