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黑化男主的亲娘[七零] (桃花露)


  黄月姑大喘着气,“文昌……要读书,再说大热天的,他一个读书的孩子,哪里……哪里受得了。”
  张爱英:“受不了?那可是你惯的。”满地五六岁的孩子都在捡麦穗呢,也没见谁受不了。
  芫花不满张爱英质问她娘,就想扶着黄月姑去路边的树荫里歇歇。
  这时候福爷爷和几个老头子赶着牛车过来拉麦子,听说有人晕倒就过来看看。
  黄月姑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福大叔,我晕倒了。”
  福爷爷瞅了瞅,“天太热,这是中暑了。”
  另外一个老头子就道:“快家去歇着吧。”
  芫花:“我家负责那块麦子还没割完呢。”她看着福爷爷,眼神有点凶。
  母女俩动作慢,别人往前割,她俩在后面磨蹭。姜芸等人齐头并进割麦子,就她们那几趟麦子还站在后面,非常扎眼。
  芫花想让福爷爷主动拿镰刀帮忙割麦子,因为以前福爷爷就这么帮过的。
  原本生产队干活都是一个人定好几工分,大家集体上工,干多少活是多少。
  但是麦收太紧迫,各生产队长就想办法促进大家的劳动效率,比如在各人工分的基础上又划分地盘,规定一人割几趟,少了的基础工分拿不全,多了的额外奖励。
  这是宋长顺专门用来对付那些磨洋工,拿工分不干活的社员。
  比如黄月姑这种,家里三个人,却来俩干活的。
  还有一些懒汉子磨洋工,一个大男人不如小媳妇割麦子快,宋长顺最看不起!
  贱嗖嗖的,浪费粮食!
  而以前福爷爷资助宋文昌的时候,黄月姑家生活轻松不少,后来福爷爷不资助,宋文昌要上学,要吃饭,黄月姑只得勒紧裤腰带,她和闺女省吃俭用地供应儿子。
  结果母女俩天天吃不饱,面黄肌瘦的,看着也是可怜,自然也没力气干活。
  她们家工分是年年不够口粮线的,年年拖欠大队的口粮钱。
  一般总工分到了口粮线上才发口粮,不到的就是没赚够,就是吃别人的劳动欠大队的。
  有些人家自然不满,但是黄月姑这种人家也觉得委屈。
  她儿子要上学啊,为了读书不能在家里干活,怎么大家就不能包容一下呢?非要和个孩子计较?她可是死了男人的啊!
  她心里也有怨气,所以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放任自己昏倒,似是无言谴责别人,把她一个寡妇逼到这个份上。
  福爷爷被母女俩盯着,心里有些不爽,搞得好像他欠她们似的。再说,当着自己干闺女的面,这样是干啥?
  他转身对姜芸道:“大热天,闺女你注意别中暑啊,一有不舒服的就去树荫凉里歇歇喝点水,可不能晕倒。”
  他对占国媳妇几个也如此说法。
  孙桐大声道:“福爷爷你放心,我们会帮忙照顾姜芸的。”
  福爷爷点点头,就赶车继续去装麦子,压根儿就没想拿镰刀帮黄月姑母女割麦子,好像她们与他没关系一样。
  黄月姑在路边的树荫里开始抹泪,芫花愤怒地瞪着姜芸几个。
  这时候小海小河和蛋蛋兄弟一群孩子呼呼啦啦地飞奔过来。
  小海小河一边跑一边喊:“娘,你没事儿吧?”
  姜芸赶紧迎着他们,“没事,娘好着呢。”
  小海小河听人家说一群妇女晕倒了,他们担心姜芸就赶紧跑过来看。
  “娘,你还是去歇歇吧。我们帮你捆麦子。”小哥俩跑得脸红彤彤的,小胸脯一鼓一鼓的。
  蛋蛋兄弟也围着姜芸嘘寒问暖,大献殷勤。
  张爱英:“臭小子,你们亲娘在这里呢,也不知道问问。”
  鹅蛋:“娘你整天说自己壮得像头牛,怎么会晕倒呢?”
  张爱英:生儿子不如生个大猪蹄子!


第34章 分麦子
  黄月姑晕倒以后之后, 隔天晌午又晕倒一次, 看着要不行似的。
  对于黄月姑晕倒的事儿,最懊恼的莫过于宋长顺了。大队长让他根据情况安排生产队的生产,不要一味求快累坏了社员们, 这样会连累大队在外的名声。
  宋长顺也是气得很, 要这样的话死了男人儿子读书的, 就得全大队养着呗?
  他乐意, 可别人不乐意呢!
  一到分粮食的时候就有人指桑骂槐, 嫌弃黄月姑家拖后腿。一到分派任务的时候,就有人冷嘲热讽他是不是又偏心黄月姑那个寡妇给她分轻快活儿。甚至还有人编排他,是不是看上寡妇, 暗地里有一腿,要不怎么处处向着黄月姑?
  他娘的,都眼瞎?他哪里向着她了?他躲她急不迭好吧!
  所以说, 他这种底层小干部最他娘的难做人了!上下不讨好,有事儿都找他麻烦!
  不过他也不想让大队长再点名说自己不体恤社员, 便把黄月姑调去跟老头子们一起装车了。
  她一个女人,老头子们也不可能让她装车,于是就让她牵牲口。
  这下黄月姑倒是成了最轻快的, 每天只牵牲口就好。
  不过福爷爷又主动换到别的组去, 反正不和黄月姑待一起,他要避嫌, 不给别人说闲话的机会。
  姜芸她们割好了, 一捆捆地打好放在地里, 装车的就来拉去场里集中晒干、打场脱粒。
  看黄月姑那副我弱我有理的样子,孙桐就没好脸色。
  姜芸悄悄道:“你这是干嘛呢?”
  孙桐怎么格外针对黄月姑?
  孙桐冷哼一声,“你可别被黄月姑给骗了,她要是找你说什么,都不用听她的。一肚子花花肠子。”
  姜芸:“我和她远着呢,很少打交道。”
  孙桐:“反正你听我的没错,咱们和她不一路人。”
  姜芸点点头,“行,听你的。”
  在黄月姑和孙桐之间,想也不用想,姜芸自然和孙桐好。
  麦收真是又忙又累,中间还下了场雨把社员们累得跟抱窝鸡一样疯转。
  可总归时间短,忙一阵就能休息。只要村干部发狠,吆喝着社员们一顿抢收,顶多半个月就能变成麦粒。
  晒干了小麦除了交公粮,还要留足秋后种冬小麦的种子,再留一些备用粮,剩下的就分给社员们。
  大队一年分两三次甚至四次粮食,端午节以后分小麦,秋天分高粱、谷子、花生、地瓜等,一般过年的时候还会分一次,提防有些人家贪吃把粮食都吃光没的过年。
  不过这样一来对大队仓库的要求就很高,既要防水防潮,还得防老鼠。
  今年因为找黑猫抓过一次,各大队发现粮仓里真的没有老鼠,简直是奇迹!
  这黑猫太厉害了,抓过老鼠以后,一段时间都不会出现老鼠的踪迹。
  这可不是其他猫能比的!
  大队平时为了抓老鼠也养猫的,但是那些猫隔几天抓一只,老鼠藏在窝里永远都抓不尽的。
  有几个大队一高兴,特意来给姜芸家送新麦子,约好秋天的时候再请黑猫去抓老鼠。
  小哥俩就拿本本记下,谁预约的早,谁就能排在第三位,第一第二自然是红丰大队和红星大队。
  收完麦子以后,就进入伏天,蝉鸣阵阵,天热得格外厉害。
  小哥俩已经换上姜芸新做的短裤褂头,国防绿、细白皮、小平头,把小哥俩打扮得白净整齐的,跟朵梨花一样。
  虽然收麦子的时候和别的孩子一样整天在地里跑,被毒辣辣的日头舔着,可因为基因好,加上有姜芸的灵泉滋养,小哥俩依然白里透红。
  蛋蛋兄弟等孩子却无差别地都晒成了黑蛋。小哥俩在一众孩子里,白得耀眼。
  他们俩现在业务成熟,包括收柴火,收治抱窝鸡、带着黑猫去周围社员家里杀老鼠赚鸡蛋、赶集卖鸡蛋、卖菜。
  姜芸家菜园如今郁郁葱葱的,长得非常快,尤其黄瓜、番茄这种受女人孩子欢迎的蔬菜更是受到特别关照。
  自家吃不完,除了送给村里要好的人家,小哥俩和福爷爷赶集的时候就推着去卖掉。
  福爷爷原本大年纪的老头子,这会儿发现和俩小孙子一起身体居然变得年轻起来,充满了活力,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而郑毕臣在大葱试验田、番茄试验田、麦收之后,开始接连发表文章,不但省报纸、杂志,连市、县□□门都注意到他。
  如今他不需要下地,只负责宣传、写文章,顺便赚稿费,一下子成了知青队伍里的风云人物。
  县里还给他投来了橄榄枝,示意他可以去县□□门工作。一开始他还挺激动的,不过等他在姜芸家吃完饭,想想以后可能吃不到这里的饭,不能天天看到姜芸和小哥俩,他突然觉得县里的工作也不香了。
  自己在红丰大队也能写稿子赚钱,还能看到姜芸,能吃到她做的饭。
  然后只挣扎了一顿饭的功夫,他就回绝了县里的工作,说要在红丰大队好好历练更纵深地学习。
  他工作之余照旧往姜芸家跑,吃饭、浇菜地、推磨、帮忙干力气活,忙得不亦乐乎。
  今儿大队里分麦子,按照人口数和工分来分,各家拿着户口本去领粮食。
  姜芸只去大队部走了一圈和张爱英、孙桐几个说了说话,人太多轮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让小哥俩排队,她先回家收拾装粮食的大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