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男配总怕我祸害他兄弟(穿×重) (今夕何如)


  她看了看窗外,夜色依旧如墨,怕是离天亮还早得很。
  沈童又好气又好笑:“还让不让人睡了?”
  萧旷抬起头:“你醒了?”
  沈童:“……”这样子还不醒么!
  “就是让你弄醒的。”
  他看到她脸上的神情就笑了,那笑容看起来有几分像是小男孩偷到了糖果立即塞在嘴里时的笑容。
  沈童亦忍不住笑出来。
  她一笑,他就凑近过来亲她,一点点把她的唇吃进嘴里,辗转吮吸,一双手也不闲着。
  “别闹了……”
  “嗯嗯……”他含糊应着,依旧照亲不误。
  她轻声道:“还疼呢。”
  “不放进去……”
  “……”
  -
  窗外天色渐转深蓝。
  萧旷醒来,起床穿完衣裳,回头见沈童睡得还沉,便没点灯,让她能多歇会儿。
  不过沈童也没比他晚起多久,时辰到了她自然而然就醒了。
  虽然昨晚根本没捞着多少时间睡觉,但她觉得精神不错。
  箜篌替她梳头的时候,萧旷便倚在门边看着她。沈童从镜子里瞥见他一直站那儿,随口问了句:“你在做什么?”
  “看你啊。”
  箜篌抿着嘴忍笑,替沈童把头发挽上去,用簪子固定。
  沈童对镜化妆时,他仍倚在那儿看着她。她倒给他看得心浮气躁起来,画眉毛时差点画歪掉。
  洗漱梳妆之后,他们便去给公婆敬茶。
  沈童给二老敬完茶,窦氏便笑着招呼她:“阿童,坐下吧,这就让她们上早饭了。”
  沈童急忙道:“媳妇还准备了些上门礼……”
  萧和胜摆手道:“咱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先吃了早饭再说吧。”
  沈童不由失笑,点头道好。
  萧和胜与窦氏坐上首,窦氏让沈童坐她身边。萧小妹飞快地跑到沈童另一边坐下:“二嫂,我和你坐一起!”
  还没来得及坐下的萧旷莫名就被挤到了末位,且和沈童中间还隔着一个闪闪发亮的萧小妹。
  他拿眼瞪小妹,朝另一边示意。
  萧小妹诧异:“二哥,你瞪我干嘛?”
  萧旷:“……”
  沈童想笑,正对上窦氏看过来的眼神,急忙忍住了。
  窦氏倒先笑了:“阿旷,坐下吧。你杵在那儿,我们还怎么吃饭啊?”
  萧旷只能坐在下首,不满地盯了小妹一眼。然而萧小妹光顾着看沈童,头也没回过。
  吃过早饭后,沈童让箜篌与琴瑟把准备好的鞋、枕一一拿出来。萧和胜与窦氏笑着收下了。
  “除了这些之外,媳妇还准备了点小东西。”沈童说完,琴瑟便从箱子里取出样物事,送到萧和胜面前。
  萧和胜拿在手里,好奇地端详:“这是什么?”
  “这是个护腰。”
  沈童微笑着解释,这护腰是由两层牛皮缝制而成,高八寸,夹层里能竖直插入竹片,因为竹片的硬度,围在腰上就能给腰部提供额外的支撑。如果不插竹片,还可以灌入炒热的盐来进行热敷。
  护腰前部是三纵排纽扣,还有系带,能根据衣物多少以及腰围的变化调整松紧程度。
  萧和胜爱不释手,当即就在腰上围了起来。
  沈童问道:“您试试看合不合适?若是不合适,我再拿回去改一下。”
  “合适,合适。”萧和胜连连点头,“不用改了,正合适。”
  窦氏侧头打量,也觉得满意,正笑嘻嘻看萧和胜摆弄他的护腰,又听沈童道:“娘,媳妇另外准备了给您的礼物。”
  “啊?我也有?”窦氏意外道。
  沈童点点头。她为窦氏准备的是敷手的白玉散。
  这是前段时日沈老夫人为替她手腕上除疤,而搜集来的众多方子之一,除了祛疤之外,美白滋润的效果特别好,敷完之后还会留香很久。
  既然早饭已经吃完,沈童索性拉着窦氏与吕氏一起敷手,把适量白玉散加一点蜂蜜与油调开,涂覆在双手上。
  窦氏举着两只手没地儿搁,问道:“这就行了?”
  沈童摇摇头:“要敷两刻时辰才行,接着再洗掉。”
  “要这么久?”窦氏讶然,“这样敷着什么也做不了了啊!”
  沈童道:“不花这点时间,效果就不好了。”她看向吕氏,“大嫂,虎头今年两岁了吧?”
  吕氏笑道:“是啊,已经开始满院儿跑了。”
  提起宝贝孙子,窦氏也是笑容满面,话题丰富。三个女人唠着磕,时间一忽儿就过去了。沈童看着蜜都干了,就让丫鬟打些温水来洗手。
  窦氏长年操持家务,一双手极为粗糙,皮肤皲裂,指尖毛刺也多。可敷完手之后,她的手不但变白了,也变得更软了,皲裂与毛刺大为减少。吕氏也是一样,双手明显白嫩软滑不少。
  窦氏与吕氏都不由惊叹这白玉散的效果惊人。
  沈童嘻嘻一笑:“我还有敷脸的方子呢。”


第97章 【打假】
  -
  苏若川在东华门外出示腰牌,进入宫城后沿着长长的甬道而行。
  秋凉,枝叶渐渐凋零,那秋风一起,枯叶便飞得漫天满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意。
  清扫落叶的小内侍还没扫帚高,远远瞧见他,笑着点头行礼:“苏翰林来得挺早啊,您瞧着气色不错呢!”
  苏若川弯了弯嘴角,气色不错么?
  他朝小内侍微笑点了点头,往乾清宫方向继续而行。
  南书房位于乾清宫西南角,永平帝下朝后在内稍作休息,便开始批阅奏折,看了一阵后眉头渐渐深锁。
  邹之正与另几名内阁辅臣被召入御书房,紧接着宫人来报,掌五军都督府事务的成国公秦承载与兵部尚书俞德厚也到了。
  听见秦承载与俞德厚也到了,对于皇上是为何召集重臣开小会,苏若川多少能猜到点缘由。
  东部沿海地区原本海寇猖獗,但那些海寇有大部分是当地人,因海禁导致生活无着,也因为利润巨大而铤而走险,走私贩货,成为半商半贼。自去年朝廷开了海禁之后,大多海贼都从良,或是回到家乡打鱼为生,或是成为正经商队。
  但也正因走私偷运利润巨大,有些大海贼不愿向朝廷交纳引税,仗着有大船与武器,仍然在海上活跃。
  其中最大的贼首名为赵直,他原是东南沿海群岛众海贼中公认首领,拥众十数万,号称“定海王”,甚至有谣言说他是前朝的遗孤,有皇室血脉。
  开海禁后,赵直手下的贼寇有不少散去了,但仍有不少贼寇依旧聚集在他旗下。
  对于这种猖狂的不法之徒自然要加以打击,若是坐视不理,甚至会影响政权稳定。
  但赵直倚仗手下武装海贼与船只众多,又占据海岛地形之利,即使一时战败,只要逃到某处岛上藏匿。待朝廷收兵后又出来走私。
  这一年下来,朝廷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却始终没能将赵直擒获或是挫败其势力。
  而此外,对大昱之东的霓东国的贸易仍在禁止之内,所有出海船只均不得前往霓东。若私自前往,则处以“通夷”之罪。
  但有迹象表明,赵直与在东海武装走私、抢掠商队的霓东海寇勾结起来,不断抢掠正常航运的商队,甚至上岸抢劫沿海地区。
  这便是今日永平帝召集文武重臣商议的缘由。
  因浙东卫所军讨伐海寇始终不力,几位大学士皆建议调遣善战将领去浙东,增强海防。永平帝认同此议,接着便是商定人选了。
  俞德厚提名北征的主将胡兴平,但秦承载却反对派胡将军去东南。
  秦承载道:“胡将军是有实实在在的战绩的,其统军才能无人质疑,但要知道胡将军在北境威名赫赫。北燕虽然投降,博克多野心未熄。之所以不敢再犯,就是有胡将军在北方驻防,若将胡将军派往东南,难保北燕不会再次蠢蠢欲动。北境难以久安。”
  接着他提议了两三名人选,大多是世袭武爵的名门之后。
  俞德厚不赞成道:“这些将领都是世袭,或许通晓兵法,却没有亲历过战阵,大都纸上谈兵。连像样的一场仗都没打过的将军,怎么打得过身经百战的赵贼与霓东海寇?”
  秦承载与俞德厚各持己见,争论起来,语气渐渐激烈。
  永平帝听了会儿,摆摆手制止,朝邹之正看去:“邹相有何意见?”
  邹之正捋了捋胡须,道:“胡将军确实不宜调,北境有他坐镇才能安定。”
  他接着又道:“但俞尚书的担心亦不无道理。朝廷已经在浙东、福建沿海一带投下不少兵力物力,论人并不缺,缺的是能战之人。东南布防与攻打北燕不同,霓东贼寇从浙东到福建、两广都有骚扰,可多选几名善战之将,分驻各郡卫。”
  永平帝点点头:“如此,便从武臣中挑选通晓兵法,能达权变,经历战阵勇敢当先者,分驻各郡卫。”
  -
  沈童与窦氏、吕氏说好,第二天一起敷脸。吕氏放心不下儿子,便先回自己屋里去了。
  窦氏问她:“阿童,在家里吃得可还习惯?”
  沈童点点头。
  窦氏看她早饭吃得不多,不太相信她真的吃得惯自家的饮食,便道:“咱们家肯定比不上侯府吃得精细,若是饭食不合你的口味,你想吃啥,就尽管吩咐厨子去做。不过厨房也只有家常的那些菜,要像侯府那样山珍海味是做不到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