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赶路,就大声吆喝了一下,请她让让路。
那妇女可能有些慌乱,让路的时候一下子绊倒在路边,人和担子都滚下路边沟里!!!
陈福年都懊悔死了,搞得自己跟恶霸一样,赶紧下去把担子和人给扶起来。
一问之下,知道原来是红丰大队的,就顺便让她上车,把担子瓜菜也都搬上去。瓜菜都坏了,他还配了几毛钱,那妇女不要,可他不想欠人家的就硬给了,她便也收下。
一上车,他就说自己是给姜芸送麦子的,那妇女面色有些古怪,他还纳闷呢,不过也没问。
进了村,他就希望黄月姑下车,他去给姜芸送粮食。本来他就紧张,这会儿又把人家妇女吓到沟里去,更怕姜芸是不是因为自己凶才拒绝的。
黄月姑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脚脖子肿得吓人表示自己没法走,小声央求陈福年送她家去。
她微微低着头,抬眼看陈福年,“大兄弟,要不你先去给姜芸送麦子,然后再送我家去。”
她穿着宽大的褂子,领口是时髦的小翻领,里面穿着个背心,微微含胸的时候,前面人就能看到她胸前的风光。
陈福年根本不敢看她!
不过拉着黄月姑去给姜芸送麦子,他觉得不好,一解释,自己把姜芸村里的大嫂给吓到沟里去,让人一听自己多恶霸呢。
他只得赶着车送黄月姑家去。
路上有人看到,黄月姑在车上就挺起了腰杆和胸脯子,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有后头和她相熟的老婆子看到,大声道:“黄月姑,你这是成了啊。”
都送上门了,不孬啊!有本事!
黄月姑立刻露出羞涩的一笑。
陈福年在前面赶车,心急火燎的,压根没留意她。
终于到了黄月姑家胡同,那条胡同窄进不去大马车,陈福年就停下,把担子拿下来示意黄月姑可以下车。
黄月姑犹犹豫豫的,探头看看,“大兄弟,你赶进去,能进去的,进去了从另一头出去。”
陈福年是司机,对距离的直觉很厉害,“进不去的,大嫂子你下来吧。都到胡同了,麻烦家里人来接一下。”
黄月姑却立刻愁眉哭脸,一副要哭不哭的可怜样,年轻时候这个表情也是非常风情抓人的。
“哎,我男人,死了好久啦。我一个人拉扯一儿一女,如今儿子读初中,成绩年年第一。闺女在家里帮我做饭,又勤快又懂事。”
陈福年无心多听,敷衍着,盼着她赶紧下来。
黄月姑却磨磨蹭蹭的,就让周围探头探脑的人多看看。
黄月姑扶着墙一走一瘸地往前挪,还拿眼一个劲地瞄陈福年,陈福年就把担子给送到她指定的门口。
他已经觉得不舒服,被她瞄得更是后颈发凉,赶紧大声道:“大嫂子,路上不小心吓着你,对不住啊。我还得去给人家姜芸送粮食,先走了。”
他大声吆喝,让周围人家听见,然后赶紧跳上车赶着马车就绕路跑了。
黄月姑咬着嘴唇,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觉得这个男人真的不错。
才二十五岁,身体好,自己虽然比他大,但是知情识趣会疼人,自己儿子有出息,闺女勤快能干,也能看孩子。
原本只是宋婆子忽悠她,想利用她膈应姜芸的,结果她这一看倒是动了心。她觉得这个男人哪儿哪儿都很好,长得俊,个子高,身体棒,工作好,秉性好,为人善良实诚。
她也不回家,就等着人家来问,果然好几个老婆子都凑过来和她聊男人。
黄月姑也不藏私,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自己上午真的和男人相亲了似的。
只要她把这事儿说得和真的一样,只要陈福年来过她家,那么就算没相亲,这话往外一传,四外村的人也相信,那些想和陈福年相亲的人家就得掂量一下:陈福年可是上了她的门的!
再退一步讲,她传出去陈福年和她相亲,他条件那么好无形中抬高了她的身价,那些原本有点嫌弃她的男人就会情不自禁地高看她,觉得她抢手。
这对于她再嫁个好条件的男人,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她相信有这些长舌妇宣传,不出一顿饭的功夫,能从村后头传到前头姜芸家去。
村里两个水井处,就是最大的八卦发散地,有八卦的都去那里传,老婆子们没事就爱在那里洗菜、纳鞋底、看孩子、讲八卦。
等陈福年赶着马车绕回来并且问姜芸家位置的时候,一个老婆子立刻蹿过去热情地给指路,还问:“大侄子,你和黄寡妇相亲呢?”
陈福年一愣,赶紧摆手,“大婶子说啥话呢?那个嫂子在路上滚到沟里去崴了脚,我正好顺路捎一程,可不敢乱说啊!”
他忙不迭地澄清,又说自己是陈家大队的,专门来给姜芸送麦子,打听了路就赶车走了。
他一走,黄月姑家邻居婆子就跟几个老婆子嘀咕,“黄月姑说和人家相亲,狗屁,人家说没那回事。她崴了脚,人家顺路捎她回来的。青年这是去给姜芸家送麦子的,哎呀,小媳妇真能干,下半年天天吃大白面了吧!”
结果这话传来传去就成了:黄月姑的相亲对象,看上了姜芸,拉着麦子去姜芸家下聘礼,而黄月姑气得崴了脚!
第38章 小野
姜芸正在家做饭呢, 亲爹来了自然不能让他回去,就要留饭。
姜晟还不好意思, “闺女, 我也没和家里说留下吃饭。”
姜芸:“你不说,难道家里还不知道?小子们过来耍都知道留下吃饭呢。”她把姜晟推回炕上, 让他和福爷爷说话,“爹你就安心坐着,前儿才磨了新麦子面,闺女给你擀面条吃。”
家里虽然没有冰箱存不住肉, 但是割了一点肉就可以油凝固成白猪油,炒菜吃一样喷香的。
这会儿菜地里品种丰富, 家里鸡蛋吃不完, 花生油也多, 姜芸自然要好好做顿招待亲爹。
手擀面煮出来过凉水,盛在装了灵泉的瓦盆里,再另起锅做几个不一样的浇头。
正忙活呢, 小哥俩带着姜光熠和二大娘家小孙子姜光焜跑回来。
一进门,小河就喊道:“快点,咱都耽误做饭了!”
姜光熠埋怨堂弟, “都怪你啦,玩起来就没完没了, 以后不能这样。”
姜光焜比他小俩月, 没他那么会说, 只能跟着他四处跑, 不过这会儿有小海小河撑腰,他也敢还嘴了。
姜光焜:“不是我,是你。”
堂哥俩就开始拌嘴,姜光焜拌不过,瘪着嘴要哭。
小海立刻道:“打住,吵架输了不许哭鼻子!”
姜光焜立刻把眼泪抽回去。
小海:“男人是要赚钱养家的,哭鼻子算啥?”
姜芸听见笑道:“哎呀,养家的男人们回来了,姥爷在呢,快洗手进屋。”
小哥俩自然知道姥爷来的,他们本来在家里照顾福爷爷,因为姥爷来了才能出去粘知了。
他们进屋把粘的知了给大家看,“放在火里烧烧给姥爷下酒。”
姜晟现在高兴,也喜欢喝两口小酒。
小海小河去给姜芸帮忙,一个烧火一个切菜。
虽然俩孩子还小,拿着刀的样子特别熟练,一点都不会切手。
一开始姜芸担心不让他们碰,结果他们剁野菜都熟练起来了。
这时候如果能吃细面的手擀面,那必然要配韭菜炒鸡蛋的浇头,这是丈母娘招待姑爷除饺子之外的拿手好菜,毕竟猪肉不常有,鸡蛋还是备着的。
再用煮面条的水把绿色叶子菜汤熟捞出来,然后把番瓜擦细丝,加上盐杀水,再加入鸡蛋和面粉,搅拌一下。另起油锅烧热,把番瓜鸡蛋液倒进去,煎香喷喷的番瓜饼。煎完以后,就着这个锅底油,用猪油和肉渣炖个酱茄子。
翠绿的菜,金黄的炒蛋,还有油润润的酱茄子,细白筋道的面条,怎么看都让人食欲大增。
□□叨郑毕臣怎么还没回来吃饭,就听见他和人说话进来的声音。
郑毕臣:“姜芸,陈家大队来给你送麦子了。”
姜芸一听立刻迎出来,笑道:“是陈大哥……”然后她看到陈福年,惊讶道:“哎呀,怎么是陈司机啊?”
陈福年笑了笑,“大哥原本要来送,公社临时有急事让他去,我正好闲着就替他送过来,应该没事吧?”
姜芸笑道:“自然没事,刚好要吃饭呢,陈司机一起。”
陈福年忙道:“我带了饭票。”
姜芸:“陈司机不要说见外的话,我在你们大队帮忙养鸡赚粮食,你来给送麦子,难道还不管顿饭吃?谁来也是这个理儿。”
她和陈福年虽然相了一次亲,可她不知道,也没当面挑明,事后婉拒了,当事人见面就当没事,一点没毛病。
姜晟和孩子们也出来看看,招呼送麦子的陈司机进屋吃饭。
姜晟:“大热天的,送麦子来还能让你捞不着吃饭,没那个道理啊。”
陈福年先和郑毕臣把麦子扛下来,帮姜芸倒在缸里。
母鸡,等着姜芸自己去挑,他就没给带,反正姜芸也常去陈家大队。
因为家里的缸都装满了,他就做主把几根尼龙袋子给姜芸留下,另外还有上一次说的东西,他也帮姜芸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