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招呼,谢家人就被听着信赶来的谢志平一家子给接走了。
再不接走,可能还得继续站在村口说话。
“回头家里来坐坐啊!”
“好嘞!”
谢老爷子临走的一句话,让村民们高兴的都乐的眼睛裂到耳朵后面去了。
原本只是村子里的一句客套话,可是现在却是听着特别的亲切。
到了家,入眼的就是一摞被盖着草毡的木头,还有收拾的整整齐齐的院子,进了屋,一切仍然都是整齐有序又干净的。
谢志平道: “被子日头好的时候都晒得了,屋子里也都打扫干净了,枝儿两口子每个月都亲自带着人过来,得知要回来,每三四天就来一次,昨天刚来的……”
这次的贸易会谢志平并没有跟着去,以前每
次都跟着去,也是为了要去看看老爹娘,现在爹娘都往家里来了,他自然不会再去。
更何况商队里已经成了规模,就算不去,也不会少了谢家人的那份。
谢志平待谢老爷子喝了些茶水之后又道:“爹的院子也都收拾好了,爹今儿个还过去看看吗?”
谢老爷子还没开口,白氏马上道:“当然回去了,可是好久都没睡那炕头了!”
谢老爷子看向谢一林。
老爷子也想回去,只是又担心给乖孙惹来什么不好的说法。
谢一林笑着道:“我送爷爷奶奶回去看一眼,晚上咱们一起吃饭,这么多年没团聚过了,第一顿饭咱们一大家子得热热闹闹的吃才行!”
“成!听乖孙的,这就走!”谢老爷子急切的站了起来。
谢志平听着也开心。
他听出来了,一大家子自然也包括大房头那边的。
谢志安和谢一林一起送老爷子去老宅,东西自然也是不少的。
万容就带着牛二媳妇等人在稍微收拾一下,带回来的东西太多,收拾一下是必要的。
至于饭菜,到镇上叫一桌席面就行了。
老宅被翻新了。
一连四间大瓦屋,是谢志平和谢志安哥俩一起出的银子给翻盖的。
不过里面的一些物件还在,看着这些眼熟的东西,老两口的眼神都有些发红。
都见到了,亲切的紧啊。
白氏将随身的东西放起来,老爷子则是拉着谢志平讲讲家里的事情。
离家十六年,说不陌生是不可能的。
村里的其它族老有三位走了,现在的村长是原里正的儿子,给村子里办事什么的也挺上心。
谢家的地都在谢志平的头上,粮食也一直没少过,每次前往边关贸易会的时候,都会将口粮给捎带过去。
虽然谢一林说过不用,他们在那边并不缺口粮,不过谢志平一年也没落过。
亲兄弟,明算账。
粮食都是自己打的新的,口味就不一样。
现在村子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学堂,吴夫子已经教了十多年,教出来的童生也有一个巴掌之多了。
至于秀才临时还没有。
就算是没有秀才,可是加上夫子一共有六个童生了,在村民来看也是很厉害的了。
现在周围村子的了孩子也都有很多来村子里来上学的,镇子上也有两个孩子要过来,不过被吴夫子给拒绝了 ,镇子上就有学堂,就劝着就近上学了。
谢老爷子听着也是满心的高兴。
老家能够出这么多的人才,由衷的高兴。
席面很快就送来了,走娘家的刘氏也被谢幸运去给接来了。
在看到公婆的样子之后,刘氏不由的有些羡慕。
公婆和她娘家爹娘原本是差不多的样子,现在却是不同了,公婆看着就贵气了很多,如果自己家也要跟着去的话,是不是也……
在看到坐在一旁的谢一林时,刘氏的心思歇下了。
这样的日子就挺好,还是不那么贪心了。
现在二房家的便宜他们可是占了不少,贪心太多,再把人家给惹恼了就不划算了。
第190章
饭菜摆好, 谢家人除了嫁出去的,其它的都到齐了。
谢幸运成亲后, 已经生了两个儿子, 比谢宇书还要大,大四岁的叫谢宇和,大两岁的叫谢宇兴。
这是他们后来跟着谢宇书的名改的名字,原名叫栓子和柱子。
听完这名,谢一林脸上微笑, 心里却是吐槽很深:一听就知道是大伯自己取的, 很接地气。
哥俩现在都是在村学里上学, 谢宇和主要学的是算术, 打算是要去当个账房的,至于谢宇兴,则是有着参加科举的希望。
比大哥的学问要好一点,当然也就是哥俩比较, 和谢一林这位堂叔比那就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哥俩给老两口磕头见礼,老两口拉起来给了一个厚厚的见面礼。
孩子这么大了,却是第一次见面, 自然是不能让孩子空着手。
谢宇和哥俩又继续向谢志安两口子磕头, 谢一林夫妻两个也没有落下。
夸奖着将孩子拉起来,同样给了见面礼。
谢一林让谢宇书带着弟弟妹妹给大伯和大伯娘见礼。
谢宇书小大人一般的立于最前面, 后面一排是弟弟妹妹,孩子们的礼都是顾明月和谢一林亲自教的,叩拜起来那是有模有样的。
看的刘氏眼睛直红。
自己两个孙子在人家面前一比, 就显的土了吧唧的。
谢志安却很高兴,还让兄弟们多亲近。
谢宇书来的时候带了两份礼物,里面是笔墨纸砚,这是要送给两位堂哥的。
谢宇和哥俩比谢宇书还要大,可是却并没有想着要准备礼物给小堂弟和小堂妹,现在收着人家的东西,却没有东西相送,觉得有些丢脸。
谢宇书看着有些发冏的两位堂哥:“早就听闻老爷爷提起过家里的池塘特别有趣,不知道两位哥哥何时有空?”
谢宇和哥俩眼睛一亮,马上道:“什么时候都有空啊!”
“咱们还可以去钓鱼,我告诉你们啊,那鱼啊,可好吃了!”
“是不是啊?能去钓鱼就太好了,爹,我们能去吗?”谢宇书笑咪咪的看着自家亲爹。
谢一林点头:“可以!你们兄弟几个明天再去吧,今天太晚了!”
“好哦!”孩子们都很高兴。
多接触些村子里的人和事,对长年在边关长大的小家伙们有好处。
谢宇书哥几个都乐了。
“娘,我们也要去!”谢雨诗蹭到顾明月的身边道。
别以为她没听出来了,爹只说让哥哥他们兄弟几个去。
顾明月笑着看向自家相公,谢一林轻点点头。
顾明月这才道:“奶奶,雨诗她们姐俩要跟着去池塘边能行吗?”
白氏一听就乐了:“能啊,怎么不能?明天老奶奶带着你们去!”
“谢谢老奶奶!”谢雨诗和谢雨烟姐俩跑到白氏的身旁撒娇道谢。
白氏就吃这一套,尤其是重孙女长的好又和她特别亲近,再加上这小姐俩说话也甜,听着就高兴。
万容也跟着开心。
自家的孙子和孙女就是好,看着就高兴。
刘氏心里更酸了。
他们大房的是彻底的被二房的给拉下了。
人家孙子识书懂礼,人家孙女貌美声甜。
可是只能忍着,当家的说了,她敢惹的爹娘和二房的不快,就休怪他不客气。
有儿有女又有孙,刘氏可不想惹当家的不高兴。
刘氏现在在娘家特别吃香,这都是因为当家的能干,当然也是沾了二房的光的缘故。
所以,忍!
脸上带着笑,心里暗泪流。
相比较刘氏的嫉妒,谢幸运的媳妇就是震惊了。
她一直都听闻自己婆家能够有现在,是沾了二叔家的光。
作为镇上的姑娘,她原本要嫁的是镇上的秀才或者是富户,有几家甚至是县府那边的人,可是后来她爹娘却是给她选了这个小村子里的一个普通人家。
只说想要以后享福就听爹娘的,实在想往富户里嫁,爹娘也不拦着。
作为从小就听爹娘的话的她,最终听从了爹娘的安排。
刚开始的那两年是有后悔过的,可是后来,尤其是在婆家的商队成立之后,她的日子就连嫁到县府里的小姐妹也是羡慕的不得了。
这商队可是当年的县太爷亲自主持成立的,虽然后来县太爷被调走河间府成知府了,可是这商队也一跃成为府城直属的了。
这些年,她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原本以为这一切就是最好的,可是在看到这位谢大人的家眷之后,她真的羡慕了。
顾明月的礼仪是大家闺秀的,这些年侍奉公婆和祖父母也是没有被难为着,她脸上的幸福是挡不了的。
六个孩子也是知书达理的,这一比较,高下立显。
好在那几个孩子并没有露出不屑的样子来,要不自己的两个儿子可能会很受打击。
谢宇书:我们不是那样的人!
吃过饭,又说了一会儿话,谢志安就带着家里人回家去了。
这一路赶来,一个多月都没有吃好睡好的,自然是要好好的休息了。
以后说话的时候多的是,谢一林去京城上任也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