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田园锦绣路 (宅思mm)


  对于像他这种武力值几乎是菜的人来说。
  有一件金丝软甲,简直是保命的利器。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这一间金丝软甲,他也得好好的努力。
  反正他已经算过了。
  这一片金叶子大概需要两百斤干茧,要是想多养一些蚕出来,起码也得几十斤叶子。
  那么自己需要消耗的干茧也就是成倍数的增长。
  说说看,自己养了这么一个大胃王,就算养那么多蚕还稀罕吗?
  就这样,她算可以一下,要想出一定数量的金茧,没有百八十斤的桑叶,根本不可能成规模。
  要知道,就算是百八十斤的桑叶喂出来的蚕,产量也不过是一百斤干茧。
  缫出来的丝也就是十几斤罢了。
  这十几斤的生丝再要织成锦缎,然后再裁成衣服。
  那可不够。
  按照道理来说,十几斤的生丝,当然可以够做一件金丝软甲。
  问题那只是按照道理。
  十几斤的生丝织出来也就不过是,窄面的一片丝绸,估计想裁一个软甲都不够布料,起码要织出一匹绸缎,才能考虑制成软甲。
  所以她还任重道远啊。
  光是这一件金丝软甲,恐怕他就得费一年的功夫。
  况且,如果自己想要制作这个做金丝软甲的丝绸,绝对不可能假手别人。
  为了织这个绸缎,还得买一个绸缎织布机。
  一台机器可是3000两白银。
  你说她容易吗?
  那得缫多少丝出来啊。
  为了活下去简直是惨不忍睹。
  何况,这一件金丝软甲要是好用,徐氏和小五怎么不得一人来一件。
  不能想了。
  继续想下去去,陆见安忽然觉得生无可恋。
  还没赚来万贯家财,花钱的速度堪比超音速飞机。
  银子啊!
  你可真是好东西。
  想回去似乎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一件事。
  陆见安没有比任何一刻更想要赚钱。
  这个时候,冯望林,陆凌的到来,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陆见安这一次准备这一届的茧节就让方家村大方异彩。
  现在有了方家村做后盾,就不害怕谁上门欺负。
  别看是平民百姓,可是人多啊。
  当人多的时候,平民百姓也是可怕的。
  村民们这一季的干茧初步估计收成不错。
  要是都在自家缫丝的话!卖出去的价钱也是一大笔银子。
  方家村要想碌碌无名,还真的不容易了。
  不过陆见安也没准备无名。
  无名的话,怎么卖的上去价钱。
  既然想要做生意,想要成为富甲一方的富翁。
  做就要做成有名气的。
  陆见安打算的就是把方家村打造成第二个凤山县。
  就不相信,如果这里的生丝一鸣惊人,质量好的没话说。
  丝商会不慕名而来。
  那样的话,这几百号人也就算是真正的有饭吃。
  家家户户开得起丝坊。
  认真说起来吃缫丝这半碗饭,其实是个辛苦活。
  可是在这个年代,人们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没有机器可以替代人工。
  一饮一啄,全部靠的是人力。
  所以在这个年代,有手艺反而成了活下去的根本。
  现在他就在创造这个根本,让这个根本成为方家村的根。
  冯望林和陆凌到时候,就看到了方家村的一片繁荣。
  两个人心里也是暗暗吃惊。
  上一次来的时候,虽然也是这个村子,但是看起来和普通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这一次给人的感觉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尤其这村口大路边。
  很明显的,这么一大排房子。
  一个个整齐的院落。
  而且上面分明都挂着招牌。
  “陆家丝坊”,“方记丝坊”,“方三丝坊”…………
  这大大小小居然有三十多家丝坊。
  简直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而且看得出来,家家户户的确都在忙碌。
  尤其是那让人眼馋的蚕棚。
  两个人互相对望一眼,都明白彼此在想什么。
  还没出腊月,这可不是养蚕的时候啊。


第161章 规矩
  冯望林和陆凌上了门。
  毕竟熟门熟路。
  门口还是那个看门儿的老头,让两个人算是心放下了。
  方家村的改变,他们都看在了眼里,最担心的是。
  陆见安不会不在这里了吧?
  现在看到李老头儿自然也就放心。
  李老头当然也记得他们毕竟这两位可是上门的丝商,那可是给他们送银子的。
  急忙上前招呼了一下。
  “冯掌柜,陆老爷,请等一等。小人这就去给我们掌柜的报信。”
  这是陆家的规矩,无论是谁都得在外面等着。
  陆见安自从那边的丝坊盖起来的。
  对家里这边的要求就严格了起来,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放进来了。
  毕竟徐蒙山,罗青魏然,小满他们可都去了丝纺那边儿干活儿。
  这边儿剩下的可都是婆子和丫鬟,再有就是徐氏和小五这些女眷。
  随随便便放进来什么人,万一坏了徐氏的名头。
  那可是要沉塘的。
  这个年月,可并不是因为你是寡妇,就会有多么宽容。
  女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在这种事情里总是弱势。
  陆见安自然有条件了就要护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
  不一会儿。
  陆见安从隔壁过来,拱手给两位施礼。
  “冯掌柜,陆老板,你们来了。我们的丝坊改到了这边,这边请。”
  冯望林和陆凌自然心里清楚,上一次来的时候,陆家虽然是两进院子,可是他们到后面去看养蚕的时候,女眷虽然回避,到底多少也会让人不自在。
  看来这位陆见安已经早早为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做了打算,还真是个心细如尘的人。
  冯若梅这一次还是女扮男装跟在父亲的身后,看到陆见安的时候,眼睛都亮了起来。
  一行人跟着他来到了隔壁的陆家丝坊。
  看着宽敞的院落。
  再看看高高的蚕棚。
  两个人心里都是骇然。
  这个规模养出来蚕,恐怕至少有几十万斤干茧。
  陆见安这也算是成了规模。
  看样子人家这小小少年已经做到。
  他们哪里知道。
  陆见安现在可是一穷二白,手里的银子早就造的一干二净。
  几千两银子呢。
  没办法,为了扩大规模。
  并且形成一个商人都很好做生意的地方。
  还能不影响村里人的正常生活。
  这一排的丝坊院子,可都是她掏的钱盖起来的。
  没办法,村里人家家都穷。
  就算是里正,方三爷,方五爷他们家里,拿的出的银两也是有数的。
  陆见安当然心里清楚。
  如果某一家某两家盖了丝坊,难免引起公愤。
  毕竟大家都穷惯了,如果家家都是如此平等,也就无所谓。
  可是突然冒出起来,很多人富了起来。
  而且这种差距还被越拉越大。
  底下的人怎么会甘心。
  到时候就容易闹出乱子,于是陆见安想了个办法。
  丝坊他自己掏钱全部盖起了院子。
  这个院子的数量,正好是村里三十户人家的数字。
  一开始不是说村里有100多户吗?
  但是实际正经的说起来,有很多都是一个姓的父子,没有分家。
  虽然分开住了,但是实际上家里的收入干活儿还是在一起。
  一大家子人很难说分开的。
  毕竟这个时候谁分家要有底气,要拿出银子,很多人家穷的都揭不开锅,怎么会去分家。
  所以综合下来。
  实际上只有30户。
  这样的话,平均一户一座丝坊。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丝坊,后院儿养蚕的部分已经开始启动,但是缫丝这一块还都没有动静。
  缫丝学习班儿里的学徒还没出徒呢。
  再说就算出徒了,现在家家户户也拿不出钱去买干茧来。
  倒是没有人着急。
  眼看着家里的蚕卵还没出正月都已经出了蚁蚕,吃着豆腐渣,居然长得还很快。
  家家户户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只要这一季蚕出了茧。
  不仅仅是能多卖一季蚕茧的事情。
  这些蚕茧晒成了干茧,他们自己就能缫丝,到时候卖出去的价钱就不是那些蚕茧的价钱。
  往年这会儿他们也是没有进项的。
  今年老天爷把祖宗陆见安给送来了,这可是老祖宗的唯一传人了。
  还是蚕神娘娘的弟子。
  自然大家都知道,跟着陆见安肯定不能吃亏。
  怎么说起来也算是一家子。
  尤其是原来还有些人不相信,正月里居然就能养蚕。
  现在看到蚁蚕,都长得很好。
  一个个都是佩服的不行。
  现在还有谁敢对陆见安的意见指手画脚,要是不怕挨揍,就尽管站出来。
  没看见方三爷都是陆见安的死忠粉,人家方三爷一家子几乎是陆见安说什么他们做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