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的心事[清穿] 金推完结+番外 (Urania)


  苏培盛匆匆跑过来,在四爷耳畔低语:“万岁,方才永瑞阿哥午睡醒了,哭着要找额娘,要不要奴才将小阿哥抱到贵妃娘娘那儿去?”
  四爷思忖道:“把那个布老虎给他送去抱着了吗?”
  “早就送过去了,就连公主当年给阿哥做的‘大白’也拿去给阿哥抱着了,可阿哥还是哭着想找额娘,奴才同春鸢几个哄了许久,实在没法儿了,还请万岁示下。”
  今儿上午难得万岁清闲,便把珩哥儿接过来教书识字,还做了几样珩哥儿喜欢的菜品和牛乳饽饽留珩哥儿午膳。
  用过午膳后,珩哥儿一直拿小手揉眼睛,四爷看着小阿哥憨态可掬的样子更不想送回李贵妃娘娘那里,便叫人收拾了东配殿给小阿哥休息。
  然后便有了阿哥醒来后哭闹一事。
  虽说已经到了初春,但天气依然寒冷。珩哥儿在后头睡了这么久,冷不丁的穿衣出门还是极容易伤风。
  四爷想了想,起身对几位前来议事的大臣道:“诸位爱卿稍坐,朕去去就来。”
  新上任的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嵇曾筠对着一旁的张廷玉大人悄声道:“听着这几日万岁一直在给公主的小阿哥上课呢,可见万岁对公主可真是好到心里了。”
  虽说普通人家的阿玛也大都宠姑娘,可宠成万岁这样子的,真是少数。
  光是给小阿哥赐名一事,就能知道万岁对公主简直宠爱到不行。
  张廷玉听得多看得多,遇事也淡定得多:“万岁就这一个姑娘,待她自然同旁的阿哥公主不一样。”
  四爷去到东配殿,见珩哥儿苦着一张小脸坐在那里,双目泛红,很明显的哭过了。
  四爷坐下来,轻轻摸了摸珩哥儿的额头:“永瑞这是怎么了?”
  “郭罗玛法……我想额娘了。”珩哥儿轻轻抽了抽鼻子,“额娘说好的很快就回来的,都过了这么久了,额娘还是没有回来……”
  四爷放柔了语调同永瑞道:“额娘若是这么快回来,就看不到长大的永瑞了。永瑞要好好跟着先生学习,起码……要像永琏哥哥一样,能写好《千字文》,再把《论语》都流利背出来,才能还叫额娘刮目相看呢。”
  近来永瑞的偶像正是背书又多又快又好的表哥永琏。
  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永瑞果然不哭了,缠着四爷道:“那郭罗玛法多教我一些,我要快快赶上永琏哥哥。”
  四爷爽快地应了,丢给永瑞一本《千字文》后,哼着小调儿同苏培盛一并出了东配殿。
  苏培盛对着四爷乐呵呵地问道:“也不知道永瑞阿哥要过多久才能背好《论语》?”
  四爷道:“这个年纪的孩子,教慢一些,总得学上大半年罢。”
  苏培盛对着四爷由衷赞叹道:“还是万岁有办法。”
  四爷嘴角翘起。
  果然,苏培盛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要搞定珩哥儿,还是要他这个郭罗玛法亲自出马。
  静儿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爷回到正殿,见到几位臣工不免老调重弹,说了几句前线战况后,又开始感叹公主的不容易。
  张廷玉第一个响应四爷:“万岁说得极是!”
  后头再是响起了一片称是的声响。
  大伙儿虽说嘴上对四爷极是认同,然心里却已是腹诽连连。
  公主不容易,公主哪儿不容易了?公主都不容易了,别人还能活吗?
  那必须不能啊!
  不光万岁如此,几位阿哥也是一般,不管什么地点场合,言行当中都是对公主的满满关切和喜欢。
  这一家子就是这么真情实感的宠闺女吗?


第121章 风波
  鸢尾看着桌上几乎不曾动过的早膳, 对着公主轻声问道:“主子这几日一向动得多,吃得少,总这么下去,身子可怎么受得了?”
  诺敏懒懒地托着腮,对鸢尾道:“成日里就是这些牛肉羊肉的,实在是叫人没胃口。我这两日想吃桃子冻了,就是之前时候静姐姐叫御膳房做出来的那种, 冰冰的, 软软的,要不你叫咱们厨房也做两盅给我解馋罢。”
  鸢尾“扑哧”一声笑了:“我的好公主,三月里头哪里就有桃子?公主还是忍忍罢。”
  诺敏叹了口气:“前儿就做梦想吃了, 成日里吃不到, 怪叫人烦的。”
  鸢尾建议道:“要不……奴婢去厨房看看,有什么时令果子在,选几样给公主做成果子冻,公主觉着可好?”
  诺敏眼睛都亮了:“就这么办罢!”
  说话间,金桔快步走了进来:“公主,有您的信。”
  “哪边来的?”
  “从兰州府来的。”
  兰州府?
  诺敏奇道:“我在兰州府可没什么熟人……”
  金桔道:“信是总督府亲兵送来的,敦宪公主已随着四额驸到了兰州。”
  诺敏立时高兴了起来, 边拆信边道:“这几年万岁不大来塞上避暑了, 我也许久没见过静姐姐了, 既是姐姐也在兰州府,正该好好聚一聚才是。”
  诺敏对于留京两个姊妹的事情多有耳闻,也知道静仪一直都过得不错, 舟舟境况却不大很好。
  想到这里,诺敏不由唏嘘,当初舟舟留京时候,她和嘉卉心里或多或少是有些不平衡的,到了后来也就释然了:舟舟这样性格的姑娘,留在京中都会被驸马欺负成那样子,若是真的嫁来了蒙古,怕是早早香消玉殒了。
  静仪来信邀请几个姊妹去兰州一聚,诺敏和嘉卉等人本就长日无聊,自是没有不依。
  诺敏在收到信的第二日便辞别了驸马动身前赴兰州,等到了总督府之时才知道嘉卉比她还要积极,领先了她半天来了静仪这里。
  诺敏坐下来,一口气灌了整整一盏茶水,对着静仪开口问道:“二姐姐来了吗?说起来,我也许久没见她了。”
  “二姐姐有身孕了,不宜长途劳累。不过她昨儿就打发人给咱们送了两坛上好的荞麦酒来,说是她和敛秋自己酿的,等会儿咱们一道儿尝尝。”
  诺敏点点头:“对了,你家额驸呢?怎么都不见他人?”
  “他昨儿出门去了,也是不巧,大约还有四五天才能回来呢。”
  实际上是军粮运输方面出了点问题,傅文去督运军粮了,不过人傅文这次出行属于保密活动,静仪便没有再跟诺敏说得太透。
  诺敏原就不是真心关心傅文动向,只是表达一下对于静仪生活的关心,听得傅文不在府上,更是放松下来:“我也许久没听过戏了,不如明儿就静姐姐做东,请咱们听戏可好?”
  嘉卉也许久不看戏了,听了这话,自是说好。
  诺敏又纠结道:“就咱们三个人看戏么?听起来也怪无聊的。”
  “这个好说。”静仪笑道,“我们府里也许久未曾请客开宴了,索性为着你们接风好好办一场罢。”
  静仪当即就唤了管家带人出门给平日有来往那些人家下了帖子,公主请客本就是稀罕事,接到帖子的人没有不想来的,即便时间是紧了一些,第二日人也来得齐全。
  公主本不需要在人堆里过多应酬,又有几家相熟人家的太太帮忙招待,静仪只在开席之时去了前头坐坐,余下时候便在二楼拿屏风隔开一处空间,陪着诺敏和嘉卉看戏,不管外面的事情。
  此时台上唱的正是一出诺敏原本没看过的戏,讲的是一个情场浪子年少轻狂,干尽了风流事,最终发觉外头的花花世界不靠谱,回到家中跪求发妻原谅,二人和好如初后养了一堆儿子的故事。
  诺敏轻轻“誒”了一声:“这戏是谁点的,这么没水准?”
  静仪蹙眉:“好像是参政道胡大人家的太太点的。她家大儿媳本就是名门后,奈何性子太强硬了一些,同她儿子处不到一处。近来她那儿子似乎又有些很不大老实,在外头置了一处宅子养了人……”
  胡太太也就靠着这些戏文找找心灵慰藉罢了。
  秋月匆匆走来,俯下身子对静仪低声道:“公主,外头霍七姑娘走丢了。”
  静仪抬眸:“哪个霍七姑娘?”
  “同知霍甘家的姑娘,行七的那位。”
  “怎么回事?”
  “听说是在席上同林大人家的三姑娘发生了口角,就那么哭着就跑出去了。”
  蒙古和川陕一带民风彪悍,几句口角就能有这么大反应的姑娘也是也算是独一份儿了。
  静仪叹了口气:“我出去看看吧。”
  霍七听父亲说,富察将军这几日一直休沐在家,又恰好遇上公主请客,只觉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只身一人小心翼翼地抄了小道想赶往前院,好单独见傅文一面。
  雍正十年大军得胜回城,傅文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头,霍七站在人群当中看到傅文后,便对那位将军再也不能忘怀。
  起先时候,霍七对于傅文还只是一种类似欣赏的喜欢,后来听说了这位富察将军的诸多事迹后,那种喜欢便变为了疯狂想要在一起的执念。
  就在上个月,爹爹给她说了亲事,不过是个六品小吏之子,家里头很不富裕,人也生得呆头呆脑,上头还有三个哥哥和厉害的母亲,实在叫人难以接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