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空间老太种田记 (呦呦雨)


  翠儿听的笑的不行。
  一时进了一间茶肆,挑了二楼坐下说话,喝茶解渴,当然了,都是侍卫亲自带了茶去冲泡的。太子是不可能用来路不明的东西的。一国储君,事关重大。便是秦廷怀柔也依旧有刺客,或是不服的游侠,所以,还是得仔细小心。
  看着沿路的行人,胡亥道:“什么鸟语,好学吗?!”
  “说是鸟语,你还真信了?”弘昼哈哈大笑道:“你学,肯定学得会,这个容易,有空教你!”
  胡亥果然跃跃欲试。
  李暇显然更对街上的人更感兴趣,他仔细的看着,观察着,兴致很高,看他们的交谈,语言,行动举止,衣饰,走路仪态,还有建筑等等。他本来就不是个多话的性子,因此,更显安静。
  弘昼见了,感慨这暇儿,动静合宜。又是妥妥的另一个扶苏啊。
  李暇对翠儿小声的道:“他们身上所着,不是棉衣。”
  “多为麻葛,棉花虽种了,但是,秦的棉花还未完全普及开,所以,百姓所着,多为麻葛,所穿的是草鞋。”翠儿道。
  秦始皇从不在意出身,所以便是草民,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辈,都可以进咸阳城。街上并非只有权贵。他重赏罚,才能强秦兵,若只重权贵,就不是秦始皇了。
  “原来如此,”李暇道:“原来咱们家里的条件算极好的。”
  “是,”翠儿笑道:“以往在村里不知,出来了,才知道咱们家,真的算好的条件了。咱们那个世道也曾太平过,再穷苦的人家,不至于衣衫褴褛。现在,大哥哥,是不是那边多数是这样的人了?!”
  李暇点点头,道:“食人之事,很多,我都见一个杀一个。”便是再饥饿,他也宽容不了这样的人。
  翠儿知道他怕是受了不少苦。闻言,想安慰他,竟不知说什么。
  “爹与我说,多收民,让民有食,民有衣穿,保护他们,他们就会反过来保护我们,”李暇道:“只是,我却多见有背叛者。我不明白,为何爹保了很多人,他们依旧要叛!?”
  李暇现在还是不懂阵营的敌对和人的复杂。
  可能那场叛乱,对他影响太深刻了,他为此杀了很多人,夺回了很多城,心里却依旧十分迷惑,加迷茫。
  “大哥哥……”翠儿小声的道:“人有立场之分。有时候,他们维护的,拥护的未必是善恶,而是立场。”
  “是吗?!”李暇似乎懂了些,叹了口气,“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有回报的,我和爹所做的,只是尽己所能。问心无愧就行了。”
  “是。”翠儿道:“我回去了帮哥哥。”
  “好。”李暇果然很高兴,他从来不会有正常人的考虑,所以不会下意识的像正常人那样被世俗和偏见影响过的那样说,你是女子不行,你太美貌不行,你是弱者不行,总之你不行,我保护你。
  他却深以为,一家人同心协力,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与爹就是这样啊。
  弘昼与扶苏说了些洋人的事,以及商议的协定啥的,还有贸易的利润之类的,扶苏听的很认真,一一记在心里。
  将来大秦若开海,必然也是要参考的,有个经验的指点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秦其实现在也有贸易,当然,并不是朝廷商议的,而是中亚,西亚那里的胡人来做的生意,规模很小,而且很私人。
  若是有第一步的试点,其实肯定是先开边关,当然了,是匈奴的事过了以后的事了。边关第一点,然后再是开海。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扶苏不是心急之人,所以他心里有计划却半点不着急。
  步子要一步步的走,路才会走的更稳,大跨步,是会付出代价的。这一点,他与始皇是有默契的。
  始皇几乎大放权与他了,可是扶苏不是大开大阖的只进攻的人,他攻守相宜,稳妥的叫始皇十分放心,所以始皇的养老退休生活,才叫生活。
  雍正还差一点,还是要半管事的,因为那些大臣不服弘昼的,要来吵架,还得雍正骂回去,或是哄回去。不然就是躲着。
  大秦不一样。
  虽都是急速的变革之中,却因领导人的不同,也处于两种情态之中。但都是稳中前进的。
  弘昼便着重说了些洋人来的情景,又开始吐糟起大清的一些大臣和权贵们了,他对扶苏道:“以前皇阿玛要动国库的银子,一个个的叫的跟皇阿玛是昏君似的,行吧,不动就不动,结果第一季的税收上来,一个个的全傻眼了。皇阿玛也绝,说了,既没动用国库的银子,就不入国库了,他们傻眼了。然后就上表,上书哭诉,这也是花了朝廷的班底弄起来的班子,怎么能不进国库呢,结果你猜?!”
  扶苏也听乐了,道:“四叔必不叫他们如愿,他可不是能向臣子妥协的人。”不光不妥协还要阴他们一把,气他们一把,反将一军。
  弘昼笑嘻嘻的道:“皇阿玛说有道理啊。”但不能听他们的。
  弘昼先乐的不行了,道:“结果大臣们都拍手要称庆了,要大呼皇恩浩荡,皇上圣明了,结果皇阿玛说了,那就建第二份国库嘛,一个国家哪能只有一个蓄水池,现在大清强盛了,有第二份国库很正常,也能备一备不时之需,除非灾了旱了,兵灾了,其它的时候,国库各存,互不干扰……哈哈哈,全部傻眼,一个个的话给堵在了嗓子眼里。”
  扶苏都没法想象那个场面,一时也是笑的不成。论噎人,他只服雍正。
  胡亥没咋听明白,但是吧,看扶苏和弘昼之间的默契,还是有点意思的。再加上说洋人的事儿,他也没闹,出于好奇心,听的还挺有意思的。
  扶苏问弘昼,道:“第一季度多少税收?!”
  弘昼伸了一只手,道:“五百万两。”
  秦的钱币与清不同,但扶苏在沿海呆过,也知道了大清的货币基础了,一时也吃了一惊,道:“这么多?!”
  大清一年的农税银子也才二百来万两啊,灾年的时候,还得出血出银子出去。
  所以五千万两的国库银子,雍正攒了多少年吧,他还是抠钱小能手呢,再抄抄家发点小财啥的,才有这个数。若不然,哪会积攒到这个数?!
  “是啊,这才出去了第一批船,就这么多了,以后熟了,至少得翻三倍到十倍上来,不过走海一年最多两季,因为季节因素,风浪大的时候是不能出海的,比较台风多发的季节就得休船,不光商船,战船,还有渔船都得休,但两季,足够了。”弘昼道:“所以才说是暴利。皇阿玛用银子叫大臣们闭了嘴,现在不吵架了,开始老老实实的为沿海干活了。”
  出海是大事,以后海洋气候学,也会有人研究的。所以出海,经历,会带动方方面面的进步,带来的何止是钱和放开啊,还有各科学问的发展,拓宽的是不曾见过的视野。
  扶苏可以想象,不光不会吵,还要千方百计的到沿海塞人呢。
  权贵们不都差不多?!就跟秦的权贵到军中混军功一样。都是为了前程,和荣耀家族。秦的兵制,是最强盛,升职最快的地方。现在大清就是海务了。路各不同,然而事都相似。
  扶苏沉吟道:“的确是暴利。这样下去,钱会多起来。你可有未来的规划?!”
  “修路,基建,以及免些农税啥的,哪里灾了旱了,都能有钱弥补灾民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顶多发点粮米。如我皇阿玛想的以为,将来没有子民饿死,才是真盛世,而盛世,不是钱衡量的。”弘昼道。
  “你有章程就好,四叔必然欣慰。”扶苏道。
  “我跑海也叫人弄点粮食回来,大清的亩产并不高,人口却越来越多,所以,有了钱,就设法弄点回来,当储备粮。不过这个得盯紧了,不然要被底下人哄了银子去,弄点废粮回来。我会专门设个司,盯在海务那边的。”弘昼道。
  大清的人口确实比大秦多多了。
  扶苏道:“亩产一直都是一个问题啊。不过四叔弄的摊丁入亩这个确实好。大秦可以借鉴。”
  弘昼笑道:“我亲老子,那真的不是一般人。若论用兵,他不及你爹,但若论这文治方面,他有他的方法和独到。要不然也压不服那些人。大秦与大清一样,以后咱们两个少不得都得清理蛀虫,国家强大,是好事,可是,这腐坏也是如影随形的。尤其是你,不是我说你,你威望远不及始皇叔叔,又素有仁名在外,你可知,虽仁,也有人欺仁。”
  “我明白。”扶苏道:“我心里有数,你放心……”
  胡亥越听越心惊啊,越听越不对劲啊,这,这,这……
  他看着扶苏和弘昼开始冒冷汗了。
  然后坐的远了些,听着李暇和翠儿说话。偏这两个说的话也不大对。
  李暇对翠儿道:“三叔现在在梁王阵营,他必不会回家的。爹说,朝廷败了,梁王也难以长久,关外的人凶悍,怕是有消耗,不出十年,梁王可能式微,而我们却有十年可以强盛,沉住气,才能得到咱们的路……”
  “大伯决定了吗?!”翠儿道。
  李暇点了点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