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她生气的是,连烧火的人都没有一个来帮忙。
自己干!
马如月将灶孔时的火烧得很旺。
“哗哗”的直接倒了五斤青油下去,烧出了香味后倒进了一木盆的酸菜,拿着大锅铲费力的翻腾。
这一锅起锅后,又倒了五斤,然后再炒了一锅。
“香!”这是今天所有人吃到菜的唯一一个评价。
等知道是马如月炒的菜后都纷纷夸赞,大房的大少奶奶确实是厉害的。
马如月面对这些评价报一个淡淡的微笑。
只有她心里知道,明天肯定会引来风暴。
怕了就不是马如月。
“怎么回事?”方氏一连打开了八个油瓶都是空的,最后两个都没有打开,掂量着分量就不够:“四嫂,四嫂,油没了。”
什么油没了?
三叔才买了十斤回来呢,叮嘱过要精打细算,要用久一点。
才一天的功夫,怎么可能没了,谁喝了不成?
“真没了。”方氏气恼不已:“前天我也看见三叔买回的,全都放在这上面的,今天全是空瓶子,怎么会这样?难不成遇上了贼?”
白氏不承认这一点,大伙房的钥匙一直是她在保管,早上开晚上关,怎么可能会遇上贼,这些年都没有事的。
“是不是你们用光了?”白氏很不确定的问道:“新买回来的油你炒了几次菜?”
“我一次都没用,用的之前余下的。”方氏道:“别是小马昨天给用了吧?”
小马,马如月,昨天一天就给用光了?
“难怪大家都说菜好吃好香。”方氏呵呵冷笑两声:“油淹油煮的,我也能炒出这种味道来。”
白氏的脸一阵苍白!
怎么会这样,她亲自去找了马如月。
“是啊,四婶,您是知道的,这酸菜吃油啊,倒一两瓶下去根本就没办法,最后只好多倒了一点了。”马如月淡定的回答。
岂止是多倒一点,是全倒了。
“小马啊,你这次闯大祸了!”白氏气得心口疼:“啥也不说了,你跟着我一起去族里一趟吧,找你二爷爷三爷爷他们认个错。”
笑话,炒菜用多了油都是错了?
马如月可不是随便低头的人,打死也不承认她错了。
“行,你不去是吧。”白氏道:“我告诉你,你这次铁定得从大伙房里出来了,而且,年底分红你们大房说不定还不够补偿。”
“四婶,我倒想知道,照这种情况下去,年底江氏族人还有红利分?”饿死多少人都不知道呢,还分红,做梦。
“你……”白氏也知道她说得很正确:“你是故意的?”
“四婶,可别这样说。”马如月道:“我是大伙房里炒菜的厨娘,将菜做香做好吃这是我的本份,我只负责炒菜,用些油盐都正常,怎么能说故意的呢,又不是我一人吃了,是全族四百多号人都享受了的。我故意对我又没有什么好处。”
马如月不去认错也不承认是故意的,白氏最后铁青着脸去找了江家长老们。
“大嫂,你闯祸了?”江智远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怕了吗?”马如月嘴角勾起一丝嘲讽:“我估计着,回头会叫你们去开会了。”
“怕倒不怕,我就只想知道大嫂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智远也好配合一下。”江智远淡淡一笑。
嗯,是一个聪明的小叔子。
“我的目的,就是要让大伙房垮了最好。”马如月的用意在江智远面前也没有遮掩:“他们这样做真的不厚道,霸占着土地,不让开伙,你看看,但凡族中有长老的人家谁家饿了饭的,可是江氏族中绝大多数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了,二少爷,这绝对不是你父亲愿意看见的。”
江智远听了心中一凛,大嫂的目标简单又粗暴,只不过看有没有效。
“会有的。”马如月道:“你去开会的时候就咬住一点,我马如月没有错,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正常的炒个菜用了油而已。”
“好!”江智远点了点头,大嫂果然是大嫂,心系江家大族啊!
用多了油而已,确实也不用上纲上线,传扬不出江氏大族还要不要脸?
第九十五章 伙房解散
这一次的江家大族各房的人议事足足开到了半夜子时。
“确定了,解散伙房。”江智远觉得马如月简直是神算:“将白四婶臭骂了一顿,说她管理无方;三爷爷怄得不得了,说好用几个月的油一顿就没了;二爷爷说都是败家子搅家精,这个家他当不下了。”
哈哈,白氏才是真的冤枉。
“最后大家商议了一下,决定将族中的粮食按户分了,然后各家人煮各家人的饭。”江智远道:“我想过的,按户分的话,我们大房还是占优势的。”
按户分?
马如月瞪大了眼睛,一户人有多有少的,有些一户人有数十人,像他们大房一户才五个人。
按户平均分,这有点不厚道?。
一共多少户来着?
二百八十六户,每家人分八十六斤谷子。公中留有五百斤粮,说公中有事的时候要用上。
“那田土呢,也按户分?”马如月觉得江家的人都是戏精附体,宫心计出来的人。
“田地不动,公中集体种,集体收,集体保管,还是按工分来分配,谁家出力多工分多谁家多分。”江智远道:“这次分是例外,下次就会按工分来了。”
这还真是蛋疼,土地就是落不到人手上来。
果然是算不赢他们。
江氏族人一觉睡醒,大伙房解散了,没地儿拿饭吃。
人们顾不上吃饭了,分粮要紧。
江氏大族保管室门打开,江二老太爷坐上首,旁边是江三老太爷和兰氏拿着帐本,一户一户的喊。其他几个长老就在旁边监督。
族中年轻的人就去里面挑抬谷子出来,一户八十六斤,放在箩篼里只有大半挑,一家人的口粮一个人轻轻的就挑走了。
久违的炊烟起,家家户户开始了忙碌。
有上山捡柴火的,有找野菜的,古井边更是排起了长队挑水。
舂米的碾子旁边更是围了好几圈,家家户户都拿谷子来舂。
“七嫂,您家的糠不要吗?”
“咋能不要,糠混着野菜也能抵饥的!”
“那快点扫,扫了我家也要舂了!”
“别急啊,后面的不要挤,排队来。”
“能不挤吗,排前面的都已经可以吃了,咱们还等米下锅呢。”
等米下锅,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这种感觉了。
能煮饭了挺好的!
江智荣看着家里的生锈的铁锅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如果爹娘还在,这会儿也该煮饭了吧。
他们没煮过饭,不知道要怎么做。
“江家大坝有三个碾子,五个石磨,全都挤满了人。”江智荣听到门外有人喊,见是马如月连忙擦干了眼泪迎了出来:“大嫂,你们也没有舂米吗?”
“这热闹没法凑,估计着等晚上都吃不进嘴里去。”马如月道:“你跟我一起去马家村拿点米回来煮吧。”
“大嫂……”咬着嘴唇半天,最后实话实说:“我们都不会煮饭。”
好吧,那就让他去马家村拿米。
“让我娘给个十斤吧,回头我们舂出米了就还她。”这只是马如月的口头话,还不还的两说:“你们不会做饭就到我们家来吃。”
八十六斤谷子,按马如月问九叔江昆林的结果,只能舂不到五十斤米,这么点米,要维系到明年秋收,怎么可能啊!
而且,明年的秋收也是一个未知数,天干得山上的草木都开始枯了,更不要说庄稼。
江智荣回来了,身后跟着马如建。
“娘说既然你们能开伙了,就让我背了些两个大南瓜过来,智荣背的是冬瓜,回头吃完了又去家里拿。”马如建道:“娘说粮食不够吃也去家里拿。”
“好!”这就是自己的娘,马如月鼻子胡点酸,她就知道,一旦分了,她铁定饿不死。
秋氏站在马如月对面,嘴角喃喃,脸红成了一团。
“姨娘,怎么了?”马如月好奇秋氏的表现。
“大少奶奶,婢妾不会做这么多人的饭。”秋氏不好意思的说道:“以前婢妾在家的时候只做和爹两人的饭,没做过这么多人的……”
八九个人,满满一桌了。
还要当严重的问题,马如月笑了。
“多掺一点水,多下一点米就行了,没那么多讲究的,煮稀饭更简单。”马如月道:“只是水没开之前米不要下锅,如果下了锅就一定要锅铲搅着,否则要生锅。”
锅铲,家里没有。
好吧,之前是不准开锅,她也没买,没买的还很多,锅铲菜刀什么的,嗯,还有调料油盐。
“姐,我明天去镇上卖了馒头给您带回来。”马如建道:“这么远,您不用跑了。”
现在的马如建每天都去镇上卖馒头,他的馒头个头大,又香又软还很甜,一文钱一个,很畅销,每日里用时间赚回二十文钱左右,以前的二十文能买两斤米,现在只能买一斤,饶是如此,他们也很满足,多多少少总有进帐,不会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