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你明日拿红枣蒸个奶糕。听闻随大将军来的侍中有些不适,近日也没什么胃口,奶糕味道清甜又绵软,应该能合侍中的口味。”
虽然说侍中官衔不高,陶倚君也不怕对方为难自己,可到底住在霍桐府上,来者是客,她这个未来主母得方方面面都顾着一些。
奶糕也是今年才新弄出来的吃食。其实之前边城这边就有类似的做法,但是那个味道让陶倚君没法接受,经过改良后,才有了现在的各种花样和甜的咸的各种味道。
霍桐还在大营,他需要把事情安排妥当了,才能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待在小方城陪卫大将军。这期间,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几位副将就要替他坐镇关卡了。
因为是私宴,并没有请其他人。陶倚君带上了阿满,两人现在跟亲姐妹似的,连胡小娘子偶尔都要吃醋拈酸。
“阿君,我舅舅为人很好,你不要害怕。”霍去病一大早就来找陶倚君,一是想要她安心,二来是想找她提前说个话。
“不成的。”听了霍去病的话,陶倚君看着他直叹气,“想必大将军也没同意吧。”
这人真是想一出是一出,陶倚君都要气笑了。
“如果说你担心妾室养不好小郎君,可以送去霍家,你那位弟弟光郎君就很不错。”
霍去病眼睛一眯:“你见过光?”
“没有,但听说过。”陶倚君心想可不是么,这位霍光虽然走的文臣之路,但能位极人臣,学问心计可不比人弱半分。
霍去病疑惑的看了陶倚君一会儿,皱眉:“我家那个小屁孩身体不太好还娇气。我就想着你擅教人,不如将他交于你替我看着。”
这是养孩子啊,又不是养个小猫小狗的。陶倚君看着霍去病都想叹气了,还得打起精神跟他分析。
“其实我也知道将军的担忧,只是没有太大必要。再有一个,将军位高权重,若是将小郎君带到身边,或者交于你兄弟都是对的,只是送到小方城来,必然会让人质疑。再有一个,将军就不怕小郎君担忧他阿耶不要他了?”
“怎么可能……”虽然不是自己心爱的女人生的,但也是他长子,他们家可没有那些士族的臭脾气,这小孩儿其实挺得他喜爱,不然也不会想要交于陶倚君来教养了。
陶倚君看他陷入沉思,却又不免想到这位意气风发的郎君那短暂人生,心里一软。
“郎君若是愿意等,可再等小郎君大一些,知道事情的原味了,他若同意,便送来与我识文断字吧。”
论到学问,陶倚君或许不是当时大儒,但是论到时务策,她自认不会太弱。并且霍去病的孩子,自然会有人来教导他,送到她这里,也不过是霍将军一时头脑发热罢了。再等个一年两年,说不定就不了了之,何必现在跟他一口回绝伤了和气。
“行吧,以后再说。”霍去病很快把这事儿丢开,“再跟你说一下,我舅舅这些日子身体不太好,你擅食疗,给精心点。”
陶倚君点头,打算今天找个机会给把把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她相信在皇城里卫青的身体绝对是被人精心照顾的,但是从皇城到边城,这一路上条件不好,卫大将军早些年也是征战四方,受过大大小小的伤,若是不小心引发了旧疾,陛下肯定要拿人问罪。
从史书中可知,卫大将军是个非常平和的人,而且这人据说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人找不出错误,最让人挑剔的就是他无可挑剔。能做到这样的地步,纵观上下几年前,怕也就是一个他了。
陶倚君带着阿满朝卫大将军行礼,一道温和的声音响起。
“一直听闻陶大娘子秀外慧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家中两位子侄得你照顾,青,感激不尽。”
这话说得陶倚君很惶恐,她没觉得自己有做过什么。照顾霍桐是应该的,他二人虽还未成亲,却也是白首不相离了。至于霍去病,这年轻将军给人的感觉除了锋芒毕露就是飞扬飒沓,身边围着的人不少,也轮不到她来照顾。
不过长辈说话就得受着,并且还是好话,她总不能拍桌子说自己没有吧。
除开她与阿满,卫老跟秋白先生也在,然后主位当仁不让的是卫大将军,侧首第一个就是霍去病。
“阿桐应该在回来的路上,这小子恐怕正头大呢。”
看到陶倚君目光遛了一圈,卫青笑道,却不肯解释。
第七十九章
果然到了快席中, 霍桐才满身是汗的赶了回来。
先给卫大将军和霍去病行了礼,才被赶去梳洗更衣。
再到席间, 席面已经更换过了。
之前他们没有上主菜, 就是在等霍桐。那些精巧的小吃点心是来凑数,也是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会儿大家都有些饿了, 等霍桐入座后就直接上了正菜。
席间也没把陶倚君跟阿满当外人, 卫大将军直接问了霍桐的打算,又给他指点了一番。
“你二人的婚事早些安排,年末说不得又是一场恶战。”卫青斟酌了几分, “阿桐这边好说,他上无父母, 亦无同胞兄弟姐妹, 之前是他族叔出面走的纳吉之礼, 后续照办既是。倒是阿君这里有些麻烦。”
陶倚君的阿娘虽然已经改嫁,但到底该不该去向她行礼这是两难的事。她上头有大兄在, 也不算独立女户, 也没出宗族, 若是图方便, 直接请了族老叔婶,如同上次一般完礼即可。但是这样做细说起来,终究不太体面,日后若是有人拿这事儿恶心人也烦。
但若是去行礼,她再嫁之后就不算是陶家的人,这岂不是认了别家郎君做父?陶倚君是决计不会同意的。
“这事儿得再琢磨琢磨, 最好是找个两全的法子。”
卫大将军做事一向不肯出半点纰漏,便是这两个小辈的婚事也是如此。若跟他无关也就算了,霍桐虽与他无亲缘血脉,却是他看着长大的,连卫老都愿意派驻到他身边为他压阵,可想是如何看重了。
爱屋及乌,霍桐能找到陶倚君这样优秀的女郎也是福气,虽然陶倚君的父母亲缘淡了些,可卫家霍家细算起来怕还不如人家陶倚君清晰,不就是个另嫁的阿娘么,大不了给点赡养的银钱也就过得去了。
卫青不重口腹之欲,但对莫娘子这一番下了功夫的膳食也是赞不绝口。
陶倚君找了机会亲手给卫大将军把脉,然后写了几个方子交于莫娘子,让她先去与卫大将军带来的郎中合计合计,再按照她给的建议安排膳食调养。
卫青没出声,等到陶倚君安排妥当了,才笑着点头:“大娘子果然细致入微,阿桐是遇对人了。”
大将军高兴,这见面礼也就不菲,数百金说给就给,全然不在话下。
对于陶倚君之前在产业上的分配,他不表示任何意见,那些银钱也不需送至他处,反而是让卫老代为分配,照顾他那些老手下的日常生活。
对于陶倚君在庄子里请的人手大多都是退役的兵士,这点很得卫大将军喜爱,连带的跟陶倚君出去巡看她的农庄药田都一直带着笑容。待看到沿河而建的那一大片仓库,还有下游高.耸在河面上,日夜不停转的水车,大将军心里有些动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一直以为陶倚君的能干是众人夸大加了些水分的,即便如此都已经是难得的掌家娘子了。可在看到仓库,织坊,水车之后,他对陶倚君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仓库这个好说,只要明白了运转的道理,分分钟就能再建。然而水车和水利灌溉渠,以及改进后的纺织机器,这可不是小事,若是能推广到全国。不不不,哪怕不是全国都用,只要和套平原和黄河两岸的农田能够用上,陛下的心愿就极有可能提前实现。
大将军心里动容,可面上依然波澜不惊。
他说城外环境更好些,便大手一挥,直接住进了陶倚君的农庄里。更是做主将霍桐名下的一块平田连同宅地全送给了陶倚君,让她帮着再建一座面积更大一些的农庄,说自己日后会常来,总要寻一个固定的住处。老是住侄子家也容易招人闲话,这处农庄,就当是侄子为他建造的。
这话说出去听到的人都要疯。若是一处农庄就能攀上卫大将军的大.腿,边城一带的地主豪强和世家们都愿意献出去。陪同来的牛三郎眼里的羡慕都快要摁不住了,撞了撞霍桐的胳膊,语气含酸。
“你说你个大老粗,怎就让大娘子看上了。陶大郎也是,这么宝贝个妹子,白白的送到你跟前。”
霍桐斜睨这家伙一眼,嘴角的弧度摁都摁不下去,看向陶倚君的目光充满柔情。
他就知道自己未过门的媳妇是个大宝贝,幸好自己受伤的时间巧,让媳妇救了。所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他太喜欢这句话了!
过了两日,霍去病跟人出去打猎了,霍桐和陶倚君陪着卫大将军在农庄闲聊。
“阿君,你身边那个女郎,叫阿满的那位,你如何打算?”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困扰陶倚君很久,但是她身边没有可以商量的人。现在阿满的家人就像是把人扔给她不管了,但是又没有摆上台面说。律法定了女子十五之后若是不婚,就要交税的,这个钱是谁人出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