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阿哥都不会带嫡福晋,一去多久不知道,京中大小事情年节往来都需要嫡福晋出面。胤禛府里,四福晋不能走,武静芝,宋瑶华也都不用想出府。
李氏不能侍寝,胤禛提都没提,宋瑶华自然不会提,苏氏自从生了弘暲后和宋瑶华,武静芝过了几回招,目前也安分守己,且她就一个阿哥,比眼珠子都心疼爱护,她不会和弘暲分开。
同理所得,有孩子的都不会离府,伊氏不提也罢,张氏已经出去几回,也没见胤禛宠过,这回还是不要去胤禛跟前显眼了。
耿氏到现在还没复宠,待定,郭氏倒是可以,钮钴禄氏宋瑶华直接否掉了,她就是最大不确定因素,在有人可选的时候,直接就弃掉。乌雅氏不行,剩下新来的富察氏和伊尔根觉罗氏,胤禛又点名富察氏。
最后宋瑶华和武静芝商议后让富察氏,伊尔根觉罗氏,郭氏随同前往。
宋瑶华把人选给胤禛说了之后,胤禛欣然同意。
而后在第二天,给四福晋请安之后,武静芝当着所有人的面道:“四爷要前往云贵公干,此去时间颇久,归期不定,日常起居需要人照顾,四爷亲自点了富察格格,伊尔根觉罗格格和郭格格随同前往。
你们三人一会回去尽快收拾细软准备和四爷出发,路上切记照顾好四爷,到了地方,四爷的日常起居也许多多照料。若是四爷有何损伤,回来必不轻饶,知道吗。”
宋瑶华就见那三人一脸欣喜忙不迭的答应着,而其她没有选上的人,表情也是各异。
四福晋对武静芝的喧宾夺主非常不满,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她纵然不满也不能说什么,只得挥挥手让大家都快些散了,眼不见为净。
宋瑶华和武静芝回到院中,宋瑶华倒是没什么,武静芝却显得忧心忡忡。
宋瑶华疑惑问道:“静芝怎么如此忧虑,可是最近府中事务太多?”
武静芝摇头道:“妹妹只是担心,此去时间不短,让她们两个满族出身的格格前往,日久情长的,万一再给四爷添个一儿半女的,总归有些不妥。
更何况那个富察·纳惜颜最近颇得四爷宠爱,若是在府中,咱们还能有所提防,一旦随四爷去了云南,咱们的人可就不好操作了。”
宋瑶华闻言也有些犹豫:“可是她是四爷特意吩咐的,你我都无法更改,府中剩下的人,不是你我这般跟随四爷十年多的老人,就是一些不受宠的。
前者四爷估计也看腻了,后者若是再和富察氏同去,只怕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我看了半天也就伊尔根觉罗氏还有些心思,或许能和富察氏一较高下,郭氏也算受宠,她们三人彼此争斗来往一番,也减少了四爷只宠富察氏一人的几率吧?”
武静芝闻言也叹一口道:“若是姐姐你能同去,我自然是更加放心的。”
宋瑶华却道:“四爷这一走,府外的铺子庄子各项事宜都需要我来经手,府内事务也少不了你,你我是无论如何也走不了的。
哎,现在想想,李氏是真的可惜了,以她的容颜姿仪,如没有身上的缺陷,定可与富察氏一争高下。
我们俩现在也不用这般诸多愁绪了。”
宋瑶华随口说着话,正要给自己和武静芝倒茶来喝,却不防武静芝忽然一拍桌子,吓了她一跳。
抬头就见武静芝双眸发亮,低声呢喃:“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她呢?”
宋瑶华没有听清,疑惑问道:“谁?”
武静芝起身道:“没什么,这件事姐姐你不用操心了,妹妹已经想到一个不错的主意,妹妹先告辞了。”说完不待宋瑶华回话已经疾步出了院门。
宋瑶华倚着门框看那抹粉蓝衣裳远去,低头笑了笑,对身边人道:“这都多少年了,孩子都两个的人,怎么遇事还是这么风风火火的呢?”
春兰笑道:“武侧福晋也就在您这才显露出这般性子,奴婢听别人说,在其他人面前,武侧福晋可是很有威仪的。”
宋瑶华笑着进屋道:“我先歇一会,晚膳再喊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 嗯,瑶华总是在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就能给别人丰富的灵感呢~~~
感谢小天使们的留言和收藏哦,谢谢大家,?( ????` )比心,么么哒大家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荷花伴欣儿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6章
宋瑶华吃晚膳的时候听春兰说了一嘴,下午李氏去了富察氏那里一阵子,没人知道李氏和富察氏说了什么,反正李氏出来一路上都笑的很诡异,而富察氏在她走后窝在屋里,再没出来过。
宋瑶华要做的事情太多,哪有功夫理会这些事情,听了一耳朵,就作罢了。
翌日,胤禛带着人准备出发,四福晋,宋瑶华和武静芝等人在门口送他。
宋瑶华扫了一眼跟着的三个人,郭氏难掩喜色,伊尔根觉罗氏表情难辨,富察氏脸色苍白,眼窝泛青这是没睡好?是能出门太激动了吗?
宋瑶华摇头,等她沿途被颠簸的马车晃得想吐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兴奋了。
胤禛这次是公干,要抓紧时间赶路,康熙专门给每个皇子派了一队五百人的御林军护卫,这一路上只怕是要急行军,条件可想而知。
胤禛是代表钦差身份前往,武家人随行,宋瑶华早就把能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好了,他们这次去看情况布置就行。
难得的所有成年皇子都不在京城,而康熙爷自这之后每日上朝都会带上太子,太子终于从西方再教育的深坑里爬了出来。
宋瑶华收到家中信件,里面也提到了父亲大哥在朝中看见的改变,最近几年政策的改变让许多保守派都难免有些微词,只有一些新秀们尚能适应。
宋瑶华也知道这是改革的必经之路,总要有个过程。这不是都已经开始进入新学校学习了吗,相信不出一代人以后,大家都能接受这些了。
胤禛和其他皇子们一走就是快两年,期间往来的书信,宋瑶华也看出来许多改变。
皇子离京这么久,还是大清开国头一回,康熙爷也是有魄力,都不担心皇子们在外边勾结什么地方官吏,结党营私了。
督造学校从征地到募银,招工,还有新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时间,在此期间别的皇子宋瑶华不知道,反正胤禛在武家人的陪同下可没闲着。
武家人从前在宋瑶华的授意下自海外带回来的一些土特产品,还有一些先进的工艺技术,在胤禛的默许下,在云南等地大肆推广。
诸如大面积种植的红薯,规范的梯田和先进的水车以及高级的纺纱机,织布机等东西。
也由此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反正胤禛在云贵两省做事顺利了许多,还时不时能给当地带去一些新鲜东西利民便民。
胤禛来信中提到当地官员对他态度也很好,宋瑶华明白,胤禛只是钦差去监督事情,其他随他而去的衍生物品,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也都算是当地官员的政绩。
而每年吏部考核,政绩关系到他们的升迁仕途,他们自然要把胤禛这个给他们送政绩的皇子好好供着。
云贵两省也算贫苦地区,官员还要和当地土著周旋,想要政绩其实很难,没有政绩得不到升迁,只能呆在那里,他们也是怨气颇深的。
这也是许多待选同进士出身的人宁愿留在京城养望待职也不愿求外放做官的原因。去了偏僻穷苦的地方,做不出政绩,你可能就一辈子都回不到京城,远离权利中心了。
而康熙爷这次明旨的第三条,宋瑶华觉得里面很可能就藏着这些事情,不想外放,逼着你也要去。
去了还有机会,不去就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了。至于那些当真敢不来的,呵,宋瑶华相信,那些人一定会被康熙爷记在小本本上,只要他活着一天,那些人就永远赋闲在家养望去吧。
宋瑶华都能想到的事情,这些官员预备役又怎么会想不到,所以其实三条明旨里,反倒是第三条的行动力更快。
一年前,京城新建学院的学院们就满员了,宋瑶华听母亲说他父亲让三弟,四弟都去学院学习了。
如今的学院不仅有已经是进士的学子深造,还有从启蒙开始就入学统一接受教育的孩子,多是京中勋贵家的子弟。
而学院也增设了一处皇家学馆。那里面全部都是皇亲宗室的孩子,包括康熙爷的儿子孙子们,规模可比上书房大太多了。而且皇家学馆是寄宿制度,孩子们每月只能回家两天,其他时间都住在那里,有康熙派的人手照顾。
这一举措开始还惹得宗亲怨声载道,可是实行了几月后大家适应了反而觉得很不错!
那些被长辈们惯得不成样子的熊孩子们都被关在学馆,平日里家中不会被闹得鸡飞狗跳不说,难得回来,看起来也比在家时懂事许多,简直省心极了。
宋瑶华对此只是置之一笑,当然省心,皇家学馆里的老师都是名师大儒,甚至还有帝师,教授的也不止宗亲孩子,还有皇子皇孙。
相似小说推荐
-
人设不能崩 完结 (昔邀晓) 2020-03-27完结5879 9838退休前最后一次挑选任务,系统送了楚言一个古代任务大礼包。专业穿越人士楚言打开人...
-
我把暴君养大 完结+番外 (花心者) 2020-03-26完结4794 18721花溪穿进一本书里,决定把那个被打入冷宫、童年凄惨后期黑化的暴君养大。男孩子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