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一笑,站起身来,斜睨她一眼,“娘娘多虑了,娘娘也不想想,娘娘便是有了皇子,多少年后才得以长大成人,可本王妃的夫君本就是皇子,娘娘便是生了儿子也得叫本王妃一声婶婶,又有什么意义呢?长幼有序,难道娘娘觉着,诞下皇子,将来可以继承皇位不成?”
她冷笑一声,“太子殿下还好好儿呢,只怕娘娘是想多了!”
她说完就走了。安嫔趴在床上,已是出气多,进气少,养了好大一会儿,才脱力地靠在床头,吩咐抱琴,“去,去见陛下,就说,就说,就把秦王妃的话说给陛下听,或是去”
她想说去见太子,只是,到了这一刻,她也明白,太子是早就没有管她的死活了。她没了肚子里的孩儿,已经成了一枚弃子,如今太上皇殡天了,虽说有皇太后在,可太子的位置到底已经不太稳了。
抱琴劝道,“娘娘真不该得罪秦王妃,娘娘也不想想,这宫里多少皇子,外头又有多少王爷,娘娘可曾见过谁哪家王府里只有一个王妃,旁的,侧的,连带通房都没有一个的?秦王妃这两三年的功夫,又抱了两个儿子了,听说连皇上也赏赐下不少呢。”
安嫔脸上已经没有了半点血色,一直到现在,她也没安排下来说自己若是不在了,抱琴如何?只抱琴又是她从宫外带来的,这么多年,多少是有感情的,在这节骨眼上,又能说什么呢?
她也只能独个儿心里难过,想到横竖还有一死,也总算是一条路。
次日,宫里便传来安嫔薨逝的消息,皇帝也发话了,一切从简,又下了一道圣旨,念及从前荣宁二公之功,又贾琏所行之事,贾政丝毫不知,又念贾政这些年克己勤业,将贾赦现袭的一等将军爵位由贾政袭了,仍赐住荣国府。
当即,贾家身上有爵位的均进来看视安嫔,又丧事由令妃料理,令妃秉着一颗公正之心,将丧事办得既不奢靡也不失礼,皇帝很是满意。
因安嫔至死都没有安置抱琴,她跟前又没有个一儿半女的,摔丧一事便由抱琴来做了。如此一来,皇太后也多有嘉奖,喊了黛玉到跟前,“好歹也是你表姐留下来的,这场丧事过了,你就把她留在你跟前,一来你自己多一个人伺候,再她也总算是有了着落。”
黛玉朝抱琴看一眼,答应下来。
第228章 蟠香
在偏宫里停灵三七二十一天后,便请入了妃园寝内。这园寝离都有十来日的光景,里头德妃居中,周围也已经起了几个坟茔,安嫔来得不算早也不算晚。
这一次,黛玉却不得不跟着来,实在是皇太后有了懿旨,再加上上一次太上皇驾崩她也并没有随驾。不得已,黛玉便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到宫里去,叫荣妃先带着。荣妃自然是高兴不已。
好在,到了地方儿,也没有多停灵,便请入了地宫。饶是如此,来回也花了近一个月的光景。黛玉路上赶得急些,回来的时候错过了宿头,到了傍晚时分,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王协便过来说,“前面有个蟠香寺,待奴才去瞧瞧,看能不能借宿?”
正要去,黛玉却拦住了,“王协哥哥,那蟠香寺虽说是私庙,咱们去借宿也绝没有说不借的,只是你还须派个人,连夜进京去,且要让那蟠香寺的人瞧见,咱们才可在那里暂借一宿。”
王协原想问为何,但宫里曾经发生的事,他也是知晓的,为此事,王爷大怒一场,谁能想到亲兄弟竟还能打亲兄弟媳妇的主意呢?忙道,“奴才明白!”
片刻后,他回来了,道,“蟠香寺主持妙玉说了,既是王妃驾到,又是故旧一场,自然是扫榻相迎,王妃这就过去吧?”
黛玉说“是”,到了山脚下,那蟠香寺是建在香山山腰上,从山脚往上约有一百多级台阶。此时,妙玉领了她庙里的几个仆从过来,亲自来接黛玉,二人见面彼此打量一番,妙玉道,“久别重逢,施主法相已生,将来富贵不可限量。”
黛玉忙笑道,“我已是福贵至极,多谢师傅贵言!”
二人寒暄过后,方携手一起朝上走去,黛玉道,“从前你在栊翠庵里,那里几树红梅,每到了冬天和早春时节里,开得可真是俏。那年事多,听说你走失了,我还担心不已,叫人秘密访你,是王爷说不必访,你已有了好的着落,我还不信。”
妙玉指着上面的蟠香寺,“我自小出家,就是在蟠香寺里头,是我家里的家庙。你瞧瞧那是什么?”
黛玉展眼望去,见小小一座寺庙,面阔三间,朱漆大门,门上金钉,红墙琉璃瓦,三面种植数株梅树,老树虬枝,此时因到了季节,枝头上结出颗颗粒粒的红梅花苞来,有的炸开了一点小口,透出里头的红,有的则依旧包裹得严实,显见的是在待季节。
“这是个好去处!”黛玉也不由得被这幽静给吸引住了,却也注意到了,上山下山只有一条路可走。王协一直跟在后头,这会儿上前来,奏道,“王妃,奴才已派了人快马加鞭赶回城里,这会子应已经进城,明日一早,王爷便会来接王妃了。”
黛玉皱了皱眉,“怎地这般多事?妙玉师傅也不是外人,在这里住一晚又怎地了?偏生你们就这么大惊小怪,便是王爷怪罪下来,也还有我在前头挡着呢!”
王协不语,妙玉便笑着拉了她道,“我们进去吧,我这里有旧年从梅花上头扫下来的水,好几瓮,埋在那梅树下头,前儿取了一瓮出来吃了,觉着很是不错。”
黛玉跟着她进去,“那我今天是来对了,要偏了你的好茶水了。”
因黄芦和郑平不便于进来,王协亲自进来在门口等着,轻絮和秋痕也不离左右。妙玉只当没有看见,拿了茶具,又用在小红泥炉子里点燃了松果,一阵清香便飘散出来了,黛玉静坐着看她用水把壶洗净,又敲开了那瓮,从里头倒出雪水来,放在炉子上。
待茶泡好后,妙玉又把昔日在栊翠庵里,用来给黛玉喝茶的那个杏犀拿了出来,斟了一杯茶给黛玉,“你尝尝,那时候是四个人一起喝茶,如今只有你和我。”
黛玉接了过来,“斗转星移,世事无常,原也是佛法渡世人所在。如今,宝二哥哥已是娇妻美妾在侧,宝姐姐是正儿八经的官太太,有了幼子,他二人的日子过得何尝不好了?你当日在栊翠庵,也不过是寄人篱下,如今是这蟠香寺的主持,我猜想,这大约也是照着你家庙建成的,可见帮你建这寺的人费了多少心思!”
妙玉意味深长地朝黛玉看了一眼,用了她那绿玉斗喝茶,依旧是性格难改,“我一贯觉着你是个明白人,谁知,竟然还是这么古怪刻薄。金刚经里有句话叫明心见性,你自己是什么样儿的人,瞧人也是什么样儿的。你以为人人都是和秦王爷一样,会在一个女人身上用心思?依我说,连秦王也未必是可靠的。”
黛玉见她越发怪癖了,也必定与她所经历之事有关系,也不好多说。正好,轻絮过来,说是饭菜已经备好了,要黛玉过去用膳。妙玉便起身,“我那后面还有一处厢房,已经收拾妥当了,你今日就歇在那一处?”
黛玉道了谢,从里头出来,站在廊檐下,妙玉也过来了,与她一同并立,天边一轮冷月清辉洒下,妙玉道,“从前在你们那栊翠庵住着时,我瞧着你、四姑娘和宝二爷都是有些灵气的,你的灵气是那种世俗的,他们的与你不同,原以为他们二人会成为我同道中人,如今瞧来,方才知是我眼拙了。”
黛玉摇摇头,“倒也不全是。出世,虽是一条捷径,可从古至今,越是捷径,越是不好走,须得是一条自己走出来的路,才好走。可彼岸只有一个,大道却又万千,究竟哪一条才是自己的,不走一遍,谁也未得。他二人从前大约也的确想过要走捷径,想必是佛祖也不乐意,非要他二人历一番艰难险阻,方可证道吧?”
妙玉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问道,“不知王妃师从何人?竟有如此高论?”
黛玉笑道,“我不过是身为局外之人,方才看得清白了一些,而大师是人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罢了!”
第229章 鹿血
黛玉略用了些清淡的斋饭,便歪了下来,也不到床上去,只在榻上铺上了褥子,盖了一层被子,在旁边拢了个熏笼。她着实有些累了,才靠下来,人便迷糊了去,正朦朦胧胧在做个什么梦,听到院子里有了响动,有人在喊“王爷”,他一个激灵变醒了。
黛玉连忙睁开眼,门已是被打开了,一道高大的身影在门口出现,身上穿着大氅,头上戴着兜帽,看不清他的脸,黛玉恐惧袭上来,正拥着被子准备往里缩,便听到熟悉的声音,“娇娇,是我!”
黛玉松了一口气,忙扔掉被子要下去,云臻已是一步跨过来,扶住了她,“别动,下来做什么?”他的手冰凉,怕冻了黛玉,朝后退了两步,伸手在熏笼外烘着,又把身上的氅衣接了下来,扔在了一边的椅子上。
待他身上略微暖了一些,他侧身在榻上坐下来,扭头看黛玉,上下打量一番,“怎地赶这么急?也不急着这一两天,幸好还有蟠香寺,要是没有,这大冬天里头,夜里赶路,搁置住了,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