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张二狗是亲眼看着元宁带着伯钟怎么一点点从泥泞里爬出来的,就这么一路走一路说,几次潸然泪下。
京城里来的大老爷并不是真的蠢笨,所以很容易就从张二狗口中把小张庄的情况了解了个大概。
几个人不约而同瞄向角落里,似乎在闭目养神的苏鹤亭。不管是谁摊上这么一群族人,非得闹个鸡飞狗跳不可。
可这人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小媳妇年纪虽然小,却非常有魄力,及早断了和这边的关系,否则的话,往后才是永无宁日呢。
有一位悄声说道:“这女子,有魄力,是个做大事的人。”
他们倒并不会因此道德绑架,说元宁无情,毕竟在元宁最困难的时候,这些人并不是站出来帮忙,而是光想着怎么瓜分利益,更何况本也不是什么直系亲属。
他们出来的时候,为了能够听到真话,都是简朴打扮,坐的也是平板车,所以才能听得到张二狗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大实话。
**咳咳,这里补充一点,查了一下资料,苏东坡的爱妾朝云就是十二岁进府的,只不过没有当时就名副其实做妾。
第二百四十章 兴趣
几位钦差全都沉默了。
之后抵达小张庄,几个人不管做什么,都能够做到克制自己的主观想法了。
在小张庄待了整整一天,他们看了周边的农庄,详细询问了庄头和普通劳工的日常。
然后在村子里做了一番走访。
毫不意外,收获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对苏鹤亭和元宁的交口称赞。
但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阴影,也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分明作为乡亲,却并没有收到什么惠泽,会心里不平衡,生出几分怨怼。
只可惜,在明眼人眼中,这样的怨怼是毫无道理的。
你陷在泥泞之中,别人伸手拉你一把,那是你的幸运,也是别人的仁慈,却不能因为别人没有施以援手,你便心生怨恨。
别人没有那个义务去拉你。
更何况,那点泥泞只要抬抬脚就能走出来。
极为钦差大人的人品还是相当过硬的,他们很明白,人生在世都是靠本事吃饭的,没有上天入海的本事,还想要坐在云端跨凤乘龙,那不是白日做梦?
乡下土地不少,如今皇帝圣明,天庆县又遇上这样好的一位县令,三年之内赋税几乎是零,如果靠自己的勤奋好好打拼,不敢说大富大贵,最起码衣食无忧是能做到的。
没有天分,不聪明,还不勤奋,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呢?
呵呵,就算是天上真的能掉馅饼,怎么就能保证一定能掉到你嘴里?嗯,不怕被砸死?
因此面对那些抱怨的时候,几位钦差脸上没什么表情,眼底和心里都是充满了鄙夷的。
不过是一堆死鱼眼珠子,非要把自己说成是稀世珍珠,好大的脸啊!
大致了解了一下民生,钦差们就不再理会那些满脸愤恨苦大仇深的村民了,一头扎进了地里。
尽管现在田地里看起来什么都没有,但他们光是听庄头讲述耕种计划就觉得十分新奇,收获满满。
很多耕种理念,都是头一回听说。
当他们按图索骥,得知这些理念都是苏鹤亭那位新婚妻子提出来的时候,便更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不敢起任何轻视的心思,反而对她充满了尊敬。
也算是理解了,为何苏鹤亭要对这新婚妻子视若珍宝了。
若是他们有这样一个媳妇,肯定天天顶在头上!
如此这般,在小张庄仅仅逗留一天,怎么够呢?
所以他们把这个时间延长到了两天,启程回京的日子往后押了一天。
反正,他们的身份,这点主还是能做的。
苏鹤亭自然是全程陪同的,第二天下午便催促着这些人回城,并且承诺:“诸位大人若是想要这几年的发展计划,我可以写一份详细的章程。”
“有吗?”一位钦差睁大了眼睛,有点不敢相信。
苏鹤亭微微一笑:“毕竟这些田产是内子的,想要计划,别人拿不到,我还是可以拿到的。”
诸位大人一跺脚:“哎哟,我们也是糊涂了,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于是急吼吼让人收拾行囊,“赶紧回城。”
又跟苏鹤亭商量:“苏大人,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能否与尊夫人畅谈一番?”
苏鹤亭微微蹙眉。
几位大人赶忙陪着小心:“苏大人请放心,我们不奢求能与尊夫人面对面,中间隔着一个屏风就行,你也可以在场的。”
苏鹤亭没给准话:“这事儿我要回去与她商量一番。”
几位大人忙点头称是:“应该的应该的。”
回到县城之后,天就不早了,几位大人既不回去休息,也不吭声,就是尾巴一样跟在苏鹤亭身后。
苏鹤亭无奈:“大人们,你们先回去洗漱一番,这个时辰也该吃饭了,饭后我来给你们送信,不知意下如何?”
“诶,”其中一位一摆手,“其实吃饭不吃饭的,打什么紧!苏大人,尊夫人这本事可真是不小,令人大开眼界,我们迫切想知道,这样的方式方法是否可以推广开来。
“一旦可以真的实施,那就是真的利国利民,到时候不光是我们这几个,就连陛下,以及这天下的百姓,也是要感激不尽的!说不准,还能名垂青史。”
“我们并不奢求大人所说的这些,”苏鹤亭淡淡回答,他微微垂下眼眸,“内子说过‘因地制宜’,适合此地,未必适合别处。这并非搪塞之言,懂得农事的人,都能明白下官所言非虚。”
钦差们忙不迭点头:“是是是,我们都明白。”
仔细一想,他们这样穷追不舍也不合适,毕竟正如苏鹤亭所言,这个时间正好是晚饭时间,就算他们不饿,难道人家知县太太也不饿?
所以几人赶忙换了态度:“苏大人,如此,半个时辰之后,咱们前厅等你回信便是。”
苏鹤亭这才回归内宅。
元宁那里早就知道他们回来了,厨房里都不用她吩咐就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至于四个弟妹那边,小孩子饿得都快,所以他们已经吃过了,晚上临睡前半个时辰,还有一顿宵夜。
只有她一个人还在等待苏鹤亭。
苏鹤亭回来先去洗漱一番,换了衣裳,来到饭厅,看到桌子上摆着的热气腾腾的面条,和色香味俱全的三个佐餐小菜,就忍不住笑了:“还是回家好啊!”
元宁微微一笑:“好吃也不能吃太多,怕晚上不舒服。等他们吃宵夜的时候,还有鸡汤呢,倒是可以喝两碗。”
两人吃完饭,苏鹤亭才慢慢把几位钦差的要求说了一遍,“你若不耐烦应付这些人,我便推了他们,不用多心。”
元宁想了想,道:“我听这意思,这几位倒是做实事的人?怎么职位也不高?”
“宦海沉浮,”苏鹤亭抿了抿唇,“不光要看真材实料,还要看运气,更要看出身和人脉。”
“哦。”元宁点点头,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庸才比不过人才,人才比不过运气,运气比不过人脉呗!
光有才干没有运气和人脉也难以登顶,但成为一方能吏还是有可能的。
这几位大约是有一定的才能,但是运气和背景都欠缺一二,或者才干方面也有些不足。
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流
苏鹤亭给了个中肯的评价:“这几位,人品还是不差的。”
元宁听他这样说便点头答应:“既是如此,那就聊聊。”
人脉也不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总要一点一点搭建才好。
她将来也一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成就。眼前的成功和积累的经验,让她有了大干一场的信心。
苏鹤亭点头,“好,那我去安排。”
一刻钟之后,得到消息的几位钦差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赶忙把自己收拾干净利索,也不要人陪同,早早就去了前厅等候。
苏鹤亭果真先让人搬了一架屏风过来,元宁就在屏风后面就坐。
可能是因为没有面对面的缘故,钦差们客气了几句之后,就切入了正题,就自己观察到的事物提出了不少问题。
元宁轻笑道:“诸位大人,你们好几张嘴,我只有一个人,你们慢些来,或者,我把你们的问题都记下来,然后慢慢解答?不过我不太会写字,可能会比较慢。”
“那没关系,”一位姓张的钦差道,“朱太太可以让苏大人代笔。”
元宁微微叹了口气,“可是你们不是马上就要启程进京了?诸位大人想必也知道了,我的两个弟弟虽然也在家里念书,但毕竟日子还浅,认识的字不是那么多。”
几位钦差交头接耳商量了一番,达成了一致:“那,我们慢点问。”
他们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预备好了笔墨纸砚,这位钦差提问的时候,那一位钦差已经在纸上写好了自己的问题,并且预留了空白,准备等会儿写摘要。
元宁并不怯场,先给他们分析了一下土地的土壤结构,然后说什么样的土地适合种植什么样的作物。
就现有的、种植范围最广的五谷挨个儿做了品种分析。
相似小说推荐
-
凤栖南枝 (沈半闲) 起点首页大封推VIP2020-03-25完结永明十年,废柴王妃被人坑死之后,一朝重生。正当她庆幸自己藏了点私房钱,可以...
-
和敌营太子一起重生后 (白玉钩) 2019-04-21完结436 2186戚绵本是敌国派来的奸细,女扮男装潜伏在楚国太子身边。不曾想一朝女儿身暴露,丢了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