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 [金推] (童梦同)
管家发现她半夜偷偷跑去书库,想要放火,自然将她当场捉拿。起初管家问她到底是受谁指使,她还坚持不说。直到管家咋呼她说,要把她卖到妓院,还要让所有人知道她背主求荣。
小春立刻崩溃,什么都说了。她父亲病重,需要钱,她收了人家的钱,并不知道那人的来历身份,只是记得是景阳口音。
管家来信问,如何处置。方云已经回了信,送官,即便是查不出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也要敲山震虎,让那些人忌讳些。
虽然这种事,一般视为家丑,大户人家就自己悄悄处置了,免得被人议论,说治家不严。但是,方云是现代思想,法治意识强,才不管那些议论。而且,自己已经出门在外,也听不着了。
这件事情,很快也让崔玉知道了,他再次震惊了,“小春?平日看着,还好啊。她对我还很关心呢。”
方云把前世的事情掺和在一起告诉他,“这个奴婢,好像原先的计划是要勾引你,然后污蔑你强迫她,再装模作样寻死觅活,败坏你名声。只是,我们突然出门了,也没带她。所以,她就去烧书库,那是我崔家数百年的藏书。她收了人家的钱,为了家里重病的父亲。”
崔玉不敢置信,“难道,主子没有钱重要吗?”
“当然没有!”方云嗤笑,“你还真是傻!做主子的自然教导奴才要忠心,为了主人赴汤蹈火。可是,奴才真的愿意吗?他们嘴上说着奉承主子的话,是为了得到重要和好处。但是,一旦外人给的好处比主子给的多,他们要背叛,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可是,他们不怕责罚吗?”崔玉想不通。
方云叹道,“或许小春觉得烧了主人的书库,无人知道。说真的,若不是我提醒管家,说不定还真让她得手了。混乱中,她可以装作救火而来。而且,也有可能指使她的人,给她准备了什么好前程呢。比如,会带走她,给她说个好人家嫁了。”
崔玉心里烦乱,“那,每个下人都有可能背叛吗?”
“那倒不是,毕竟逃奴也不好过,背主也是大罪,有些人是真的忠心耿耿,可是总有人会铤而走险。所谓人心不可测,这话不错。毕竟人心隔肚皮,你又看不见黑还是红。虽然不好随便怀疑谁。可是,你永远记住一句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说小春对你殷勤,我也告诉你一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些话你都知道,可是,你能把这些话用在生活中吗?你真的懂了吗?其实,有时候,你有没有懂一个道理,不是看你怎么说,而是看你怎么做。你过去,就是说的多,做的少。”
崔玉这些日子,受到的震撼,比以往都多。他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
没过了几天,崔玉看见马大嫂进了他家,来做仆妇,这让他非常意外。那马大嫂也认出了眼前人,这位崔公子是被她痛骂了一顿的那个买饼子的公子,顿时脸色不好。
她心想,这贵公子不会报复她吧,那以后日子难过了。
第40章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9
马大嫂的男人厌恶妻子,他终于休妻了。
据说这男人本来就不喜欢她泼辣,往日忍耐是因为马大嫂还能卖个饼,为家里添些用度。
可是,近来,马大嫂一张嘴得罪了人,她男人不想被连累,就休了她。她想回娘家,被娘家不容。弟弟弟妹认定了她是搅家精,不许她回去。她素有泼辣之命,也没人敢娶。就这样,马大嫂只好出来做奴仆,恰好崔家招奴仆,她就来了。
只是没想到,遇到了先前得罪的公子。
马大嫂担心被报复,还来跟崔玉道歉,求他大人大量,不要为难。崔玉是个世家公子,自然不与她计较。
只是这马大嫂虽然人能干,可也话多,有时候无事生非。她是做短工,不曾签卖身契,主家不好太责罚她。
管事来说过几次,问要不要辞了。方云倒是不急,就吩咐下去,从即日起,除了吩咐马大嫂作事,任何人不能和她说话,一句也不行。
崔玉问,“姑姑,这招管用吗?”
方云很有信心,“多话的人,对付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她。”
一个月后,马大嫂知道错了,这妇人憋坏了。她是个爱说话的人,但是,每次说话,人家不理,还用讥笑的眼光看她,她就以为别人在嘲笑她被休。
后来这妇人就有些消沉,方云知道她得到教训了,又怕她想不开,就让人找她来,语重心长地对她说,“牙尖嘴利并没让你过得好。日后需知祸从口出。你为何被休,又为何,这宅子里没人愿意理会你。无非是因为,听你说话,没好处。与你相处,也没好处。你自己思量看看。”
方云解了禁令,其他人又开始和马大嫂说话了。
这之后,马大嫂就改过自新,不再无事生非,说话也公道起来,不再做泼妇了。
崔玉很服气,“姑姑,这女人跋扈了一辈子,如今被你治了。”
方云说道,“是啊,说话,是一门值得学一辈子的学问。会说话,不是话多,也不是会抬扛。而是,能用话语解决难处。曾经有人,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国家的危难,制止一场战争。还有的人,仅靠一番话,就能让互相仇视的人放下芥蒂,和睦相处。话,不需要多,只要有用,几句就够了。真正会说话的人,既要懂得怎么说话,也要懂得,什么时候需要沉默。”
……
这个县城住熟了,方云就带着侄子和家人离开了,去到下一个地方。
那是一个静谧的村子,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漫山遍野的桃花。
这村子不小,有不少孩子想要读书,但是,他们原先的先生,刚刚去世了,孩子们无人教了,都放了野羊了。
有人知道来租宅子的人家,公子读过书,就求着崔玉,给他们做个先生,崔玉推脱,“我们住些日子,就走了。”
可村民言辞恳切,他推脱不过,加上姑姑也在怂恿,就同意了。
本来崔玉以为,教小孩子太容易了,自己可是饱读诗书的。
可谁想,教书比他想象的,难多了。他发现,作为一个聪明人,自己学懂不难,让别人学懂,才难。你说破了嘴皮子了,孩子就是睁着无辜的眼睛,看着你,不懂。
听着崔玉诉苦,方云倒是不急,“让你骄傲,大才子,撞南墙了吧?你要知道,隔行如隔山。做先生也是个不容易的行当。不是你会学,就会教的。你呀,太过聪明,一学就会,所以你就不是个好先生。因为你没耐心教别人,你觉得什么都很容易……你需要先写一个教学大纲,到底要教什么,然后知道每堂课要讲多少内容,这堂课,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重点和难点,要仔细讲。还有,你也不能像喂鸭子一样,满堂灌,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思考。而且,要互动起来,互动,知道吗?”
崔玉又有点呆了,傻傻摇头。
“互动就是说,你要给学生灌输知识,但是,也要问学生,他们是怎么想的。想得对的,要鼓励,想错的,要纠正……学生能专注的时间有限,你要适当休息,给他们讲些故事,这个他们肯定爱听。你要让学生喜欢你,对学业有兴趣,曾经有位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又去哪里?”
“我去拿纸笔,记下来!”
原身做过女先生,方云又把现代教育理念告诉崔玉,虽然有些超前,但是,崔玉很能接受。
他对做教书先生这件事慢慢上了瘾,尤其是学生习惯了他的教学方法后,渐渐习惯了,越来越喜欢这个长相好看,又学识渊博的年轻先生。
甚至还有村花跑来送吃的,献殷勤,崔玉每次在学生的哄笑声中,逃跑。他记得姑姑说得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村姑如果不是要偷东西,那么……就更可怕了!
跟随的护卫把崔玉的表现禀报方云,尤其是他对村姑们的恐惧,说着,还乐出声。方云无奈看他一眼,“你莫不当回事。他是个文人,是家族的希望。若是有人用女色之事抨击他,足够毁他一生,身败名裂,也不过很快的事情。”
护卫立刻收敛的笑容,赶紧发誓,“属下一定保住公子的贞洁!”
方云眨眨眼,这话怎么听起来有些奇怪?
三个月后,方云给孩子们请到了新的先生,崔家人也该走了。
这个地方风景美,民风淳朴,跟学生们也有了感情,走得时候,崔玉颇有些舍不得。
方云还得安慰他,“你看,在上一个县里,你可没想到,这个村庄,让你这么舍不得。那你这样想,也许下一个地方,更好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就是这样,总是充满了意外和分离。你要习惯,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次的别离,习惯就好了。”
崔玉就觉得,姑姑怎么铁石心肠。
那天一早,崔家人是偷偷走的,崔玉怕孩子们会哭。
可是,没想到,还是被早起的农夫发现,一下子全村的孩子都跑出来了,孩子们的家长也匆匆赶来。
小孩儿最怕分离,个个哭得不住。有的就扯住先生的袖子,哭着求,“先生不走。我不要新先生,我就要你。”