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也知道占凉住的地方实在太偏远,但真的挺喜欢占凉写的文章,所以也乐意帮忙,陆陆续续帮她寄一些东西到新疆。
赵老师提到的竞赛题,说的就是占凉拿出来的那些参考书,没少让年级组的老师去仔细研究,然后想办法在各班开始讲新题型。
八零团的师资力量不太好,但是,不代表老师们不负责和不敬业,他们也只是受限于地方偏僻和信息闭塞的禁锢,很难掌握最新的教育信息。
出一套新题型,来一种新解法,再讲一套新思路,教育本来就是在交流和沟通之中擦出火花的一件事情,要不然,所有老师都那么重视真题和模拟卷做什么?不就是为了无限贴近出题人的思路?
学生们努力学知识是一方面,老师们努力把握风向也是另一方面,可惜之前这两个方向做的都不太好,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基础,学生们学的懵懂,老师们教的也迷糊。
现在有了最新的参考书全集,年级组的老师们就自发加班了,他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题目,来努力去思考出题人的思路和逻辑大纲,然后再努力消化转而交给学生们。
实际上,这些在东部几个教育大省,或是新疆几个知名的城市里,已经是每个初中高中都默认的学习方法了,不去分析题型,不去把自己当成出题人,还考什么试?还拿什么高分?
八零团这边连个练习册都不怎么能买得到,更别说相关配套的教辅书和参考书了,书本的知识是基础,却不是全部,只迷迷糊糊看课本的孩子能考得上高中,那才真的是天赋秉异。
为了,校领导还专门提了个申请,麻烦上面师里面的新华书店帮忙多订一些教辅书,到时候八零团自己去取。
这也是占凉给老师们的建议之一,她都能在县城里的新华书店看到《七龙珠》,却找不到基本教辅资料,这怎么行?
真正的学生,都是被题海反复折磨,在考试之中不断变态,才可以成功的,没有最新版的教辅材料会绕很多歪路的,再加上师资力量不太好,估计连绕弯路的资格都没有,直接就跑偏。
学校的老师们也知道,占凉之前一直都在内地读书,是去过北京上海香港,还出过国的孩子,起码在八零团和坎坎村,这绝对是最知道外面世界的那个人了。
所以,对占凉的提议很重视,起码学校里的学生能明显感觉到课业压力变重了。
对此,占凉毫不心虚,但是坚决不让老师们暴露自己,否则,她担心自己被别的同学套麻袋。
从占凉背回来的那个包里面的照片来看,重生后的这个自己,和她重生前的很多情况还是很像的,年纪不大就去过很多地方,这么说也没错。
多看才可以长见识,再加上小学初中和高中都不在一个地方读书,大学又自己去了北京,工作后也去过很多地方,占凉甚至能有底气说,她绝对是整个团场里最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的人。
所以,各位突然发现考试频率增加,作业量变重的学生们,请不要求根问底,把小幽怨的眼神都对准老师们就行。
吃苦这种事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不可能这个学生平时性格坚韧又耐心,读个书就毛躁的和屁股长刺一样,占凉虽然深藏功与名的把自己藏在了大量的作业和卷子之后,但是,随着她考出了几场第一名之后,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来找占凉问题。
占凉讲的清楚,还很耐心,关键是会夸人,这谁不喜欢?
要是占凉表现出不耐烦或是反问一句这你都不会?可能会吓退一群学生,但是占凉好不容易以一己之力拉动团场教辅书销量,怎么会轻易让学生们再退回去,讲题肯定讲的特别的认真。
讲题的时候,其实也特别适合重新整理思路,因为提问者会以你根本想不到的角度来听不懂,为了解释清楚又不把自己绕进去,讲题的人思路一定要特别的清晰,但凡讲题讲着讲着就变脸的人,可能很多都是讲题讲到一半,发现自己被绕进去之后也产生困惑了。
就像是唱歌本来唱的挺好,结果旁边有人跑调,自己咻的也被带跑偏。
占凉最开始讲题的时候,还容易偶尔带出来一些超纲的内容,然后在同学们一脸迷茫的表情下,仿佛知道了自己当时“我真的怎么摘也摘不快”是个什么感觉了,到后来,她开始代入出题人的角度,思考在有限的知识里面怎么样全方位的检验学生们的掌握程度之后,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每天放学之前班里还会多留半个小时,就是让占凉来讲讲题,给大家扩充一下知识点,或者讲讲故事的。
对,占凉麻烦编辑帮自己买的明信片、报纸或图片之类的,就是为了讲故事的。
她拿着这些明信片或是报纸上的文章,来一点点给同学们介绍外面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民风民俗,会有什么历史景点,甚至有什么特色小吃。
总之,要让所有人知道触目所及的之外,具体是什么模样的,有了基本的概念才会好奇,有了好奇才会去努力和了解。
这是一个双向打开的过程。
从建国后,每一个十年都在快速的发展着,科技、农业、工业以及方方面面,但是,人们绝对不会想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的出现会把整个世界撞了个天翻地覆。
占凉重生之前,在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方面,已经有很多业内大佬提出了智械的概念,也就是人工智能和机械化,他们认为未来的打开方式将交给信息、数据和科技。
仅仅是十多年,社会就会被拉扯的非常快,经济全球化让人们的整个物质水平走上新的消费理念,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又会带来无数的思考,网络把“自我”的概念无限的凸出,人们关注各种各样的娱乐新闻和小道八卦,也更愿意展示自己,想寻找自己的存在感,网红、自媒体、各行业博主都是这个自我需求的衍生品。
差距会带来痛苦,占凉不知道未来的生活谁该去融入谁,谁又能改变谁,但是她可以推一把身边的人,把他们往前送一步,追上去抓住时机,然后被东风卷起送上天际。
如果能做到这些,占凉觉得自己的重生,还是有点小浪漫的。
她其实已经发现,自己对未来的记忆很多都已经模糊,自己的记性一直都不算太好,尤其是记事能力差的仿佛过的是假日子,但是占凉也试图找纸笔记下来一些大事,她也有着那么点“达则兼济天下”的侠义心,要是能改变历史,真的暴露一下自己也没有什么问题。
救一个人得到了由衷的感谢,就很多人得到了重生的机会,占凉把这个馈赠用在救数十万人身上,也值。
可是,写不出来也记不下来,不管是想记下来2003年还是2008年,占凉都没有办法记录下来,哪怕努力想编一些暗号来记录留痕,也写着写着就忘掉了自己是准备写什么的。
试了很多种办法,占凉都像是被什么束缚住一样,这让她忍不住的猜测,莫非自己还在同一时空?在同一时刻位于江南地区的一所小学里,原时间线的占凉还在认真写作业吗?
有了这个猜测之后,占凉开始去跑遍各个书店寻找记忆里仅存的一份小学优秀作文集,她小学的时候有篇作文被选中出版了,直到高中她家里还摆着那本样书,她想知道这个作文集是否真实存在。
漫长的冬天里最让孩子愉快的新年,就被占凉这么恍惚的度过,她在开学之后的一次班级大扫除之中,在一个同学桌子上看到了这本故事集。
从去年开始,老师和家长们都认识到了教辅材料的重要性,连带着书店的老板们也开始抓紧时间进货,这个作文集自然也被带回来卖,由于定价比较高,班里也就一两个舍得买,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喜欢相互借阅。
占凉脸色不太好,问这个同学看一下作文集,同学欣然应允,然后看着占凉把书打开,很熟悉的翻到了一页之后低着头再没有抬起来。
好奇的凑过去一看,“咦,这个小作者也叫占凉,和你重名啊!”
“我看看我看看,真的啊!”
被身边的同学围住之后,占凉就从怔愣之中缓过来,把作文集还给同学之后,找了个其他的借口就先离开班里了。
没有人会想到重生,可是,占凉觉得浑身发抖的理由就是,同一个时空好像存在着两个自己,那么她现在离开新疆去找“自己”,会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孩面对面吗?
重生其实是一件细想起来挺害怕的事情,万一自己做错什么了怎么办?万一有什么蝴蝶效应让自己多了麻烦怎么办?万一自己……
谁能保证重来一遍,自己会做的更好呢?尤其是知道了一种结局,生怕第二次复制或改变的时候做错,那种被恐惧支配的感觉就更难受了。
占凉这种重生错地方的情况,应该更是雪上加霜,她根本就不熟悉这里,要不是遇到古丽哈他们,可能真的要在荒漠戈壁之上迷失自我。
回家之后,占凉的情绪就一直不太高,或者说,她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不太舒服的飘忽感之中,就像是很安静的夜里突然有个声音问自己,你真的是占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