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田园锦绣路 (宅思mm)


  无论是不是穿越来的,现在早已作古。
  陆见安眉头轻轻皱起。
  “哎,看看这人老了,话就多。这不是这一次参加锦缎的织造局的竞争,心里有些麻烦,不由自主说话里就带了出来,陆老板,你可别放在心上,老头子也就是说一说。”
  陆凌还以为陆见安是为此惋惜。
  “陆老板,这不算什么。”
  很快,双方定下了契约。
  方家村以陆见安为首,和陆家定下了十万斤生丝的契约,分六个月完成。
  因为这一次交易的数额巨大,专门请人订立了繁复的契约条款。
  陆老板和冯望林预付了三成的定金。
  七千两白银的银票交到陆见安手上,冯望林和陆凌才算是把心放下来。
  他们这一次来就是提前要和陆见安打好招呼,来预备六月的茧节。
  却没成想一次就把生意做成了。
  陆见安让李嬷嬷在家里准备了酒席。
  冯望林和陆凌上一次就在他们家吃过饭这一次当然更要好好款待。
  毕竟,这可是他们的大主顾。
  冯望林和陆凌也没有推辞,当天晚上就留宿在了陆家。
  李嬷嬷早就带着家里的丫鬟婆子在前院儿给几位贵客收拾出了客房。
  徐蒙山和李家的李大成,李二柱临时客串小厮伺候前院儿的客人。
  陆见安又一次意识到人手还是少啊。
  后院儿的丫鬟婆子还算可以,可是前院儿自己要是不置办一些小厮跑腿儿的以后这种事情还会很多,生意毕竟要越做越大。
  到时候忙起来,难不成让自己这些徒弟全都来客串伺候人?
  …………
  凤山县生丝行会。
  金满银这会儿正和几个丝坊老板开会。
  因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陆家丝坊。
  陆见安从凤山县搬到了方家村。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皆大欢喜的一个局面。
  毕竟陆见安当初表现出来的,身上的那些异像,尤其是在行会门口一道天雷劈死了人。
  就算是现在在座的各位,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大家都以为陆见安搬到了方家村,自然和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会少很多。
  毕竟方家村那个地方和凤山县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紧接着的一季茧节,陆见安就没有露面儿。
  金满银会长其实一直派人盯着陆见安。
  他心里可不放心。
  这个小子居然会缫熟丝,尤其是他手里的生丝品质,比他们凤山县所有人的生丝品质都高。
  尤其还顶着蚕神娘娘弟子的名头,如果是个默默无闻的人。
  完全不符合这小子在行会和曹家比试的那个咄咄逼人,锋芒毕露。
  所以金满银还是多了一个心眼,一直派人偷偷盯着方家村。
  结果这半年多以来,陆见安虽然看起来在凤山县没有有什么动作,可是按照他所知道的痕迹。
  陆见安可没有闲着。
  人家可是种桑养蚕,缫丝一样都没有耽误。
  尤其是陆见安居然敢搭上了凤山县丝坊都看不上的冯家。
  当时金满银没有作出任何阻止,就是看出冯家根本不可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冯家要买生丝,陆见安是卖家。
  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谁也没有放在心里。
  可是等到第二次冯望林居然带着陆凌一起直接到了方山村,人家连凤山县城都没进。
  这可是绝对不寻常。
  冯望林根本不足为惧,已经是个日落西山,根本扶不起的冯家。
  可是,陆凌绝对不一样。
  陆家可是今年参加织造局丝绸皇商供应的竞争。
  各家都在挤兑陆家。
  陆家财大气粗,如果陆见安和这个陆家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后面还真的很麻烦。
  结果就看到果然。
  陆凌这是第二次来到了方山村。
  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但是可以想象,一定是在谈生丝的生意。
  金满银当然着急了。
  以前陆家来到凤山县,他们金家几乎是不二人选。
  毕竟他们金家的生丝在市场上算是数一数二。
  陆家每年需要的生丝,几乎是要几十万斤。
  陆家鼎盛时期一年的生丝需求量上百万斤。
  一旦陆家这一次得了皇商供奉,陆家的生意自然是更上一层楼,到那个时候,恐怕一年光是需要生丝就要几千万斤。
  现在陆凌根本就不进凤山县城,相当于这笔巨额的生意直接就被陆见安截胡了。
  别说金满银心里不舒服,恐怕其他丝坊的老板心里也是不舒服。
  况且方山村现在的状况,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
  那整整齐齐的30座院落指定不是吃素的。
  一旦方山村成为了各大丝商云集的地方。
  那他们凤山县这生丝行会不是成了笑柄?
  所以这一次召集行会的各个老板。
  就是商量这件事要怎么办?
  金满银清了清嗓子。
  “诸位,不需要我多说。这一次把大家召集来就是想要大家拿个主意。陆家两次才买生丝都不进入凤山县城,这对我们凤山县的生丝行业来说,这可是巨大的损失。
  而且不客气的说,方山村那里一旦三十家丝坊都开张的话,我们凤山县生丝行会肯定要受到巨大的冲击。到时候再谈,怎么遏制方山村的发展,那就为时过晚,所以这一次我召集大家来,也是希望大家商量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底下的几个丝坊老板早就已经炸了锅。
  都是做生意多年的老人精。
  谁还不明白方山村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


第164章 办法
  “方家村也真是欺人太甚。他们不过就是一些种桑养蚕的农户,居然现在也妄想开丝坊,萤虫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简直是不知所谓。”
  “就是都是一些土豹子,种桑养蚕已经算是他们的本事,这方家村离的咱们也不过几里地,这么多年,方家村都没有人会缫丝,现在突然一下涌出了几十家丝坊,我觉得这里面恐怕有人捣鬼吧。”
  “我也觉得是。缫丝师傅那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做的,要是随便一个人都能缫丝,那我们凤山县的丝坊不是开遍天下。”
  “我看见也就是一些穷棒子瞎折腾,让他们折腾去吧,在折腾,难道那些丝商的眼睛是瞎了。我就不信人家放着好好的多年合作不用,非要到她们方家村那个破村子里去买。”
  人们议论纷纷,但是谁也不相信,方家村有能力可以自己做大。
  金满银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都听我一言,方家村虽然这么多年都安分守己,种桑养蚕,没做过出格的事情,就连这些年的赋税,该交的也一分不少。应该都是一些老实本分的人。
  可是现在方家村和以前的方家村可不一样了。”
  曹老板急了,“方家村有什么不一样的,不还都是那些种桑养蚕的泥腿子,难不成他们现在还能种出花来?”
  众人都是大笑。
  这么多年行会把持着所有种桑养蚕,蚕农的生计,所有的蚕农的这一口饭都是他们给的。
  没有生丝行会,可以说就没有这临安府周边几十个村子的农人的饭吃,他们这些丝坊老板早已经习惯了,把这些蚕农的生死不当回事儿。
  要知道没有他们这些丝坊老板,这些蚕农都得去喝西北风。
  光是靠种粮食,他们这个地方的地,出产粮食,那可是亏得很,交完了租子和赋税,估计连米汤都喝不上。
  这也是行会如此有底气的一点。
  整个周边地区都依靠生丝行会生存,就连官府的赋税也要靠他们这些丝坊来支撑,所以也养就了他们的底气十足。
  “就算他们背后有人撑腰,恐怕那个人也不能一手遮天吧。我们这么多人还斗不过一个人?”
  曹老板大笑。
  “恐怕诸位知道了这个人是谁,就不会这么说了。”
  金满银看着一个个自鸣得意的丝坊老板,看着就是在作死。
  “金会长,照你这么说,这个人可算是手眼通天,那你就说说这个人是谁?如果真的是背后后台强硬,那么一个小小的方家村我们这些人也不会看在眼里。”
  吴老板多了个心眼儿,能让金会长说出这番话,证明背后的人应该是有些势力。
  毕竟,他们这些人虽然生意已经做到,富甲一方,可是真的要跟某些贵人的掌柜的比起来自然还差了很多。
  别以为他们不想搭上贵人,可是大多数达官贵人,人家的喜欢的生意,可是丝绸行。
  生丝这种小本儿生意,还没有多少人看在眼里,这也是迄今为止凤山县无论怎么发展,也无法走出成陈国的原因。
  生丝太累,太脏,也太麻烦了,赚的银子还少。
  根本不如丝商走一趟丝绸之路,人家赚的银子就顶着他们私访转一年的银子。
  金满银摇摇头,““说起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就是那位在咱们行会三拜地动山摇,一道天雷劈死人的陆见安陆掌柜,现在他可就在方家村。
  而且大家也清楚陆掌柜缫丝的手艺那也算是一绝,现在他不过才去了半年多,这方家村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么多丝坊。我推断,恐怕这些丝坊的后台就是陆见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