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觅见她如此模样,吓着了,抓住她的手,“王妃,您在说什么呢?您别想这么多,老太太这样,迟迟早早儿,这贾府啊,齐天洪福都要被折尽了。”
黛玉笑了一下,“这些话儿,你在我跟前说便是了,我娘亲跟前,你不要说。对了,叫黄芦去林家跟我爹偷偷儿把这事说一下,贾府那边,叫我爹心里有个数。别好人做了,将来反而被戳一刀,平白受两次伤。”
李觅知道,黛玉这是记恨上了。她却并不知道,黛玉又想起了红楼梦中的后四十回,黛玉死了的事儿了,虽然都说后四十回未必就是作者本意,可此时,黛玉却知道,有没有后四十回都不重要了,在老太太眼里,没有谁比宝玉更重要,只可惜那个神瑛侍者,他本就是下凡来历劫的,也是来哄老太太的。
次日,探春红着眼睛来了,“我是说了些狠话了,我说,她怀的是孩子,你肚子里怀的还是龙孙呢。同样都是做娘的,她小卫氏不心疼自己的骨肉,凭什么要别人去心疼去?我也是晚上回去才听我们那个说,说,十三爷没了,说是祝家的人动手的,林姐姐,我是真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的话,我昨日里必定冲上去扇她两耳光了!”
黛玉的眼泪已是如断线的珠子往下掉,李觅在旁边求道,“三姑奶奶,您别哭了,王妃这一胎怀得本就是艰难了,您再这么惹她哭,不定又会如何呢!”
探春止住了眼泪,又帮黛玉擦了擦脸,“你好好儿保重着,肚子里的孩子要紧,将来会好起来的!”
黛玉点点头,“这一次谢谢你了,不知道老太太气得怎么样,兴许会觉着,白疼了我一场了。”
探春笑道,“老太太并不糊涂,不过是一遇到宝玉的事就糊涂起来了。小卫氏便仗着肚子里的孩子在家里耀武扬威,平姐姐那么好的人,我昨日回去,都偷偷儿拉着我诉苦,说是做什么都不是。我跟我姨娘说,若环儿娶亲,哪怕娶个再穷的都没关系,一定是要性情儿好的。”
“环儿可有相中的没有?”
“听说老爷在帮他张罗。家里这些年气运一直都不好,也不知能说个什么样儿的。倒是珍大哥哥,今年才中了个同进士,听说在谋求外放,我也觉着挺好的。”
若换了以往,黛玉必然会说帮忙留意一下,选个好一些的地方外放,这会儿她却是笑了一下,并没有接这话茬。探春也并没有往这上头想,说道,“昨日老爷还在说,林家这些年一直都很走运,我是说了一句了,我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林家不管如何,都是把这些亲戚当亲戚的,倒是咱们从来只把亲戚当下人使,用得着的时候就用,用不着的时候就不当一回事。”
黛玉不由得笑起来,“你真是的,说话也太直些了。”
二人正说着话,外头已经有太监匆匆过来,“王妃,王爷回来了,已经朝这边过来了,说是有急事!”
探春便赶紧告辞,黛玉自然是不挽留了,将她送到门口,便站在院子前面的紫藤萝架子下,见云臻果然过来,边走边在换衣服,身后一串儿太监捧着他换下来的朝服,朝珠和帽子,黛玉正要迎过去,云臻已经扣好了腰带,边整理箭袖边快步过来,一把将黛玉搂在怀里,“怎地出来了?”
“如今多走几步,将来生的时候就好生些。”
云臻却站住不动了,盯着她的肚子,脸上又是懊恼又是后悔,黛玉便问道,“你是要出京了?”
云臻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平安洲叛乱,父皇命我带兵前往剿灭,我着实是放心不下你!”
黛玉反手捏住他的手,“别怕,我会好好儿的,也不知道会是儿子还是女儿,总之,我们都会平平安安的,会等你回来!”
第294章 真相
云臻说走,当天就走了,带走了京城附近五万兵马。
端午佳节,黛玉带着两个孩子进宫去赴家宴,宴席上,太子正妃和侧妃各人都挺着个肚子,惹得皇帝新幸过的几个嫔妃都羡慕不已。再加上,丽嫔刚刚诞下了十八皇子。
也因此,马小道婆做法怀孕的消息在宫里已是不胫而走。
其中一个和景阳宫走得近的小主,拉住黛玉的手问道,“秦郡王妃,你怀孕也是”
“我们家王妃这是第三胎了,我们家王妃就是个好生养的。这怀孕啊,自己身子底子好,怀起来就容易了。”玉筝赶紧在旁边说道,这小主便顿时没了再说的兴头,转而去与太子妃和侧妃说去了。
黛玉朝那二人看去,见她二人一扫从前争锋相对的气势,反而是亲密无间,不由得了然,扭头与荣妃对视了一眼,便低头一心吃东西,不再说话了。
宴会后,黛玉便带着孩子去了景阳宫里,屏退左右后,荣妃问道,“那马小道婆真的就这般厉害?”
黛玉摇摇头,“这怎么说呢?说厉害也的确是厉害,说不厉害,也就那么回事。”她凑到荣妃的耳边说了两句,荣妃已是惊得手里边用了十多年的茶盏都摔了,“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
黛玉道,“这是天大的事,媳妇还能开玩笑不成?”
荣妃腾地一下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好几趟,笑道,“可以,这真是一箭双雕的事。只是,她两个怎地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若母妃看到那马小道婆,定然也不会怀疑她是个女娇娘,听说她手里头有一种迷药,且又催情的作用,谁也不会想到自己那一场春梦,实则是另有蹊跷呢!以媳妇看,这件事还是要快,兵贵神速!”
“确实如此!”
黛玉便带着两个孩子出宫了,还没进府门,便听说锦衣卫出动,朝地藏庵的方向去了。黛玉忙让黄芦带人过去,“务必要让锦衣卫的将马小道婆抓住!”
回到屋里,黛玉有些心神不宁的。舜哥儿和序哥儿都睡了,李觅守在黛玉的身边,给她上了一碗甜汤,“王妃不必着急,应是万无一失的。”
黛玉点点头,“你说,有几个人知道那马小道婆不是个女儿身的?想必,知道的人应是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他隐藏得这般好,又有谁能想得到呢?只是我担心,这件事一出来,当初与他打过交道的那些诰命女眷们,一个个怕是都要坠入万丈深渊了。这是何等罪孽?”
“王妃,您这话可就错了,若是这件事不揭露出来,将来还不知有多少人会遭他的毒手呢?佛祖在上,这是积功德的事啊!”
“是积功德还是损阴德实在是难说。一些事,人若是不知道,活得便格外轻松,一旦知道了,时时刻刻在心里惦记,受煎熬,最后慢慢地就生出了活不下去了的念头。”
夜里,玉笙亲自来了,戴着斗篷,进了黛玉的院子,将话递给了黛玉,“王妃,娘娘说,锦衣卫指挥使才进了宫,已经跟陛下说了,娘娘就在跟前,说那马小道婆的确是个正常男子,且从他屋里搜出了很多迷幻香。皇上把太子叫进宫里来狠狠骂了一顿。奴婢出宫前,东宫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太子妃不小心小产,一尸两命,侧妃听说之后,因悲伤身,动了胎气,牵连得身子有恙,没救过来也跟着去了。”
黛玉已是落下泪来,“你说我是不是在造孽?”
李觅忙劝道,“这跟王妃什么关系?那马小道婆的事儿,就算王妃不说,也有人会告诉太子妃和侧妃,不说别的,庞家不也和马小道婆有关系吗?”
玉笙道,“皇上已经严令彻查此事,这马小道婆作恶多端,自会有报应。这件事本与王妃没有干系,王妃又何苦钻这牛角尖呢?”
次日,黛玉听说武安伯站着进宫,横着被抬出来的。到了傍晚,武安伯府已有丧信传来,说是武安伯吐了三口血后,竟一命归天了1
听到这话的时候,黛玉正在喝粥,格外惊讶,问黄芦,“你可有听错?”
黄芦道,“不会听错,是严公公亲口跟奴才说的,敬德殿的冬暖阁里头,太子殿下一时失控,竟然朝武安伯踢了一脚,正中胸膛,当时就不好了,太医说要赶紧移出宫去,这才抬出了宫,本就没打算还能活过来的。”
黛玉道,“不是,这武安伯是太子的岳丈啊,他怎地就这么冲动?”
“听说武安伯不依不饶,说是前太子妃死,太子应该给个说法,皇上也起了疑心,质问太子。太子一时恼羞成怒,就动了手了!”
“当着皇上的面动手揍自己的岳父大人,太子还真是好样儿的呀!”
黄芦道,“东宫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任太子妃和侧妃都死了,还有肚子里的两个孩子,外头的传言也着实难听,说太子有一些不好的嗜好,对太子殿下的名声很是不好。”
“太子倒也没什么不良的嗜好,除了好色。”黛玉一笑,“这样也好,想必太子一年半载之内是没法续弦的了。如今外头都在说,太子原本没有生育能力,偏偏这个时候太子妃和侧妃又双双怀孕,太子一时冲动之下,把老丈人给踢死了。”
黄芦愣了一下,忽而笑道,“世上的人,没一点事还要传出点事儿来呢,别说如今,东宫这动静这么大了,哪能没一点风吹草动呢?最好就是听了跟没听见一样,越是较真,一些人越是当稀奇事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