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宜宁第一次对董常在示好,董常在似乎一点都不意外,笑了笑便说好。
等着回到了翊坤宫,苁蓉等人将茶叶送上来之后便退了下去,不仅这般,找了个借口将董常在身边的宫女也支了下去。
宜宁亲手给董常在斟茶,董常在倒也没推脱,只含笑道:“宜贵人请我过来,怕不只是喝茶这么简单吧?”
别看董常在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可很多事情心里头却清楚着了,她对于宜宁的性子也略知一二,知道宜宁是个不喜欢和宫中女人搀和的性子,今日定是有什么事儿要说。
她了,倒是洗耳恭听。
宜宁也不推脱,笑着道:“宫里头人人都说董常在性子淡薄,与世无争,可我却觉得,若是董常在真想要争什么抢什么,只怕谁人都争不过抢不过的,董常在,你说了?”
董常在笑着道:“宜贵人谬赞了,宫里头啊,争来的抢来的东西那都不是你的,皇上愿意给你的东西,太皇太后愿意给你的东西,那才真真正正是你的。”
这话说的就颇有深意了。
宜宁喝了一口茶,不急不缓道:“董常在这话说得在理,看样子董常在果真是个聪明人,既是聪明人,又不求名利,我倒是有些不懂,董常在为何愿意投靠于昭妃娘娘?我不是说昭妃娘娘不好,只是……有些不明白罢了。”
之前压根没人敢问董常在这个问题,不是怕她,而是怕她身后的昭妃。
可董常在也知道,不少人都有这个怀疑,她也说了和从前一样的话,“无非是求一个庇佑罢了,人在紫禁城之中,这命啊比蝼蚁还不值钱,指不定什么时候搀进纷争之中,连命都没了,都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就是因为我想的通透,所以才站在昭妃娘娘这一头,要不然以后真有什么事儿,连个为我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话能糊弄别人,却糊弄不了宜宁,她看着董常在,正色道:“不是这样的,其一,你不求恩宠不求名利,压根挡不了任何人的路,其二,你聪慧过人,如何会搀和进纷争之中?更重要的一点是,若你没有帮过昭妃娘娘,对昭妃娘娘而言没有用处,她是根本就不会护着你的。”
“董常在跟在昭妃娘娘身边的时间也不算短,按理说昭妃娘娘的性子你比我清楚,不知道我说的可在理?”
董常在端着茶盅的手顿了顿,却是兀地一笑,只道:“宜贵人说我聪慧,可我觉得你才是聪明过人,只是不知道宜贵人可听说过一句话没有,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人啊,一旦想多了就容易想岔了。”
这就是不承认了。
既然她不承认,宜宁也办法将她的嘴撬开,其实今儿她找董常在说话本就没抱什么希望的,可凡事总要试一试才是。
她这边不行,还有连翘那边了。
既然董常在不好下手,兴许她宫女身边好下手了?
宜宁知道自己今儿从董常在嘴里问不出什么来,索性和她闲话家常,不得不说,董常在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谈古论今,引经据典,说起话来极有条理……这样的人每日与昭妃为伴,实在是委屈自个儿了。
两人正说着话,谁知道玄烨却来了。
玄烨进来时,瞧见屋子里坐着的这两个人,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还是董常在上前给玄烨请安,更是道:“……嫔妾想起来了,嫔妾今儿要御膳房准备药膳,若是回去迟了,药膳就散了功效,嫔妾就不叨扰皇上和宜贵人说话了。”
话毕,她更是头也不回匆匆走了。
宜宁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脸上,想从她脸上看出些端倪来,只是很可惜,董常在脸上并无任何神色,波澜不惊的,就好像看到了陌生人似的。
若换成了旁的女子,早就一把扑上去了。
玄烨这会子却是凑上来,抱着她不肯撒手,就着她的手更是喝了一口茶,凑在她颈窝道:“怎么,什么时候和董常在走的近了?朕记得你们从前没什么来往的。”
第108章 大封六宫
宜宁却是笑而不语, 打着哈哈将这件事绕了过去, 这种事儿, 她可不想叫玄烨操心。
玄烨对董常在本不怎么上心, 如今宜宁三言两语饶了过去, 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宜宁身上。
两人旖旎一阵,玄烨这才念念不舍去了南书房批阅奏折。
宜宁则将连翘喊了过来,看连翘那边有没有打听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来。
像董常在这种心思缜密之人, 向来不会轻易相信旁人,身边的宫女自然选的是纯良之辈。
连翘几块糕点, 几盅茶下去,便套出了不少话来。
原来最开始的时候董常在对昭妃很是不屑,只觉得昭妃这样的人空有家世, 却是太蠢笨了些,也就突然之间与昭妃示好的,待连翘问何时开始,那宫女就算是再淳朴,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自然是什么都不肯说了。
宜宁知道这件事定是不简单,要连翘循序渐进, 与那个叫文英的宫女套套近乎, 时间久了,自然能打听出什么来的。
至于她这边,则想办法从昭妃身上发现些线索。
这种事儿啊,可急不得。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一转眼就到了夏日,宜宁与玄烨依旧是恩恩爱爱,这一日玄烨一进翊坤宫便是满脸笑意,宜宁正准备问他发生了何事儿,没想到玄烨却主动开口道:“宜宁啊,尚可喜投降了!”
尚可喜乃是三藩之王,去年耿精忠投降之后,无异于折断了吴三桂的左膀,如今尚可喜也投降了,乃是折断了吴三桂的右臂,这下子,就算是吴三桂有滔天的本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更何况这几年下来因为云南的战事,年纪越来越大的吴三桂也是身子不怎么好,听说是小病不断。
宜宁听到这话,脸上也是笑意连连,只道:“那就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了。”
她知道历史上的吴三桂是会投降,可当这一天真真切切来临的时候,她只觉得替玄烨高兴,她知道玄烨这一路走来的有多么辛苦,有多么不容易。
当初太皇太后和当朝不少大臣都不同意撤藩,玄烨却是一意孤行,后来吴三桂等人犯了,朝中说什么的都有,玄烨也是背负着极大的压力。
玄烨笑的极为开怀,直说要御膳房备下酒菜,中午他要喝上几杯。
要知道,玄烨是极为自律的一个人,因为寻常下午要批阅奏折的缘故,中午几乎是从不饮酒的。
宜宁中午也陪着玄烨喝了几杯,到了下午自然是不胜酒力,小憩片刻,没想到今儿倒是又来了个好消息。
这好消息是连翘递过来的,原来是这些日子她与文英来往密切,当真窥到了不对劲的事儿。
这也怪文英贪酒,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原来董常在恨荣常在。
宜宁听闻这话的时候,比听到尚可喜投降更加惊愕,只以为自己听错了,皱眉道:“怎么可能?连翘,是不是文英这是故意诓你的?荣姐姐是无欲无求的,从没挡过别人的道儿,董常在怎么会恨起她来?”
这怎么说好像都说不通。
连翘是个好八卦的,如今说起这件事来是眉飞色舞,“当时奴婢也是问的同样的话,可文英却说好像是因为小格格,主子,是什么小格格?这小格格如今不是好好的吗?”
她口中的小格格乃是荣常在所生的蓝齐儿。
宜宁却是一愣,若是她没记错的话,当初董常在膝下也有一女,是玄烨膝下第二个女儿,只可惜三周岁的时候没了,当时因为这事儿,董常在很是伤心,几乎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之中。
她像是抓住了什么极重要的东西似的,只道:“我记得你们和我说过,董常在在二格格去世之后将近一年的时候里都一蹶不振,是不是?那要是我没有记错,董常在与昭妃娘娘来往之后,没多久,荣姐姐膝下的赛音察浑就死了?没过多久,荣姐姐更是生下了一个死胎?”
她怕自己记错了,根本不敢相信。
连翘记性也是不错,想了想,点点头,道:“好像是的,不过这和荣常在有什么关系?”
董常在当初有多疼爱自己的女儿,宜宁是有所耳闻的,想想也是,深宫之中的女人,不得玄烨宠爱,又无依无靠,女儿于她而言只怕是唯一的希望,如今这希望没了,自然是比天塌了还叫她难受。
况且董常在和荣常在无冤无仇的,董常在一振作起来,荣常在接连没了两个孩子,不能说是不奇怪。
既是和二格格有关系,莫不是董常在觉得是荣常在的孩子克死了自己的女儿?
宜宁也顾不上和连翘解释,只道:“你再去打听打听,看看故去的二格格的生辰八字。”
至于赛音察浑的生辰八字,她犯不着在荣常在伤口上撒盐去问荣常在,问荣常在身边的宫女便能知道。
连翘虽不明所以,可瞧着宜宁一脸激动,急匆匆下去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宜宁便知道了二格格和赛音察浑的生辰八字,宫里头多得是懂命数的嬷嬷婆子,她也不说这是谁的生辰八字,只叫那嬷嬷看一看。
那嬷嬷看了看,皱眉道——这两个人的八字是相生相克的,不过这个人的八字硬多了,有他在,只怕另外一个人活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