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了家,小娇郁郁寡欢挣扎求生了几日,最终还是忍不住挂了白布吊了脖子。
这其中当然也有苟大少爷的手笔,黎皓轩给谭府和侯府送信把他和谭啸枫拆散,以苟君侯的脾气,他怎么忍得下这种气吃得了这种亏?
而冷言讽刺小娇几句,挑拨得她送了性命给黎皓轩添添堵好像是最轻松简单的办法,不过死一个丫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得不说,这种行事简直深得苟君侯的真传!
雕花妆台、西洋宝鉴,美人对镜细描眉。这幅场景很美,可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这个时候还在描眉实在是有点古怪。
“少夫人,”谭柔身后的丫鬟有些不安的说,“您别生气了,当心气坏了身子,现在可不比曾经,您可是怀着胎呢。”
谭柔冷笑一声,手一抖,把眉毛画歪了一点儿,她顿时恼火的皱起了眉。
旁边的小丫鬟吓得一个激灵,暗怪自己不该多嘴。
谭柔倒是没和她这个丫头生气,只是面无表情的伸出手,然后轻轻的一点一点的把画歪了的部分慢慢擦去。
“我生什么气,”擦干净后,谭柔又开始重新给自己画眉,“我又不是和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没听他说么,从我嫁过来起大家就有了嫌隙了,疑心我这个占了不该占的位置的人也是应该。”
“少夫人,”丫鬟颇有点为她的主子叫冤,“您平日里怎么对小娇和另外几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也只有少爷他不辨是非,才会那样觉得。”
世上的事总是无巧不成书,黎皓轩和小娇说话时,正巧谭柔带着丫鬟站在门外,把这一场好戏从头到尾的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不辨是非?”谭柔笑出了声,“人家可是情深义重,明辨是非得很呢。小娇污了身子他照样喜欢,只因为她是不得已……只是不知道他给我的好姐姐找了个什么理由?”
“少夫人……”
谭柔的这个丫鬟叫侍琴是跟她从谭家陪嫁过来的,从小就伺候在谭柔身边,对她的脾气十分清楚,此时听见谭柔的话不免有些担忧。
“大小姐她……”
“怎么,”谭柔眼睛一瞟,十分的有风情,“你以为我要对付她?我又不傻,她跟苟家的人勾搭在一起了,不用我做什么,自己就会跌得爬不起来。谭啸枫这个女人,除了母家比我好,容貌才华哪点在我之上,也就黎大公子不死心,还惦记着他那不守贞洁的青梅呢。
这颗梅子,他也就是没吃着,要是吃着了,还不知道是苦是酸呢。
男人嘛,都是这幅德行。
我有什么好气的,只是可怜我肚子里的孩子,小娇是个知事的,连她也知道我怀有身孕不能动气。可他黎大少爷倒好,好像根本没这孩子似的,既不多看一眼,也不多提一句。”
侍琴能说什么,她这位主子虽然长得和善名字里也有个柔字,可是却不太好伺候。可是任谁有她这样的经历也好伺候不起来,娘是个风尘女子,生下她之后谭中言一开始不肯认,估摸着谭中言不太确定这女儿是不是自己的种。被养在青楼里好几年,直到后面,她娘不知道怎么说动了谭中言,娘俩这才能住进谭府。
可是谭府是个什么好地方?加上谭柔她娘共有九个小妾,再加上主母慕玉曼组成了个‘十全十美’。有女人的地方必然有争斗,乌烟瘴气勾心斗角是常事。谭啸枫有慕玉曼和谭老太太的庇护,谭柔没来之前又是家中独女,这些事情伤不到她半点,连拿去脏她眼睛的机会都不会有。可是谭柔就不一样了,她和她娘虽然进了谭府,有了安身之地,可是却过得并不怎么样。谭中言已经有女儿了,那个女儿是他的第一子,从小疼爱有加几乎是抱着长大的,自然不同。而谭柔却因为从小就长得妖艳像极了她娘,很不受谭老太太和谭中言的待见,虽然给了口饭吃,其他却是不太管的。
这样长起来的谭柔,如何好伺候得起来?
眉越描越黑,怪异的杵在谭柔漂亮的脸蛋上,她放下眉笔,轻声说:“我并不是那种小人,何必暗地里使绊子?只是姐姐过去待我也曾不错,苟少爷是这么个人,我可要给她提个醒儿。”
第78章 缺老公吗?包介绍的
苟连豪下手不留情,以苟君侯的身板都不得不安分的躺在床上修养,暂时当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伤残人士。
要说苟君侯也真是倒霉,这两年来他都受了多少次伤了?不是被绑匪砍,就是被老婆砍。
“小侯爷……”侍卫李四凑在苟君侯的床边和他说着话。
“诶,”苟君侯打断他,“别这么叫,老爷子又没请封世子。”
李四讨好的笑笑:“这不是迟早的事吗?”
苟君侯躺在床上无聊的玩着一个九连环,说:“那可不一定。”
“肯定的、肯定的。”李四比苟君侯上心多了,他也是当初被苟连豪派去逮苟君侯回来的侍卫中的一员。此人十分圆滑机灵,善于钻营,而且很有点本事,也知道分寸。当初早早就投入了苟君侯的阵营,后来苟君侯失踪他和一众跟随苟君侯的人大部分都树倒猢狲散。可是现在苟君侯回来了,这些不坚定的人又纷纷回来卖好。
“侯爷两年不肯请封世子,不就是等着您回来吗?二少爷您也不是不知道,不成器,就那做派,只知道沾花惹草玩女人,下面哪个兄弟服他?三少爷……嗨,爷您也节哀,我知道您和三少爷感情好,可是战场上的事谁说得准……”
李四的嘴皮子很溜,所以难免话多一点儿。他以前就是专门帮苟君侯打探消息的,苟君侯现在躺在床上养伤十分无聊,就叫了他来好了解一下他不在的这两年发生了多少事情。
“长命……”苟君侯停顿了一下,“他是怎么……”
“嗨,”李四一拍大腿,“都怪朝廷那帮子文官,咱们当兵的在前面真刀真枪的拼命,他们就会耍嘴皮子不说,还总是拖后腿。三爷死得真惨,也是真他么冤……”
其实苟君侯和三弟苟长命的关系并不怎么样,对方虽然在武力上并不逊于苟君侯,可是脑子却不怎么灵活,一根筋还缺根弦。相对于唯唯诺诺看见苟君侯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的苟屏云,苟长命总是当面和苟君侯对着干,什么都要争个高下分个长短。可是苟君侯对他还是有些感情,毕竟从小长大,还一起混过军营上阵杀敌。虽然相互之间总是瞧不顺眼,可其实也有些惺惺相惜。
听闻苟长命辜负了他的名字年纪轻轻早早送了命时,苟君侯不可避免的惆怅了许久。
苟长命的确死得很惨也很冤枉,当初和边夷的战争陷入了拉锯,大军在外征战,粮道拉得很长。朝堂方面却也出了大事,是著名的国本之争。老皇帝宠爱小儿子,一直不肯立太子,这哪儿成啊。文臣们可不得为江山社稷出一把力吗?
打仗是大事,可在大部分文官看来蛮夷不过藓芥之疾,国本却是国家大事。老皇帝心力交瘁一个没看顾到,运给军队的粮食就出了问题。这是一年前的大案子,牵连官员上百人,斩首的不下千人。贪污的都被处决,可是案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不管惩处再多人,粮食断了一时半会也没那么快能重整粮道。大军在外却不能不吃饭,苟长命受令带了一队骑兵去抢粮。边夷却也不是好惹的,虽然前面被按着暴打了将近一年可仍然是条恶狼,逮着机会了就要人命。苟长命抢到了粮食,本人却被射落马下在乱军之中被俘。
苟连豪退兵三十里换取儿子性命,却被文官弹劾私通外敌,拥兵自重。老皇帝花了血本促成这场战争,怎么能坐视功亏一篑?虽然苟连豪有把握换回儿子后整兵再战,可哪个皇帝会把别人儿子的命看得比国家大事更重要?文官们的弹劾奏疏堆满了皇帝案头,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苟连豪顶不住弹劾最终发兵,而边夷也狠,把苟长命捆在一根长杆上,出兵就带着,活活把苟长命给耗死了。
苟君侯叹了口气,九连环也玩不下去了,朝廷里发生任何事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就比如粮道断绝,只是听李四说了几句,苟君侯就能猜到背后必然有推手助长贪污,目的就是致苟连豪于死地。而后此计不成,又借着苟长命被俘顺水推舟的四处奔走,邀齐人手想把苟连豪弹倒。最好老皇帝对苟连豪产生怀疑,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京城问罪才好呢!
虽然老皇帝最后也没有调苟连豪回京,却也对他临战退兵三十里十分不满,而且苟连豪赢了太多仗早已经功高震主,老皇帝便趁此机会让丢了两个儿子的苟连豪回家养病。
这也不是卸磨杀驴,只是暂时冷处理。毕竟也封了侯爷,老皇帝也没老糊涂,功劳他还是认的。
苟君侯叹气,一方面是为自己的长命弟弟做了短命鬼,一方面则是感叹他和谭啸枫之间的感情坎坷。
想也知道,当初弹劾苟连豪拥兵自重必然有谭老爹一份,他算是文臣中一个重要角色,而且相当不晓事,当初肯定带头闹腾了。
唉,这个老丈人……要不然打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