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朝小日子 完结+番外 (我来就山的)


  此时屋里拉着帘,看不清外面的天色。秀卿无法从那几缕从窗户缝钻进了的光线判断时间。
  “没事,你还可以睡一会儿,我已经把回门的礼都备好了。等下我们就去给娘做饭,然后再去祭拜祖宗,也不是很忙!”刘松江阻止妻子的动作,想让她再休息一下,昨晚她可是被折腾坏了(刘松江偷笑)。
  “不是要去爹和娘敬茶吗?我还是起了,我娘说,早上要去做了早饭才行的。”秀卿说着就挣扎着起来了,穿完衣服之后就下了床。脚刚刚踩到地,一阵酸软传来,她差点就倒到地上。秀卿回头瞪了一眼赖在床上的男人,都是他的错,昨晚折腾了那么久,然后扭头一脸傲娇的走出去了。
  刘松江无奈地挠了挠头,也跟着从床上起来,没有媳妇,还躺什么躺。
  两人收拾好自己之后,趁着还有些昏暗的天色匆匆去了旧屋(刘树和刘芬的住处)。刘松江从角门打开锁进了门,这个角门一般是锁在外面方便外出的人进入的,通常都会选择开在厨房处。两人一进门之后,刘松江就自觉自动的开始搬柴火,秀卿挽起袖子开始张罗早饭。
  之前林母也有给秀卿恶补刘家人的喜好,跟秀卿家有很大的差别,刘家人早上也喜欢吃粥,但是不是送的咸菜,而是鱼饭,别误会,不是饭,而是鱼。
  宋朝已经有了鱼饭的出现,鱼饭大多是以新鲜的海鱼水煮而成,由于宋朝时候的保鲜技术不是很好,海产品的处理方法很简单,要不就是趁鲜贩卖,但是这个消耗不多,然后就是晒成鱼干贩往内陆地区,最后就是做成鱼饭了,这样既可以把保鲜期延长,又不至于像鱼干一样流失它的鲜美。
  在潮阳府,通常是整个家族的人都从事捕鱼工作,大家一起在一条船上工作。人们彻夜出海捕鱼之后,将捕来的鱼分类装在小鱼筐内,一筐大概6到7斤的鱼,船内备有木炭炉,炉上放置大陶钵,在陶钵中加入海水煮沸,将正筐鱼放入水中煮熟,然后将鱼整筐放在甲板上吹海风,等到天亮靠岸之后,这些鱼饭马上就可以买卖了。
  这也是很多的潮汕人的家常菜,这样煮出来的鱼能够最大限度保有鱼肉原来的鲜甜,而且价格很是便宜。
  而在刘家村不远处就有一个大渡口,每日都聚集了不少的人在这里等着购买鲜鱼,也有不少的等着鱼饭的。有一些是这里的住民,还有一些是从很远来的,等着运往内陆的商队的人。这些人在这个渡口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市。
  刘松江放置好柴火之后就赶着马车去渡口买鱼饭了,这几乎是在捕鱼期的时候,刘家的日常动作了。秀卿则在厨房熬粥粥,潮阳人不喜欢煮的烂烂的粥,喜欢米粒刚刚绽放,还有些弹牙的粥。她趁着煮粥的空挡,将咸菜拿出切丝,拌入少许的芝麻油和姜丝,昨天村里人送来的添妆里有一大罐芝麻油,她不好意思自己独享,就拿了个小罐子装了一些芝麻油过来。
  等秀卿将粥煮好,刘松江也回来了,他将鱼饭交给秀卿,自己则走到各个房门口去叫人。
  这时候的规矩是,新媳妇上门的这天,谁都不可以出来帮忙,要由新婚夫妇独自完成这顿早饭,所以虽然刘树和刘芬早早起了床,但却没有出门来。
  秀卿将鱼饭放在盘子里,倒入一些咸菜汁,然后就将粥和菜都端到桌子上,招呼大家来吃饭了。她先是要将刘树的粥装好放在首位,请他入座之后,才是刘芬,然后才是刘松江的弟弟妹妹们。
  刘松江带着秀卿给刘树和刘芬敬茶,两人乐呵呵地接过就喝,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收了秀卿的礼物之后,就叫两人坐下来。秀卿把全家的人的礼物都分到各人房里,然后才坐下吃饭。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早饭,刘芬看秀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都没怎么伸筷子夹菜,就招呼道:“秀卿啊,吃多点。”秀卿有些受宠若惊,她知道这是婆婆的关心,她小小的感动了一下,“嗯,我知道的,娘,你也吃,这是松江今天早上去买的鱼饭。”她也要对自己夫婿小小夸奖一下,以示鼓励。
  “这个好吃,很香,秀卿姐,呃……”刘英有些反应不过来,她改口:“大嫂,你用油炒的吗?”刘英又夹了一筷子的咸菜,觉得味道很不错,开口夸了一句。
  “没有炒,是加了一些的芝麻油和嫩姜丝拌的。”
  “我也觉得好吃呢。”刘松河夹了许多,听到刘英开口称赞,他也开口称赞道。
  “芝麻油吗?我怎么记得好像已经用完了呀。”刘芬困惑,就问出声。
  “是昨日里村里的人拿来添妆的,有一大瓶子呢,我就装了些过来,我放在厨房里了。”秀卿对着刘芬说道。
  “那敢情好啊,又能接上茬了。”芝麻油在当地也是很受欢迎的!
  “好啊,好啊,那明日娘也这么做!”众人一阵附和。
  “那我晚上再装些过来,反正新屋里也只有我和松江,也吃不了多少的。”秀卿抓住机会表孝心!
  “那好,你也带些回去给你爹和姨尝尝。”刘芬也很开心,她对于儿子媳妇的要求也不高,两人能好好相处就好,有孝心就更好了!
  秀卿见他们都高兴,心里也很开心,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等到大家吃完饭收拾好,刘芬就将准备好的生果(水果)和肉类收拾好放在筐内,还准备了很多红烛香纸,都一起放进了筐内,由松江抬着往刘爷爷刘奶奶的住处去了,新妇只有拜过祖宗,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婚礼的程序,也代表从今日起,她就是刘家的一员了。
  刘芬将女儿刘英留下来照看只有一岁多的小儿子,安排妥当之后,一行人匆匆来到刘爷爷的住处,他们已经吃完早饭在等着了,刘芬看见坐在天井的婆婆,连忙问好:“婆婆,你这么早就吃啦!”刘奶奶的倒三角眼一瞪,“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啊,净会偷懒睡迟,整日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吗,就等着树儿来伺候啊!”刘爷爷和刘树沉默不语,默默转过头,不去看她们俩儿。其他人也自己干自己的活,这个场景在刘家太平常了,更加火爆的都有呢。
  秀卿在旁边听着有些无语,不敢说什么,她早就听林奶奶说过刘奶奶的丰功伟绩,也不敢看婆婆尴尬的表情,低下头默默无语,假装自己不存在。
  刘芬也觉得有些尴尬,自己的婆婆在自己的媳妇面前给自己没脸,她看着刘奶奶那张脸,都想扭头就走了,但是平日里都习惯了刘奶奶的蛮不讲理,也不会太往心里去,她拉过秀卿,:“来,秀卿,向祖婆问候。”秀卿低着眉眼,乖巧的问好,并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刘奶奶。来之前她已经将刘树一家的礼物放在各自的房里了。
  刘奶奶的眼里闪过一丝喜爱,不过很快就收敛了,她拿起秀卿做的鞋子左看右看,她轻轻扬起头,嫌弃的说:“做的这么粗糙,颜色也配的不好,真是浪费了这样的好材料。”其实她满意的不行,这可是晋地流行的绣法,秀卿绣的是福禄拜寿,意头也是最好的。
  秀卿心里默默吐槽,口里还要谦虚谨慎的认错道:“祖婆不喜欢这个款式的话,下次我再换换,要是祖婆嫌弃我的手艺不好,我回去再练练,下次再给祖婆送来,让您老人家掌掌眼。”林奶奶曾经说过,对于刘奶奶,只能顺毛捋,千万不能顶嘴,要事事顺从,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也好。
  刘奶奶见秀卿如此识相,也就不为难她了。
  刘爷爷指挥着各人将大厅收拾好,牌位排放整齐擦拭干净,然后将祭品摆放好之后,点燃了两只凤烛,拉过一把香点燃,然后带着刘家的男眷祭拜祖先,要等他们拜完了插了香之后,才到松江带着秀卿祭拜,秀卿随着松江叩了头,抬头看着那一整排的牌位,心里默默念叨:“从今日起我就是刘家的一员了,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疾病,无论生死,只要松江对我好一日,我就会对他生死不离,此生相依,我会好好照顾他,为他生儿育女,一起白头偕老!愿祖宗们保佑一家大小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秀卿深深一拜,松江拜完之后就将秀卿扶起。


第28章 (修改)
  等到祭拜完成之后,一行人回到自己的家里,要将祭品带一部分去林家,跟林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秀卿和松江也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回门了。刘芬还特地准备了两只母鸡给秀卿带回去作为回门礼。
  刘松江挑着扁担,一边担是米和油和祭品,另一边担是两只公鸡和两只母鸡,秀卿则提着糕点和几尺布料,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地往林家走去。
  刘家人在忙碌的时候,林家的人也早早就起来准备了。
  对于秀卿这个女儿,林父林母倾注了很多的爱,甚至某些地方还超过儿子们。秀卿出生的时候,他们已经正式搬出老屋来到自己起的新房,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和自己的孩子们相处。而正好也是那时候,村里建起了窑厂,林父进入窑厂当了画图师傅,林家的生活水平也因为窑厂的建立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秀卿可谓是生在了好时候。后来长大了,她也尽到了做姐姐的职责,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成为林母的好帮手。所以林家一家子都很重视秀卿回门的事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