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菌菇这件事,还有我们家给国家分享了家族传承的药方,小包村的齐家给国家送上了陶瓷刀的技术,而我们也是众多享受国家分红的家族里,唯二会把所有分红捐赠给当地政府的人家。
在利益上,我们几乎跟小包村是一体的;在思想上,小包村也事事模仿、跟从我们的脚步。想把我们给分隔开,一时半会也做不到——或者说,外人从没有把我们当成过两个公社。”
镇上做事的人,无论是想找西岐村的人办事,还是想找小包村的人办事,都只会找西岐村的最高负责人。
席家人点点头,觉得这第一条理由有点道理。
“那其二呢?”席宝追问。
“其二嘛,”大爷爷敲了下桌面,“这或许跟我们前些天,去镇上办的事情有关。”
“啊?”席宝想了想,“最近我们办的事情,好像就只有给二伯申请办厂资格?”
“对,”大爷爷看了眼席宝,笑了,“你这丫头,跟以泽两人一起去外婆家玩,还能说动他们动了做生意的心思,本事不小嘛?”
席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就是看小云姐不想太早相亲定亲,而是想出去闯闯,才随口说了可以出去做生意的。我说话不过脑子,当时出的主意挺不合适的,还是以泽即使发现不对,另外给他们想了个招。”
“不是你出的主意不合适,而是你每次说话太快了,没有认真去想。”钟以泽不喜欢席宝贬低她自己,“就跟你考试一样,明明都是你会做的题,却每次都会粗心大意地失分。”
席宝耸耸肩。
粗心这个坏毛病,是她从上辈子延续到这辈子的。
或许就是因为她事事太过顺利,所以她才习惯了“随心所欲”,不爱记事、也不爱思考。
可是,她的智商其实还是在线的,并没有她自己以为的那么笨。
只是她身边全是各种各样的神级天才,她被衬托着,才以为自己是个大笨蛋。
她上学期间从不认真听课、作业总是以各种方式糊弄过去,这样一路读下来,还连着跳了两次级,如果她真的很笨的话,那她也不可能跟钟以泽一起,考上了平都大学。
蔚省今年就三个人考上了这个大学。除了那个不知名的高考状元,就是钟以泽跟她了。
“别说这些题外话了。”席宝摆摆手,又看向大爷爷,“大爷爷,你快说说,这村子合并的事情,跟我们去申请办厂,又有什么联系?”
大爷爷见席宝这么好奇,挑着眉不说了,要吊吊她胃口。
“大爷爷,你快说呀!”
席宝一脸着急。
她最怕重要事情说到一半,人家又顿住了。她心里简直跟有只猫在挠一样。
看她这么着急,而大爷爷可能还会吊一下,钟以泽想了想,干脆提出猜测,“是不是因为场地的问题?”
小包村人员不到西岐村的四分之一,有用的地盘,更是连西岐村的八分之一都不到。
“我们西岐村周围虽说都是山山水水的,可中间村子的占地很大。即便不算村内河道的占地,我们的土地面积也有小包村的六倍左右吧。”
而且,西岐村大部分都是平地,而小包村村里面还有小山丘呢。
大爷爷点点头,“以泽脑子确实机灵。”
“就像你说的这样,小包村地盘就那么大,在已经几乎将所有能利用的空地,都建了菌菇房的情况下,他们在想搞个厂子去生产调味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我们不一样,我们除了香菇、银耳等,这些需要较多太阳光的菌类是在地面上,其他所有菌菇,都被种植在地洞里。而地洞到现在还没改建、利用完全呢。”
西岐村要是在二十一世纪,一定会成为最理想的农家乐体验地点之一。他们本身地盘就广阔,再加上还有个长长的地洞,村里留存的空余空间就很多,人走在村里头,视野、心胸都会变得很宽阔。
“我们猜想,上面是想让我们把两个厂都办在西岐村地界上。”大爷爷说着,又打了个补丁,“这也就是我们的猜想啊,事实怎么样,还得等后续的正式通知。”
席宝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那我们现在是要做什么准备吗?”
“那到不用。即使是真的把两个厂的场地都定在我们村里,我们也能立刻给划出合适的地盘来,不需要提前安排人家迁移房屋什么的。”
合村一事,听起来很怪异又新奇,可再认真想想,要合并的是西岐村跟小包村,这两个村……
先说两村的相互来往。
在南三山开裂后,两村往来只需要乘船就行了,路程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以后有了更省事的、类似快艇一样的船,往来一趟会更快。现在纯靠人工划,那负责划船的都是年纪比较大、在地里做不了什么活的人,速度自然很慢。
而且,因为走得是水路,所以大家一趟能运输的东西,也多了很多。
除了往来上的便利,两村其他很多事物都是混在一起的,就连两村的各家族之间,也全有通婚关系。两个村子好的跟一家人似的,那边小包村的人,即使不信他们自己村的人,也会信西岐村的人。
要是今天那个老洪是去了小包村找那边大队长,通知他们说:你们要跟西岐村合并啦!
估计人家根本不会想为什么,只会立刻开心地去通知全村人,然后开始兴奋地庆祝。
“老洪今天趁着周末来找我,提前跟我说这件事,可能是他上头的意思,”大爷爷给席宝解了疑之后,又转过头去,跟太爷爷说话,“我觉得他可能是想试探一下我们的反应,看我们愿不愿意跟小包村合并。”
“合并一事……”太爷爷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书记,这会儿也开始分析了,“对于小包村来说,合并有利无害。对我们来说,就是你们这些管事的人,工作量会增大很多。”
没有合并的时候,西岐村只给帮忙算菌菇生意的账务,其他小包村内部的事物,西岐村的人是不会插手的。
要是合并了,鉴于他们那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头人,那,小包村里杂七杂八的很多事,都会变成西岐村公社的事。
大爷爷作为现任党委书记,在两村刚合并的时候,说不定会累的喘不过气来。
“工作增加的事情,我已经有所准备了。今天跟老洪谈话的时候,我也试探了他一番。”
大爷爷可不是个傻子,会直接把什么事都揽下来,“我问他,要是两村合并,我们西岐公社办事处的人,工作就忙不过来了,上面会不会同意给我们再多拨一个会计、然后把文教助理的空缺也给补上。”
以前西岐村的文教助理是席宝的太奶奶。这个岗位其实可有可无,最初就纯属是为了照顾席家而增设的位置。在太奶奶退休后,镇上有很多人都想拿下这个轻松岗位,可上面一直没给这上面填人,估计也是想省一点开支。
“他怎么说?”太爷爷知道这件事的猫腻,笑着问。
第149章
看着老爷子带着褶子的笑容,大爷爷也笑了, “他当时, 就是心里堵了一口气的样子吧。”
“我们家给国家做贡献的时候, 就没想过受到什么照顾。可上面到底是有些感激的, 平时能照顾的地方都照顾了我们。以我对镇上那些人的了解, 这一次,我都直接提出这个要求了……我看啊, 他们应该会满足的。”
“我也觉得他们会照办。”太爷爷笑着摸摸短胡茬。
他最开始露出笑意,就是因为很确定, 镇上办事的人,会满足他们提出的这个小小要求。
“多个会计跟文教助理岗位,我们两个村里没有合适的人能上岗,镇上的毕业生们该抢破头咯。”太奶奶摇摇头, “估计最后还是要拼谁家背景深吧。”
在周边所有公社里, 西岐村是跟镇上往来最便利的, 全程都是宽敞的大道。近些年,还在孙抗战的寒暑假期间的指导下,西岐村给大路两边都设置了太阳能路灯。
因为现在工艺水平低,太阳能路灯的制作很麻烦,所以每隔十米才有一杆灯, 左右还是不对称的。左边十米处一个灯、然后再前行十米,灯就在右边,等下一个左边的灯出现时,这个灯距离左边最初的那个灯, 其实有二十米的距离。
间隔距离这么长,中间势必还是会有黑暗地带。
可即使是这样,这样张扬的路灯,也是西岐村独一份的。有这种大路灯,大家走夜路时,再带着个手电筒,心里就很有安全感了。
而且到西岐村来工作,村里未免人家要回家吃饭、或者带饭过来加热的麻烦,西岐村是直接给人家包三餐的。在水果成熟季节,还每天都给提供足量的新鲜水果。
这种神奇福利,也就西岐公社独一份。
镇上的人,宁愿抢着来这村里上班。省下的粮票什么的都给家里人,就能大大充裕家里的存粮,让一家人都能生活的更轻松。
“我们把分担事情的人给要来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咱就别插手了。”太爷爷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毕竟席家一直以来,也属于有背景的这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