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的秋氏和江丽远都不会;江智远甚至都没有吃过,而马如月,吃过不会做。
根据她自己的想法,所以的糕点应该都要用石磨推成粉吧。
马如月蛋疼的发现,家里缺少工具。
原材料都找回来了,不可能不做来吃。
最后马如月让江智远烧火,自己将嫩高粱打理了一下,将高粱壳搓掉,嫩嫩的高粱洗了一上直接下锅了。
煮熟的高粱还是有一股子的香味,马如月想着土豆泥什么的,索性用锅铲捣成浆糊,盛了两碗端进了各自的房间。
睡到半夜被饿醒的秋氏感觉到有人进门,然后就闻着了香味。
“大少奶奶……”秋氏一激动,只要大少奶奶回家,几乎就不用挨饿了。
“吃吧。”马如月点了点头:“景远要不要吃一点?”
“她没醒来就算了,没睡好会吵。”秋氏道:“再说了,孩子不懂事,怕她……”
“好,以后晚上也可以给她留点米糊糊,万一要是饿了也有吃的。”马如月想想秋氏担心的也有道理,吃了什么孩子可能无意中就将自己卖了。
江丽远看着哥哥手中的碗。
“哥,她又去偷吃的了?”江丽远咽了一下口水:“这是什么?”
“别胡说。”江智远道:“要不是为了活命,谁会愿意半夜三更不睡觉去当贼。你不吃就算了。”
说完江智远就准备端着碗走了。
“哥……”江丽远翻身下床:“哥,我就是说说,说都说不得了吗?”
“丽远,她是我们的大嫂,她是为了我们。”江智远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你自己心里也明白,要不是有大嫂,要不是有马家,我们还能活蹦乱跳吗?”
早饿得面黄肌瘦,前胸贴后背了,江智亮折了一尾高粱都被亲娘打了个半死。
若不是大嫂,他们大房的人连去折一尾高粱的胆量都没有的。
“我知道的,哥。”江丽远接过碗叹了口气:“只是,哥,她是大嫂,咱们都得尊重她,以后你娶和亲,还得和二嫂一起孝敬她……”
江丽远的意思是让二哥心中明白是个什么情况什么地位,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前程。
她只是大嫂,不要有别有什么想法。
江智远皱眉,转身出了妹妹的房间。
在堂屋里,秋氏已经和马如月在喝着高粱粥了。
“我原想做高粱粑的,可是咱们家还差了点工具。”马如月道:“明天我去找九叔帮忙。”
江昆林听马如月说要做石磨愣了一下。
“景远小,饭不好好吃,半夜总要哭闹,估计是饿了。”马如月道:“我想要是有一个石磨的话就可以磨些炒米,夜里冲上一些开水也就能吃了。”
“你这个大嫂真是想得周到。”江昆林道:“大的石磨一般都是两个人推,你们家没劳力,我就给你们打制一个小的,一个人用手都能转动的,虽然一次性磨得少,胜在方便不累。”
“有劳九叔了。”嗯,挺好的,两个人推石磨,马如月觉得大房还没有这种人才。
别的不说添磨估计都没人敢。
马如月看过农家人推磨子,石磨不停的转动,添磨的人就要趁着空档将粮食送到磨心去。
这可是一个技术活,慢了会被磨杆打到手;快了也可能会添不进去。
小石磨一个人用手就能搞定,添磨的时候停下都行。
江昆林的效率很高,第二天晌午的时候就背着石磨上山来了。
“多谢九叔了。”马如月将准备好的一百文钱递给他。
“哪能要工钱啊。”江昆林道:“石头又不花钱,只不过用了点时间,我闲着也是闲着,这钱说什么也不要。”
江昆林牢牢记得去年艰苦时期是马如月帮衬着一家人才过下来的。
无论怎么说,江昆林就是不收钱,将石磨安放在好后还皱了皱眉。
“其实,你可以将石磨放在簸箕里,磨出来的粉就直接在里面了,还不会浪费。”看来大房的工具还很少:“我明天给你们编一个上来。”
“九叔,谢谢。”既然不要钱,那就给粮吧。
马如月进屋舀了三碗米,用一个布袋子装了要给江昆林,结果他跑得飞快,早就下山去了。
没辙的马如月只好亲自送到山下去。
江昆林说不要,女人自然也不敢接。
毕竟当家的是男人。
“九婶,不是给你的,是给弟弟妹妹们吃的。”马如月道:“米不多,是我的一片心意,熬点粥什么的也能糊个口。”
家家户户缺粮是江家大坝的常态。
吃草根野菜,厚着脸皮去亲戚朋友家混两顿饭也是必干的。
就像马如月,时常去马家村,不是回娘家,而是在娘家混饭的。
“如月啊,你想得真是周到。”女人接过布袋子感激不已:“以后家里缺什么都让你九叔给你们做就行了,闲着也是闲着,做点活也能打发时间。”
“呵呵,多谢九婶了。那就有劳九叔再帮我做一个蒸馒头的竹蒸栏。”马如月知道在江家大坝就九婶和十二婶能和自己说得上话。
至于大伙房里曾经一起共事的白氏方氏李氏她们,表面看过得去,背地里还不知道放了些什么烂药呢。话不投机半句多,马如月也没想过要和她们有什么交集。
正说着话,马如月看着一个陌生的女人提着一桶衣服往堰塘走。
这是?
“你还不知道吧,二老太爷上个月新娶的二老太太。”九婶低声道:“模样好也能干,天天都在洗衣裳,连江飞远的都是她在洗,还别说,那混小子时时围在她身边叫着小奶奶。”
“噗嗤”一声,马如月没忍住,小奶奶,小奶奶,嗯,她是不是邪恶了一点。
第一百二十三章 顺利进行
有了江昆林的支援,大房有了工具。
不仅有石磨、簸箕,还有小蒸笼。
马如月想着只需要一个竹遮拦放在锅里能蒸就行了,没想到江昆林还做得这么精细,蒸笼可是高大上了很多。
这一份情马如月也记下了。
当天马如月就炒了米,然后学着手石磨推米粉。
“大少奶奶,婢妾来吧。”秋氏连忙接过上来。
“你会吗?”先干的时候觉得新闻,多干一会儿就枯燥无味了。
马如月感觉自己不适合干这种精细活,还是跑跑跳跳的更适合她。
“凡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只要肯学,就没有什么难的。”秋氏卑微的笑道:“大少奶奶都在学,婢妾又岂能偷懒。”
也是,最早的时候,江家大房的人连找柴火都不会,现在不也学会了夹缝里生存?
打柴挑水煮饭洗衣,生活同样在继续。
马如月让出位置,再耐心的教导着秋氏。
因为江昆林做的小巧,石磨并不重,秋氏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多转了两遍就会了。
江丽远看着好玩也要来磨。
秋氏对江丽远一向是很宠爱的,她要干嘛就让她干。
“磨石磨还磨得这么开心。”马如月看着曾经的知府大小姐居然一脸满足的干着粗活心里抽了抽,环境果然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
炒制的米磨出来的米粉,马如月让秋氏烧了水,然后冲泡给江景远吃。
“香!”江景远吃得满嘴都是米糊糊,咧着大白兔牙朝着马如月笑,还在秋氏的教导下甜甜的说:“谢谢大嫂。”
“好,我们景远乖乖吃,快快长,长大了一定变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马如月摸着小脑瓜夸奖她。
有了工具,马如月决定再干一次。
让她有点恼火的是,每一次出门,江智远都要跟随。
这人就没有自知之明。
偏偏这人固执起来还无药可救。
马如月出动的地方依然是那片林子旁边的地。
因为要做高粱粑,自然不是像吃糊糊那样就行,这一次马如月勒了不少。
江丽远也会磨石磨了,马如月索性将睡眼蒙眬的人抓了壮丁。
江丽远听说是高粱粑自然是配合的。
关键是,她还发现二哥在烧火。
二哥这么晚了居然也没睡?
江丽远一边推着石磨,一边看马如月做吃的。
将磨出来的高粱浆搓圆上蒸笼,小半个时辰,香味弥漫在了山半腰的屋子里面。
没有黄豆粉,马如月干脆倒了江景远的炒米粉沾着吃。
“香。”江丽远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改天我再做一点更香的来吃。”马如月心心念念的还是黄豆粉加了糖沾着才是真正的美味。
再做?
江丽远差点被哽死,大嫂这是偷上了瘾。
秋氏倒是很淡定,她是越来越喜欢大少奶奶在家的日子。
每一次出门偷了吃,打扫战场的永远是秋氏。
她会将一切打理得干干净净,让人看不出半点蛛丝马迹,这种小心的性子倒是让马如月没有顾虑。
看着江丽远回屋的背影,马如月心里想的是会不会将这个小姑子养成猪一样的肥。
每次都是半夜吃,吃撑了就睡,都还不及消食。
嗯,偷吃,只能在半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