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风华 完结+番外 (千年书一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千年书一桐
- 入库:04.10
不过很快也有人站出来反对,一,陆呦虽出自镇国公家,但他是庶出的,他的平燕侯一爵并不是靠世袭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功勋得到的,且刚两年时间,算不上世家;其二,李稷虽为太子,可并不等同于皇上,因此,他的儿子目前只能是皇孙,太祖律法并没有提到皇孙不可以和武将世家之女成亲。
因着这两点都和太祖立下的律法对不上,所以李熙娶不娶陆衿是皇家的私事,上升不到忤逆太祖的高度。
朝堂上很快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工部、兵部官员为首的赞成派,一派是以武将世家为首的反对派,还有一派是以三位丞相为首的沉默派。
由于反对派里的武将世家缺了仍在丁忧的镇国公陆端和正在辽国前线的治国公吴起以及被扣押在苗人手里的朱韬和前往解救他的平南侯刘承礼,再加上一个略有私心的辅国公王硕,还有保持沉默的颜芃和孟诺,因此,反对派里的声浪并不是很高。
眼看着赞成派就要占上峰了,眼看在皇帝就要下旨了,左相徐良兴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也以为此事不妥,臣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虽说太子不等同于皇上,可太子早晚有一天会坐上那个位置,皇世孙早晚有一天会成为皇子和太子,彼时,他们又该如何向群臣交代?难不成直接说,当年他为求娶平燕侯之女所以钻了个空子,早早把亲事定下来了?此是其一,其二,皇世孙年刚十二,离束发之年尚还有三年,且陆侯之女年方八岁,尚未定性,微臣以为这门亲事太过仓促,毕竟皇世孙的未来妻子关乎到国运昌祚,哪能随随便便就定下来?”
话音刚落,颜芃正要出列,右相王实修先站出来了。
------------
第七百七十八章、老狐狸
王实修素来和徐良兴不睦,因而,他一看徐良兴反对,自然是要赞成。
“回皇上,臣不赞成徐相之言,理由有四,一,平燕侯的确算不上武将世家;其二,皇世孙目前不是皇子;其三,正因为皇世孙的亲事关乎到国运昌祚,所以更应该求娶陆姑娘,毕竟百惠郡主和平燕侯这对夫妻这几年的功德是毋需赘言的,在场的任何一位心里都清楚得很,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他国王孙公子来求娶。第四,皇上已经答允太后,难不成你们想逼皇上做一个不忠不孝之人?”
话说到这,王实修觉得陆衿嫁给李熙对他来说绝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他清楚,颜彦对颜彤一向照拂,尤其是颜彧没了之后,这姐妹两个非但没有生出隔阂,反而走得更近了,因此,将来他百年之后,儿子的仕途有颜家和颜彦帮衬着,他可以安心了。
可这对徐良兴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本来颜彦和陆呦现在就事事压着陆鸣一头,这陆衿若做了皇世孙的妃子,颜彦的靠山更硬了,以后陆家还能有陆鸣的地位?
因而,王实修说完,徐良兴又站了出来,“启禀皇上,臣有话问王相,何为世家?”
这话没等王实修回答,礼部尚书欧阳佐站了出来,“世家一词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也即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
“敢问王相,陆家算不算世家?”问的依旧是徐良兴。
“陆家自然算是,可陆呦是庶出的。”王实修此时的底气已不是很足,不过他很快又挺起了胸膛,“平燕侯是。。。”
“平燕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仅位于四公之后,已然列于十二侯之首,怎么不是武将世家?谁敢不承认它不是世家?”徐良兴把话接了过来,没让王实修说完。
“好,就算退一步,平燕侯是世家,可皇世孙李熙并不是皇子,还有,这件事是太后的遗愿,皇上已经答允了,你这么做,置皇上于何地?”孟诺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绝对没有忤逆犯上触犯天颜的胆子,臣只是就事论事,是,太后的遗愿我们要遵守,可太祖皇帝的遗命难道我们就可以不遵了吗?”说到最后一句话,原本弓着身子的徐良兴也挺直腰身看向了孟诺。
“皇世孙不是皇子,这点和太祖皇帝的遗命并不相悖。”孟诺直视着徐良兴回道。
“敢问孟侯,皇世孙目前不是皇子,谁敢他说他将来不是皇子?”
“将来,将来的事情还早着呢,吾皇正值壮年,徐相苦苦相逼,一再强调皇世孙是皇子,究竟意欲何为?”王实修总算抓到了徐良兴的把柄。
“好,姑且就算皇世孙不是皇子,可皇世孙的亲事关乎国运昌祚总没错吧,陆家姑娘再好,也不过是一个八九岁的奶娃娃,现在就下定未免太操之过急了吧?谁敢保证她将来一定能辅佐皇世孙?”定西侯马骏站了出来。
“这就不劳马侯操心了,我那个侄外孙女一直由我侄女亲自教导,不敢说将来能超过其母,但其母的本事肯定能学过七八成。我想,外界觊觎我那侄女本事的人大有所在,马侯应该不会对此有所质疑吧?”颜芃站了出来。
“这倒未必,同为颜氏女,令嫒和百惠郡主相差何止一点半点,颜侯又凭什么笃定百惠郡主生的孩子一定就聪慧能干呢?”徐良兴讥讽道。
“很简单,凭我是她的父亲,凭拙荆是她的母亲,凭我们是她的父母。”陆呦忍不住站了出来。
之前因为事关自己女儿的亲事,他不好意思张口,再则,内心里他对这门亲事并不是很热衷,可如今情形不对了,居然有人质疑自家女儿的才智和品行,陆呦哪里还能忍得住?
“好,孤就喜欢平燕侯这霸气。能和平燕侯和百惠郡主做儿女亲家是孤的荣幸,也是孤的心愿。大家可能也清楚,陆家大小姐曾经做了小女两年的伴读,太子妃一直对陆姑娘赞誉有加,就连太后和母后也没少褒奖这孩子的聪慧。老话说,三岁看老,陆姑娘都九岁了,她的品行和才智如何,我们早就看得清清楚楚的了,否则,皇祖母也不会病榻前留下遗言,她是怕我们因为太祖遗命错过这么好的女孩子,所以才特地交代,皇世孙不是皇子,两家结为亲家也不算抗命。”太子李稷站了出来。
李琮见这半天温文山一直没有开口,这老狐狸,准是又保持中立想两不得罪了,因而,太子话音一落,李琮没让别人开口,直接点了温文山的名,“温相,依你之言,到底算不算抗命呢?”
温文山在李稷发言时就察觉到皇上的目光落在了他身上,因而,接到皇上的点名,他一点也不意外,整整衣冠,持笏出列后,不紧不慢地回道:“启禀皇上,臣觉得不算抗命,皇世孙的确不是皇子。况且,太祖皇帝当年立下这遗命,为的是防止皇子和武将勾结意图篡位谋反,可这点对皇上来说显然不构成威胁,太子和皇世孙的身份已定,他们是名正言顺的大统承继者,必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这老狐狸,果真是老狐狸,明面上说支持他和太子,最后却又暗点了一下,非要在他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幸好,他对自己儿子有足够的信任,再则,他也相信颜彦绝对不会和太子勾结做出什么忤逆犯上的举动来,完全没有这必要嘛。
李琮在心里腹诽了一会,笑了笑,“既然温相和王相都认为这不算是抗命,那么朕就依你们所言,认可这门亲事,着司天鉴挑一个好日子,由太子亲自上门去提亲,早日完成你皇祖母的遗愿,记住一点,国孝家孝期间,一切从简。”
说完,李琮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公公,刘公公宣布散朝。
------------
第七百七十九章、实话
颜彦是陆呦下朝回家后才知道女儿的亲事已经当朝宣布,具体事宜等李熙过了孝期再说,只是先把名分定下来。
颜彦知道这是皇上为李熙经常出入明园找一个理由,同时也是怕夜长梦多。老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像是太后,明明她岁数还没有云老爷子大,前些日子也挺健康的,可说病倒就病倒,因此,年近天命的李琮也想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他清楚,万一他哪天突然倒下了,这步棋可就真没法走下去了。
“既这样,我们请一个宫里退职的教养嬷嬷吧?”颜彦叹了口气,说道。
她是怕自己的思想太过前卫会影响到女儿的性格,宫里毕竟不比家里,规矩大不说,思想也特别古板僵化,且处处散发着一股陈腐的味道,颜彦不用想就知道自己女儿肯定很难适应。
可没办法,皇权至上,她没法替女儿拒绝。
因此,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教女儿一点技能,能让她在宫里立足,同时也能让她赢得丈夫的尊重,否则,单靠青梅竹马的那点旧情,两人未必能走多远,陆鸣和颜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谁知陆呦听了妻子的话却摇摇头,“宫里不缺循规蹈矩的后妃,缺的是像你这样聪明又有本事的人,只要咱们的女儿学到了你的五成,没有人敢欺负她。”
颜彦听了这话瞋了丈夫一眼,“我还以为你会说,有我们这做父母的在,谁敢欺负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