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古代卖内衣 (七月初九)


  就是现在!
  柳香君主动发难向那老妇扑过去,两只手臂精准的伸进老妇怀中。老妇趔趄间慌忙想收紧手臂,然而已经落后于人。柳香君一个转身,便将石伢带离,然后抱着石伢,重重的摔倒在船板上。
  这番争执只在须臾之间,甚至连其他两位船客都未惊醒。
  只有柳香君摔倒之时,才有人抬起惺忪睡眼瞧了一眼,继而又埋下了脑袋。
  老妇立刻高喊:“救人啊,人牙子抢娃儿了——”
  静悄悄。
  整条船静悄悄。
  她再喊了一声,依然没有舆论支持。
  天哪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她立刻连扑带爬往船夫身边去抱住了他一只腿,哭嚎道:“她……人牙子……抢我娃儿……快帮帮我……”
  船夫一脚将她踢翻,压着腹间怒火,待船身顺利避过旋涡,方叱道:“她月月坐我的船我会不知道她啥人?她当窑姐来钱不比贩娃儿快?!”
  柳香君立刻对船夫道:“快,回城!”
  船夫却是一愣。
  船都走到这处了,怎么返回?船上人虽不多,可没到地方就返回,别人要打他他也不好躲。
  柳香君立刻道:“二两银子,返回!”
  船夫一乐呵,向其他两人一努下巴:“他们咋办?”
  柳香君此时如同芸娘上身,毫不迟疑道:“每人一钱!”
  船夫从善如流,立刻提起船篙要返程。
  那老妇此时已经放弃了想煽动舆论的念头,心里想的是如论如何不能返程。
  只要继续向前,码头上就有人接应她。那时人多还怕将娃儿抢不过来?
  “三两!”她立刻将给船夫的贿赂加了一两。
  船夫问:“其他人呢?”
  老妇忍痛道:“二钱!”
  “五两!”柳香君随之加了筹码,同时道:“其他人各五钱!”
  旁边打着盹的船客适时醒了过来,纷纷将目光盯向老妇,等着她加码!
  “六……六……”心疼,心尖尖上疼,疼的她不敢将话说出去。拐一个男娃卖给上家不过得七八两银子,都给了船上这帮黑心人,自己吃什么?
  她做了半辈子的恶事,早已养成了杀伐决断的性子,在众人还等着她出价的时候,她已经一个起跳毫不迟疑的往船外一跃。
  众人只觉得眼前一空,河水里溅起了水花。
  柳香君慌忙扒着船舷,疾声朝河里喊道:“你给娃儿吃了啥药——”
  那老妇得了自由怎会理她,拼了老命往岸边游,动作灵活,瞧着水性不赖。
  柳香君立刻将石伢放在船板上,从船夫手里抢过船篙,照着游的不远的老妇身影拍下去。
  那老妇倏地沉进了水里。
  她水性虽好也仅指游水,凫水她却不会,船篙拍下来,她立刻沉下去呛了水,挣扎了半响才游了上来。
  柳香君继续喊问:“说,你给娃儿灌了啥药昏迷不醒,不说姑奶奶我拍死你!”
  话毕又是一船篙拍了下去,老妇配合的喝了几口水,肚皮便更圆了些。
  到柳香君还要拍第三篙子时,水中之人划动着渐渐疲乏的手脚,忖着再也受不住第三下,出声告饶:“不是毒药,只是蒙汗药,娃儿睡醒了就没事了……”
  柳香君面露迟疑,那老妇慌忙解释:“我用娃儿卖钱的。药死或药傻了,还怎么赚银子?”
  柳香君忖了片刻觉得有理,再抬眼看向水里,那老妇已经远远游到了岸边,拉着岸上垂下去的长草爬了上去,消失在了层峦叠嶂的山丘里。
  古水巷此时早已乱成一团。
  附近人家都知道石家瞎眼阿婆的独孙晨起出去尿了一泡尿,再也没回来。
  邻人们不但帮着把附近各巷子、大道都找了,还去城里几处卤鸡摊子、酒楼等凡是卖鸡腿的铺子都问过,没人见过一个扁脑袋、绿豆眼的七岁男娃。
  就连阿花也被芸娘牵出去,指望能闻出石伢的什么踪迹来。可阿花从一开始在家门对面塌了的柴房那里闻到一股熟悉的尿味后,便守在那处再也不愿离开了。
  还有邻人帮着报了官。那官差一听不过失踪了半日不到,便将邻人劝回,让到了第二日还没找到人再去报官。
  邻人郁郁的还要争辩,那官差却十分暴躁:“我等被正经丢娃儿的案子忙昏了头,谁还顾得上你这小事。别人家的娃儿丢了好几天了好吗?”
  邻人回来将此事告知,众人方知晓最近竟多是丢娃儿的事,一时越加觉着石伢像似被拐子偷走,能找回来的可能性太小太小。
  石阿婆一个早上晕过去好几回,又苏醒了好几回。
  最后还是李阿婆因着她给芸娘驱邪之事觉着她能耐大,提醒她快快做场法事,说不定能求得动神仙小鬼,将石伢的去处指点个方向出来。
  石阿婆穿上袍子、点上香烛、烧了黄符,将闲置了好些年头的签筒摇动,哗啦几声后,飞出一只竹签。
  识字的邻人帮着石阿婆捡起竹签,跟着蝇头小字念出了声:“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
  何意?何意?何意?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就在石阿婆苦苦思索其中的深意时,门外传来一片呼声。
  柳香君将石伢送回来啦!
  故事的后半段便出自柳香君之口——她如何在船上发现了石伢,然后与拐子斗志斗勇。
  随后而来的郎中听到石伢是被蒙汗药迷晕,十分干脆的将石阿婆做法剩下的半碗水泼到了石伢脸上。
  没过多久,石伢就睁了眼。
  石阿婆回忆着柳香君说的在河中船上的话,再摩挲着石伢头脸上残留的水珠子,终于恍然大悟道:“是水,是水!‘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是水啊,神仙诚不欺我也!”
  此事中,石伢参与的部分到此为止。
  然而此事的余波却影响了好几个人。
  第一是石阿婆自己。
  石阿婆在石伢回来之前就抽中了代表“水”字的签文,这是人人皆知之事。到后面众人听闻柳香君是在河里船上遇见的石伢,而昏迷的石伢又是被一碗水救活,正是印证出石阿婆道行深。再加上芸娘中邪驱邪之事也渐渐传开,众人终于发觉古水巷竟然悄无声息住着位高人,自此石阿婆的买卖客似云来、长红不衰,成为江宁府最具盛名的神婆之一。
  第二是柳香君。
  柳香君当日送回石伢,见他苏醒无恙后,立刻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报了官。
  那小官听闻一刻不耽搁的带了柳香君去往知府衙门,知府大人根据柳香君所言亲自带了人马往曹家庄子附近搜寻,除了一个拐子抓着两个小娃儿逃了出去,其余拐子均被抓获,或判刑坐监或充军。近百户人家的娃儿被解救了出来。
  这就是大晏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江宁百孩案”。
  结案后,知府大人将此事案宗重新抄录奏陈圣上,其中大篇幅提到了柳香君其人。
  朝廷效率惊人。在柳香君放弃了守在翠香楼等待亲儿的执念、自赎自身成为良家的那日,知府大人亲自来内秀阁,向她颁发了圣上御口亲封、御笔亲提的匾额:江宁义妓。
  唬的柳香君在接了圣旨之后又向知府大人请教是否该重新卖身青楼,免的名不副实,有欺君之嫌。
  这日芸娘凑巧不在内秀阁,待她回来后听柳香君提起此事,柳香君为知府大人的亲民而赞叹:“……他说我既已赎身自是好事,等回头再为我上书圣上,看能不能重新赐个名头……没想到知府大人圆脸长须一副笑面虎的长相,为人却不赖!”
  她赞过知府,又哀叹了圣上:“……怎的能给我赐这么个名儿呢?‘义妓’?我就是当窑姐也不能免费待客啊!何况我还是赎了身的,再不是窑姐了哇!”
  受影响的第三人是当日那船夫。
  柳香君许诺了他返程的银两,等到了岸边那船夫却未收银子。
  他推辞道:“你一个姐儿都能救人,我一个大男人怎会不懂大义?”
  当日柳香君为官兵带路时又遇到那船夫,船夫将他近几日的见到的行迹可疑之事也同时汇报给知府大人,这对官兵进一步聚焦拐子潜藏窝点提供了极有利的助力。
  事后知府大人询问他要何种奖赏。他抚一抚后脑勺道:“老汉我一生划船都是租的旁人的船,如若有一艘自己的船便好了。”
  事后朝廷果然赏了他一艘大船。
  柳香君听闻此事时十分吃惊:“啊?朝廷奖赏还可以由着自己要啊?早知道我就要一百两黄金了,谁要当那劳什子的‘义妓’啊?!”
  自此她对那知府大人的好感然不提了。
  最后一个受此事影响的却是害芸娘断了手臂的恶妇。
  此事正是芸娘听了石伢亲口所述事情的上半段——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掉进了敌人圈套——从而激发芸娘制定诱敌之策,为自己报了断臂之仇。
  此前她曾去过那恶妇屋外现场查看过地形。
  恶妇家的院子正好在一排院落的边上,米粒大的小院被半圈高树所围。屋后有一棵树上长着一个人头大的蜂巢,其上蜂子进进出出密不可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