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景福)


  说着撒丫子就跑。
  方砚拍了拍手,恭恭敬敬冲着几位钦差作了个揖:“老爷们,请吧。”
  钦差们都不傻,全都听得出方才方砚在对自己这些人含沙射影,偏偏,还反驳不得!
  更加没想到原本想要揪别人的把柄,反而新添了别人的好评!
  他们也根本就没想着去跟踪小贩,看看他说的是不是实话。谁都不是傻子,方才他们过来的时候,正好在方砚的视野死角,所以方砚根本就不可能看到他们。
  就好像嗓子眼儿里有一口痰,想要吐出来吧,偏生又咽回去了,恶心不说,还很憋屈,偏生还不能让人知道!
  几个人虎着脸迈大步进了府里。
  方砚撇了撇嘴,在后头跟着。
  哪一个草把子上的糖葫芦有三十来个呢。
  三两天内吃不完就不新鲜了。
  所以元宁把送进去的糖葫芦作了分配,自己姊妹五个外加苏鹤亭每人留下两串,其余的就大家匀散了。
  前头钦差们也每人都分到了一串。
  方砚领着他们回到住处,看到在茶壶里插着的糖葫芦,几个人就拧起了眉毛。
  方砚笑呵呵解释:“这是我们少奶奶给几个弟弟妹妹买了解馋的,因为买的多,所以给诸位老爷也送了几串过来,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几位大老爷都觉得牙疼。
  方砚笑了几声就退了出去,“有什么吩咐,老爷们尽管再传唤。”
  按理说这些大老爷应该住在驿馆的,但人家非要住进来,别人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就是他们的仪仗扈从大多数住在了驿馆,只留了几个贴身伺候的人,跟着住进了苏鹤亭家里。
  其实这并不是县令官邸,县令官邸在县衙后面,不大的一个地方。
  第一任的县令住不开,这才在外面寻了地方建了房子,后来继任的县令都有添减,渐渐成了今日的规模。
  当时建房子是乡绅们凑钱盖的,后来每一任县令都象征性给乡绅们一些租金。就算是租住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形式也渐渐丧失了,大家都默认了这就是县令私邸。
  苏鹤亭搬进来的时候,除了随身之物外,并没有添什么家具,所用的都还是前面几任县令置办下来的。
  过了那么多年,已经老旧,很多家具甚至都掉了漆。
  老实说,今日之前,这些钦差还一致认定,这是苏鹤亭在沽名钓誉,但经历了一天的打脸事件之后他们可不敢随随便便下定论了。
  吃了晚饭,一时无事,几位老爷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忙把方砚叫了过来。
  方砚垂首侍立,规规矩矩的。
  一位钦差清了清嗓子,问道:“你说你们公子两袖清风,这话,我们信了,”暂时的,“只不过,看你们这吃穿用度,实在是不想手头拮据的。”
  他看了看冰糖已经化掉了的糖葫芦,“否则又怎会这般大手笔,一买东西动辄就是包圆呢?”
  方砚干笑了两声,“几位大人,只怕你们还不知道我们家少奶奶手里有钱吧?”
  几个人同时一懵,他们来的时间段,还真没来得及打听呢!
  方砚垂着眼睛,看着自己的鞋尖,“我们县城里最大的铺子朱记,就是我们少奶奶的本钱。
  “关于我们少奶奶如何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有了这么大的出息,我先跟诸位说一说吧,您几位也做到心中有数,便是去打听也能有个方向。”
  “我们少奶奶娘家姓朱,是三合镇、小张庄的人。前两年县里修防洪大堤……
  “防洪大堤在哪儿您几位初来乍到不知道。咱们天庆县河流不多,但是靠北边有一条天水河,河堤已经多年没修过了,天庆县什么情况,今天几位老爷转了一天,想必也了解了一个大概了。
  “大堤年久失修,一旦泛滥,两岸的百姓不是要遭殃?我们公子刚刚到任,连屁股都没坐热,先走访了一遍,决定去修筑大堤。
  “可人手不足啊,只能征调民夫,府库里也没银子,我们公子是自掏腰包的。
  “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我们公子是什么情况,手里有几个钱,全都是我们夫人不知道怎么攒下来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自疑
  方砚声音低沉下去,就小邹氏含辛茹苦抚养苏鹤亭成材,又说了小半个时辰,直说的口干舌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才继续往下说。
  “我们少奶奶的父母就是为了给家里赚几个钱,才跑去修筑堤坝的。不瞒您说,那时候我们少奶奶的娘才出月子没多久。
  “我们少奶奶姊妹五个,她是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大老爷们,工地上十分艰苦,后来出了意外,那两口子掉进了水里,被水冲走了。
  “我们公子当时并不在那里,初来乍到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千头万绪的,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不是?
  “但听说出事之后,也第一时间让师爷拨了恤银。
  “这点银子根本就不够,安葬了亲人,还有四个不懂事的弟弟妹妹要拉扯我们少奶奶太不容易了。
  “机缘巧合之下,她救了一个外乡人,为了表示感谢,外乡人赠送了她一笔银子。
  “不过少奶奶并没有用。您想啊,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家,手里有几两银子恤银,就惹得同村同族的人觊觎了,若是在让人知道她手里有更多的银子,还不被人活吞了。
  “好在我们少奶奶是个聪明人,知道卖果子赚钱……”他绘声绘色把元宁怎么发家致富的事情说了一遍,说到心酸之处,泪珠子噼里啪啦直往下掉,说到高兴指出,直拍大腿。
  他口齿伶俐,条理清晰,把元宁和苏鹤亭的关系说的比豆腐还白,比清水还请,纯粹就是他们家公子看着人家姑娘能干,想娶回来,所以才会时不时帮帮忙。
  几位钦差想说苏鹤亭居心不良,对那么小的姑娘都能下的去手,可仔细想想,苏鹤亭年纪也不大!而且,十二三岁的姑娘,也不算是小姑娘了,京城里不少老爷就好这口儿!
  若说有点毛病吧,就是人家姑娘三年孝期未满就急着娶人过门,有点不厚道,但转念又一想,国家律法都没强制要求姑娘家守孝三年……
  更何况,苏鹤亭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这么好的姑娘,自己看得到,别人也看得到,若不提早下手,被别人抢了先不就追悔莫及了?
  “关于我们少奶奶做买卖的事儿,诸位可以自己派人出去打听,反正我说一百句,也不如你们自己听来的一句。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方砚咧开嘴笑了一下,“您还有什么要听的?”
  大老爷们互相看看,好像也没什么要问的了。苏鹤亭取了朱氏,就要帮忙照看那几个小的,所以要说到底是谁占了谁的便宜可不好说。
  而且,这小书童口齿太伶俐了,这话语里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还值得商榷。
  因此便摆了摆手,让方砚退下。
  等方砚走了,其中一位便忍不住感慨:“诸位年兄,我怎么觉得,到了这天庆县,我好像是变笨了?难道是这地方邪门儿?”
  话一出口立刻引起强烈共鸣:“我们也有同感!还是早些歇着吧,许是这些日子连日赶路,我们太过劳累了。”
  方砚从这里出来,就直接去找苏鹤亭了,忍着笑把自己回来以后所经所见全部说了一遍,然后笑哈哈问道:“公子,这几位京城里来的爷是不是脑袋里都缺点什么?”
  苏鹤亭把脸一沉,“胡说八道!”
  方砚吐吐舌头,“若不然,我这样的小书童都能想到的问题,他们如何想不到?”
  “他们不过是见惯了京城风物,”苏鹤亭慢慢说道,“先入为主了。你往后少在别人面前提你少奶奶!”
  方砚不解,“为什么?少奶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说?”
  “别问那么多,”苏鹤亭皱眉吩咐,“你记着就是了。”
  等回到内宅,苏鹤亭把这些事当做笑话讲给元宁听,元宁淡淡一笑,“他们的心思我倒是能够理解。”
  苏鹤亭一愣,自己还没太明白呢,小媳妇就理解了?
  元宁微笑道:“看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大约是过去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被人吓怕了,这就叫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苏鹤亭愣了一下,紧跟着哈哈大笑,一把将人搂入怀里,“是啊,就是这么回事!”
  初七日,苏鹤亭拿出本县地图,给几位老爷看。大老爷们研究了一阵,决定去小张庄看一看。他们都知道当初元宁在那里闹得不太愉快,所以应该有不少人会针对这小知县太太吧?应该能问出来不少有用的东西……吧?
  苏鹤亭虽然有些奇怪,却也没有阻拦,就陪着他们一同到了小张庄。
  路上刚好遇到拉人回去的张二狗。
  听说他们是从县里下来的客商,要去他们那里看地,他就忍不住内心的激动,跟人说:“县城里的朱记你们听说了没?那就是我们村里出去的人开的!”
  一位钦差一听,眼珠一转,赶忙套话:“老乡,那你们村子里可真是人杰地灵啊!”
  “什么灵不灵的?”张二狗叹了口气,“你们是没见着当初那家的孩子有多不容易!这就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是被逼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