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柱一时纳闷,他们家也就惜时认字会写字,可没什么功名,他不禁疑惑,“周大爷,我们家可没什么读书人啊,你这是有什么事?”
周里正一副‘你不懂’的表情,“这个啊,和你真是说不着,我找惜时。”
惜时自从里正那里得了定心丸,就一言不发,专心坐在桌子的给周婉剥瓜子,乍听到里正提他的名字有些懵,他抬头看了看众人,“我?”
周婉也一脸感兴趣的样子,她托着腮看了看惜时,不知道里正有什么地方用的着自家这个大帅哥。
周里正也不卖关子,“这事儿还就是要找惜时,我都听说了,惜时在镇上的书铺子抄书,这都抄了两年了,都说惜时你把书铺子的书抄了个遍,是不是?”
惜时不想如今他名气在村里这么大,顿时有些不好意思,“里正爷爷说笑了,我是抄了一部分书,没那么多。”
周里正笑呵呵,“我知道,你们一家人啊,都是内秀,明明有能耐,就是不显摆,不和那有些人,有三分说十分,我知道,你抄的书不少,今天我来啊,就是因着你抄书的事儿。”
众人忙做出一个洗耳恭听的态度来,周婉心里默默吐槽:莫不是里正爷爷让他家那神童得仁跟着惜时抄书?
周婉明显想多了,周里正喝了一口茶,又开始絮叨,“这不是今年,又到了恩科了,我那乖孙要下场考秀才,考秀才,那书总是少不了的买,你说说那书铺子也是精怪,打着那考中的幌子,一通的书都摆出来卖啊,这不买吧,怕拉了哪里没看,这买了吧,又太多怕看不精。”
听到这里,惜时暗地里看了周婉一眼,书铺子那精怪的举动,全是婉儿教的。
本来吗,惜时在书铺子这书一抄就是两年,虽然这一年的抄的少了,可也没断过,那掌柜的和惜时周婉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今年又到考秀才的时候了,周婉早就给那掌柜的出了主意,将那往年的各种考题整理成册,杂七杂八的多来几本组成一套,扯个让你高中的大旗,专门卖给那些个富户,那卖起来,才叫一个火。
没想到周里正家的大孙子这么有野心,还想都买了,想来那店小二不会都给推荐,定时这位得仁哥自作主张了。
只听周里正继续说了:“你说我家虽有几个钱,也架不住那些书都买了,人家店小二倒是给说了几本,可我那孙子上进,就想都买着,我这才来问问惜时,惜时这书也是抄了那么久,我也知道,这书向来都是卖的好的抄的多,惜时定也没少抄那些个书册,这书名我都记下来了,你给看看,抄的最多的有哪些,我再和那店小二说的一对,这就差不离了。”
第52章 她家惜时竟是个过目不
周婉不想这里正还有这等机智,他说的很不错,这抄的好的,自然卖的多。
惜时听了点点头,这个倒是不难,他接过周里正手里拿的一个条子,搭眼一看,就看了一眼周婉。
周婉跟着伸头看了看,心里顿时乐翻了天,无他,那掌柜的完全把她说的销售思想给扩大了一番,把那书册的名字整的极其高大上,什么《永昌三年秀才集锦》、《各州解元如何妙笔生花》、《州府大人赞过的好文章》,名字个顶个的吸引人,确实难以取舍。
这里面有很多都是惜时整理的,他倒是也有数,指着几个抄的最多的名字,给里正说了。
周里正看着指出的几个名字,忙用瓜子壳在那名字上戳了一个小孔,“要不说这识字有用呢,惜时抄了这两年的书,可算是没白抄,好啊,识字好,那我就买这几个了,不过啊,就这也不便宜了。”
不想惜时却来了一句,“里正爷爷,您要是能等,我可以给默出来的,也就几天功夫。”
这话一出,里正还没反应过来,周婉却是惊了,她放下拖着腮的手,认真看了惜时一眼,“惜时,你是说,书里写的那些东西,你都记得?”
见惜时一脸淡然地点点头,完全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周里正也跟着惊讶了,“你这娃,这可不是说笑,你抄了这几遍,就能记得一字不差?”
惜时点点头,心里接一句:我抄过一遍,就能记得一字不差。
这可是了不得了,周婉一下站起来,呼啦啦跑到了惜时的房间,拿回了惜时桌上的一本书,这本书她知道,惜时已经抄了十来页,这是一本游记,很多言语都很晦涩难懂,用这个来检验惜时说的话,有些难了,不过手头也没什么别的书,将就吧。
周婉随意翻到了四五页的地方,对着一段话读了起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读到这里,周婉停下,抬头看向惜时,“惜时,下面的你会吗?”
惜时想也不想,“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周婉的眼睛越睁越大,她家惜时,竟然是个过目不忘的。
周里正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奇事,他带着些羡慕的口吻,“哎呦,你说我家仁儿要是有惜时这个脑子,还愁什么秀才哦。”
这话一出,周婉却是眼睛一亮,不过她没有再说话,反而放下书给周里正续了茶,“这话让我得仁哥听了,一准不高兴,我得仁哥现在都是童生了,我家惜时可还什么都没有呢,里正爷爷,您也别推辞了,我看这书这样,得仁哥紧着看的,您家可以先买两本,剩下的这两本,让惜时帮您默出来,这样也省了银子不是?”而且惜时还能温习一下。
周里正思量半晌,点点头,“婉丫头既然说了,我也不推辞,这事你们知道我知道,我再不会告诉其他人惜时抄书的事,这笔墨纸我出,给惜时付那书一半的银钱,”周里正看周二柱就要说话,顿时一扳脸,“这事就这么定了,一本书的钱买两本书,我这已经是赚了。”
周婉不想里正还挺有保密意识,本来就是,背著书铺子抄了书卖给别人,这本就不合规矩了,不过能卖里正家一个人情,也值了。
送走了里正,周婉这才好好看了看惜时。
许是周婉的眼光太过炽热,导致惜时不一会脸上就泛着红,他有些结巴:“婉,婉儿,你老是看我干什么?”
“惜时,真没想到,你这么有天赋呀,竟然过目不忘!”周婉越看越欢喜,忍不住朝着惜时拱拱手做了个江湖豪杰惯用的敬佩手势。
周二柱也是一脸高兴,“闺女,你看惜时,就是有能耐。”
“惜时本来就厉害,就算不识字,他也很厉害”,周婉先肯定了惜时,得来他一个满足的笑,随即说了心里刚刚产生的想法,“爹娘,咱们让惜时也去考秀才吧?”
周二柱听得一愣,随即大喜,“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惜时那书看一遍就能记住,写字也那么好看,考秀才那一准儿没问题啊!”
郑氏也是满脸赞同,惜时还没考呢,她先幻想上了,“他爹,这惜时要是考上了秀才,那可是咱们村第一批秀才,以后咱闺女就是秀才娘子了。”
听到这里,惜时的眼睛顿时亮晶晶起来,他看了看周婉,点点头道:“嗯,那我考秀才,让婉儿做秀才娘子。”
周婉正要点头,转念一想,“哎?不对,好像还要先过童子试?”
说到这里周婉心里忍不住吐槽,据她所知,这个社会的科举制度和明清差不多,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一串,可有不同的是,那秀才前面还有一个童子试,她明明记得童子试过了那就是秀才了,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把这两个分成两个等级有什么用。
周婉想着想着皱了皱眉,“也不知道童子试什么时候考,考什么,要是今年不考,那可就要等三年才考秀才了。”
周婉正想着回头找人打听打听,就听惜时说话了,“童子试就是在四书五经里随意指出一处文章,默写然后写出释义,写的好了就能过。”
惜时这书抄了两年,书铺子里只要畅销的书基本都被抄过了,又加上他过目不忘,脑袋里就和有个图书馆一样,他不仅与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偶尔还能耍些小聪明,不过在周婉面前,惜时一直是个呆萌形象,更兼周婉一靠近,惜时就和点了穴一般,脸红脖子粗,动也不敢动,故此周婉还真不知道,她家惜时如今已经这么厉害了。
不提周婉看着惜时努努嘴,心里想着惜时真是大尾巴狼冒充小白兔了,周二柱和郑氏一听这童子试的内容大是放心,连郑氏都很有信心,“那就行了,我听丫头说了,惜时那四书五经可都快抄了个遍,惜时写字又那么好看,我看一准儿行。”
童子试惜时没问题,可秀才不是那么容易的,从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训练,周婉一家人商量着,还是让惜时去镇上上几个月私塾,童子试在二月里,考秀才在秋天,先过了童子试便找个私塾学习。
上私塾所需要的银钱可是不少,周婉来自现代,她在电视里没少见倾一个家族之力供一个孩子科举的事情,还有些担心她爹娘心疼钱。
可周二柱夫妇完全没有心疼钱的意思,不光周二柱,郑氏都张罗着是不是去镇上打听打听哪个私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