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布日古德为了提振士气,追击他的时候一直身先士卒,因此是第一个踩入陷阱之中的,爆炸发生时,他和身边的亲兵自然也就受到了最大的冲击。战马在惊慌之中,将不少人甩了下去,其中就有布日古德,混乱之中无人护持,他的大腿遭受踩踏,受伤严重,以至于连趁乱逃离都做不到,就这么被捉住了。
一开始,张抗根本不知道自己抓到了什么紧要的人。
结果回来的路上,不断有草原残部前来骚扰,想要抢夺俘虏,他才意识到这回可能抓了个大家伙。在审问了几个俘虏之后,终于弄明白了布日古德的身份,吓得他不敢滞留,一路快马加鞭,直到碰上了张芳将军追击草原人的军队,这才放松下来。
也是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从小澜河进入草原,跟布日古德你追我赶绕了几个大圈子之后,竟然跑到银州城附近来了。
等回到银州城,他才听说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张芳盯着自家傻儿子看了半天,才拍拍他的肩膀道,“也是你的运道到了。”
张抗觉得自己运气的确很好。
捉住布日古德的过程就不提了,回来的路上竟然直接碰上了自家亲爹的部队,一下子就解除了所有后顾之忧。听说马将军也率军出了榆林关,这要是碰见的是他,估计还有得掰扯。
而他在外奔忙的时候,开河决堤的事却也已经被贺卿给摆平了。如今两份大功劳摆在面前,前途不可限量,恐怕要轮到朝廷操心没有可以封赏的东西。
张抗不免又想起自己之前那个猜测,他总觉得,贺卿像是早就已经猜到会有此事一般。但这种事不能深究,不管是不是真的,冲着贺卿肯替他承担此事,之前的冒险也就值得了。
不过在大多数人看来,贺卿的运气更好。
今日之后,张抗必然名扬天下,而随之传出去的,也必定会有贺卿的识人之明。
就算贺卿不力保他,有了这份大功,之前所议的那些罪名也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现在,张抗携功归来,知道了贺卿之前的态度,必然对她感恩戴德,肝脑涂地。
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如此一员虎将收服,怎不叫人羡慕?
做了两件大事的张抗必然要前往肃州城见驾,而被捉住的布日古德也得赶快送到行在去,让那些文臣们商议如何处置,所以他只在银州城停留了一夜,而后便再次率军启程。
临行时,张芳将军交给他一封信,让他带给如今正在肃州城御前侍奉的张老将军。
到了肃州之后,便有内侍前来迎接张抗,先将他带去梳洗沐浴,用了茶饭,说是太后娘娘和陛下的恩典。虽然已经习惯了戎马生涯,但这几天时间在草原上奔波,对张抗而言也是巨大的负担。泡在汤池之中,热气一蒸,整个人放松下来,他累得险些直接睡过去。
待洗去了一身风尘,他才由内侍领着,前去见驾。
结果到了这里,不但太后和小皇帝在,贺卿在,就连他爷爷张老将军也在。
见了他,贺卿便含笑招呼道,“张家麒麟子来了。”
“惭愧,他哪里当得真师如此称赞?”张老将军谦虚了一句,又横了还没反应过来的张抗一眼,示意他过来见驾。
张抗连忙上前,行礼如仪。贺卿却起身,亲手将他扶了起来,“张将军不必多礼。当是我替大楚千千万万百姓,多谢你才是。”言语间的赞赏之意丝毫不掩。
这般礼遇,莫说张抗,就是张老将军也不免激动。
又说了几句闲话,贺卿才道,“原本军旅劳顿,本该让张将军回家休息。不过太后娘娘,陛下和我都十分好奇抓住布日古德的过程,因此才召了张将军前来。陛下年幼,还未曾见过外间之事,张将军便当是闲聊,说说草原风貌也好。”
张抗转过头,果然见小皇帝一脸好奇地盯着自己看。
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行走和说话,小脑瓜子里已经会形成自己的思考。他这几日总听见张太后夸赞张抗的话,自然会生出好奇。
张将军还没有结婚,但对着这么个玉做成一般的娃娃,即使知道那是天子之尊,也不由心软,放柔了表情和语气,将草原上的经历娓娓道来。
这一趟着实精彩纷呈,即使张抗的语言组织能力不算上佳,这般说来也是惊险至极,众人都听住了。
等他说完,张太后不由感叹道,“真勇士也。”
贺卿点头赞同,“若人人如张将军这般用命,我大楚何愁不兴?”
虽然太后和小皇帝难得听见外面的事,都显得兴致勃勃,但贺卿见张抗面露疲色,便结束了这一次召见,让张老将军将他领回家,与家人团聚。
从行在出来,上了马车,张抗才摸出老爹的信递给张老将军,“祖父,还看不看?”
“看便如何?他是我儿子,难道还能不跟我一条心?”张老将军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两人拆了信,果然张芳在信中暗示,既然贺卿对他们张家如此优容,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对她表示友好。张老将军老怀大慰,张抗却神情古怪,有些不甘愿地问,“那顾相那里怎么说?”
“能怎么说?他自然知道咱们的难处。”张老将军叹了一口气,“慧如真师乃是惠帝之女,今上的姑奶奶,尊贵无比。你如今手里攥着天大的功劳,也就是她了,若向着别人,皇室如何能容?”
说到这里,他还颇可惜地看了张抗一眼,“可惜真师早已出家,皇家也没有适龄的公主,否则你若能尚一位公主,此事自然化解。”
“咳咳咳……”张抗吓了一跳,急忙要开口说话,却被自己的口水呛住,惊天动地地咳嗽了起来。
这也太敢想了,尚主?还是尚那位他一见面就忍不住心下发憷的大长公主?张抗受惊地拍着自己的胸口,无比庆幸贺卿一早就选择了出家,否则简直不敢设想。
“没出息!”张老将军瞪着他。
张抗翻了个白眼,“爷爷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行你上啊!尚主,真亏你想得出来!”
张老将军哼了一声,“所以我们张家只剩这一条路能走,从前的事,都不必提了。再说,顾相在江南的局面,未必就不如西北。便是我们不说,他自己也会选择避嫌。”
贺卿并不知道张家已经打过一次自己的主意又放弃了,她正在跟小皇帝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日万。
打算努力一把,参加国庆日万五天的活动,正好把这个剧情点写完,嘿嘿。
第73章 布日古德
今日之前,张太后对贺卿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虽然信任她,却也一直戒备着,极少让她有机会靠近皇帝。
尤其是在决定御驾亲征之后,不知是不是怕她带坏了小皇帝,张太后的这种隔离更加严密了。
贺卿很能体会她这一片慈母之心,自己对小孩子也不算十分喜爱,因此也从不去触她的禁区,始终保持着距离。到了西北之后,她自己也忙,就更顾不上这些了。
然而今晚,张老将军和张抗离开之后,小皇帝大抵是意犹未尽,因此拉着张太后询问了几个问题,张太后自己答不上来,竟鼓动他来问贺卿。
这一点态度的转变,贺卿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
虽然她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贺卿却从中看出了张太后的转变。这意味着,自己在张太后这里终于得到了全部的信任。以后只要不是大逆不道之事,相信她都会支持自己。
对贺卿而言,这一点显然相当重要。于是她也拿出了十二分的耐心,尽量用简单的语句回答小皇帝的问题,确保他能够听懂。
小孩子的问题天马行空,其中一些挺有意思,听得贺卿也觉得有趣,倒也不以为苦了。
等皇帝精力耗尽,犯了困倦,被人带下去休息了,张太后才拉着贺卿的手道,“陛下年纪渐长,许多事哀家也不懂,实在无力教导他。往后,只怕要让真师费心之处,还有许多。”
其实能叫上位者劳烦你,这也是一种恩宠。但是张太后姿态摆得很正,她很明白自己能依靠的人是谁,因而并不以身份而自矜,跟贺卿说起话来,更从来都客客气气。
她不希望贺卿接触皇帝时贺卿可以避嫌,此刻她开了口,贺卿自然也不会拒绝,含笑道,“陛下是一国君主,将来要肩挑日月山河,这教导之事,自是不容有失。我能尽力之处绝不会推辞。不过,眼看陛下年纪渐长,这启蒙之事,也该考虑起来了。待我在朝中寻觅几位品行俱佳的良师,再与娘娘参详。”
“好好好!”张太后眼睛一亮,连声应了,又朝贺卿福身道,“如此,我们母子就都托赖真师了。”
“娘娘言重,卿愧不敢当,唯有尽心而已。”
小孩子没有定性,张太后这个生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小皇帝的态度,之后他必然会更加亲近贺卿。
亲征已经有了结果,还得到了张家和姚敏的认可,张太后这里也表示了支持的态度,贺卿事先定好的目标可以说是超额完成,贺卿自然是心情大畅。可惜身边没有知心知意的人,满腔兴奋亦无人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