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梦你慢慢写,汪海洋这四篇稿子,够我们开四期杂志呢——我们杂志目前是月刊,一期就是一个月的量。四期过后,都是四个月过去了,那会儿,你的这本估计也写了不少了,我们到时候再看能不能上你的这本。”
海梦点点头,然后又斗志满满地投入到创作中去了。
席宝看着她,就好像看见上辈子的自己一样,她第一次创作时,也是这样热情。
忍不住带上笑意,席宝不再跟投入写作的海梦说话,而是将早早裁切好的A4纸张分发给两个编辑跟一个美工,“雨晴、林静,你们俩作为编辑,就负责把文字部分好好排一下,然后在我用红笔标注过的内容附近,给留出一些空白,好安排郑华恭画的插图。”
席宝吩咐过编辑之后,又专门对花楠楠说:“因为郑华恭更擅长画简单的插图,以泽说郑华恭家里遇到了点困难,急需要赚钱,这个第一期配图工作暂且全交给他,好让他赚些快钱寄回家去。你这边只负责设计杂志排版要用到的各种分隔花纹,怎么样?”
“我无所谓,”花楠楠家庭状况好,并不怎么在意画图那些提成,她就是喜欢做跟画画有关的事情、也喜欢跟室友们一起忙活,“不过,以后再有插图的活,你好歹给我留一两份啊,也让我体验一下画插图的感觉。”
席宝笑着点头,“那你先陪着雨晴她们排版,我去送稿纸、还有需要插图的剧情部分给男生那边,让郑华恭给画插图。”
大家都能很好地进入工作状态——心里有了谱,席宝去男生宿舍找到钟以泽之后,还没说要给郑华恭分配插图任务呢,就先跟他提出,“我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合,对大家工作水平也有个数了。一个杂志社的成员,还是在一起工作更有氛围,也方便分配任务、监督进度,我想把四合院收拾一下,让大家周末一起去四合院那边工作,怎么样?”
钟以泽两眼亮晶晶的。
因为钟以泽给席宝找了两个宣传部成员、找了一个水准很高的美术、找了三个稳定投稿的男作者,最近席宝经常要通过钟以泽来找这些人吩咐工作,就没办法一直不理钟以泽。可即使这样,钟以泽一天能有一小时能跟席宝说上话,都算是不错的了。
钟以泽正想找个机会,把自己跟席宝的关系修复得跟以前一样亲密呢,只是没找着合适的机会。结果席宝自己提出来,要在每周末带所有杂志社成员去四合院那边,钟以泽同样是杂志社成员,自然也是要同席宝一起去的,等到了那里,他就有机会像以前一样粘着席宝了。
“你早该这么做了!”钟以泽这回答,满满都是私心,却还是勉强扯上了理由,“大家聚在一起干活更有效率。”
“那好。雨晴她们现在开始给第一期杂志排版了,我暂时有点空闲,要不明后天下午的课上完后,你陪我去四合院那边,把院子再收拾收拾吧。”
席宝脑子里全是正经事,哪里还记得面前这大男孩才说过要跟她结婚这种话,只下意识要拉着钟以泽陪她。
“好!我反正都有空,咱俩课程不一样,我下课后直接到校门口那去等你,我们先一起去吃晚饭,然后再骑车去四合院那边。”
从小到大,被席宝央着一起行动那么多次,唯独现在,钟以泽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像是怕席宝反应过来又反悔一样,迫不及待地先应了下来。
席宝根本想不起来自己前不久决定要远离钟以泽,只迷迷糊糊地问:“骑车?”
“你最近总是要给杂志社添置一些小东西,我发现像是你拿着的这个大小的手裁纸、还有一些尺子什么的,并不好批量买,只能去几家店里凑,就买了个自行车,方便采购。”钟以泽原本是不会解释这些的,可自从席宝对他有点冷淡之后,他逮到机会,就要跟席宝邀功。
席宝果然吃这一套,“我只顾着让你快点帮我买到这些东西,没想到并不好买。辛……辛苦你了。”
因为钟以泽以前为她做了什么,从来不会特意说,所以席宝很少对钟以泽说这样的话。今天这样讲一句,让人感觉怪怪的。
席宝捏了捏耳朵,发觉有点点热意。
“不辛苦,把你想要的东西买到手,我就特别开心。”钟以泽舒展了眉眼,十七岁的大男孩,笑的跟个小孩儿一样,让席宝看到也不自觉跟着笑起来。
“你俩搁门口这笑什么呢?”刚好钟以泽的室友汪海洋回宿舍,疑惑地看着相对而笑的两人,惊扰了这和谐的气氛。
席宝惊了一下,收起傻笑,一股脑把自己抱着的材料推到钟以泽怀里,快速说:“这些是给郑华恭的,杂志需要一些插图。要配图的内容、还有对应配图的大小,都用红笔标注了,你让他画完就送给我们。”
“就这些事,我说完了,先回去了啊。”席宝讲完就转身,步伐匆匆,哒哒哒小跑走了。
不知道自己坏事了的汪海洋傻乎乎地挠挠头顶,“她今天怎么这么急?”
钟以泽沉默地盯着汪海洋好一会,把汪海洋看得背心发凉,他又不发一言地转身进了屋。
汪海洋:…….
第200章
在这个还没有民用电脑概念的华国,席宝他们给杂志排版, 全程都靠手工。
好在林诗音跟叶静写的字好看, 写字速度也快。她们在空白纸上用铅笔画好格子, 然后工整地把稿子誊抄上去,抄完一页,就给负责美术的花楠楠,让她临时当个校对。
——原本是要让花楠楠在内页上增加一些花纹的, 可钟以泽带着宣发部一行人去联系印刷厂时,发现人家无论是印刷报纸还是杂志, 都没法随心所欲地在纸张上增加花纹。
印刷厂那边说了,要是杂志封面、以及内页少量的插图, 他们可以多收钱, 然后才给照相定金属板。但那些细致的花纹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内页全部铅字排版, 字块的大小都受限,那里还有排花纹的余地。
席宝再怎么想把杂志做的更精致一点, 也只能屈服于时代、技术的限制。
“唉,这内页,除了版块名、名一类的可以用大号字体强调一下存在感之外, 几乎全篇就是一模一样的字了, 看着干巴巴的,哪有在四角加点花纹看着舒服啊。”席宝拿起排好版的几页纸,有些郁闷地说着。
“我们对印刷也不了解,家里又没人去印刷厂工作过, 哪里知道人家铅字排版那么死板啊,”花楠楠也是挺郁闷的,“我好好一个美术,现在是在做校对呢。”
“噗,”正在抄写的两个编辑都笑开了,“校对也是一个技术活,你加油。”
花楠楠:……
“辛苦了。”席宝无奈地拍拍花楠楠肩膀,“我们也没法自己雕版印刷——这工作量太大了,月刊得搞成半年刊才能出。现在就是内页单调一些而已,等我们多做几期,摸索出经验了,说不定会增加插图的数量,到时候楠楠你、还有郑华恭,你们俩平摊插图的工作,然后校对可能也需要你们继续帮忙,这些我会额外算工钱的。”
”没法用花纹缓解全文字的单调,也只能靠多配插图了。”
“但是按照钟以泽他们探到的口风,印刷厂那边,每做一个图片或艺术字的特制金属板,都会额外加收很多钱吧?我们加插图,会不会导致杂志印刷成本太高了?”花楠楠皱着眉说。
花楠楠几人都是认真在做事的,跟席宝一起把杂志做到这里,心里已经很在乎杂志社的存亡了,这种在乎,比能赚多少钱的在乎,要更深切些。
“那种事就别担心了,我心里有谱。”席宝含糊地说了句。
其实不是她心里有谱,而是她手里有钱。
除了老家那些大人还被瞒着之外,在平都、或者在国外的哥哥、伯伯、叔叔们,全都知道席宝现在在做杂志了。这些人看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就特别干脆地给席宝塞红包,还让她只要缺钱了就再找他们要投资。
席宝没想再要投资钱了,只是,收到的红包,就有十万多。
这么多钱,够她造一阵子了,区区印刷费,她半年内都不会放心上。半年后……要是半年后她这杂志还不能进入收支平衡状态,那她也没什么必要继续投入了。
“你们继续排版吧,我再跟钟以泽他们一起出去跑跑,看哪家印刷厂更合适、更物美价廉。”
“诶,家里头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林雨晴头也不抬地回答,她这段时间除了正常上课,就是围着杂志的事情转,几乎已经把这还没个正经实体的杂志社当她第二个家了,所以她自然地用“家里”来指代杂志社,“外面那些事我们帮不上忙,但我们会好好完成家里的活。”
席宝笑着点点头,就从床上捞起一个皮革带花纹的背包——这是钟以泽前两天送她的,为了方便多带东西往外跑,席宝收到这个背包之后,就再没用过之前的那些花挎包。
“你别忘了涂点雪花膏再出门,平都秋季风大,你多往外跑几趟,脸上都能吹出裂口来。”林雨晴说了一句。
席宝扬扬自己手里的背包,“我随身带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