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他的引导,沈母也对三个闺女好了不少,也不会像以往一样偏心洗脑。现在有什么好吃的,也会分给闺女们一点至少让她们尝尝味道。
吃晚饭时,沈母一个劲的给儿子夹鱼肉,“儿砸,多吃点,可以长高,长壮。以后有一身的力气。”
乖巧懂事的沈清和,也夹了一块鲜嫩的鱼肉放在娘吕大花的碗里,“娘,您也自己多吃一些,等鱼肉吃完,我再去河里打鱼。多吃一点,也补补身子。”
吕大花希望的是什么,无非是儿子将来孝顺,有出息。以后有没有出息不知道,但是现在是孝顺的。
儿子细心的还给她挑鱼刺,满村也没有比自己儿子更孝顺的了。
心里甜滋滋的,从没有这么心满意足过。脸上不自觉的带着甜丝丝的微笑。
“乖,娘吃……”语气还有丝哽咽,第一次感受到儿子真心实意的孝顺,不由得她不激动。
给亲娘夹了鱼肉,他也不会忘记亲爹,给亲爹也夹了不少鱼肉,大姐二姐三姐他也没有遗漏过,“都多吃点,我以后会打更多的鱼。”
打猎打鱼,只要不是很多,几条鱼,几只兔子,一般没有人会说,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现在就是打了一头野猪被村里乡亲们知道了,也不会友人吵闹着说什么。
都是一样,这个规矩对所有人家都是一样的。距离几年后,那个严苛的岁月还有段时间。
他打算趁现在悄悄多赚钱,还有跳级读书,早点初中毕业,高中就算了。到时候找人收一套高中的书就行,以后自己自学,等恢复高考时,再考大学。
沈红玲斯文的吃着弟弟夹给她的鱼肉,确实好吃。
二姐沈红霞几口就扒完碗里的鱼肉,弟弟越来越知道心疼她们三姐妹,暗自高兴。以后自己出嫁了,回娘家也不会被嫌弃。
这年月,吃不饱饭,很多她认识的姐姐嫂子们结婚后,回娘家被弟妹嫂子们嫌弃,他们的兄弟也不帮忙给她们说好话。当然娘家兄弟不错的也有。
吃完晚饭,姐妹三人勤快的去烧水洗碗,从去年开始弟弟就不许她们和娘用冷水洗碗。
讲了很多次,让他们用热水洗碗,说饭碗才洗的干净。
吃完饭的沈清和就是个甩手掌柜,擦干净嘴巴,然后拉着爹娘在院子里面遛食。
沈父和沈母交换意见,说着他打听来的人选名字还有他们的家庭情况。
沈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人小鬼大的沈清和把名字记在了心里。
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悄悄的去农场了解下这几人。
自己的姐姐,当然得找个对她好关心体贴她的丈夫。可不能像记忆中的三个姐夫那样。
家里有四间房间,他一个人睡一间,每天晚上他都在练习锻体诀,基本是零点才睡觉。
早上,太阳照常升起,作为学生的沈清和与三姐一起背着书包去学校上学。
老师尽职尽责的教他们,可是时间不多,一个人教五个年级,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不多。
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复习写作业。
沈清和已经开始学习三年级的课本,下半年他想上四年级,也许还能去县城读一年高中,这年头只要读过一年高中,基本上就算高中学历。以后他说不定还能在附近找个不错的工作。
等到几年后,兵团还有别的工种,例如:维修部。等两三年或者一两年就会有耕种机械过来,每个团都会在他们垦荒的中间区域成立一个机械维修部。
他也许有机会,可以去试试。
沈清和给自己规划的很好,恢复高考前,有个不错的学历,找关系在附近招工,五连就是他们团中间区域,记忆中机械维修部,就在五连的农场所在地。
离家近,回家也方便,还有一份工作,能领工资,活也不是很累,改装机械汽车啥的,他也不是没有做过。手艺比农场维修部的肯定要好。
老师在教四年级的课,沈清和抬头跟着一起学习一起听,萧老师很喜欢学习成绩好的沈清和,教起来一点也不费力。
下午,四点就放学了,姐弟俩放学回家。
作业在学校就做好,沈清和回到家里没啥事,帮着大姐二姐做事,外面晒的东西搬进杂物房。
沈父刚回家,沈清和就缠上去,“爹,帮我买两口大缸吧?”
放下锄头,沈父摸摸儿子的脑袋,不明白这孩子一天到晚想些啥,“买缸干啥?”
“养鱼,种荷花,还能养青蛙,青蛙的味道可好了。”
沈清和想把两口大缸搬放在后院,准备养鱼和青蛙,藏在荷叶底下,只是偶尔看一眼,一般人不会发现底下有鱼。
这是他帮忙改善伙食的办法之一。
“行,过些天我去一趟梁湾,买上两口大缸回来。”沈父摸摸儿子的脑袋答应下来。
确实是个方法,以后家里吃鱼也能隐蔽一些,他们村子大住的分散,家里就是做点好吃的,隔壁也闻不到味儿。地广人稀就是这点好。
两口大缸养十几条鱼,是没有问题的,是那种特别高大的缸。
“谢谢爹,您最好。”小小的拍下亲爹马屁,哄的亲爹眉开眼笑,沈清和才悠然的离开。
这个世界的日子比上个世界过得舒服,就是有风雨,也难泼进他们这儿。地处偏僻,除了离兵团近,离哪儿都远。
公社干部都不愿意来小南村。
第103章 六零-窝里横(02)
又下雨了, 在地里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时候,刚好下雨。
庄稼喝饱水,蹭蹭的长。
沈清和如愿的在后院养上了鲢鱼, 还有黑鱼, 以及黑岩鱼, 还在缸底种下了莲藕。
原本是要去抓青蛙的,可是沈父不用意, 说青蛙太吵。他只能作罢。
在水缸内滴下灵水, 黑岩鱼凶残的吸收着灵水中蕴含的灵气。
鲢鱼, 黑鱼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进化是不可能的,但是改变了肉质,吃起来更加的美味。
沈清和用小灵珠,在自家的后院的自留地还有前院的菜园子都布置了凡人也能布置的聚灵阵,是从修士的聚灵阵仿制的。
对于种植凡植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能让蔬菜小麦玉米红薯长的郁郁葱葱, 能丰收,口感变得好一些。
空气也会更加的清新, 人经常出入聚灵阵对身体也非常好, 还能长寿,他们家吃的菜自己种植的粮食都是他们自己吃, 那些都有一丝的灵气,对身体也是极好的。
爹娘和三个姐姐以后只要不是他们自己糟践自己的身体,以后一身康健, 老去的速度也缓慢一些,无病无灾的到百年。
原主的心愿,他明白,就是希望他的亲人都过得好,一辈子平安喜乐,没有病灾。
*
沈父最近有点忙,队里修整沟渠,他也没有时间去农场。老于从沈父来过以后,一直暗地里注意连里的年轻的小伙子们,连里上百号人,也不是每一个他都了解,不只是简单的人品了解,还有性格,责任心,手脚轻勤快不勤快。
老沈是本地人,也是老兵,他可不能给老沈介绍个不靠谱的女婿。
老于还找到指导员去了解,连里最了解所有人的绝对是指导员。
每一个人细枝末节的思想走向,还有性格,他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抽了一个空,老于端着饭盒,凑到指导员跟前,“指导员,借一步说话呗?”
指导员也没有说什么,端着饭盒跟着老于来到没人的一边,“说,啥事儿,事先说明不许请假。”
“不请假,只是找你打听几个人。”
“咱连的还是几连的?”
“咱连的。”
扒拉一口菜,快速吃下去,才说。
“咱连的,你不认识还是咋滴?”指导员不明白老于的意思。
“认识,认识,只是我也不是都了解,给人介绍对象,不得了解全面点啊。”
“介绍对象,介绍给谁,好事。”
“小南存的老沈,你认识的。他是个疼闺女的,不想闺女远嫁,就想在附近给闺女找一个,离的最近的不就是咱农场。
前些日子,他过来一趟,找我帮忙打听打听,找个人品好,不打女人,手脚勤快的小伙子当女婿。”
老于说完嘿嘿笑起来,给战友介绍媳妇儿,确实是好事。指导员就是负责这个的,只要要求不过分,指导员肯定会帮忙。
“行,你说说你看中哪几个在筛选,我帮你琢磨琢磨,还有你得告诉我老沈闺女的脾气性格,给她介绍一个适合她的。”
老于也不含糊,随即报了几个年轻战友的名字,指导员没想到老于真会琢磨,这几个人都是非常不错的人。
开始还没有多想,边吃饭边琢磨,后面回过味儿来。老于,老沈两个老鬼,真会挑人,挑的全是孤儿,有的是近几年变成孤家寡人的,有的是原来就是孤家寡人。
很快就想明白沈父的小聪明,不过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沈父是个好父亲。
一心为闺女好,以后五连任何一个战士与老沈闺女结婚都有好处,就是他在此地能把心思安下来,也有本地的老丈人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