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德尔松指挥乐团的日子 完结+番外 (Sherlor)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Sherlor
- 入库:04.10
指责的话说不出口,卡洛斯撑着头,尽量温和着自己说话的语气。
“但现在,我很怀疑如此放任你的行为是否正确——你是一个德沃克林,一个让勒诺,不是门德尔松的附庸!对不起,我用了这个词……尽管我知道,它一定不准确。
因为我无法理解,毕竟你才十四岁,你还没有成年,不是一个女孩子——你怎么能、这么有‘勇气’……
这份友情是否份量过重,而你是否无形中过界了呢?一个总是会左右你判断的朋友,总是会让你打破规则的朋友……夏洛蒂,我很担心。你是一个贵族淑女,但你的行为真的不够贵族!
想想你的行为,真的必要吗?还是说少了你,那位先生连自己的路都找不到了么?”
女孩子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真的无从反驳。
她也不想反驳,毕竟当她踏足巴黎见到他的那一刻,她就自己判断出在这个时代自己的行为有多出格了。
她有些难过,父亲的话让她恍然惊觉,是否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毕竟历史上并没有她陪伴的菲利克斯,也最终成为了那个耀眼的音乐家。
“我和亚布拉罕和莉亚谈过了。夏洛蒂,菲利克斯已经有了他的职业,他会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绅士……你在门德尔松家的课业该结束了,从现在起,你就在家里学习吧。”
夏洛蒂惊愕地抬起头,她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岔了。
尽管当年要重温学业的时候,她是拒绝的。但现在让她告别早已习惯的日常,心里的失落和惶恐交织得五味陈杂,令她不知所措。
“你……还是可以去拜访你的门德尔松朋友,就按照一般的流程走。只不过最近,你好好在家反思过错吧。”
卡洛斯还是无法对女儿强硬,他不想看到女儿失落的样子。犹豫着,他还是告诉了她另一个消息。
“或许这是你们最后可以轻易见面的时光了。夏洛蒂,我们要离开柏林,搬家。”
语毕,父亲缓缓走到女儿跟前,他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心疼地抱着她。
“现在,上楼去好好休息吧……”
*
菲利克斯从巴黎回来后重新变回了那个谦逊有礼的少年。他已经能淡然地听父亲向母亲展示在巴黎得到的关于他音乐之路的鉴定书,甚至还能附和几句。
这次去巴黎他们还带回了一位亲人,他的姑母亨利埃特·门德尔松。现在这位小时候曾在巴黎教过自己钢琴的女士,重新回到了这个大家庭,至少父母都很高兴。
近来在家似乎看不到夏洛蒂了。听范妮解释才知道,这位小姐因为他被禁足三月,现在正在家重修礼仪课。
他只得用书信来聊表遗憾与同情,并许诺在她重获自由前绝不中断交流以及为她好好保存那本签名的钢琴练习曲集。
等到夏蝉在树间长鸣的时候,门德尔松宅邸终于迎来了某位许久未见现身的棕发蓝眼的小姐。
菲利克斯敏锐地发现,眼前的她似乎变得有些陌生——或许不应该用陌生这个词,只是这样沉静的夏洛蒂太少见了,她仿佛收敛掉所有张扬的东西,变得像一位真正的名门淑女。
语气清幽,举止文雅,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淡淡地铃兰气息,温柔又可人。
菲利克斯这才发现,原来夏洛蒂一旦优雅起来,也可以媲美那些宫廷贵女们画像上的风姿。他不得不承认,如果在沙龙里有这样一位女士的存在,如果她有心参与社交,一定会被许多青年才俊围绕。
但夏洛蒂才不爱沙龙活动呢。
少年愉悦地想着,暂且告退了兄弟姐妹们的谈话,他要去给她拿那份礼物。
……
见菲利克斯有所动作,瑞贝卡给自家姐弟一个眼神,准备把这间音乐室让给这两位已经三个月没见面的“朋友”。
他们接连着欢快致礼退场,愉悦地期待着接下来的剧本故事。
但唯独保罗被留了下来,夏洛蒂要求的。
男孩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猜不透这位小姐的想法。
“保罗,我可以听听你的音乐吗?”
“我的音乐?夏洛蒂,让菲利克斯来不是更合适么?”
“可是菲利克斯,他不会拉大提琴呀。”
“……”
夏洛蒂温婉的回话,让刚准备进门的少年停下步子。
他有些吃味,明明小提琴比大提琴要动听的多!
“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第一首前奏曲就好……保罗,可以的话,请你用慢速去演奏它可以吗?”
男孩子挑挑眉,默认了女孩子的提议。
金棕色的大提琴被他用脚夹在腿间,在洁白的男式长袜的映衬下,琴身仿佛散发着光辉。
琴弓引动,指尖在琴颈上亲吻琴弦,浑厚抒情的如歌旋律便像一条小河般自然地流淌出来。
间奏中的深沉低音,在那些沉静音符的衬托下,如同下坠的雨滴留在地上的湿痕。然而乐句不停不歇,似雨一般淅沥连绵,不一会就把整个世界都变作温柔的水色。
……
乐音消弭,演奏者安静地离开。
夏洛蒂似乎还在音乐中没有脱身,沉浸在那场无声的雨里。
“Wolkenzug und Nebelflor
Erhellen sich von oben.
Luft im Laub und Wind im Ronr,
und alles ist zersroben.”
女孩子听到了少年在自己身边驻足的声音,她闭目,婉转着吟出一节诗句。
云帷和雾纱
已从上开朗。
叶里微飔芦中风,
一切都远飏。
“这样就很好啦,菲利克斯。”
她恬淡地笑着,让他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不知为何,在少年的认知里,这一幕场景,像极了无声的告别。
第40章 Op.40:搬个家
夏洛蒂早已经离开了。被留在音乐室里的菲利克斯静坐在沙发上,轻抚着膝腿上的那几本厚厚的书册集子失神。
他的目光很空, 似乎透过视线终点的远方, 看到了时光的凝结。
良久之后,菲利克斯从这种石化般的静默中复苏。他敲了敲腿上那些被手工装订的册子的封页, 被轧花装饰过的硬纸板显得古朴雅致极了。
这是他在将由李斯特签过名的曲谱集送给夏洛蒂后得到的回赠——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份被他多加庆贺自由因素的礼物,还能有立竿见影的反馈。
它们当时就放在夏洛蒂的身旁,摞得十分整齐。一开始菲利克斯并未注意到它们,他只当是她进来要学习使用的新书。
但在被人亲手交到自己手里时,少年在那刻仿佛有种隐约的心悸——并非情绪的冲动,它是淡蓝色的忧伤。
一定是保罗的无伴奏大提琴曲还在耳边环绕的缘故, 被放慢的巴赫前奏曲宛若秋雨打在泛黄叶子上的声音。
是匆匆而过的时光里绰约的惆怅。而自己定是被这种有些温暖的忧郁侵扰了。
菲利克斯随意翻开一本书册, 他本以为会看到诗句或者是文献的选段——鉴于这些东西并不像出版社里的正规书籍一样精细, 他判断应该是夏洛蒂的摘录或者是心得之类的笔记。
但直到彻底摊开它, 他才知道所有的猜测都是错的。
乐谱。手抄版。
旋律很好认, 至少这一曲是他的作品。
谱面十分干净,是他喜欢的模样。
随着页面的翻动,少年发现有一些小节被用不同颜色的墨水做了记号。
谱纸选用的最好的那一类, 纸品非常厚实,这是作曲家们只再誊写特定作品送人时才会选择的规格。平时他们的创作,完全不会肖想使用它们。
或许是因为心意的缘故。
但当菲利克斯发现曲谱的背面的空白处有着极为优雅的字迹写下的批注时,他才明白至少纸张厚实些的选择,极有可能是为了这些批注不会渗透在曲谱上。
少年顿时兴致高涨。
他十分好奇, 在夏洛蒂的笔下, 会出现什么样的分析。
《c小调第一交响曲》:贝多芬的风格做骨, 菲利克斯的个性做魂,韵律节拍应是借鉴了其他的音乐。但不得不说,这些音域的运用,是门德尔松式的标准风格。
《D大调钢琴六重奏》:最喜其第一、第二乐章,它们是菲利克斯无拘蓬勃的年轻朝气。紧随其后的小步舞曲却与整首乐曲略显不和谐,但由于终曲的回归使乐曲愉悦的基调并未破坏……以下尝试提供一段修改意见,仅供参考。
……
每首乐曲在第一页都写上了总结性的批注,其后便紧接着是作品的具体分析。从乐理到思想,可以具体到每一个主题句,甚至是小节里。
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评阅人她认为那一节不合理,不仅会给出原因,还会补上她的修改意见——甚至这些修改,完全顺照着作曲家原本的风格。
菲利克斯十分惊奇,他从不知道夏洛蒂认真做起音乐分析来会这么精细——如果她愿意成为一个乐评家,大部分以此为生的人可能都要汗颜。
他在快速翻阅中发现,她的这些修改意见主要集中在他的创作前期,越近期的作品评赏的比重越大。
微笑爬上作曲家的嘴角,他发现在这些评论里,他似乎看到了自己一路成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