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有特殊的工作技巧 (浮生若朝露)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浮生若朝露
- 入库:04.10
“你连油瓶倒了都不想扶你还刷马车?不许说谎!”方知难拉住她胳膊,把她带到马车后面的墙根下,眉头皱成了川字。“你是不是怀疑什么?”
孟回抿着嘴没说话,垂下头轻轻点了点。方知难多半跟她想法一样,是来检查马车有没有撞人的痕迹的,告诉他倒是无所谓,不过肯定又要被训斥几句。
果然,方知难轻声斥道:“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要是被人发现不把你赶出去才怪!”他看了看周围,四下无人正好撤离,“赶紧回去,小孩子家家的不许胡闹!”
方知难是为她好,毕竟小慧不是不可取代的人物,不像他,是注定要接大师傅的班成为新一任大师傅的人。哪怕被人看到他鬼鬼祟祟在马厩活动,东家都不可能把他赶走。
“方大厨,你发现什么没?”孟回粗略检查过一遍,没看到木头有什么损毁,不过有几辆车上有泥渍,还有一辆的车轮上有暗红色的不明污渍,她还没能确定是什么东西。
方知难一向谨慎,闻言只是摇摇头:“夜里看不清楚,不好说。”他看了看一脸沉重的孟回,神色稍微缓和了一点。“你别管这件事,我会注意观察,要是真有什么情况,我必定会去报官。你一个十五六的小姑娘离开天香楼还能做什么?好好待着吧!”
方知难说完推了推她,让她赶紧回去不要再偷偷打听这件事,还吓唬她说,万一真是大东家吩咐人干的,那他能灭口一个人就能再灭口第二个。
孟回嘴上应下,老老实实地转身离开了马厩,临走前用意念再次仔细扫了扫每一辆马车,还是不太能确定那辆马车轮子上的污渍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是马蹄先踩下去还是车子碾过去,还是得明天看过尸体再说。”孟回进了空荡荡的小屋,里面只有一张硬炕、一个方桌和一个装冬被冬衣的大箱子。
这间简陋小屋就在后厨角落,和马大婶的房间挨在一起,厨房里做活的都住在后面的院子,和马厩相邻。
“方知难倒是个好人,平时凶神恶煞的要吃人似的,没想到居然还有查出真相就报官的打算,觉悟很高啊。”在这个年代敢牺牲前途为别人鸣不平,那是正儿八经的大好人。
天香楼的东家姓汪,祖上是宫里面退下来的御厨,现在的大师傅祖上就是跟汪御厨做事的。从开店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六十年,楼里接待的皇亲贵胄多不胜数,积累的人脉相当广,连西京城里的小官见了大东家都得客客气气的。
方知难敢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刚刚的保证,不得不令孟回佩服。
在土炕上坐了一会儿没有睡意,孟回干脆换上一身素净衣裳,去小厨房把火挑燃烧水洗漱。把该干的零碎活都干完,天已经快亮了。
马大婶最先起来,看到她正在各大灶上生火,赶紧过来抢她手里的柴。“让你躺着多歇歇,起这么大早干啥!不是最不爱干这活吗,病了咋还能耐上了?”马大婶身宽体胖,眼睛细长有神,头发总是挽得一丝不苟,干一整天活都不会乱。
“睡一天了都,精神好着呢。”孟回咧嘴笑了笑,表示自己已经没事了。“婶儿,今天我不还能歇一天吗?想趁这机会去把如男姐埋了。总不能让她一直停在义庄里吧。”
“哼,毛不拔居然连面都不出!不说如男为他辛辛苦苦干十年活,这两年不还冒风险在这儿做事吗?人死了连个破棺材都舍不得买,好歹给张草席把人裹去外面坟场吧!”
马大婶说起这事就来气,她本来也想去帮着收尸,可后厨从早到晚没一刻能歇息,根本抽不出空来。
马大婶指望毛不拔能良心发现,结果这指望当然是落空,人家到现在都没露过面,天香楼找上门去问责他还死不认账,说他两年前就把赵如男给赶走了。
“他都把指使如男姐的事推给他们家大师傅了,还指望他干什么?还是我自己去吧。”孟回丢下柴火,往里轻轻扇着风,让火不大不小地燃着,待会儿大厨们来了好做事。
客满堂倒霉的大师傅因为和赵如男接头,这半个月被天香楼请的混混整得门都不敢出。毛不拔连为自家大师傅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一心想让人家为他背锅,自己在一边装什么都不知道。
这些商人之间鸡毛蒜皮的事,在官家看来其实上不得台面,除非动用汪大东家的人脉,否则没法正儿八经拿去官府告状。可是泄露出去的只有三道菜,犯不着东家亲自出面。
马大婶叹了口气,接过她手中的活:“唉,那你早点儿去吧早点儿回。”
孟回应了一声从后门绕到了街上,走到客满堂门口,居然发现他家围了不少人,正在排队争着买什么东西。
第134章 女扮男装的卧底(4)
客满堂跟天香楼一样从来不卖早点,因为接待的大都是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而贵人们大多都是在自家府里吃早饭,中午晚上有应酬才在外面吃。再者说,天香楼一笼八个小包子都要一贯钱,也就是一千个铜板,换成银子都得有半两,压根儿没有平头百姓吃得起。
客满堂的生意是比不过天香楼,可好歹也做了三代人生意,很快就要跨入百年老店行列。他家走的自然也是高大上路线,不肯低头做便宜买卖,怕掉了档次。
“这是做不下去打算改亲民路线了?”孟回凑过去,拉住一个路人问了问,“婶儿,这是卖的什么东西?怎么大家都在排队?”
大婶儿很热情,把手里的油纸包打开给她看:“富贵人吃的蟹黄包!你看看,一个比拳头还大不少,才十个铜板!十个!那还能不去排队?”她手里的六个包子还冒着热气,褶子十八个整整齐齐,卖相极好,咸香味儿直往人鼻子里钻。
孟回一大早起来还没吃饭,闻道这味道肚子都咕咕叫。
大婶儿听到后得意地把包子再次捂好:“香吧?赶紧排队买去啊,要不待会儿卖没了!咱西京螃蟹少,俺们这还是头一回吃呢!”她说完喜滋滋地走了,两脚迈得飞快,应该是要回去和家人分享。
“十枚铜板的蟹黄包?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孟回见天色还早,干脆排到队伍里去,打算买一个来尝尝看。她总觉得这事有古怪,西京城周围没有海域,这朝代又没法人工养殖螃蟹,所以得从远方快马加鞭运来,价格奇高无比。
螃蟹就已经很贵了,更不用说单用蟹黄。天香楼的蟹黄包比普通包子还得贵半贯钱,也就是一千五百枚铜钱一笼。“人家天香楼卖一百八十多枚铜钱一个,他客满堂不卖个一百五也得卖一百吧?居然十枚一个?”这连螃蟹壳的成本都不够吧?
孟回满心疑惑排着队,听到好多买到手的路人一边吃一边哼哼好吃。
“我的天!怪道人家贵人喜欢吃蟹黄哩!这也太鲜了吧!”
“毛东家今天是亏本咯,这么好的东西才买十枚铜钱!哎哟,我该多买的几个的,这会儿再排队肯定都买不着了!”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我的娘啊,可惜你老人家去的早啊——”
这些路人但凡吃了包子,立马就会成为客满堂的自来水,一个个夸张得让孟回目瞪口呆。队伍里的人们听到这些唱词似的夸奖,全都心急如焚伸长了脖子往前看,生怕前面的人给买光了,更怕毛不拔当场提价。
轮到孟回的时候,临时搭起的台子边已经放了五个超大号蒸笼,最后一笼也只剩下了两个。“我都要了!”孟回取出二十个铜板,后面的人齐声埋怨起来,她赶紧抱着用油纸包好的包子跑走,以免被饥饿路人打劫。
揣着包子一路小跑,孟回自己都觉得很无语,吃个蟹黄包还得这么战战兢兢的,这就是古代的不方便。
她在生前没吃过这种高端玩意儿,可是在崔府和皇宫、王府做任务都尝过,崔府的蟹黄放得少,味道不怎么样,皇宫和王府的是蟹黄汤包,汁多肉鲜真心好吃。
“不知道客满堂的怎么样,该不会是老百姓没吃过夸张了吧。”她来到前往义庄的路上,周围已经没有人影,拿出包子咬了一口,孟回愣了,“这特么是蟹黄包?毛不拔这是哄鬼呢!”白白软软的包子皮占了一大半,里面包着的少许馅儿是挺香挺好吃。
可是黄澄澄油亮亮的东西,分明是咸蛋黄混合鸡蛋黄,顶多加了点儿鱼糜!
“这不是用天香楼名菜‘赛螃蟹’改做的包子吗?难怪只卖十枚铜钱一个,原材料便宜,里面馅儿还这么少,卖两枚铜板一个都赚啊!”孟回是彻底服气了,毛不拔果然是毛不拔,做这种偷奸耍滑的事情是真有脑筋。
赛螃蟹是当今大师傅的爹在五十年前研发的新菜,当时有位藩王进京,来到天香楼道是想吃螃蟹又害怕浑身起疹,大师傅的爹就用咸蛋黄,混合少量咸蛋白和鱼糜,与鸡蛋黄、土豆泥和胡萝卜泥等物一同下锅,再辅以姜蓉、香醋烹制而成。
这道菜色泽明艳,口感又沙又软极似蟹黄,少量蛋白像是没完全剔除的蟹肉,无论形还是味都与螃蟹无异。赛螃蟹一出,不仅满足了那位藩王的口腹之欲,还让有幸尝到的贵人们交口称赞,此菜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