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国内各省市的贫富差距可能还没有那么的凸出,但很快,东部西部的发展速度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占凉很清楚,如果身边这些同学们错过了人生接下来的十年,绝对会被整个社会狠狠的甩在后面。
就像一趟飞驰的车,如果不抓紧,就很容易被甩下来。
好在,如果聊什么农业现代化、采棉机的改进和什么棉花储备这种问题,占凉是想破脑袋也爱莫能助,她是重生不是高达机械化,对一窍不通的事情依旧一窍不通。
可是,聊教育聊学习,占凉就太熟悉了,她很厌恶一切美化学习过程、呼吁什么天才流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学习就是枯燥的、重复的和辛苦的,每一个想从教育这条路逆天改命的,都要做好沉下心来吃苦的准备。
因为,读书的苦和以后未来其他的苦楚比起来,已经甜很多了。
但从和同学们这段时间的接触上面,占凉就很看好他们的学习资质和吃苦能力,在初中这个阶段,能一天摘八.九十公斤棉花,到晚上回去的时候还记得帮班主任把同学的名点了,帮大家重申晚上不能乱跑这些注意事项的孩子,有责任心又认真,能吃苦还有大局观,要是占凉还帮不上他们,她回江苏连考十年数学谢罪好了。
“对了,你们知道明朝的一个皇帝朱棣吗?”占凉看身边的同学显得有点低落的模样,突然换了一个话题,“就是天子守国门,迁都北京的那个皇帝。”
“嗯?”大家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占凉会突然提到这个。
“虽然比喻不太恰当,可实际上,从你们每个人爷爷奶奶那一辈开始,大家就在做和天子守国门类似的事情。”
也是来到新疆之后,占凉才发现汉族人之中老兵的数量基本上有百分之九十,年龄大一些的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年龄小一点的有的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统一跟着部队援疆,就是兵团的雏形。
新疆的地理位置特殊又极其重要,接壤国家众多,处在亚欧大陆中心,想要为祖国守住西北方向,需要的不止是边防战士和军事力量,更多的就是牢牢扎根在这里的人们。
这是每一个留在新疆,奉献青春没有再返回故土的老兵,应该得到的荣誉。
而作为他们的后代,在占凉看来,这就是第一件很厉害的事情。
第二十三章
我不说,你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
重生之前,占凉以为这句话是开玩笑的,没想到重生之后,这句话是真的。
她身边的这群同学就像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般,根本不知道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有多么大的意义。
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很有名的一句边塞诗,简单的描述就勾勒出边疆军民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但实际上,玉门关只是在现甘肃省敦煌市附近的戈壁滩,还不算祖国最西北的地方。
新疆,大概就是总刮西北风,根本没有春天这个季节的鸡尾巴大户。
最开始进疆开垦的老兵,现在基本上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见过新疆最原始、最荒芜的模样,然后,一点点开垦和建设,主体以兵团为主,也有很多散落在地方上,坎坎村现在的老年人其实也有大半是老兵。
身上有弹坑,见过饥荒挨过饿,参加战争扛过枪的那种老兵,和风沙抢地盘,一点点攒着水源种树,然后开垦出良田和城市的。
占凉他们这一代,应该算是军垦第三代,由于父辈很多都是自小在新疆长大的了,所以,他们对所谓的家乡并没有什么概念,哪怕在新疆的时候会认真的解释,他是四川人,她是湖南人,户口本上面的籍贯也是这么写的。
但是,离开新疆之后,所有人都只会说自己是新疆人。
军垦第三代从小说普通话,能听懂家里爷爷奶奶的方言,但大部分都不太会说,家里吃饭可能还留有一些家乡特色,但更多的则是和新疆本地的多民族融合。
树扎根之后,就是沉默的。
军垦第一代的老兵有一些选择在九十年代之后回家乡看看,但更多的,都是留在了新疆等到老了走了的那一天,也要埋在大戈壁滩里面,守着他们建设过的地方,陪伴着他们的后代。
占凉觉得朱棣的天子守国门作为比喻,其实不太恰当,是因为,她觉得在新疆所有的开垦者守卫者,做出的事情可能意义要更重大。
新疆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是棉花生产的基地,也是乳制品和肉类的主要提供基地,更别说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与不同的国家接壤,重要的战略地位了。
边防官兵苦,帕米尔高原五个字本身就代表着无数年轻人投入热血和责任,甚至搭进去健康的守卫;以居住点为核心,辐射状的保卫家园的当地人,也过的很艰难,缺水、干旱、风沙、暴雪,单盐碱地就已经让多少新疆的农民愁白了头发。
但是,不能没有他们,缺边防官兵则会边境不稳,缺当地居民则会失去这块家园。
从军垦第一代开始,生活在新疆这群离开故土的人们,就在默契的做着同一件事情——春风不愿意度玉门关,那么他们来代替春风。
“这、这么厉害的吗?”听到占凉的话之后,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难以置信的,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印象基本上都停留在“偏僻和闭塞”上面了,越是很难和外界沟通就越穷,越是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就活得越茫然,这是第一次他们意识到,等等,好像不太一样的。
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重要一些。
“当然,要不然这里为什么叫新疆?”嗯,这句话是占凉的个人观点,但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在这里生活的很多人都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现居住地的,要么是从军垦第一代的时候进疆定居然后再也不离开,要么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和接触外面的生活从游牧开始慢慢聚集。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发展变化,这是新疆。
“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每年过节的时候,都还会有团里的领导去慰问。”
“我爷爷奶奶都是老红军,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们亮闪闪的章。”
每一个普通的老兵,其实都不普通,军人转农户的魄力,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应该为他们的长辈而骄傲。
人为什么需要集体荣誉感和一些使命感?就是因为这些,可以极大的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占凉可能都没有想到,她临时想出来的这些话,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整个年级,甚至是老师和校领导那里。
然后,占凉就被班主任找到,委以重任,准备一下演讲稿,等回学校的时候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我们兵团人的口号,一直都是安边固疆艰苦奋斗,新时代也要牢记建设和发展的主题,你看这个学生的思想水平就很高,听学校老师说还经常给报刊投稿?那我们作为领导和老师要充分给予关注和鼓励的。”
兵团人能吃苦也不怕吃苦,这一点从孩子们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占凉也没有想到自己正中校领导的心意,觉得这个学生牢记历史着眼未来,很适合把这些话分享出来。
甚至还给占凉特批了两天假,让她好好的写一下稿子。
本来还觉得国旗下讲话有点点微妙羞耻的占凉,一听能放两天假,立刻就是她行她可以她没问题。
不劳动,做什么都好说。
占凉很喜欢坎坎村,也喜欢八零团,自然也会希望这里变得更好。
可能是因为占凉的劳动水平实在是太难带了,在同班同学们知道占凉能因为写稿子休息两天,居然没有谁羡慕,而是都松了口气,觉得这两天他们摘棉花的平均公斤数肯定能在年级里拿第一。
占凉怀疑同学们在人身攻击自己,而且,有证据。
其实她觉得自己也不至于那么弱,摘个三十多公斤也不少了,占凉现在的体重也就差不多这个数,能摘够等体重的棉花量,还不厉害吗?
只是被同学们对比的太厉害,没听一些棉农请来的棉花工都说,他们看到几个学生那摘的太快了,比他们这种专门来打工赚钱的还能摘,四舍五入,占凉也不至于劳动渣的看不过眼。
等摘棉花结束的那一天,占凉他们收拾好行李,再坐上超马力拖拉机回学校的时候,古丽哈还来接占凉了,看到自家之前白皙又雅致的女孩子,已经变成头发乱蓬蓬,脸晒的又黑又有点蜕皮,被风吹得仿佛只有眼白和牙齿贼亮。
什么江南小美人胚子,什么繁华都市养出的精细,全都化成棉花枯叶随风消逝了。
古丽哈一看就知道占凉肯定是没老实的戴帽子戴口罩,但是一看这小脸就知道没偷懒,还挺高兴的夸了两句,一点都不因为占凉摘的少而打折。
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占凉又是被大家都付出努力才勉强拉扯上来的劳动渣,古丽哈夸占凉的时候,她旁边的同学也跟着点头附和,是啊是啊,占凉特别棒,一直坚持都没有喊累,也没有偷偷哭。
占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