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古代闺秀养成记 (君香)


  周瑶闻言大笑起来,自己的小夜儿怎么能这么可爱。
  “放心,你娘我还没那么穷。”
  事实证明,她娘确实不穷,非但不穷,还相当的有家底。
  作者有话要说:  咳咳,时珍大大生前,尤其是撰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实在太苦,就当做我一个美好的祝愿吧,正好时间也对的上,所以就将他请出来了,么么哒,大家早上好!


第29章 义款
  在打劫完她娘的小金库之后, 明夜心里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也许,她可以为李时珍大大搞一次集资捐款。
  而且, 就算她年纪太小无法牵头, 但是她认识的人当中,有身份和财力能做这件事的人, 却着实不少。
  外婆就是很好的一个人选。
  首先,身份便恰到好处, 二品命妇, 做为牵头人 ,身份足够且还不惹眼, 最为重要的是, 若是操作得当, 那外婆去清风观一事, 完全可以将一些痕迹抹去。
  同时,外婆有事情忙碌,还能叫她分分心神, 别叫她总沉溺与那些不好的回忆里,这实在是个好主意。
  明夜没有耽搁,一路小跑去找她娘,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娘, 怎么样怎么样, 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到是可以叫慈安观主出面做牵线人,反正大家每年的香火钱也花费不少, 到还不如做一些这种实际的好事,反正她们手里都不差钱。”
  周瑶略一思索,便瞧出其中的好处来,在她看来,是否能帮助那位东壁先生,倒在其次,最叫她心动的是,她完全可以借此事,将她娘去道观清修的意图模糊掉,毕竟一家主母,无缘无故去道观清修,一时还罢了,若是长此下去,肯定会引人好奇注意。
  周瑶笑:“好,那娘便帮你一帮。”
  能说服周女士帮忙,明夜这个想法便不再是空想了,待周瑶出面先和孙氏商议定下计划之后,这才和慈安观主说清来意。
  慈安大喜过望,她原本以为能得那位明姑娘慷慨相助,已然是难得的好事,谁能想到,那位明姑娘,到是位真正的好人,东壁先生若真能得这些人相助,又何愁大事不成?
  至于明夫人所说,要帮着孙居士遮掩一说,那更是简单,她这些年间的越多,好奇心便也越淡,她只管好自己的事,至于其他,她从不会多加探究。
  见娘和外婆忙碌起来,一副精神十足,要大干一场的势头,她也终于放下心来,手边有事情做,总比成天胡思乱想的好,工作才是发泄的最好途径。
  为了支持娘和外婆的大业,明夜还特地从朱翊钺那里坑了一笔,其实,这样说也不大准确,因为太子殿下乃是个穷光蛋,哪里有自己的银钱,最后,这笔钱,还是皇后帮忙出的。
  皇后是这样说的:“那位东壁先生,我也曾有耳闻,乃是位了不得的神医,非但医术高超,且仁心仁术,是个难得的好人,既然这钱是给他的,那应当由我来出。”
  朝中有人好办事,这话是再没错的,周瑶找的都是什么人,大多都是有品级的诰命夫人,除开金银的便利外,譬如路引还有驿站的吃住方面,东壁先生都能受到很大的照顾。
  虽然仍旧远不如家中,但比起他之前的境况,已然好太多了。
  明夜回到宫里后,朱翊钺待她一如往常,从来也没有问过她回家干吗,为何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要知道,自她开蒙之后,这是第一次旷学这么长时间的。
  一开始,明夜还觉得幸亏他没有问,但是渐渐的,她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朱翊钺这货应该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因为,她忘记了一点,太子身边的李庆,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东厂的人,而东厂还有一个不是体制内的下属部门——锦衣卫。
  妈的,这可是出了名的特务机关呐。
  京城只要发生点风吹草动,什么时候能瞒过他们的眼睛。
  而明夜之所以反映过来,还是因为有一天朱翊钺这货为了逗她开心,专门给她讲了京中一位老大人家有悍妻的故事。
  明夜都忘记自己当初的表情了,不过,估计笑的比哭还难看。
  朱翊钺也似有所察觉,从那一天后,这货便十分的老实,再也不再她耳边说些有的没的八卦了。
  明夜:……
  说实话,她虽然有些无语,但实际上,还是很想听一听的。
  其实说来,明夜还能跟在朱翊钺屁股当个小尾巴,整日去蹭课,除了她人小,还有太子殿下的面子大外,还有明夜实在会做人,对待诸位先生非但态度极为恭敬,且十分会讨巧卖乖,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老大人家中也有孙辈,可去没一个能比的上明夜,亲近之中又透着恭敬,平日里只要有个好吃食,好东西,都会巴巴的送到他们这来,东西虽然不贵重,可正是这份心意才是最为难的的啊,这样被人时时在心中惦念,实在是熨帖的很。
  如此,大家便也默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碰到明夜请教问题时,还会笑眯眯的耐心作答,那态度,有时叫朱翊钺都要心生妒忌。
  朱翊钺如今已经开始看些本章,也就是一张长纸,从左向右折成四、八、十二等分不定,有就是一般说来的奏折,明夜沾朱同学的光,也瞧了那么一两眼,然后,她便不由得对这些大人们肃然起敬。
  因为,这奏本实在叫人看的牙疼的紧,那种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偏偏能引经据典一大堆,还又一种,明明就没个屁事,还能扯一通,等你费劲巴力的读完了,才脑袋犯懵,这人到底说了什么,好像通篇全都是废话,什么都没说。
  而这其中,最叫人佩服的,则是那种骂人的折子,叫明夜深深长了见识,她这自后世而来,在网络大洋中长足了见识的人,看到这种折子都要由衷感到钦佩。
  什么叫告黑状的最高水平,什么叫骂人不吐脏字,真是叫人不服都不行。
  此时,处理政事的大体流程为,先由臣子递交走成,呈交皇帝御览,而后再交由内阁进行票拟,然后奏章再重新交由皇帝,进行批红盖章,最后交由六科廊坊誊抄发布,如此,一道政令便算是大体完成了。
  单这样听着,是没有大问题的,但明夜作为切实的旁观者则不同,首先,就是这个效率问题,皇帝只有一双眼睛,一个脑袋,而臣子递上来的奏的数量却是庞大的,而且,还是那种佶屈聱牙花样繁出的官样文章,这该怎么办?
  怎么办?这当然好办,这个小问题,朱同学便能为她解答,于是,在朱翊钺的帮助下,明夜重新认识了这样一批人,这是一个权势滔天,但她之前却从未注意的一个机构——司礼监。
  “这些奏章在递交御览前,由司礼监的人先行阅读挑选,将其中的重要奏本挑出来,并将奏本的大体意思,其中所涉及的地名人名先提炼出来,于第二日向陛下汇报,不然,这么多的奏本,单一个人怎么看的过来。”
  “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叫那些官员将折子写的更清楚些呢?”
  朱翊钺听她这样问,只是笑笑摸了摸她的头,却没有说话。
  明夜心中虽仍有疑惑,但见朱翊钺这副表情,也识趣的没有再问,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明爹为她解答的。
  明睿丰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反问了明夜一个问题:“你可知为何本朝服制如此严格?为何每年要举行祭祀?为何要举行春耕之仪?”
  一连串的问题,显些将明夜砸懵,还没等明夜将其想通,明睿丰便又问道:“你可知历朝是凭借什么治国的?”
  明夜刚想因为惯性脱口而出依法治国,却猛然间回过神来,不对,大大的不对!她对于本朝的律法虽不精通,可也算熟悉,先别说法律的种类只有刑法一种,而但就其内容而言,疏漏之处也颇多,而最最重要的是,此时,真正能够定人生死的并不是所谓律法,而是人。
  虽然杀人时,内阁也能够给出相应的法律解释,但与其说那是法律依据,更确切的应该是内阁为皇帝所设遮羞布,给出的牵强理由。
  即便那些确实该死之人,可也大多并非死于所犯之罪,更多的是罗列一些看似荒诞不羁的理由,就比如先帝朝严嵩之子严世藩,被立斩的理由不是奸贪误国,不是谋害贤良,更不是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而是勾结倭寇和侵占了有王气之地。
  明睿丰瞧着女儿迷茫的小脸,有些恶趣味的笑了笑,然后也不管明夜是否能听懂,便一股脑的说道:“为何每日早朝都要行叩拜之礼,那是因为无上的权利和尊崇,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在人们的心中,一次次的加深它的至尊地位,再往大了说,为何我大明能俯视那些蛮夷小国,那是因为我大明乃礼仪之邦,我们的皇帝是上天之子,自然尊贵无比。”
  “所以啊”明睿丰意有所指的说道:“有些东西,它即便看似繁琐,甚至是毫无用处,但仍旧不可轻易废除改变,因为那是祖宗礼法,是根基之所在。”
  明夜听了个迷迷糊糊,却也隐隐约约窥见了一丝真相,因为,现在的法律不够完善,也完善不起来,而大明地域辽阔,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能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信念,那便只能是仁孝礼法,虽然看似冗杂又无用,却是人心凝聚之必不可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