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那我家里那个缝纫机坏了,怎么也转不了……”
“我爸的收音机被家里的皮小子给摔了,看着外头都还好,就是打开没声儿!”
“来来来,小伙子,我们办公室这个钟,都不走了,你看能不能给修修?”
宋城虽然情商不高,但也知道这是关系到他能不能打开门路,为自家老大和孩子挣点吃喝的时候了,就很热情地表示可以试试。
比较幸运的是,办公室里有一套常用工具,宋城用工具,很轻松地就把那座小落地钟给卸开,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是进了灰尘,齿轮有点卡,宋城给做了清理,又上了点机油……
“呀!走开了!走开了!”
“小宋真是个能人啊!”
“这么能干的小伙子,不如来咱们乡政府吧?”
“你可算了吧,人家连县政府都不乐意去,还来乡政府?”
“小宋啊,中午去我家吃饭,顺便帮我看看我爸那个收音机还有没有救呗?”
“不,去我家,我家的缝纫机坏了可是大事,家里人穿衣裳可都指望着它呢!”
一群人兴高彩烈地围观着小落地钟又恢复了走字,欢快地你一言我一语的。
又把宋城给当成了香饽饽,争着抢着要请宋城去自家帮忙修东西。
“这是在干啥呢?”
常书记夹着旧公文包从办公室门口走过,看到里头跟开市场一样热闹,几乎各个办公室的人都在,中间围着个年轻人,就跟那众星捧月似的,他就问了一嗓子。
常书记是一把手,众人听到他的声音,立马就安静了。
“常书记,是这么回事……”
那位大姐嘴快,几下就把事情的经过给说了一遍。
常书记不动声色地又上下打量了宋城几眼。
没想到啊,这果然是个能人!
之前听说这小子拒不服从安排,不去县上工作,他还想着这小伙一定是个刺头或者古怪人……
没想到还是个多面手!
如果说真是有本事的人才的话,那有点傲气倒也不奇怪了。
“你就是宋城,跟我来一下!”
常书记把宋城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也把宋城从众人的包围圈里给解救了出来,不然他还真不好选择,先给谁修不给谁修啊?
这乡政府里的人他也就认得一两个,还都是小干事,而围着他的人可都是老资历的干部。
常书记问的自然也是为啥宋城要拒绝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了。
宋城答的也是他那套写作需要大量的生活实践,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话。
这套话要是放在三十年后,那估计是没人信他的邪。
不过放在理想为上的这个年代,这一套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比如说就有好多大作家,去基层实践,一呆就是两三年的。
常书记把宋城叫来,也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居然会连县政府的工作都舍得?
该不会是什么残余分子,心里有报负社会的念头吧?
等细问了原因,又知道他刚刚在村子里结了婚,心里倒是有点明白了。
什么不能脱离生活之类的信不信吧,他估计这小伙多半是不舍得离开老婆孩子热炕头。
“那你不去县里,就来乡里怎么样?我们这边正好缺一个管技术的干事,怎么样?在乡里工作,可是要天天跟基层打交道的,不算脱离人民群众了吧?你要想回家看老婆孩子,也快得很,一天都能打个来回!”
不是乡政府这么好进,而是人才实在难得。
这个年头,文化人少,能拿笔就能写出好文章的太少了。
而拿起工具就能上手修这个修那个的就更少了!
就刚刚,看他们各个办公室围着这小伙跟发现了宝一样的架势,他要是不把人给弄来,估计那些人会成天在他耳边嘀咕。
宋城还能说什么呢,在乡里,起码他能弄到的物资要比在村子里多多了。
自然是点头同意了。
傍晚时分,原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
就看到院门口走来了俩人,可不正是他们的闺女和女婿?
“小铃,宋城你们来了,吃了没?没有我赶紧给你再弄点饭去!”
原母是知道原小铃的状况的。
新婚小夫妻,一点家底都没有,宋城还把稿费给花了个干净……虽说原父夜里悄悄跟她说了,宋城这小子跟中了邪一样,家里活一点都不让小铃沾手,对小铃好得过分了,那她也担心,她闺女能不能吃上喝上。
原小铃笑眯眯地,“妈你快坐着,不用,我们吃得饱饱的才过来的,还给你们带了吃的呢!”她说着,宋城就把提来的东西放在桌边上。
坐在原母怀里的小娃就好奇地伸手去碰。
原母拍开小孙子的手,拎起那网兜装的油纸包,一股子香味就钻进了鼻子里。
“这么香啊?是啥啊?”
原大哥吸吸鼻子,咽了咽口水,他家晚饭还是红薯稀饭配水煮野菜,虽说也能勉强饱肚,可肚子里实在是一星油水都没有的。尤其是一到半夜,那都能被饿醒。
“呀!包子!”
原母把油纸包打开,就看到里头四个胖嘟嘟的大包子。
虽说这包子皮看着也有点发黑发黄吧,但就看这个卖相,里头肯定也掺了白面的!
在这会能吃上包子,绝对是奢侈品!
“这是从哪儿来的?这么好的东西,你们怎么不自己吃,尤其是小铃,得吃点好东西!走的时候拿回去!”
原母就看了两眼,刷刷刷地又给包了回去。
小孙子咧了咧嘴,哭了。
第91章 文艺青年(11)
原小铃上前又把纸包给打开, 直接掰开了一个包子, 弄了四分之一个, 塞到小侄子手里。
“哎呀,我和宋城都吃过了。这个就是专门带给你们吃的!先头宋城在咱家吃了多少顿饭,吃他几个包子怎么了?来,小宝,吃!”
小侄子看子眼奶奶, 见奶奶没反对,抱起来就往嘴里塞。
原大哥笑嘻嘻的, “哈哈哈哈, 从前只见你惦记宋城, 现在出嫁了倒是知道惦记爸妈了!”
原母瞥他一眼, 拿了个包子递给他,“吃你的吧!你们两人分一个。”
她把掰开的那个又一分为二, 递了一半给原父。
“咱们都尝尝!”
余下的两个又包起来, 她亲自拿到厨房, 不知道藏到了哪去了。
村里的当家主妇们大多都善于藏东西, 一般人是找不着的。
这包子是白面掺了豆面的。
当然了,这所谓的白面,跟宋城和原歌在自己世界里吃的那种精白面不同,而应该是全麦的, 看上去黑不溜秋,再加上豆面,口感就有点发硬, 但即使这样,一口下去,也是难得的享受。
要不说细粮就是细粮呢!
而且这里头的馅是白菜油渣,一口咬下去,居然能吃出来满满的肉味!虽然是一点肉星都不见的……
这种大包子,要是让原大哥这种壮劳力放开了吃的话,一个人少说也能吃四个。
现在也就是解解馋吧。
“小铃,你们从哪弄的这包子,真好吃!”
原大哥跟原大嫂分了一个,他还特意吃的那半边少的,他嘴大,三两口就干掉了,现在嘴里满是肉香味,实在是意犹未尽。
“宋城今天不是去乡里了么,这包子是乡里食堂的。”
“啊?乡食堂的啊,怪不得这么好吃!”
“宋城啊,你们两个人没家底,马上就要有娃了,过日子还是要精打细算,可不能这么乱花了。”
原母就忍不住地想要劝劝这花钱没数的小两口。
“妈你放心,这个包子是人家给的,没花他的钱的和粮票!”
原小铃笑嘻嘻地解释了句。
“啥?谁这么好心,还给包子?”
原大嫂就忍不住要问了。
现在这年月,粮食金贵,家家困难,都是精打细算着过,谁会这么舍得啊?
“哎,这不是今天宋城去乡里了么……”
原小铃就把宋城在乡政府的事给说了一遍。
“啥?宋城在乡政府给人家修好了电话机还有钟表?这个包子就是那边的小干事送的?”
“宋城还有这个本事呢?就因为这个,”
原大嫂都傻了。
当初她看着原小铃跟中了邪似的就迷上了宋城,天天带着宋城来家里蹭吃蹭喝,可不是遭人烦,但她是新媳妇,当家做主的还是原母,她也不好说什么……没想到她看着又懒又清高的家伙,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本事呢!
原大哥一拍巴掌,“哎呀,宋城,你要是早早地就把这个本事亮出来,不早就能进乡政府了吗?”
原父白了原大哥一眼,“尽说没用话,咱村哪有电话机,哪有落地钟?”
电话机多金贵的东西啊,也只有乡里才能安得上呢。
落地钟那东西,也是贵重得很,全乡那么多个大队,每年的先进集体才能奖上一个,他们福来村从来都没得过。
原母喜得不行,“这可好!去不了县里,去乡里也好着呢!”
其实她内心里还有点小心思。
去了县里,离得远,她就怕宋城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