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周婉完全想错了周二柱夫妇的想法,不说如今知道惜时的本领,就算惜时没那么大能耐,只要提起了这茬,周二柱都愿意让惜时去试试,不说其他,考上了秀才,家里的地就能免了赋税不说,见了那官老爷都不用下跪,而且闺女跟着享福,多好的事哦。
当惜时考中了童生的消息传来,周家村的人都不知道该摆出个什么表情了。
这是什么情况,就那个惜时,一脸呆相,看着傻乎乎的,说他长的有些文气,可村里去他家买过地瓜苗的都知道,他要是不想让你上前,你是使了牛鼻子老劲也别想动一下。
就惜时,周二柱家的上门女婿,以往大家还猜着这小子是不是脑子不太好使,配婉丫头这么个小财神那是亏了婉丫头了,怎么着?人家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童生了?
童生是什么,别看周婉一家人都说的简单,惜时考起来也很轻松,可这童生也是有难度,只字里风骨这一项便不知刷下去了多少人,不然周里正也不能因着大孙子考了个童生就嘚瑟的不行了。
可惜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考中了,也怪不得周家村的人惊讶,用那鲁氏的话说,“这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咱周家村那点子运道都进了他周二柱家,你看看,他们家婉丫头,这自打好了,活脱脱一个小财神,那银钱哗啦啦进家门,这招了个上门女婿,还识文断字的,抄书抄书的,还抄成了童生,下一步人家就考秀才去了,你说说去哪儿说理去。”
不怪鲁氏眼红,实在是她家的运道有些不好,原本闺女进了宫,这眼看着就是个后宫娘娘了,去年的时候鲁氏娘家兄弟要去京城看进宫本的闺女,鲁氏倒是没去,可她也给闺女捎了信,大意就是问问闺女这当了宫里娘娘了,能不能求求皇帝老爷,给她几个兄弟求个官儿当当,然后把一家子都接到京城里去住。
她兄弟去了一趟,闺女是面也没见上,费了老劲把信递进去了,只给鲁氏带回来了一封信,鲁氏还美滋滋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还召集个一大群人,去里正家念信,可这信里写的差点让她背过气去。
原来她闺女进了宫,也不知怎的,虽先头说的要当娘娘,可后来也不知怎的,又变成宫女了,信里说了让一家人在周家村好好过活,待她宫里满了日子,放出来了就回家。
这信当着大家的面念的,自然不过一天就传遍了周家村,幸灾乐祸的自然不少,尤其是周婉的大伯娘钱氏,更是乐的不行,她闺女金珠没进去,这静丫头进了宫本就让人不平衡,如今当不成娘娘了,好!
不过鲁氏的大酸话就没那么多人赞同了,如今她闺女不当娘娘了,也没了那么多恭维她的人,有的人就直接反驳了,“我说他鲁婶子,你这话就不对了,人家婉丫头是挣了钱,可也带着我们挣了钱了,就她那地瓜,要不是她卖给我们那地瓜苗,咱哪儿能跟着她赚那好几两银子啊,再说,那镇上老多掌柜的早就说了,今年地瓜还不愁卖,这不就还能挣钱,要不是婉丫头,咱们想也不敢想。”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大家羡慕是羡慕,可也有觉悟,人家有能耐,挣得多应该,自家跟着喝口汤,那也知足。
第53章 是咱们村有人考上秀才
关于自家招了多少人眼红,周婉一家人都没功夫关注了,惜时这童生一过,一家子人都高兴,童生虽然科举里最最小的等级,可考过童生的,周家村目前可就里正家的大孙子考上了,那也是顶顶的荣耀呢。
过了童生,剩下的就是秀才,如今惜时成了家里的保护动物,周婉问了书铺子的掌柜,给惜时报了一个私塾,因着是童生,他很轻松的就进去了,一直上到考秀才。
不过因着在镇上,惜时每日早起晚归,很是辛苦,郑氏更是心疼,如今家里富裕,她换着法子给惜时做好吃的,十日休息一日,休息这天,惜时什么也干不成,周婉还额外给他做好吃的加餐,弄得惜时都不好意思。
这日休息,周婉炖的大骨头,这骨头是取了猪大骨,用热水焯一下,倒掉油沫沫,加上葱姜大料,小火慢炖,炖上一个半时辰,加上点酱油醋和盐,味道又鲜又香,肉也酥软好吃,让惜时吃独食他肯定不吃,所以这大骨头一共四个,一人一个,不偏不倚。
每当周婉做饭,惜时都吃的香甜,他学着周婉的样子,双手抱着大骨头,一点点啃上面的肉,边吃边和周二柱商量,“爹,婉儿不让我下地帮忙,今年咱们搭了四五个苗床,那么些地瓜苗,你让我也去浇水吧。”
这个请求周二柱都不等周婉说话,就一口否决了,“不行,你现在最重要的,那就是好好看书,婉儿不是说,那些个什么论,书上写的不能算数,得自己想着写吗,你那先生给你的题目,你就好好写,地里的活,我能干的了,还有你娘和婉儿呢。”
可惜时不放心,“娘身子弱,婉儿也是女孩子,你就让我去吧。”
周婉如同一个兔子一般,嘴巴一鼓一鼓嚼着嘴里的肉,待得咽下去,她也插话了,“惜时,我爹说的对,你可不能仗着你过目不忘忙,就掉以轻心啊,这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再说了,你好好温习就是帮了大忙了,你看今年咱们可是有五亩地,这些地瓜要是都卖了,那可是一大笔银子,我估摸着,到时候那眼红的人肯定不少,说不准有人看不惯给咱使绊子呢,你要是考上了秀才,那就是和县太爷平起平坐的人了,到时候那眼红的人,也不敢怎么着,那你就帮了咱家大忙了。”
周婉这话说的,一家子都点头,郑氏也附和,“婉儿说的对,惜时考秀才,比咱家地里的活重要,你不用担心娘的身子,我这都快两年没生病了,身子好着呢”,郑氏说着又笑起来,“你可好好考,你看婉儿这也不小了,我和你爹商量了,明年后年的就给你们把事情办了,你要是真考上秀才,我这心里,才高兴呢。”
周婉听着她娘说着说着就劈叉了,心里无语的很,偏偏惜时还一脸高兴,他嘴角抿起来,露出个笑,这才不争了,“嗯,爹娘,我一定能考上秀才。”
惜时的事情告一段落,周二柱抿一口酒,这才又和周婉说起来,“闺女,你这大骨头,炖的真实绝了,这味儿,我这辈子也没吃过。”
这大骨头还真是周婉第一次炖,以前家里日子不好过,这富起来了,都是鸡鱼肉的买,就想着多吃肉,周婉还真没想着这茬,这还是惜时考上童生,周婉想着他用功,要补钙补脑,这才想起来大骨头这茬。
周婉站起来给惜时盛一碗骨头汤,嘴里也不耽误,“那是,爹,这可是我梦里跟着神仙学的,这还是用咱们的锅做的呢,要是用那个瓦罐,焖出来的,那才叫一个香呢,这样的好吃的,我还会做好多,如今人们越来越富,这些个东西不愁卖,等以后,我就在咱们镇上那个沿街房那儿,开上这么一个大骨头店,你放心,一准儿好卖。”
这话亮堂,周二柱听得不住点头,“你还别说,这话我信,当初听你的买了那邻着街的房子,真是对了。”
本来买房子的时候,一样的价钱,临街的二进小了点,另一个的说是二进,其实还带着个小花园,比临街的大多了,周二柱与郑氏都想要那个大的,还是周婉做主,要了那临街的,就是想着以后能做点个生意。
如今那房子租出去了,租金一年也有几个钱,周二柱与郑氏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这才觉出那临街房的好来。
周婉脑袋一扬,“那是当然了,听我的,没错,都说了爹娘你们放心,咱们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过,这可不就应了我说的话了,早两年,哪里能吃上这个呢。”
一家人听着都笑开来,这话很是,别说早两年,就是去年那些个地瓜苗刚下地,郑氏心里都没底,她算着整个村里,种地瓜的人可是不少,这到了秋天可不一定卖出去,就算有着那签字画押的纸,她也心里悬着呢,可到了秋天,那一个个的地瓜就变成了钱,她这才彻底放了心,今年就由着周婉做主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日子总是过得极快,从地瓜上苗床,到出苗,拔苗,下地,除草,长大,从春到秋,眨眼便到了,还没到收获的季节,秀才考试就先来了,惜时有师父带着,周婉倒是很放心,何况周婉早就知道,惜时在私塾也算合群。
惜时刚上私塾没几日就告诉了周婉,私塾里一个姓姚的小伙子,也是今年要考秀才的,两人挨着,他应是比惜时大一点,对惜时很是照顾,两人关系不错,此次去考试,也是相互照应。
周婉这个暴发户,当然是不会让惜时亏着,考试是在县里,惜时的师父有上次的经验,早就找好人给自己的学生做了保,也招呼人定好了客栈,就等着一群人入住了。
银子自然是不能少了,因离着考场进,那住处一天得有个二十几文,再加上一日三餐,这五天考试,一两银子也是绰绰有余了,周婉大手笔给了惜时三两银子,这差不多是他们家如今一年的花销了。
周婉算的明白,“你不是听说姚大哥家里不富裕,这一路上,你也帮衬着点,银子不用省,该花就花,我给你做的那些干粮什么的,都很多,你也可以分给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