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倚君搁笔起身,去了大兄院子里等候。今日就她兄妹二人,方便说话。
“婚事?”塞了一口肉到嘴里,陶翕君微微蹙眉,“我还不到律法定下的成亲年龄吧,有这么必要着急?”
“当然有。”陶倚君也没藏着掖着,把现在遇到的困境跟大兄分析了一遍,“你一日不定亲,那些人就一日盯着我们家。虽有阿桐可以暂时顶着,但是若我出嫁后,便不好再管大兄的私事。此事若不交给阿娘,便得托付给族婶。”
这两个都不是顶好的选择。他阿娘那性子,恐怕这会儿眼里心里只有她现在的丈夫跟孩子,若是能用陶翕君的婚事换来好处,很难得说她不会心动。而族婶那里就更为难了。好与不好都会落人闲话,也有可能因为身在局外而考虑不那么周到,从而引发陶翕君兄妹对她的怨气。
“大兄,你可见过阿满?”
陶翕君手顿了一下,有点不自然的低头:“见过啊,之前还一起吃过饭,你忘记了?”
陶倚君还真的忘记了,实在是她太忙,而陶翕君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这边,或许那一次遇到了她也没往心里去。
“那你觉得阿满如何?”
“呃,就,就很好啊。人家那么帮你忙,很好,很好了。”
陶倚君眯眼盯着大兄。陶翕君皮厚,又因为长时间在外奔忙,一身皮肤黝黑,可即便这样,陶倚君还是看出自己大兄在害羞,无他,这人的耳朵尖红得能滴血了。
认真想了想,陶倚君确定阿满没有在大兄面前摘下过面纱,因此又追问了一句。
“有痕?”陶翕君抬头茫然的看了阿妹一眼,“很可怖?”
“当然不是,她就是这里有一道浅浅的印子,不过颜色有点明显。”
“她一定很难过吧。”等了半天就等到大兄这么一句话,陶倚君都不用问了,这妥妥的是心疼上人家小姑娘了。
“我明白了,若是大兄愿意,我就找人去她家提亲了。”陶倚君拍板。
“这个,我这样的人,她家怕是不愿……”
“大兄又妄自菲薄了。”陶倚君拍了兄长肩膀一记,“大兄虽然算不得俊秀,可也不难看,再说了,常年在边关辛苦杀敌,哪有人能跟朵花儿似的。大兄年纪轻轻就做了裨将,虽然官衔低了些,可也无妨,这军功嘛,说不定哪天就掉你手中了。至于其他,咱家现在也是有钱人了,跟豪强大贾没得比,却也比一般士族好过许多。再说你我上面没有血亲长辈压着,她嫁过来就是当家主母,多少女郎都盼不到的好处呢。”
被阿妹这么一开导,陶翕君也觉得是这个理。最主要的,是他从不多的几次相遇中发现,阿满这姑娘跟其他士族女郎不同,她沉静从容,是难得的跟得上阿妹想法的人。若是她嫁过来,阿妹定然是放心的,自己也欢喜。就是不知道人家姑娘是个什么想法了。
第八十一章
陶倚君没有直接去找阿满问, 她不好开这个口,而且也担心对着她, 阿满没法说真心话。找了个借口, 她约了胡小娘子到女学的院子里见面。
“你大兄?”胡小娘子怔了一瞬,“他可愿意?我阿妹脸上……”
“既然我提出来了, 那自然是无妨的。”陶倚君仔细观察着胡小娘子的表情, “只说你家耶娘可否会同意?若是行,我这就去请托县令娘子替我大兄上门提亲。”
“若是大郎不嫌弃我妹子容颜有暇,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我阿娘那里我亲自去说, 至于我阿耶,别管他, 我去与大母说就好。”
胡小娘子之前还有些优柔脾性, 这一年跟陶倚君相处久了, 气性也刚直起来了,怼人还是不太会怼, 但看事情比以前更明白, 做事也更稳妥。在她夫家, 以前还有些不太喜欢她的婆母, 在她生下儿子后完全转变了态度,甚至打算让胡小娘子跟在自己身边学习掌管家中内务。
“我才不沾呢。”胡小娘子撇撇嘴,“我家郎君又不是继承家业的,以后公婆去了定然是要分家单过的,我何苦去讨人嫌?这会儿我好好弄着自己小家就够了,横竖我跟着你做生意的本钱是我的嫁妆, 他们家也不可能让我把这钱交出去。”
无论哪朝哪代,觊觎媳妇的嫁妆都是被人不耻的。人家主动拿出来用可以,你去算计就落了下乘。
胡小娘子以前心眼实在,耳根子又软,嫁到边城里与家族相距数百里,差不多就是个泥团子任人捏的,幸好她郎君还疼惜她。现在身边多了好友多了妹妹,胡小娘子也学会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加上她终于给郎君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走哪儿都背脊挺直走路带风的。
她既然有把握说自己回去能左右家中女性长辈的意见,那陶倚君就信她能做到。
转头陶倚君就去求了县令娘子,请她出面于她大兄去阿满家提亲。
“是了,我之前就跟李郎说到这事儿,阿满和你相处融洽,你大兄又是个坦荡的人,这门亲事能成是再好不过。”县令娘子一口应下,还说自己会去拜托她娘家兄长,替陶翕君去提亲,“李郎公务重,不便前往,这事儿还需慎重。我娘家大兄在河内郡作郡文学,去阿满家提亲身份足矣。”
这可比李县令的级别更高,是河内郡掌管郡属学校的负责人,虽然是文职,可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职务。
陶倚君喜出望外,当下就连声道谢,并请教要如何准备提亲的一应物事。
“这事儿就不要你操心了,你只需去信,请你族中叔婶前来,这些事情我们商定了告知你即可。”
虽说是同胞兄妹,但是也断然没有妹妹去张罗兄长婚事的道理,县令娘子此举也是为了保护陶倚君,不让她被外人中伤。
“再有,你大兄的婚事不比得你,你阿娘那处,最好还是知会一声。”
她阿娘虽然另嫁了,不能做主陶翕君的婚事,可若是一字不提,到底有违人伦孝道。再说了,就算告知了她也无所谓,这事儿横竖有陶家的长辈族亲负责,她可以表达意见,却不会有人照着她的想法行事,除非陶翕君自己愿意听从他阿娘的安排。
陶倚君嫁给霍桐是高攀了,而阿满嫁给陶翕君则是低嫁,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弯弯绕绕不是现在的陶倚君能够去处理的。
“你打算请谁主婚?”
这点也得提前说好,主婚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女方家要考虑的重点。
“卫大将军说若是阿满的耶娘同意她嫁与我大兄,就亲自做大兄的主婚人。”
县令娘子无声的抽了一口凉气,对陶倚君和霍桐在卫青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几个等级。不是她势利,实在是卫大将军现在可以说权倾朝野,深得陛下器重,等闲人别说请他主婚了,便是能请到他观礼,那都是天大的面子。
这时候县令娘子反而考虑自己娘家兄长是不是有点拿不出手了,但转念想想,已经说定的事情倒不好更改,不然还会让人觉得她不实在。这方面不改,在添礼上重一点也是可以的。
县令娘子在自己心头盘算着,也问了下一陶倚君的打算,什么时候成亲之类的。
“我前些日子跟阿桐商量着,想让大兄能在我出嫁之前成亲。虽然说出嫁之后阿满也会与我在一起,可到底于她不好。而且我担心有人会想要趁这个机会插手我家的产业。”
“谁这么不讲究?”
县令娘子一愣,不可思议的脱口而出。
她是了解过一番的,陶倚君现在手上的产业全是她这一年多两年内白手起家的成果,大郎当然也出了钱,可钱不是摆在那里就能钱生钱的,没有陶倚君的头脑,大郎那钱养家都喊捉襟见肘。
“家门不幸,这事儿我断然不可能给他们机会。但是为防其他人说闲话,中伤阿满,我与阿桐都认为大兄的婚事应该在我之前。”
陶倚君没有说还有其他人盯着她大嫂这个位置。
县令娘子做事雷厉风行,这边陶倚君才传了信出去,她那边已经准备妥当,只等陶家长辈们过来了。
周将军第三日上来拜会,再没提陶翕君婚事,反倒说起了城内的女学。
“就还是我那庶妹,不知能否在女学中求一名额?”
“这事儿周将军可直接去跟李县令的娘子提,她才是负责女学的。若是需要我做担保,可随时来寻我。”
周将军笑着说了几句捧场的话,就切入了正题。
“之前说的条件,我家中长辈言到可用西域商队的货物来做交换。不是免费提供,只需大娘子提前将货物名录与我,便周家能抢先一步交易,至于交易价格和应缴的税额,照着规矩是多少便是多少。”
这点倒是不过分,只不过提供一个优先交易的机会而已,对陶倚君来说,这个优先交易其实陶家和牛家已经在做了,甚至马家也会提前将他们需要的货物名录送至她这里,若是西域商队有货,便直接通知他们来完成交易。
马家眼热他们已经分配好的市场,又因为鞭长莫及,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揽下了从小方城到酒泉张掖的民间商道。甚至还可以提供护卫队给陶倚君使用,按照市场价来结清护送费用即可。说得更明白点,这就是古代的镖局,现代的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