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先前我以为二姐是不想打扰我准备升学考试,所以才不像以前那样和我交心了。直到放暑假,她还是对我不理不睬的, 我才明白,她只是单纯地想要疏远我而已。”张文茵苦笑了一下,说:“之前我还想不通是为什么,现在我终于明白了。”
“你是说……是因为萧泗?”林灯想了想,除非萧泗是个处处留情的小渣男,否则正常来说,萧泗对张嗣音应该是没什么想法的。
不过,张嗣音那边究竟是怎么想的,确实不大好说……
“嗯。二姐她应该是以为我还喜欢萧泗,所以才总是躲着我吧。”张文茵无奈地说:“其实她根本就不用这样的,我对萧泗只是一时的迷恋而已,早就没什么了。”
林灯却是忽然想到了一种更为可怕的可能性。
张嗣音她……真的是喜欢萧泗吗?
还是她不满于张文茵的母亲张太太,一直为了家族的利益,试图撮合她和风流成性的秦兮扬?
林灯倒宁愿张嗣音只是单纯地喜欢上了萧泗而已。如果是那样的话,她们的姐妹关系就还有的救。
如果张嗣音真的只是为了报复张太太,就去抢张文茵“喜欢”的男人……林灯觉得她们这对曾经十分亲密的姐妹花,可能就要变成塑料的了。
林灯想归想,不过无凭无据的,她并没有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就像她顾忌到张文茵的心情,没有明说萧泗在追她的事情一样。
尽管林灯知道张文茵已经对萧泗无感,甚至“移情别恋”了,不过她还是没有对张文茵提起过这件事。
女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如果她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反而喜欢上自己的闺蜜的话,就好像自己不如闺蜜似的。
林灯不想让张文茵这么想。
当然,这件事情就算林灯不说,她们俩在一个学校里,张文茵也很难不知道。
隔壁中学的校草动不动就翻墙喊林灯名字的这件事,张文茵早就有所耳闻,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
她知道林灯不喜欢萧泗,她现在也对萧泗没感觉了,所以不想让一个青春期的躁动男孩,影响了自己和林灯之间的感情。
两人默契地不提萧泗,直到今日。
张文茵见林灯沉默,怕她多想,连忙转移了话题:“对了灯灯,你说咱们每天放学之后,还要先回家去再去工作室,多麻烦啊。要不放学之后你坐我的车走,咱们直接去工作室那边吧?”
林灯沉吟道:“这样做倒是省时间了,不过我们的晚饭该怎么办?”
“让孟老板报销呀~他不是早就说过可以包我们的伙食嘛。”
“咱们张小姐还差这点饭钱啊?”林灯好笑地说:“我指的不是这个啦。”
“那是……?”
“我这一天到晚的都在外面,也就晚饭时间能和家里人说说话。要是连晚饭都不在家吃了……”
“对哦。”张文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忘了你们兄妹的感情很好了。”
张家是个较为传统的大家庭,林灯去他们家吃过饭,饭桌上的气氛十分严肃,让人怪不自在的,难怪张文茵会不想在家里吃晚饭了。
“要不,我们就像每周三出来吃午饭一样,定几天不回家吃晚饭的日子吧?比如礼拜二、礼拜四,这样如何?”
“好呀。”张文茵不假思索地说:“还是小灯灯考虑得周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灯已经渐渐过了最开始那个恨不得日日住在实验室里的阶段了。
通过这些日子的研究,她大致明白了为什么现在拍出来的电影画音会不同步,而且很难还原原声。
现在的人在尝试拍摄有声电影时,会使用两种感光不同的底片,一种用于拍摄画面,一种用于记录声音。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工艺手段,使记录声音和画面的两种底片结合在一条正片上,制成影片。
等到影片放映时,再通过放映机上的还音装置,播放原音。
理论上这么做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问题是当前影片的运转速率是每秒钟十六格画幅2,这个速度太慢了,很难保证还音质量。
其二是通过感光底片记录声音,效果很差,还原难度极高。
经过检索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反复的测验后,林灯觉得可以把影片的运转速率提高,同时以磁性录音取代感光录音。
这两点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实际上要成功做到的话,需要反复的试验和大量的时间。
林灯明白,研制有声电影并非一日之功,急是急不来的。
所以在工作室这边的进度稳定下来了之后,林灯开始考虑,或许她可以接受先前收到的那份工作邀约。
就像她和萧凯所说的那样,在她的作品集《展望》出版之后,上海电灯公司曾向她抛出过橄榄枝,请她去参与电灯泡的研究改进工作。
当时林灯正要开学,又要忙着研制有声电影的事情,就暂时把那项工作邀约放到了一边。现在她暂时不那么忙了,林灯便又开始考虑,自己能不能去那里做一份兼职。
在去正式应聘之前,林灯准备得很充分。为了让人相信自己就是“夜雨寒灯”,她拿了一本自己签过名的《展望》,一些文章的手稿,还有出版社的约稿函等等。
可是让林灯没想到的时候,就算她已经提供了这些资料,她的面试官还是很惊讶,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她说:“夜雨寒灯竟然是个中学生?还是个女生?!你怕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林灯有点无语地说:“当然不是。我已经把我的资料给您看过了,如果您还是不相信,想要看我的出版合同的话,我得先得到出版社的允许,然后才能把合同拿过来。”
中年面试官推了推眼镜架,起身道:“不用那么麻烦了,你跟我来,我考考你就知道了。”
林灯就这么跟着两个面试官来到了一个占地极大的实验室。
这里应该是由一个废弃的车间改装而成的,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电缆和电灯,看起来杂乱无章。
她突然就不想在这里干了——怎么看起来这么危险啊!
除了几个不知道是普通工人还是工程师的男人之外,实验室里还有几个白皮肤黄头发的外国人。这些人虽然种族不同,不过无一例外的是脸上的表情都十分麻木。见林灯他们几个进来,也只是瞄了他们一眼,便把头转回去了。
林灯感觉这里的气氛怪怪的,不过来都来了,她还是按照面试官的指示识别了一些电阻和电压,检测了几个电灯泡的亮度。
在现场考验过林灯对于电和电灯的了解之后,两个面试官低声商议了一会儿。
不久之后,其中一个面试官竟然直接拿了份合同给她。
林灯并不是很想接,不过出于多了解一点也没有坏处的想法,林灯还是接过来看了看。
那个已经有些秃道:“小姑娘,我们公司的待遇可是很好的哦。给你提供原材料和场地,还给你基本工资,你只要专心搞研究就好。灯泡的使用寿命每增加二百小时,我们还会给你五百元的报酬!五百元哦!”
五百元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笔巨款了,不过……
林灯抬起头,淡定地说:“我不想要买断。如果您是诚心想要和我签约的话,我想要分红。”
男人收起笑容,寒声道:“你这小姑娘,口气真是不小啊。你又没有出本钱,凭什么要分红?”
“您应该知道改良灯泡成功的话,会得到多大的利润吧?”林灯自然而然地将那份合同放到一边,“五百元的报酬,我可以和您翻脸的。”
“就这么多钱,你爱干不干。”男人冷漠地说:“你以为你是夜雨寒灯就了不起了吗?不过是写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出来罢了,又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实现是一定能实现的,就是不知道以您的年纪……”
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了。
林灯浅浅一笑,转身离开。
道不同不相为谋,她还是先专注于有声电影的研究,等有钱了之后,再自己研制改良灯泡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掉落10个红包~
2:改编自资料
建厂
第一百零四章 建厂
接下来的日子里, 除了上学之外, 林灯便专心地搞起了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测试,在林灯还有半年中学毕业的时候, 他们的有声电影技术终于研制成功。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不用现场配乐的有声电影是新奇的, 更是陌生的。
许多大片厂和影视公司担心这种“新式电影”吸引不了固有的观众群, 对有声电影一直持观望态度。
孟鹤渊创立的新鹤影视公司却是毅然决然地使用了这项新技术。
为此,孟鹤渊几乎是将自己的所有身家都投了进去,才拍成了这部《茉莉》。
《茉莉》讲述的是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 因受命运捉弄, 被迫成为某大帅的小妾的故事。
茉莉与其他姨太太不同,得宠后她不求金银首饰, 只求能够继续读书,甚至外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