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虽然给县里治安带来了压力,但也带起了县里的生意,今年大家伙儿也都能过个好年了……”邓智林笑道:“外面的事你多盯着。”
张广才笑道:“差错不了的……”
腊月中旬的时候,韩里长家的儿子们都回来了,韩长生带了他们来见了邓智林,然后又去见了雷哥。
雷哥正是用人的时候,见这两个人是一把好手,隔天就叫去帮忙做事了,很快上手,竟是连歇都来不及歇。
看现在这样,明年是不出远门了,就在县里跟着雷哥做事。
韩长生特别感激邓智林,这关系到这个时候,才更拉近。以前韩长生其实更多的是将这个会惹事的老头当成是麻烦,不得不解决,不得不帮助他解决事情。
而现在,才是真正的亲近和尊重。
他买了不少年礼过来,也不贵重,就是心意。邓智林也没拒绝,都收了。
然后就是镇上的关金玉送了帖子来,说是刘凤要成亲了。
邓智林现在这风头上的,真去了镇上,还不得被烦死,缠死?!
所以他并不打算去,小涵就更不可能叫他去了。
因此寻了要回镇上的人带了随礼的礼金去,只是人就不去了。
反正就是面子情的关系,他这亲舅又咋的?!现在富贵了就真的金贵了?!去与不去的也没啥意思。
邓智林是懒得去,礼金去了一两银子,算是随礼多的了。
然后就是二十几的时候,关金玉托人带了话来,言语中颇有几分怪罪的意思。就是道德绑架那一套呗,说什么唯一的亲妹妹嫁女儿,亲哥哥竟连去都不去的,又不是隔着十万八千里远的,她还亲自下了贴子来,结果这个情面也不给,都说舅甥亲,亲个屁啊?!舅也是靠不住啥的。
邓智林是左耳进,右耳出,完全当没听见。
张广才一直叫人盯着呢,过来告诉他道:“亲已经成了!不过叔人没去,关金玉觉得特别丢面子。也是他家要面子,早将亲哥的成就吹牛一样的吹出去了,结果叔人都没去,现在成了镇上的笑料呢,难免恼羞成怒,叔只别理她便是。”
“她吹嘘我什么了?!只叫她别扯着我的旗子蒙骗人才好。”邓智林道。
“我看是隐隐的有这么个意思,但这个事难成,一是叔没去,人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成亲都没到场,肯定是关系不好,自然也就不会上当,二呢,人家一问有没有分成与关金玉,关金玉一吱吱唔唔,哪个会信她,她就是想诈人,也难。”张广才道:“刘凤的事是了了,小涵也免了后顾之忧,这个算是解了,但是她一旦闲起来,怕是还要惦记叔这里的生意……”
“还敢来歪缠?!”邓智林道:“她分得出身?!”
“家里的事肯定还有的扯皮,然而事情还得看叔这里的利益够不够大……”张广才道:“我瞅着人嘛,只怕不好说。”
邓智林点点头。
“孙元发和孙丽娘家倒是还好,虽看着叔是起来了,但也没看出来要讨便宜的意思,”张广才道:“在镇上也没像关金玉似的这么作妖。”
“这两家以后可以来往。”邓智林道:“便是为了小涵,也得认这个舅和姨啊。想他娘的时候,好歹有个亲戚。姑就算了,关金玉只会添堵。”
“马上过年了,我瞅着,这三家肯定都得来拜年,”张广才道:“回拜的事,叔还是想一想。最好是别去镇上。怕是得被人烦死。”
“我也是这个意思,”邓智林道:“今年来拜年的人肯定多。若是躲不及,过了年我就到外地住上半个月去再回来,不信他们还能堵着我。小涵的姨家,舅家的拜年礼,我会与他们说一声,只叫人带去,他们若是有心要恢复来往,也会理解。”
张广才乐道:“出去躲躲也好。今年这个年,叔这里,恐怕不得清净了。”
最怕的不是亲戚们上门,而是乡邻们,不止是这些街坊,这些人肯定是上门的,古人所说的同乡,可不只是指认识的人,还指只要是同地方的,都叫同乡。
这要是真的都来了,那才是烦不胜烦。
就是现代人,到这种程度了,最怕的也是过年过节,因为有理由都来上门套近乎啊。
邓智林一想就有点头疼。
当天就开始收拾东西,对赵玉和道:“在家里把年过了,一看情势不对,咱就套上马车去府城。”
赵玉和想到上次差点把院子墙给挤破,马上也开始收拾起来,又去租马车啥的。
之前没能挤进来是因为不叫进门,但大过年的都客气的上门了,哪还有理由将来的客人给挡在门外的,没这个理由。
赵玉和一想也确实不是事儿,所以半点没犹豫。
所谓躲人情,这就是了。
关开涵道:“这不就有了现成的出门理由了?!正月里正好与家姐一道过。这一次就带上玉和叔吧。一家子人,也该相互识得,彼此知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邓智林道:“你也收拾一下,带上要看的书,年前就先去你恩师家把年提前拜了,再说个原委,你恩师知道你的难处,也会体谅。另外,你舅你姨家,以后你人都不去了。去了镇上也是事儿。我一会子就准备年礼,先托人送去,我写封信与他们,他们能理解就好,不能理解,恢得到不相往来也无所谓。亲戚这回事,随缘吧。但要恢复往来,不能失礼,人不到,东西还是要到的……”
关开涵点了点头。
“每年恩师年底都会回乡,今年却没回。”关开涵低声道:“是在躲着什么。而书院里还有准备明年春试的,恩师看了着急,暗里提点了,却没人听。”
也是,说他们基础弱,再准备一年,哪一个肯?!肯定是与胡山长说,先试试,明年若应不上,后年再来,只当是感受春试的氛围了。
话都这样了,胡山长也不能点明,只能随他们去了。
明年就怕牵连到他们会吃苦头。若说书院里有人会参与其中,也不可能。
“明年若出事,尽力的在外面使点力气,搭救一二就是了,”邓智林道:“只要不是正主,只是被牵连,问题就不大。人嘛,吃一堑才长一智。对这些不听的人来说,也许栽上一次,这一生都会记住这个教训。若是入仕,也是好事,将来为官,行事,才会更谨慎。”
第118章 抱怨
关开涵想了想, 点了点头。
后面几天主要便是买礼物, 准备走礼。这个事主要是赵玉和买齐了, 然后托了人,带了信和东西送到镇上去了,主要是提前给孙元发和孙丽娘拜年的意思。
从县里到镇上能有多远?!现在有县里急着过老家过年去的, 因此一出发, 也就一天功夫到镇上了。当天就送到两家去了。两家隔的并不远。
都是一个镇上的人, 虽说家业肯定比不上关家, 但是在镇上有院子, 也有铺面儿, 若不然谁肯在镇上这般的嚼用, 皆是因为有铺面, 这才住在镇上扎根那种。当然,在村里也是有田地啥的,日子不难过。
甚至可以说是因为太平盛世的,没有战乱和兵役征役啥的, 百姓们又能干的日子很好过,农业社会吧, 再加上风调雨顺, 吏治清明的,百姓们的日子都还过得去。勤劳的人就更是如此了。
东西一到,孙丽娘就回娘家去了, 见到孙元发坐在柜台后呢, 便道:“姐夫的信和东西, 哥也收到了?!”
孙元发道:“收到了,姐夫还挺客气的,来的东西不少,信里也写的客客气气的。”
信里写的啥呢,说是年后怕是要出门有事去,怕不能来了,因此先叫东西来,免失了礼数啥的。又客气的说了,等年后他回来了,再请他们去县上做客之类的。
孙丽娘点了点头,心里却是不得劲,要是姐姐还在的话,不至于这般生疏,现在虽然客气,可总是亲密不足的啊。就连小涵对他们心里也远了。若是以前哪至于此。
孙丽娘便道:“前些年,总归是咱们不好,若是对小涵好些,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总归是咱们有照拂不到的,只想着姐姐走了,疏远了是应该的。现在巴巴的巴结上,姐夫给理咱们便算是客气了。这样子,足够了。”
“是足够了。”孙元发叹了一声,道:“千错万错,也是咱们两个先错。”
孙丽娘想到孙氏,眼泪也下来了。这心里吧,愧疚也有,也有点懊悔,亲情肯定也是有的。只是人生在世,免不了利益关系,当初的疏远,是因为利益,如今也是掺杂了一些小因素的……
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复杂的,很难说谁对就谁错了。
“只是还是得走动着,说为了姐姐是假,”孙元发道:“关家显赫了,小涵出息了,咱们不图实在的好处,好歹带的咱们的门楣都光彩起来。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咱们就这么沾个门楣的光,其它的也不图……”
“图也能图得着,”孙丽娘道:“姐夫那亲妹妹的德行,哥又不是不知道,最近瞧瞧这折腾劲。我都替她丢脸。她一个劲的卖弄哥哥家的成就,哪个肯理她?!哪个肯信她关系真好?!若说亲,人家亲妹妹更亲呢,结果外甥女结婚,不照样没来……”所以能惦记着送年礼来就算是不错了。人走茶凉,能恢复到这份走动,他们也算知足,旁的也不敢奢求的。主要是看着关金玉想沾都沾不上,他们就息了那些子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